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8)

1. 昨葉何草

味酸,平,無毒。主口中乾痛,水穀血痢,止血。生上黨屋上,如蓬初生。一名瓦松。夏採,曬乾。

葉似蓬,高尺余,遠望如松栽,生年久瓦屋上。(新附)白附子,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藥勢。生蜀郡。三月採。此物乃言出芮芮,久絕,俗無復真者,今人乃作之獻用。

〔謹案〕此物,本出高麗,今出涼州以西,形似天雄,《本經》出蜀郡,今不復有。涼州者,生沙中,獨莖,似鼠尾草,葉生穗間。

白話文:

味道酸,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口乾疼痛、水瀉、痢疾出血,以及止血。生長在上黨的屋頂上,像蓬草剛長出來的樣子。又名瓦松。夏天採摘,曬乾。

葉子像蓬草,高約一尺多,遠看像種植的松樹,長在老舊的瓦屋頂上。 (新增加的附註)白附子,主要治療心痛、血脈不通、臉上的各種疾病,並能引導藥力發揮作用。生長在蜀郡。三月採摘。這種藥材據說是從芮芮出產,很久以前就絕跡了,民間沒有真的,現在的人都用假貨來冒充。

〔謹按〕這種藥材,本來產於高麗,現在出產在涼州以西的地方,形狀像天雄,《本經》說產於蜀郡,現在已經沒有了。涼州產的,生長在沙土中,單莖,像鼠尾草,葉子長在花穗之間。

2. 鶴蝨

味苦,平,有大毒。主蛔、蟯蟲,用之為散,以肥肉臛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用。生西戎。

子似蓬蒿子而細,合葉、莖用之,胡名鵠蝨。(新附)

白話文:

味道苦澀,性質平和,但有很強的毒性。主要用來治療蛔蟲和蟯蟲,將它磨成粉末,用肥肉熬煮的肉湯送服,每次服用約方寸匕的量。也可以加入藥丸或散劑中使用。這種藥材產於西戎地區。

它的種子形狀像蓬蒿的種子但更細小,可以連同葉子和莖一起使用,在胡人的名稱叫做鵠蝨。

3. 甑帶灰

主腹脹痛,脫肛。煮汁服,主胃反,小便失禁不通,及淋,中惡,屍疰,金創刃不出。(新附)

白話文:

主要治療腹部脹痛、脫肛。將其煮汁服用,可以治療胃氣上逆、小便失禁不通暢、小便淋瀝、中邪、傳染病,以及金屬刀傷傷口無法癒合的情況。(這是新加入的)

4. 屐屟鼻繩灰

水服,主噎哽,心痛,胸滿。(新附)

白話文:

用開水送服,可以治療吞嚥困難、胸口疼痛、胸悶脹滿的症狀。(這是新增加的用法)

5. 故麻鞋底

水煮汁服之,解紫石英發毒,又主霍亂吐下不止,及解食牛馬肉毒、腹脹、吐痢不止者。(新附)

白話文:

將麻鞋底用水煮汁服用,可以解除紫石英引起的毒性反應,也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上吐下瀉不止,並且能解吃牛肉或馬肉中毒的情況,還能處理腹脹、嘔吐和腹瀉不止的症狀。(新增附錄)

6. 雀麥

味甘,平,無毒。主女人產不出,煮汁飲之。一名蘥,一名燕麥。生故墟野林下,葉似麥。(新附)

白話文:

雀麥,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婦女難產,將它煮成湯汁飲用。它又名蘥,也叫燕麥。生長在廢棄的村莊或荒野的樹林下,葉子長得像麥子。(這是後來新增的說明)

7. 筆頭灰

年久者,主小便不通,小便數難,陰腫,中惡,脫肛,淋瀝,燒灰水服之。(新附)

白話文:

年代久遠的筆頭灰,主要可以治療小便不通暢、小便次數頻繁但每次都難以排出、陰部腫脹、中邪、脫肛、小便滴滴答答排不乾淨等症狀,將筆頭灰燒成灰後用水服用。(這是新近加入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