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三 (4)
卷第十三 (4)
1. 紫葳
味酸,微寒,無毒。主婦人產乳余疾,崩中,癥瘕,血閉,寒熱,羸瘦,養胎。莖葉,味苦,無毒。主痿蹶,益氣。一名陵苕,一名芺華。生西海川穀及山陽。
白話文:
- 味道酸,性質微寒,沒有毒。主治婦女生產後留下的疾病,崩漏、癥瘕、血閉、寒熱、身體羸弱、瘦小,以及養胎。
- 莖葉,味道苦,沒有毒。主治痿弱、萎縮,增強氣力。
- 另有別名為陵苕、芺華。生長在西海邊上的川穀和山陽地區。
李云是瞿麥根,今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華草於太行山北得紫葳華。必當奇異。今瞿麥華乃可愛,而處處有,不應乃在太行山。且有樹其莖葉,恐亦非瞿麥根。《詩》云有苕之華;郭云陵霄藤,亦恐非也。
白話文:
李雲說瞿麥是瞿麥根,現在的藥方裡使用很少。《博物志》中說:郝晦在太行山以北巡行植物時,得到了紫葳花,一定是奇特的東西。現在看到的瞿麥花雖然可愛,但在處處都有,不應當在太行山纔有。而且有把它的莖葉當藥材的,恐怕也不是瞿麥根。《詩經》中說有苕之華;郭璞說這是牽牛花,恐怕也不是。
〔謹案〕此即陵霄也,花及莖葉俱用。案《爾雅·釋草》云:苕,一名陵苕,黃華⿱虫黽,白華尖。郭云:一名陵時,又名陵霄。本草云:一名陵苕,一名芺華。即用花,不用根也。山中亦有白花者。案瞿麥花紅,無黃白者。且紫葳、瞿麥皆《本經》所載,若用瞿麥根為紫葳,紫葳何得復用莖葉。體性既與瞿麥乖異,生處亦不相關。郭云陵霄,此為真說也。
白話文:
他們說的這種[紫葳]其實就是凌霄花,它的花和莖葉都可以用作藥材。根據《爾雅·釋草》的記載,苕是一種植物,別名凌苕,有黃色或白色花瓣,黃色的花瓣是萼的一部分,白色的花瓣則是花尖,是雄蕊的花藥。郭璞說:它還有一個別名是陵時,另外一個別名是凌霄。本草裡說:凌苕還有一個別名是芺華。芺華只用花,不要跟。山裡也有白花品種。但是根據瞿麥花是紅色的,沒有黃白色品種。而且紫葳和瞿麥都是《本經》藥書中記載的藥材,如果把瞿麥根當作紫葳,那紫葳又怎麼會同時用到莖葉呢?它們的本質和瞿麥完全不同,生長環境也不同。郭璞說這種藥是凌霄花,纔是正確的說法。
2. 蕪荑
味辛,平,無毒。主五內邪氣,散皮膚骨節中淫淫行毒,去三蟲,化食,逐寸白,散腹中溫溫喘息。一名無姑,一名𦽄䕋。生晉山川穀。三月採實,陰乾。
今唯出高麗,狀如榆莢,氣臭如𤜦,彼人皆以作醬食之。性殺蟲,以置物中,亦闢蛀。但患其臭耳。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情平和,沒有毒性。主治五臟六腑的邪氣,散佈在皮膚和骨節中的毒素,驅除寄生蟲,消食化積,治療寸白(皮膚上出現白色斑點的疾病)、散佈在腹部的溫熱喘息。別名是無姑、𦽄䕋。生長在晉朝的山川和山谷中。在三月採收果實,陰乾儲藏。
現在只有從高麗國流傳出來,形狀像榆樹的種子,氣味很臭就像腐爛的肉,當地人都用來做醬,性質可以殺死蟲子,放在物品中也可以防蛀。但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的氣味很臭。
〔謹案〕《爾雅》云:蕪荑一名蔱𧍲,今名𦽄䕋,字之誤也。今出延州、同州者,最好。
白話文:
(謹慎記載)《爾雅》記載:蕪荑又名蔱蔲,如今稱為棰槌,這個字是錯的。現在延州、同州產出的最好。
3. 食茱萸
味辛、苦、大熱、無毒。功用與吳茱萸同,少為劣耳,療水氣用之,乃佳。
皮薄開口者是,雖名為食,而不堪啖。(新附)
白話文:
味道辛、苦,性大熱,無毒。
功效與吳茱萸相同,只是稍差一點。
用於治療水氣病,效果很好。
表皮薄而口開的是,雖然名為堪食,但不能吃。(新附)
4. 椋子木
味甘、咸,平,無毒。主折傷,破血養血,安胎,止痛,生肉。
白話文:
味道:甘、鹹,性質平和,無毒性。
功效:治療跌打損傷、破血養血、保胎、止痛、生肌。
葉似柿,兩葉相當,子細圓,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堅重,煮汁赤色。《爾雅》云:椋,即來是也。郭注云:椋,材中車𪆰。八月、九月採木,曬乾。(新附)
白話文:
葉子像柿樹,兩片葉子相當,果實細小且圓形,如同牛李子,未成熟時是青色的,成熟後則變黑。它的木材堅硬厚重,煮後汁液呈現紅色。《爾雅》中說:椋,就是它。郭璞注釋說:椋,用它可以製作車輛輪軸。在八月和九月時採集木材,曬乾後備用。(新附)
5. 每始王木
味苦,平,無毒。主傷折,跌筋骨,生肌破血,止痛,酒水煮濃汁飲之。生資州山谷。藤生,繞樹木上生,葉似蘿摩葉。二月、八月採。(新附)
白話文:
藥物味道苦,藥性平和,無毒。主要用於治療傷口,跌打損傷,生肌破血,止痛,將藥材用酒水煮濃後飲用。生長在資州的山谷中。呈藤狀生長,纏繞在樹木上,葉子類似蘿蔔葉。在二月份和八月份採摘。(新附錄)
6. 折傷木
味甘、咸,平,無毒。主傷折,筋骨疼痛,散血:補血,產後血悶,心痛,酒水煮濃汁飲之。生資州山谷。
藤生,繞樹上,葉似𦱌草葉而光厚。八月、九月採莖,曬乾。(新附)
白話文:
是一種攀藤植物,纏繞在樹上,葉子像馬蹄香葉,但較光滑而厚。每年八月、九月採集莖部,曬乾後使用。(新加入)
7. 茗、苦荼
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秋採之。苦荼,主下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薑等,良。
白話文:
茶葉,味道甘、苦,性微寒,無毒。主治瘻瘡,利小便,消除痰液和熱渴,令人不易入睡,採收季節在秋天。苦茶,主治下氣,消除宿食,製成飲料時可加入茱萸、蔥、薑等,療效很好。
《爾雅·釋木》云:檟苦荼注: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生山南漢中山谷。(新附)
白話文:
《爾雅·釋木》中說:檟苦荼,這種樹很小,就像梔子樹一樣,冬天會長出葉子,可以煮成湯喝。現在人們把早採摘的葉子叫做「荼」,晚採摘的葉子叫做「茗」,又叫做「荈」,蜀地人稱之為「苦荼」,它生長在山南漢中山谷。(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