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一 (5)
卷第十一 (5)
1. 劉寄奴草
味苦,溫。主破血,下脹,多服令人痢。生江南。
莖似艾蒿,長三、四尺,葉似蘭草,尖長,子似稗而細,一莖上有數穗。
白話文:
味道苦,性溫。主要功效是破除瘀血、消除腹脹,但如果大量服用會導致腹瀉。這種藥草生長在江南地區。
它的莖像艾蒿,可以長到三、四尺高。葉子像蘭草,呈尖長形狀,種子像稗子但更細小,一根莖上會長出好幾穗。
2. 三白草
味甘、辛,寒,有小毒。主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疔腫。生池澤畔。
葉如水葒,亦似蕺,又似菝葜,葉上有三黑點,非白也,古人秘之,隱黑為白爾。高尺許,根如芹根,黃白色而粗大。(新附)
白話文:
味道甘甜、辛辣,藥性寒涼,帶有少量毒性。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腳氣,能通利大小便,化解痰液,破除腹中硬塊,消除積聚,也能消除疔瘡腫痛。生長在池塘沼澤邊。
葉子像水紅草,也像蕺菜,又像菝葜,葉片上有三個黑點,並不是白色的,古人將其秘密隱藏起來,以黑當作白來稱呼。植株高約一尺左右,根部像芹菜根,呈黃白色,而且粗大。(新增附註)
3. 牽牛子
味苦,寒,有毒。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作藤生,花狀如扁豆,黃色。子作小房,實黑色,形如球子核。比來服之,以療腳滿氣急,得小便利,無不差。此藥始出田野,人牽牛易藥,故以名之。又有一種草,葉上有三白點,俗因以名三白草,其根以療腳下氣,亦甚有驗。
〔謹案〕此花似旋覆花作碧色,又不黃,不似扁豆,其三白草有三黑點,非白也,古人秘之,隱黑為白爾。陶不見,但聞而傳之,謂實白點。
白話文:
牽牛子味道苦,性寒,有毒。主要功效是降氣、治療腳部脹滿水腫,去除風毒,並能利小便。
牽牛子是藤蔓植物,開的花形狀像扁豆,是黃色的。它的果實像小房子,裡面的籽是黑色的,形狀像小圓球的核。近來用它來治療腳部脹滿、呼吸急促,吃了之後小便順暢,沒有不見效的。這種藥原本生長在田野,人們牽著牛去換藥,所以就因此命名。另外還有一種草,葉子上有三個白點,民間俗稱三白草,它的根可以用來治療腳氣下墜,效果也很顯著。
〔考證〕這種花像旋覆花,是碧色的,不是黃色,也不像扁豆。而三白草則有三個黑點,並非白點,古人隱藏真實情況,把黑說成白罷了。陶弘景沒有親眼見過,只是聽說就傳了出去,說果實上有白點。
4. 豬膏莓
味辛、苦,平,無毒。主金瘡,止痛,斷血,生肉,除諸惡瘡,消浮腫。搗封之,湯漬散敷並良。
葉似蒼耳,莖圓有毛,生下濕地,所在皆有。一名虎膏,一名狗膏。生平澤。(新附)紫葛味甘、苦,寒,無毒。主癰腫惡瘡。取根皮搗為末,醋和封之。生山谷中。不入方用。苗似葡萄,根紫色,大者徑二、三寸,苗長丈許。(新附)
白話文:
豬膏莓,味道辛辣、苦澀,性平,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刀劍等金屬利器造成的創傷,能止痛、止血、促進傷口肌肉生長、去除各種惡瘡、消除水腫。將其搗爛敷在患處,或用湯汁浸泡後再敷上,效果都很好。
它的葉子像蒼耳,莖是圓形的且有毛,生長在潮濕的低窪地,各地都有。又名虎膏,也叫狗膏。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新加入的)
紫葛,味道甘甜、苦澀,性寒,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癰腫和惡瘡。取其根皮搗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生長在山谷中。一般不入藥方使用。它的幼苗像葡萄,根部呈紫色,大的根莖直徑可達二、三寸,幼苗可長到一丈左右。(新加入的)
5. 蓖麻子
味甘、辛,平,有小毒。主水症,水研二十枚服之,吐惡沫,加至三十枚,三日一服,瘥則止。
又主風虛寒熱,身體瘡癢浮腫,屍疰惡氣,榨取油塗之。葉主腳氣,風腫不仁,搗蒸敷之。此人間所種者,葉似大麻葉而甚大,其子如蜱,又名萆麻。今胡中來者,莖赤,樹高丈餘,子大如皂莢核,用之益良。油塗葉炙熱熨囟上,止衄尤驗也。(新附)
白話文:
蓖麻子的味道甘甜帶辛辣,性平和,但帶有輕微毒性。主要用於治療水腫病,將二十枚蓖麻子磨成粉末後服用,會引起嘔吐惡心的泡沫,劑量可增加至三十枚,每三天服用一次,病癒就停止用藥。
又可用於治療因風邪、虛寒引起的寒熱病症,以及身體瘡癢、浮腫、屍疰(傳染病的一種)和惡臭氣味,榨取蓖麻子油塗抹患處。蓖麻葉可用於治療腳氣、風腫麻木,搗爛蒸熟後敷在患處。這種民間種植的蓖麻,葉子像大麻葉但更大,果實像壁蝨,又名萆麻。現在從胡地傳來的蓖麻,莖呈紅色,樹高達丈餘,果實像皂莢核那麼大,藥效更好。將蓖麻油塗在葉子上,加熱後敷在囟門上,止鼻血的效果特別好。(新補充內容)
6. 葎草
味甘、苦,寒,無毒。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瘧虛熱渴。煮汁及生汁服之。生故墟道旁。
葉似萆麻而小薄,蔓生,有細刺。俗名葛葎蔓。古方亦時用之。(新附)
白話文:
葎草,味道甘甜帶苦,性寒,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各種淋病,幫助小便順暢,止住水瀉痢疾,消除瘧疾引起的虛熱和口渴。可以將葎草煮成汁或取生汁服用。它生長在廢墟或道路旁邊。
葉子像蓖麻葉但更小更薄,藤蔓生長,有細小的刺。俗稱葛葎蔓。古代的藥方也時常使用它。(新收錄的內容)
7. 格注草
味辛、苦,溫,有大毒。主蠱疰諸毒疼痛等。生齊魯山澤。
葉似蕨。根紫色,若紫草根,一株有二十許。二月、八月採根,五月、六月採苗,曬乾。(新附)
白話文:
味道辛辣、苦澀,性質溫熱,具有很強的毒性。主要用於治療蠱毒、疰病等各種毒引起的疼痛。生長在齊魯地區的山林沼澤地帶。
葉子像蕨類植物。根部是紫色的,像紫草根一樣,一株大約有二十多個根。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五月和六月採摘嫩苗,曬乾備用。(新加入的內容)
8. 獨行根
味辛、苦、冷,有毒。主鬼疰積聚,諸毒熱腫,蛇毒。水摩為泥封之,日三、四立瘥。水煮一、二兩,取汁服,吐蠱毒。
蔓生,葉似蘿摩,其子如桃李,枯則頭四開,懸草木上。其根扁長尺許,作葛根氣,亦似漢防己。生古堤城旁,山南名為土青木香,療疔腫大效。一名兜零根。(新附)
白話文:
味道辛辣、苦澀,藥性寒涼,有毒。主要治療鬼疰積聚(一種病症,類似現在的傳染病或精神疾病)、各種因熱毒引起的腫脹,以及蛇毒。將其磨成泥,用水調和敷在患處,一天敷三到四次就能很快痊癒。用水煮一到二兩,取汁服用,可以催吐蠱毒(一種迷信的毒害)。
獨行根是蔓生的植物,葉子像蘿摩,果實像桃子或李子,枯萎後頂端會裂開成四瓣,懸掛在草木上。它的根是扁長的,約有一尺左右,氣味像葛根,也像漢防己。通常生長在古堤城旁,山南地區稱之為土青木香,治療疔瘡腫大效果很好。又名兜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