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一 (4)
卷第十一 (4)
1. 狼跋子
有小毒。主惡瘡、蝸疥,殺蟲魚。
出交廣,形扁扁爾。搗以雜米,投水中,魚無大小,皆浮出而死。人用苦酒摩,療疥亦效。
〔謹案〕此今京下呼黃環子為之,亦謂度谷,一名就葛。陶云出交廣,今交廣送入太常正是黃環子,非余物爾。
白話文:
帶有微小的毒性。主要用於治療惡性瘡瘍、疥瘡,能殺死蟲魚。
產於交州、廣州一帶,外形扁平。搗碎後與米混合,投入水中,不論魚的大小,都會浮出水面而死。人若用苦酒調和塗抹,治療疥瘡也有效。
〔考證〕這種藥材現在京城一帶稱作黃環子,也叫度谷,又名就葛。陶弘景說它產於交州、廣州,現在交州、廣州送入太常寺的正是黃環子,不是其他東西。
2. 蒴藋
味酸,溫,有毒。主風瘙癮疹,身癢、濕痹,可作浴湯。一名堇草,一名芨。生田野。春夏採葉,秋冬採莖、根。
田野墟村中甚多,絕療風痹癢痛,多用薄洗,不堪入服,亦有酒漬根,稍飲之者。
〔謹案〕此陸英也,剩出此條。《爾雅》云:芨,堇草。郭注云:烏頭苗也。檢三堇別名,又無此者。蜀人謂烏頭苗為堇草。陶引此條,不知所出處。《藥對》及古方無蒴藋,惟言陸英也。
白話文:
味道酸,性溫,有毒。主要治療風引起的皮膚搔癢、蕁麻疹,以及全身發癢、濕痹等病症,可以煎煮成湯來沐浴。它還有個名字叫做堇草,又叫做芨。生長在田野中。春夏採摘葉子,秋冬採摘莖和根。
田野和廢棄的村落中非常多見,對於治療風濕引起的麻木、搔癢和疼痛效果很好,大多是煎煮成淡的湯液來洗,不適合內服,也有用酒浸泡根部,少量飲用的人。
[考證] 這其實是陸英,不應該多列出這一條。《爾雅》說:芨就是堇草。郭璞註解說:是烏頭的苗。但檢索三種堇草的別名,又沒有這個說法。四川人稱呼烏頭的苗為堇草。陶弘景引用這一條,但不知道出處。《藥對》和古代藥方中都沒有關於蒴藋的記載,只有提到陸英。
3. 弓弩弦
主難產,胞衣不出。
產難取弓弩弦以縛腰;及燒弩牙,令赤,內酒中飲之,皆取發放快速之義也。
白話文:
主要用於治療難產和胎盤滯留。
遇到難產時,取弓弩的弦綁在孕婦腰部;或是燒紅弩牙(弓弩上的一個零件),放入酒中讓產婦飲用,這些都是取其能快速發射的含意,希望能藉此幫助快速生產。
4. 舂杵頭細糠
主卒噎。
食猝噎不下,刮取含之,即去,亦是舂搗義爾。天下事理,多有相影響如此也。
白話文:
主要治療突然噎住。
如果突然噎住東西吞不下去,刮取一些細糠含在嘴裡,噎住的狀況就會解除,這也跟舂搗的原理一樣。天下的道理,很多都是這樣互相影響的。
5. 敗蒲席
平。主筋溢、惡瘡。
燒之蒲席,惟舡家用,狀如蒲帆爾。人家所用席,皆是莞草;而薦多是蒲。方家有用也。
〔謹案〕席、薦一也,皆人臥之,以得人氣為佳也。青、齊間人,謂蒲薦為蒲席,亦曰蒲蓋,謂藁作者為薦爾。山南、江左機上織者為席,席下重厚者為薦。如經所說,當以人臥久者為佳,不論薦、席也。
白話文:
性味平和,主要治療筋脈腫脹溢出、惡性瘡瘍。
燒過的蒲草蓆,只有船家才會使用,樣子就像蒲草做的船帆一樣。一般人家使用的蓆子,都是用莞草編製的;而鋪在床上的墊子大多是用蒲草做的。醫藥方劑裡有使用到它。
[謹慎考證]蓆和薦其實是一樣的東西,都是人睡覺時使用的,以能吸收人的氣息為好。山東、齊地一帶的人,把蒲草做的墊子叫做蒲席,也叫做蒲蓋,把用稻草做的叫做薦。山南、江左地區,用織布機織出來的叫做席,蓆子下面比較厚實的墊子叫做薦。像經書所說的,應該以人睡久了的蓆子或墊子為佳,不論是薦還是席。
6. 敗船茹
平。主婦人崩中,吐痢血不止。
此是大艑(步典切)𦪙(他盍切)刮竹菇,以挰(直萌切)漏處者,取干煮之,亦燒作屑服之。
白話文:
性味平和。主要治療婦女血崩、嘔吐腹瀉以及血流不止的症狀。
這種藥材是大型船隻(船的邊緣)刮下來的竹菇,用來填塞船的漏洞處的。取乾燥的這種竹菇煮水喝,也可以燒成灰研磨成粉服用。
7. 敗鼓皮
平。主中蠱毒。
此用穿敗者,燒作屑水和服之。病人即喚蠱主姓名,仍往令其呼取蠱便瘥。白蘘荷亦然。
白話文:
性味平和。主要治療中蠱毒的病症。
這裡指的是使用被穿破的舊鼓皮,燒成灰末後用水調和服用。病人服用後,就會呼喊出施蠱者的姓名,並讓施蠱者將蠱取回,病就會痊癒。白蘘荷也有相同的功效。
8. 敗天公
平。主鬼疰精魅。
此是人所戴竹笠之敗者也,取上竹燒,酒服之。
白話文:
平息。主要治療鬼魅邪氣侵擾、精神恍惚的疾病。
這是人們戴的竹笠破敗的部份,取用上面的竹子燒成灰,用酒服用。
9. 半天河
微寒。主鬼疰、狂、邪氣、惡毒。
此竹籬頭水也,及空樹中水皆可飲,並洗諸瘡用之。
白話文:
略帶寒性。主要能治療鬼疰病(一種精神疾病)、癲狂、邪氣入侵、以及惡毒的毒瘡。
這種水是從竹籬笆頭上滴下來的水,還有空心樹洞裡的水,都可以飲用,也都可以用來清洗各種瘡瘍。
10. 地漿
寒。主解中毒煩悶。
此掘地作坎,以水沃其中,攪令濁,俄頃取之,以解中諸毒。山中有毒菌,人不識,煮食之,無不死。又楓樹菌,食之令人笑不止,惟飲土漿皆瘥,余藥不能救矣。
白話文:
地漿性寒。主要用來解除中毒引起的煩躁鬱悶。
方法是挖一個土坑,往坑裡倒水,攪拌到混濁,過一會兒取用,可以用來解除各種中毒。山裡有毒蘑菇,人們不認識,煮來吃,沒有不死的。另外還有一種楓樹上的菌類,吃了會讓人笑個不停,只有喝了土漿才能治好,其他藥物都沒辦法救。
11. 屋遊
味甘,寒。主浮熱在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生屋上陰處。八月、九月採。
此瓦屋上青苔衣,剝取煮服之。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涼。主要治療皮膚上的虛浮熱,以及忽冷忽熱的症狀,也能夠疏通小腸和膀胱的氣。生長在屋頂陰暗的地方。在農曆八月、九月採集。
這是瓦屋上的青苔,剝下來煮水服用。
12. 赤地利
味苦,平,無毒。主赤白冷熱諸痢,斷血破血,帶下赤白,生肌肉。所在山谷有之。葉似蘿摩,蔓生,根皮赤黑,肉黃赤。二月、八月採根,曬乾。(新附)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各種赤痢、白痢、冷痢、熱痢等痢疾,能止血、破瘀血,治療赤白帶下,以及促進肌肉生長。這種植物生長在各地的山谷中。葉子像蘿摩,藤蔓生長,根的皮是紅黑色,肉是黃紅色。在農曆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曬乾後使用。(新加入的記載)
13. 赤車使者
味辛、苦,溫,有毒。主風冷,邪疰,蠱毒,癥瘕,五臟積氣。
苗似香葇、蘭香,葉、莖赤,根紫赤色,生溪谷之陰,出襄州。八月、九月採根,曬乾。(新附)
白話文:
味道辛辣、苦澀,藥性溫熱,有毒。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疾病、邪氣入侵、蠱毒、腹部腫塊、以及五臟的氣機鬱積。
這種植物的幼苗類似香薷和蘭草,葉子和莖是紅色的,根部呈紫紅色,生長在溪谷陰暗潮濕的地方,產於襄州。在八月、九月採集根部,曬乾使用。(新增加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