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二 (3)

1. 菌桂

味辛,溫,無毒。主百疾,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生交趾、桂林山谷岩崖間。無骨,正圓如竹。立秋採。

交趾屬交州,桂林屬廣州,而蜀都賦云:菌桂臨崖。今俗中不見正圓如竹者,唯嫩枝破捲成圓,猶依桂用,恐非真菌桂也。《仙經》乃有用菌桂,云三重者良,則判非今桂矣,必當別是一物,應更研訪。

〔謹案〕菌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葉似柿葉,中三道文,肌理緊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菌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極淡薄,不入藥用,今惟出韶州。

2. 牡桂

味辛,溫,無毒。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心痛,脅風,脅痛,溫筋通脈,止煩出汗,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生南海山谷。南海郡即是廣州。今俗用牡桂,狀似桂而扁廣殊薄,皮色黃,脂肉甚少,氣如木蘭,味亦類

桂,不知當是別樹,為復猶是桂生,有老宿者耳,亦所未究。

〔謹案〕《爾雅》云:梫,木桂。古方亦用木桂,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單名桂者,是也。此桂花子與菌桂同,唯葉倍長,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肌理粗虛如木蘭,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皺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出融州、柳州、交州甚良。

3.

味甘、辛,大熱,有毒。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出汗,止煩,止唾、咳嗽、鼻齆,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藥,無所畏,久服神仙,不老。生桂陽。二月、七、八月、十月採皮,陰乾。

人參麥門冬甘草大黃黃芩調中益氣,得柴胡、紫石、乾地黃療吐逆。案《本經》唯有菌桂、牡桂,而無此桂,用體大同小異,今俗用便有三種。以半卷多脂者單名桂,入藥最多,所用悉與前說相應。《仙經》乃並有三種桂,常服食,以蔥涕合和雲母蒸化為水者,正是此種耳。

今出廣州湛惠為好,湘州、始興、桂陽縣即是小桂,亦有,而不如廣州者,交州、桂州者形段小,多脂肉,亦好。《經》云桂葉如柏葉,澤黑,皮黃心赤。齊武帝時,湘州送桂樹,以植芳林苑中,今東山有山桂皮,氣粗相類,而葉乖異,亦能凌冬,恐或是牡桂,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耳。北方今重此,每食輒須之。

蓋《禮》所云薑桂以為芬芳也。

〔謹案〕菌桂,葉似柿葉,中有縱文三道,表衷無毛而光澤。牡桂葉長尺許,陶云小桂,或言其葉小者。陶引《經》云:葉似柏葉,驗之殊不相類,不知此言從何所出。今案桂有二種,唯皮稍不同,若菌桂老皮堅板無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乃二、三重者,或名菌桂,或名筒桂。

其牡桂嫩枝皮,名為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牡桂,亦名木桂,得人參等良。本是菌桂,剩出單桂條,陶為深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