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二 (1)
卷第十二 (1)
1. 茯苓
味甘,平,無毒。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止口焦舌乾,利小便,止消渴,好唾,大腹淋瀝,膈中淡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魄、養神、不飢、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茯神。
白話文:
茯苓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無毒。主治胸脅疼痛、呼吸不順、憂愁煩惱、驚恐不安、心中疼痛、寒熱交替、煩悶不適、咳嗽嘔吐、口乾舌燥、小便不利、消渴症、多唾液、大腹水腫、隔膜中積水、全身水腫、淋巴結核、疏通胸腹、調和臟腑氣血、消除腎臟邪氣、增強陰氣、增強體力、保持精神安寧。長期服用茯苓可以安神定魄、養神益氣、不飢、延年益壽。茯苓又稱為茯菟。有根節互相抱合的茯苓,稱為茯神。
茯神,味甘、平。主闢不祥,療風眩、風虛,五勞、七傷,口乾,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採,陰乾。
白話文:
茯神,味道甘甜、性平。主要用來消除不吉祥的事情,治療頭暈目眩、風虛、五勞、七傷、口渴,可以止悸驚,緩和暴怒的性情,治療健忘症,可以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茯神生長在太山山谷中大松樹的下面。在二月和八月採收,陰乾即可。
馬間為之使。案藥名無馬間,或是馬莖,聲相近故也。得甘草、防風、芍藥、紫石英、麥門冬共療五臟。惡白蘞。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膠、龜甲。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虛赤不佳。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
白話文:
將馬的陰莖切碎使用。在藥物名稱中沒有馬間,可能指的是馬莖,因為兩者的發音相似。它與甘草、防風、芍藥、紫石英、麥門冬一起用來治療五臟。它與白蘞相剋。它害怕牡蒙、地榆、雄黃、秦膠、龜甲。目前產於鬱州,當地人特意砍伐松樹來製作馬間,形狀大多較小,虛赤色,品質不佳。自然形成的馬間,大如三、四升的容器,外皮黑色細皺,內部堅硬白色,形狀像鳥獸龜鱉的,品質最好。
又復時燥則不水。作丸散者,皆先煮之兩三沸,乃切,曝乾。白色者補,赤色利,俗用甚多。仙經服食,亦為至要。云其通神而致靈,和魂而練魄,明竊而益肌,厚腸而開心。調營而理胃,上品仙藥也。善能斷谷不飢。為藥無朽蛀。
白話文:
如果過於乾燥就不用水。要製作成丸散劑型的,都要先煮沸兩三遍,然後切片,曬乾。白色的補益,紅色的攻利,民間使用非常多。仙經裡面的飲食藥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說它能通神而致靈,和魂而練魄,明目而益肌,厚腸而開心。調營而理胃,是上品仙藥。善於能讓人斷食不飢餓。當藥物使用不會朽壞蛀蝕。
吾嘗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塊,計應卅許年,而色理無異,明其全不朽矣。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仙方唯雲茯苓,而無茯神。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白話文:
我曾經挖到一塊古代人埋在地裡的東西,估計有三十多年了,而它的顏色和質地都沒有變化,很明顯地一點也沒有腐壞。上面有一根松根穿過,成為茯神,這是第二塊茯苓上長出的。仙方中只提到茯苓,而沒有茯神。因為治療效果是一樣的,所以使用時應該也沒有問題。
〔謹案〕《季氏本草》云:馬刀為茯苓使,無名馬間者,間字草書,似刀字,寫人不識,訛為間耳。陶不悟,云是馬莖,謬矣。今大山亦有茯苓,白實而塊小,不復採用。今第一齣華山,形極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華山者。
白話文:
考證:根據《季氏本草》記載,馬刀是茯苓的使者。沒有“間”這個字。這個“間”字是草書,看起來像“刀”字。寫的人不認識,錯誤地寫成了“間”。陶弘景誤解了,說它是馬莖,這是錯誤的。現在的大山中也有茯苓,白色的實心小塊狀,不再採用。現在最好的茯苓產於華山,形狀非常粗大。雍州的南山也有茯苓,但不如華山的茯苓好。
2. 琥珀
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生永昌。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 主要功能:安撫五臟,穩定魂魄,剋制精怪邪鬼,消除瘀血,暢通五淋(小便不利)。 生長於永昌郡。
舊說云是松脂淪入地,千年所化,今燒之亦作鬆氣。俗有琥珀中有一蜂,形色如生。《博物志》又云燒蜂巢所作,恐非實。此或當蜂為松脂所黏,因墮地淪沒耳。有煮毈雞子及青魚枕作者,並非真,唯以拾芥為驗。俗中多帶之辟惡。刮屑服,療瘀血至驗。《仙經》無正用,惟曲晨丹所須,以赤者為勝。
今並從外國來,而出茯苓處永無有。不知出琥珀處,復有茯苓以否?
白話文:
舊的說法說它是松脂掉到地裡,經過千年變化而形成的,現在燒它也會產生鬆香氣。民間有說法是琥珀中有一隻蜜蜂,形狀和顏色都像活的一樣。《博物志》中又說琥珀是燒蜂巢而成的,恐怕不是真的。這可能是蜜蜂被松脂粘住,因此掉落在地下,被埋沒了。有些人用琥珀煮雞蛋和青魚枕頭,這都不是真的,只有用芥末來測試纔是真的。民間多用它來辟邪。刮取粉末服用,對瘀血有很好的療效。《仙經》中沒有正用的記載,只有曲晨丹需要使用,以紅色的琥珀為佳。
此物現今是從外國進口,但是產出茯苓的地方永遠沒有。不知道產出琥珀的地方,是否有茯苓出產?
〔謹案〕瑿,味甘,平,無毒。古來相傳云:松脂千年為茯苓,又千年為琥珀,又千年為瑿。然二物燒之,皆有鬆氣,為用與琥珀同,補心安神,破血尤善。狀似玄玉而輕,出西戎來,而有茯苓處,見無此物。今西州南三百餘里,磧中得者,大則方尺,黑潤而輕,燒作腥臭,高昌人名為木瑿,謂玄玉為石瑿。洪州土石間得者,燒作鬆氣,破血生肌,與琥珀同。
見風拆破,不堪為器量。此二種及琥珀,或非松脂所為也。有此差舛,今略論之。
白話文:
松脂,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自古以來傳說:松脂經過一千年的沉積成為茯苓,再經過一千年的沉積成為琥珀,再經過一千年的沉積成為瑿。但是焚燒這兩種物質,都會散發出松脂的氣味,其藥用功效與琥珀相同,都能補益心臟、安神、活血化瘀,療效尤其顯著。瑿外觀看起來像玄玉,但質地很輕,產自西域外國,與茯苓產地相同,但茯苓產地不見瑿。現在西州以南三百多里的沙漠地區可找到瑿,大的瑿有一尺見方,黑色油潤而輕盈,焚燒時散發出腥臭味,高昌人稱之為木瑿,而玄玉則稱為石瑿。洪州土石間發現的瑿,焚燒時散發出松脂氣味,具有活血化瘀、生肌養肌的功效,與琥珀的功效相同。
見風就破裂、不堪當作食器。這兩種物品以及琥珀,或許並非松樹脂所形成。出現這些錯誤,如今簡略地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