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簡補義》~ 卷上 (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8)

1. 促脈

《脈訣》曰:指下尋之極數,並居寸口曰促。楊仁齋曰:貫珠而上,出於魚際。王子享曰:自尺上於寸口,促急有來無去。《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肩背痛。《難經》上魚為溢,即促之甚者,不必數中一止也。此日本元氏《輯要》說也。曰並居,曰上擊,曰有來無去,皆氣爭於上而不下之義,《內經》所謂鼓且搏者類也,於促字義甚切。但與數中一止者,主病恐不相侔。

白話文:

《脈訣》中記載:在脈搏部位反覆摸按到極限,且全部集中在寸口的位置,叫做「促脈」。楊仁齋解釋說:像是貫穿珠子一般,從魚際穴向上浮現。王子享說:從尺脈向上到寸脈,脈搏快速且急促,不斷湧來沒有消退。《素問·平人氣象論》記載:寸口脈浮現且有力,向上跳動的,表示肩背疼痛。《難經》記載,浮脈向上跳動,就是促脈的嚴重表現,不一定只在一處。這是日本元氏《輯要》中的說法。所說「並居」、「上擊」、「有來無去」,都是氣血爭往上面而不上下的意思,等同於《內經》中提到的「鼓動而搏動」的脈象,對於「促脈」這個字所代表的意義非常貼切。不過和在脈象中間持續一止的脈象相比,所代表的主證可能有所不同。

數中一止者,陽氣上盛而下虛,不能接續也。傷寒誤下後見之。津液受傷,虛熱鼓動,來去躁疾,時見一止,非有湧沸上爭,源源不竭之勢也,惟陰虛也,故陽盛也。張石頑謂:為陽邪將欲內陷,亦以其陰氣不續也。氣並於上而不下者,其主病輕則胸膈逆滿,頭眩氣喘,重則癲厥或狂矣。

白話文:

當出現脈象數秒後就停止跳動的情況時,表示陽氣過剩,下部虛弱,無法連續跳動。這是服用傷寒藥物後出現的症狀。由於體液受損,虛熱上逆,脈搏來去不定,時而停止,並不是因為血液上湧爭奪,導致源源不斷的脈象。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陰氣虛弱,導致陽氣旺盛。張石頑認為,這是陽邪即將內陷的表現,也是因為陰氣不足。氣血都集中在上部而無法下行,如果症狀較輕,患者會感到胸悶氣短,頭暈氣喘;如果症狀較重,可能會出現癲癇或狂躁。

「生氣通天論」:陰不勝其陽,脈流薄疾,並乃狂。薄者,迫也;疾者,躁也;並者,陰陽並行一道也。形大勢盛至於其極,血隨氣升奔逸於經隧之中,而百脈皆張矣,此乃洪之甚者也。傷寒太陽誤下兩條:(一日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主之;一日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連湯主之。又一條曰脈促不結胸者,為欲解也,皆上擊之。

義非止歇也。)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

陰氣無法壓制陽氣時,脈搏會變得短促而急促,同時還會狂躁。短促是指脈搏被壓縮,急促是指脈搏跳動快;並行是指陰陽兩氣同時運行在同一道脈上。如果陽氣非常旺盛,血液就會隨著氣上升,在經絡中奔走,這時所有脈搏都會脹大,這就是氣火上炎的極端情況。

對於太陽傷寒,誤用瀉下法有兩條準則:

  • 第一條:如果脈搏短促,胸部滿漲,可以使用去芍藥的桂枝湯治療。
  • 第二條:如果腹瀉不止,脈搏短促,說明表證尚未解除,如果還伴有喘息和出汗,可以使用葛根芩連湯治療。另外一條準則指出,如果脈搏短促但不伴有胸悶,說明病情將要好轉,都需要使用升提法治療。

2. 滑澀動結促辨

滑者,脈之浮沉起伏,婉轉流利也,形體條暢,浮沉皆得。若來如電掣,略按即空,此滑不直手,元氣將脫也。澀者,脈之將起未起之際,有艱滯難進之意,及其既至,亦頗有如擲如躍之時,但中間常於將來之頃,夾雜一二至,阻滯不暢耳。動脈全似滑脈:滑脈形體和軟而有起伏;動則形體堅搏,指下如豆,躁疾鶻突,幾於有來無去,起伏不明也。結脈即動脈之怠緩者,促脈即滑脈之兼洪者。

白話文:

滑脈:脈象浮沉起伏,流暢婉轉,形狀條暢,浮沉適中。如果脈來如電光石火,輕輕按壓就空無,這種滑脈不能直接用手指觸診,表示元氣將要脫離。

澀脈 :脈象將要升起時,有艱難滯澀之意,等它升起後,又顯得躍動如意。但中間往往夾雜著一兩次停頓,不通暢。

動脈 :完全類似於滑脈,脈象柔軟而有起伏;但動起來時脈象堅硬有力,手指按上去像豆子,躁動不安,幾乎快來快去,起伏不明顯。

結脈 :就是動脈的遲緩型。

促脈 :就是滑脈兼洪脈。

此五脈,惟促脈主病氣分居多,餘四脈則氣血參半,而有寒熱虛實之殊。滑主濕熱,為痰飲,為宿食化熱,為胃滿不食,為多夢不眠,為裡急後重,其主病多在腸胃與肝、包絡之有餘,新病最為易治。若入血分,漸深則漸見弦勁矣。澀脈主血虛有熱,液燥不濡之候,其脈多空而薄。

白話文:

這五種脈象中,只有促脈主要主治氣分病,其餘四種脈象則是氣血兼半,並有寒熱虛實的區別。

  • 滑脈:主治濕熱,表現為痰飲、宿食化熱、胃滿不思飲食、多夢失眠、裡急後重等。其主治病症多見於腸胃、肝臟和包絡有餘,新病最易治療。若滑脈進入血分,逐漸加重,便會逐漸表現出弦勁脈象。

  • 澀脈:主治血虛有熱,津液枯燥不濡潤的病症,其脈象多空洞而薄弱。

結脈即澀脈之實者,凡凝痰瘀血,寒食停滯,以及久坐久思,氣鬱血滯之屬於寒實者,悉主之。動主陰陽不和,寒熱相爭,氣為血滯而不能暢之候,卒病久病皆有之。卒病者力勁,久病者力漸衰,而近結矣。

白話文:

結脈,實質上就是澀脈。凡是因為痰瘀血、寒食積滯,以及長期久坐、思慮過度,導致氣血鬱結的寒實證,都歸屬於這類脈象。

動脈,主要反映陰陽不調,寒熱交爭,氣血不暢的狀況,無論是急症還是慢性病都有可能出現。急症的結脈有力,慢性病的結脈則逐漸減弱,逐漸接近(正常的)結脈。

3. 結脈

「辨脈」曰: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此言證也,非言脈也。脈藹藹如車蓋,名曰陽結;累累如循長竿,名曰陰結。又脈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大抵皆主陰陽偏盛之候。

白話文:

辨別脈象的方法說:

  • **脈浮而快,能吃東西,不大便:**這表示實證,稱為陽結。
  • **脈沉而慢,不能吃東西,身體沉重,大便反而是結硬的:**這表示陰結。

這裡說的「結」是指證候,而不是脈象。

  • 脈象寬大而散,像車蓋一樣:稱為陽結。
  • 脈象連續而細長,像沿著長竿前進:稱為陰結。

此外:

  • **脈來緩慢,時而停止後又恢復:**稱為結脈。
  • **脈來快速,時而停止後又恢復:**稱為促脈。

陽氣旺盛時會出現促脈,陰氣旺盛時會出現結脈。總體來說,這都表示陰陽偏盛的徵兆。

自叔和專取緩中一止之義,而結遂專屬於陰矣。凡憂鬱、痰水、積聚、寒濕之脈,莫不見結。其形堅急不舒,而往來難也。緊而難謂之結。《傷寒·厥陰篇》瓜蒂散證,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可吐篇」載此文,作脈乍結,是二脈相類之徵也。緊為氣中血寒,結為血中氣滯。

白話文:

自從叔子和提出專以緩中和止瀉為治療原則之後,結脈就專屬於陰脈了。凡是憂鬱、痰水、積聚、寒濕的脈象,都可見結脈。它的特徵是堅硬緊急,不能舒展,往來難通。緊而難通的脈稱為結脈。《傷寒·厥陰篇》瓜蒂散證,手足厥冷,脈象時而緊的,邪氣結在胸中。「可吐篇」中載有此文,寫作脈象時而緊結,這兩種脈都是類似的徵象。緊脈是因氣中有血寒,結脈是因血中有氣滯。

滯必兼寒,故結必見緊也。散而難,謂之澀。結主實,澀主虛。昔人有謂澀主凝痰瘀血等證者,皆結脈也。《內經》亦以澀主多血少氣,微有寒,血寒而壅,氣不足以行之。此正結脈之所出也。《內經》曰: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是結與動類也。《中藏經》論血痹曰:脈結而不流利,或如斷絕者是也。

白話文:

脈絡不通暢必定伴隨著寒氣,所以凝聚起來的部位會明顯感到緊繃。脈絡通而不暢,我們稱之為澀。凝聚以實證為主,而澀則以虛證為主。以前的人認為澀脈是凝固的痰、瘀血等證候,這些都是脈絡不通暢的表現。《內經》也認為澀脈是氣血不順、寒氣過盛,血寒壅塞,氣血流動不足所致。這正是脈絡不通暢的病理根源。《內經》說:六經脈絡,如果不通暢則脈動異常。由此可見,脈絡不通暢與脈動異常是相似的。《中藏經》在論述血痹時說:脈絡不通暢,無法順暢流動,或有斷續的感覺,就是血痹的表現。

是結為氣鬱於血也。史載之曰:脈氣結而不勻,逐位間絕。又曰:結脈疾數而懸絕,累累如珠,而又不流利,與滑不同。但逐部位流通指下,如滴水起頭是也。此全是仲景所說動脈形狀。而此云結者,二脈形本相同,但動脈勢急,結脈勢緩耳。《脈經》曰:脈問來而急者,病正在心,癥氣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氣鬱積於血液中。古代醫書記載:脈搏結實但不均勻,逐位間隔。又記載:結脈又急又快,好像懸著,一顆顆像珠子,但又不像流動的脈搏。與滑脈不同。只不過逐部位地流通在手指下,就像滴水從頂部流下來一樣。這都是仲景所說的動脈的形狀。而這裡所說的結脈,兩種脈象的形狀原本相同,只是動脈勢頭急,結脈勢頭緩而已。《脈經》說:脈搏來得急促,病情就在心,這是氣滯的緣故。

夫略間而來急者,結脈也。西醫謂脈之動者,心動也,心氣不暢則脈息不調。故《脈經》曰:脈短而澀者,心痛。短而澀,即結脈也。諸痛瘡瘍,皆屬於心。故又曰:外結者,癰腫;內結者,疝瘕也。總是血中氣滯之候。

白話文:

如果疼痛突然發作得很急迫,就是因為脈絡阻塞。西醫認為,脈搏的跳動是由於心臟的跳動,心氣不順暢就會導致脈搏不規律。因此,《脈經》中記載:脈搏短促且澀滯,表明心臟疼痛。脈搏短促且澀滯,就是脈絡阻塞。各種疼痛和膿腫都與心有關。所以又說:外部阻塞會導致癰疽腫脹;內部阻塞會導致疝氣和積聚於體內的腫塊。這些都是血液中氣血不通暢的徵兆。

4. 動脈(累累如珠)

拙著「辨脈章句篇」文已錄於前編矣,其有未盡余意,補著於此。前以陰陽相搏指浮沉,陰動陽動指尺寸是矣。繼而歷驗所診,又不必盡然。蓋陰陽相搏,只是推明動脈之根,由於陰陽氣血不和而相爭也。所以不和而爭者,陰陽不得其位也。陽抑於內,陰痼於外,故人病每多先形冷惡寒,而後發熱,而後汗出。

白話文:

我先前寫的「辨脈章句篇」已經收入前編,有一些內容還沒有表達完全,因此補充寫在這篇文章裡。之前曾說明陰陽相搏是指浮脈和沉脈,陰動陽動是指寸脈和尺脈,這是正確的說法。但是經過不斷的驗證,發現情況不一定都是如此。因為陰陽相搏,只是用來推究動脈的根源,是由於陰陽氣血不調和而相互爭鬥所造成的。造成這種不調和而爭鬥的原因,是因為陰陽沒有待在適當的位置。陽氣被壓抑在內,陰氣固執在體外,所以人發病時常常先出現手腳冰冷怕冷的症狀,接著才會發熱,然後出汗。

因三焦之氣,不能達於周身,故形冷惡寒也。陰動者,沉分動也,陽抑在內,積不能平,而有發動欲透重陰之意也。陽氣發動,故發熱也。陽動者,浮分動也,是陽氣漸達於外,而陰將退讓矣,故汗出。汗者,陰氣之所泄也。如是則陽伸於外,陰復於內,故人病每汗出而解也。

白話文:

由於三焦的氣無法通達全身,因此會出現怕冷的現象。陰動指沉下去的陰氣活動,陽氣被壓抑在內部,不能平穩,有發動想要穿透濃重的陰氣的趨勢。陽氣發動,所以發燒。陽動指浮上來的陽氣活動,表示陽氣逐漸到達體外,而陰氣將要退讓,因此出汗。汗水是陰氣排出的管道。如此一來,陽氣伸展到體外,陰氣則回到體內,所以人出汗時常常就是病好的徵兆。

動脈有見於一部者,有見於三部者,指下各有如豆,其形與弦相反也,而主病竟有同源者。嘗診一瘧疾,正欲作寒矣,其脈左沉右浮,按之如珠,滾滾自尺上寸,左為尤甚,此肝脾氣鬱不和也。夫瘧脈必弦者,以寒濕搏於表,腠理不通,其氣束脈故弦。寒濕格於中,三焦不通,其氣激脈,故動也。

三焦者,少陽也,正瘧邪之所據;形冷、惡寒、發熱、汗出,正瘧疾之形證。可知瘧脈亦不必弦矣。

白話文:

動脈脈象有出現於手腕一部的,也有出現於三個部的。手指按壓的時候,脈象會像豆子一樣浮出,形狀與弦脈相反,但是引發的病症卻有相同之處。

曾經診斷過一個瘧疾患者,當時他正要發作寒顫。他的脈象左邊沉著,右邊浮起,按壓起來像珍珠一樣,從尺部向上滾動到寸部,左邊尤為明顯。這是由於肝氣和脾氣鬱結不調和所致。

瘧疾的脈象通常是弦脈,這是因為寒濕之氣搏擊在外表,導致腠理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脈象因此收緊而出現弦脈。寒濕之氣阻滯於內部,三焦不通暢,氣血激發脈氣,因此動脈脈象會出現。

陽動汗出,陰動發熱,蓋相搏而動。動必有勝,勝必有復,故或寒已而熱,或熱已而寒,勝而能復,正其勢均力敵然也。若本體有一虛,則其繼必不能復,而其始亦不至於動矣。故前人謂陰陽相搏,虛者則動,其說非也。相搏即動矣,何待虛者?此虛字只可作「輸」字看。本體不虛,猝致相爭,乍勝乍負,相搏而動,此時其機甚危。

白話文:

當陽氣過於活躍時會出汗,而陰氣過於活躍時會發熱,這是因為陰陽相互激勵而活動。激勵的過程中必定有一方獲勝,獲勝的一方必定會反撲,所以有時寒氣獲勝後會轉為熱氣,熱氣獲勝後又會轉為寒氣。獲勝一方能夠反撲,正說明雙方勢均力敵。倘若身體本質虛弱,那麼後續就無法反撲,而一開始也不會激勵活動。因此,過去的人認為陰陽相互激勵,虛弱的一方就會活動,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激勵就會活動,何必等到虛弱的一方?這裡的「虛」字只能理解為「輸」字。身體本質不虛弱,突然相互爭鬥,時而一方獲勝,時而另一方獲勝,相互激勵而活動,此時形勢非常危急。

陰動勝陽之時誤服寒涼,遏其陽氣,則氣息奄奄,口不能言,急則一日,遠則五六日而死;陽動勝陰之時誤服燥熱,傷其陰液,則汗不得出,煩躁若狂,或汗出不止,而亡陽暴脫矣。此和解之法所以貴也。和解者,清疏也,此時最易誤認為熱而用涼下,以其脈滑數而實也。夫動者,陰陽相敵而不相和也,和之而已,不可有所偏助也。

)《傷寒論》曰: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

白話文:

當陰氣旺盛,壓制陽氣時,如果誤用寒涼藥物,會抑制陽氣,導致呼吸衰弱,無法言語,嚴重時一日內就會死亡;當陽氣旺盛,壓制陰氣時,如果誤用燥熱藥物,會損傷陰液,導致汗液無法排出,煩躁暴躁像發狂一樣,或者汗出不止,陽氣耗盡而死亡。因此,和解療法非常重要。和解是指疏通調理。此時最容易誤認為陽氣旺盛而使用寒涼藥物,因為脈象滑數而實。然而,動是指陰陽相剋而不調和,只能和解,不可偏重一方。

何夢瑤曰:數而跳突,名曰動。大驚多見此脈。此誤會動為驚之說也。須知動為驚、為痛,均要從陰陽相搏上理會。夫大驚卒恐,脈多鶩暴,此喘而上爭,來盛去衰,大類促脈,非動脈也,氣虛神弱而常病恐懼者。平脈所謂如循絲累累然者是也,亦非動脈也。動者,陰陽不和,而力足以相敵,因而相戰,致脈見搏擊,漉漉如珠,不能條暢,成長直之形也。在新病,為寒濕格於三焦,故寒熱相爭;在痼疾,為痰涎格於胃與包絡,故氣血相激也。

白話文:

何夢瑤說:脈搏跳動明顯,稱為動脈。大驚失措時常出現這種脈搏。這是把動脈誤認為驚脈的說法。要知道,動脈是指驚嚇和疼痛,都必須從陰陽相搏的角度來理解。大驚失色,脈搏往往急促暴烈,這是一種喘息並向上爭取,來勢強勁去勢衰弱,很像促脈,並不是動脈。氣虛神弱,常患恐懼症的人。平脈所說的像循著連續的絲線一樣的脈搏,也不是動脈。動脈是指陰陽不和,而力量足以相互對抗,因而相互搏擊,導致脈搏搏擊顯著,像珍珠一樣漉漉作響,不能條暢舒展,生長成直線的形狀。如果是新發疾病,是寒濕侵襲三焦,所以寒熱交爭;如果是頑固性疾病,是痰涎侵襲胃與包絡,所以氣血激盪。

其為驚也,即如於睡夢中忽而驚掣之類也。其主痛亦必如《靈樞》所謂厥痛、痹痛,非尋常金瘡跌僕癰腫者也。「生氣通天論」曰: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陰陽別論」曰: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大奇論」曰:脈至如數,使人暴驚。此皆動為驚之義,乃陰陽不和,無所見而身自驚惕者也。

白話文:

驚嚇就像在睡夢中突然被驚醒而顫動一樣。它引起的疼痛必定如《靈樞》所說的厥痛、痹痛,而不是一般的金瘡跌僕癰腫。

「生氣通天論」說:俞氣變薄弱,就會轉變成善於恐懼,也容易受到驚嚇。「陰陽別論」說:二陽一陰發病,就會導致驚嚇。「大奇論」說:脈搏跳動如數,會使人突然驚嚇。這些都說明瞭驚嚇是因動而產生的,是陰陽不和諧,沒有看到什麼而身體自己受到驚嚇。

又所謂如驚癇狀,時瘛瘲是矣。「大奇論」曰:肝脈鶩暴,有所驚駭。此有所見而驚,即何氏說也。驚定即脈靜,非病也。又曰:腎肝並小弦為欲驚。此即平脈所云,乃氣怯神虛所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素問·藏氣法時》言肝膽病皆曰:虛則善恐,如人將捕之是也。至於腎為恐,腎水凌心則人善恐,此亦動脈所主也。

白話文:

所謂類似驚癇的情形,就是所謂的癲癇。

《大奇論》中提到:肝經脈絡突然劇烈搏動,是因為受到了驚嚇。這種情況就是看到某種東西而受到驚嚇,這是何氏的說法。驚嚇平復後,脈搏就會平靜下來,這不是疾病。

另外,《大奇論》中提到:腎經和肝經的脈搏同時細小而有力,表示即將受到驚嚇。這與《平脈》中所說的,是氣虛神怯造成的,是一致的。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和《素問·藏氣法時》中說,肝膽有疾病的人,都容易受到驚嚇,就像有人要抓住他們一樣。而腎臟負責恐懼,腎水如果上衝到心臟,人就會容易受到驚嚇,這也是動脈系統所主導的。

陰陽無形之氣相搏,則脈動,氣與痰食諸有形之邪相搏,則脈亦動。私嘗新定動脈主證曰:為寒熱,為瘛瘲,為怔仲,為痹,為胃脘痛。(證不止此,詳見前編。)

白話文:

陰陽兩股無形的氣互相碰撞,就會導致脈搏跳動;氣和痰食等有形的病邪互相碰撞,也會導致脈搏跳動。我私下新制定了動脈主治病症,包括:寒熱、癲癇、神志不清、身體麻痺、胃脘痛。(這些證狀不僅止於此,詳細內容請見前文。)

《脈經》曰:寸口脈偏動者,從寸口至關,從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此病以仲夏得之,桃花落而死。此動脈之正象,心火受制於寒水者也。《脈訣》謂:不往不來,不離其處,即無頭尾也。三關指下礙沉沉,即厥厥也。可謂獨得真相,戴氏斥之過矣。《脈經》又曰:脈累累如貫珠,不前至,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

白話文:

《脈經》說:寸口脈偏動,從寸口到關脈,從關脈到尺脈,這三個部位都動搖,每個部位動搖的情況都不一樣。這種病是在仲夏得的,桃花凋落時就會死亡。這正是動脈的典型表現,是心火受到寒水抑制所致。《脈訣》說:脈不往來,不離開它的位置,也就是沒有頭尾。三關指下阻礙重重,就是厥厥的症狀。可以說這是獨得真相,戴氏批評它過頭了。《脈經》又說:脈象像穿在一起的珠子一樣,不前進,有大腸風寒,潛伏不去。

脈累累中止,不至寸口,軟者,結熱在小腸膜中,伏留不去。觀此,則寒熱內結皆見此脈,總是氣鬱血分,不得宣暢之象,據大腸小腸云云,則五淋、白濁、痢疾、後重亦當有見此脈者。至於心平脈亦曰累累如貫珠,腎平脈亦曰喘喘累累,只是滑利之義。若堅急搏指不移,如循薏苡子,則真臟死脈矣。

白話文:

脈搏綿密、緩慢、停滯,摸不到寸口脈,如果脈搏柔軟,表示熱結在小腸繫膜中,停滯不散。觀察這種脈象,寒熱內結都可能出現,總是氣血鬱滯,無法暢通的徵象。根據大腸小腸的說法,五淋、白濁、痢疾、大便後感重墜等症狀也可能出現這種脈象。至於心臟功能正常,脈象也叫做綿密如貫珠;腎臟功能正常,脈象也叫做喘喘綿密,只是滑利的意思。如果脈象堅硬急迫,按下去脈搏不跳動,就像摸到薏苡子,那麼就是臟器真正的死脈了。

故又曰:三部脈累累如貫珠,長病得之死。又有脈來圓散如粒,轉轉自尺上寸,卻弱不任按,此真元虛寒,內有痰飲,中焦氣不暢達,以致斷續有痕,似動,似滑,似結,似澀。昔嘗病後見此,一息三至。《三昧》所謂平動、不鼓、牒牒而去也,重劑溫元,久而乃復。

白話文:

所以還有古人說:三部脈象連綿不絕,像貫穿的珠子一樣,長期患病的人得了這個脈象就會死亡。另外還有脈象來得很散亂,像一粒粒珠子一樣,從尺部一直轉動到寸部,但是按壓起來很虛弱,沒有力氣。這是真元虛寒,內有痰飲,中焦氣機不暢導致的,因此出現斷斷續續的脈象,好像在動、滑、結、澀之間變換。我曾經在病後見過這樣的脈象,一呼氣有三至。這是《三昧》經中所說的平動、不鼓、脈勢像一片一片地離開一樣。用重劑溫補元氣,長時間後才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