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簡補義》~ 卷下 (2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5)

1. 六氣脈義

上五行之客氣,分王四時,逐年遞遷者也。如甲己年土運,即土居初,而依次推之。乙庚年金運,即金居初,而依次推之。其四運之中,各貫以初運,視其生克,察其太少,又合主運以參之,而萬變莫外矣。

五運各以陽干為太過,陰乾為不及。太過者常先天,不及者常後天。若上見天符,陰乾亦為太過;若上見天刑,陽干亦為不及。(或曰二者平氣,未是。)

木運臨卯,(丁卯。)火運臨午,(戊午。)土運臨四季,(甲辰、甲戌、己丑、己未。)金運臨酉,(乙酉。)水運臨子。(丙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是天與會也,名曰天符。

上加天符,下臨歲會,是為三合。名曰太一天符。乙酉歲,陽明司天之類是也。

陽干之歲,司地同氣,曰同天符。

陰乾之歲,司地同氣,曰同歲會。

干支俱與司地同氣,陽干亦曰同天符。如甲辰年,太陰司地是也。陰乾亦曰同歲會。如癸巳年,少陽司地是也。其僅地支同天同地者,均無所紀。

土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火運之歲,上見厥陰。凡如此者,是天生運也,謂之相得。

土運之歲,上見陽明;火運之歲,上見太陰。凡如此者,是運生天也。以子臨父,謂之不當位。

土運之歲,上見厥陰;火運之歲,上見太陽。凡如此者,是天不與會也,名曰天刑。

土運之歲,上見太陽;火運之虛,上見陽明。凡如此者,是運刑天也,謂之逆。

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邪之中人也,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其氣愈盛,其邪愈重。)位之易也何如?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舊說君火,君也;相火,臣也。)

按舊說,易位,六氣客位之遞遷也。少陰居少陽相火之位,則順;少陽居少陰君火之位,則逆。竊謂此說非也。本文位之易也句,正承天符歲會說下,蓋指非歲會非天符者言也。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者;司天為君,運為臣;所不勝為君,所勝為臣。君位臣,即司天勝運也。

如金居天,木居運。臣位君,即運勝司天也。如木居天,金居運。所謂二火者,因五行火居其二,其氣常亢而逆犯於天。舉此以例余也。

又按:詳所謂二火句,是合氣化以言步位也。逐歲司氣為君,司運為臣,臣奉君令,即使司運勝氣,而其年氣化,往往仍從司氣之化,而不見司運之化。如此則步位之加臨雖易,而氣化猶順也。惟二火主運之年,其氣常亢,而勝於司氣,是大逆矣。故民病較四運之年獨多也。

白話文:

每年運行的五行客氣,會依據甲己年土運開始,土居於首位,接著按順序推算。乙庚年金運開始,金居於首位,接著按順序推算。這四種運氣中,各自都貫穿著最初的運氣,觀察它們的相生相剋關係,以及力量的強弱,再結合主運一起考慮,就可以了解所有變化的規律了。

五運之中,陽干代表的年份是太過,陰干代表的年份是不及。太過通常是先天的,不及通常是後天的。如果該年出現天符,陰干也會變成太過;如果該年出現天刑,陽干也會變成不及。(有說法認為這兩種情況是平氣,但並不正確。)

木運的年份對應卯(丁卯),火運的年份對應午(戊午),土運的年份對應四季(甲辰、甲戌、己丑、己未),金運的年份對應酉(乙酉),水運的年份對應子(丙子)。這些年份稱為歲會,代表氣的平衡。

土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太陰;火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少陽或少陰;金運的年份,天上出現陽明;木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厥陰;水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太陽。這些是天與運氣相合的情況,稱為天符。

如果出現天符,又遇到歲會,就稱為三合,也叫太一天符。例如乙酉年,陽明司天就是這種情況。

陽干的年份,司地之氣與司天之氣相同,稱為同天符。

陰干的年份,司地之氣與司地之氣相同,稱為同歲會。

如果天干地支都與司地之氣相同,陽干的年份也稱為同天符,例如甲辰年,太陰司地就是如此。陰干的年份也稱為同歲會,例如癸巳年,少陽司地就是如此。只有地支與司天或司地之氣相同的年份,沒有特別的記載。

土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少陽或少陰;火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厥陰。這些情況是天與運氣相生的關係,稱為相得。

土運的年份,天上出現陽明;火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太陰。這些情況是運氣生天的關係,就像兒子來到了父親的位置,稱為不當位。

土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厥陰;火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太陽。這些情況是天不與運氣相合,稱為天刑。

土運的年份,天上出現太陽;火運的年份,天上出現陽明。這些情況是運氣刑克天,稱為逆。

天符就像執法者,歲會就像發號施令者,太一天符就像貴人。邪氣侵入人體,侵犯到執法者的,病情發展迅速且危險;侵犯到發號施令者的,病情發展緩慢且持續;侵犯到貴人的,病情會突然加重甚至死亡。(邪氣越強,病情越嚴重。)位置的變化又如何呢?回答是:臣子順從君主的位置,是順應;君主處於臣子的位置,是逆反。逆反的話,疾病就靠近,危害就迅速;順應的話,疾病就遠離,危害就輕微:這就是所謂的二火。(舊的說法認為君火是君主,相火是臣子。)

按照舊的說法,位置的變化,是六氣客位依次遷移。少陰處於少陽相火的位置是順應;少陽處於少陰君火的位置是逆反。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對。本文中位置變化的說法,正是承接天符歲會的說法,指的是不是歲會也不是天符的情況。君主處於臣子的位置是順應,臣子處於君主的位置是逆反;司天是君主,運氣是臣子;被克制的為君主,能克制的為臣子。君主處於臣子的位置,就是司天之氣克制運氣。

例如金居於天,木居於運。臣子處於君主的位置,就是運氣克制司天。例如木居於天,金居於運。所謂二火,是因為五行中火佔據了兩個位置,它的氣經常過於亢盛,而逆犯於天。這裡舉火作為例子,其餘的可以類推。

此外,詳細解釋所謂的二火,是結合氣化的運行來談位置的。每年主導氣的為君主,主導運的為臣子,臣子服從君主的命令,即使主導運的氣勝過了司天之氣,但那年的氣化,往往還是依從司天之氣的變化,而看不到司運之氣的變化。這樣的話,雖然位置的加臨容易變化,但氣化仍然是順應的。只有在二火主導運的年份,其氣常常亢盛,而勝過司氣,這就是大逆了。所以老百姓患病的情況,比其他四種運氣的年份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