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簡補義》~ 卷下 (3)
卷下 (3)
1. 讀醫須先識各經主脈主證
嘗謂學醫者讀經論,須是先將五臟六腑、十二經、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以及五臟相乘、六腑相乘各專證,一一類聚而詳記之。讀脈書,須是先將五臟六腑、十二經、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以及五臟相乘、六腑相乘各主脈,一一類聚而詳記之,則胸中有主,臨診可以不惑矣,斯為捷法。凡證之變有萬,無非各專證之所互乘也;脈之變亦有萬,無非各主脈之所互乘也。
今讀《此事難知》,述東垣所論脈證大義,正與此合。因錄於下,以備省覽。
白話文:
我常說,學習醫學的人在研讀經文和醫論時,首先必須把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內因、外因、既非內因也非外因,以及五臟相乘、六腑相乘所造成的各種專門證狀,一一分類並詳細記錄起來。研讀脈學書時,也須先把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內因、外因、既非內因也非外因,以及五臟相乘、六腑相乘對應的主脈,一一分類並詳細記錄起來,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在診治時就不會感到迷惑,這就是捷徑。各種證狀的變化有千萬種,不過都是各專門證狀互相乘加上去的;脈象的變化也有千萬種,不過都是各主脈互相乘加上去的。
脈之相合,各有虛實,不可作一體視之。假令洪弦相合,洪客也,弦主也,子能令母實也;弦洪相合,弦客也,洪主也,母能令子虛也。餘臟可以類推。至於手足之經亦相合,假令傷寒脈浮緊而帶洪者,即手經病也。余仿此。假令侮所不勝者,挾其勢也,脈弦而入金之分,非挾火之勢,則不敢以侵金之分。
白話文:
各種脈象的相互搭配,都有虛有實,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洪脈和絃脈相合,洪脈是客邪,弦脈為主證,洪脈可以讓弦脈實證;弦脈和洪脈相合,弦脈是客邪,洪脈為主證,弦脈可以讓洪脈虛證。其他臟腑也可以類推。至於手足經脈也會相互搭配,例如:傷寒脈浮緊而帶洪,就是手經生病了。其他情況可以依此類推。假設一個客邪侵犯本正,因為勢頭大,脈象顯示為弦脈而進入金位,如果不是客邪挾帶火氣的勢頭,就不敢侵犯金位。
治病無問傷寒、畜血、結胸、發黃等病諸證,並一切雜證,各當於六經中求之。謂如發黃證,或頭痛、腰脊強、惡寒,即有太陽證也。或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即有陽明證也。其餘諸經仿此。更有六經相流入者。如手陽明流入足陽明,是上流下也。本非足經病,當於手經中求之,是知治足經者非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不論是傷寒、畜血、結胸、發黃等疾病,或其他各種疾病,都應從六經中找出病因。比如,發黃的症狀,如果頭痛、腰背僵硬、怕冷,就是太陽經證。如果發熱、眼睛痛、鼻子乾燥、睡不著,就是陽明經證。其他經絡都以此類推。
此外,還有六經相流入的情況。比如手陽明經流入足陽明經,是上流下。實際上並非足經有病,而應從手經中找出病因,這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亦有下而流上者,更有支別流入者,有同鄰為病者。鄰者,表裡相絡者是也。(更有氣類相感者,病在此經,本未傳入彼經,而氣息株連,致彼經亦不可得安。如素胃寒者,偶爾感冒,即口淡不思食也。葉天士亦謂病溫熱者,若腎水素虧,雖熱邪未入下焦,每多先自仿惶矣。
白話文:
有些病從下而上傳播,有些會分支出其他支流,還有一些是傳染給相鄰的部位。相鄰的部位是指表裡相連的部位。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氣血相感,比如某經絡出了問題,雖然病邪尚未傳入其他經絡,但氣息受了影響,導致其他經絡也無法正常運作。例如,原本胃寒的人,偶爾受了風寒,就會口淡不想吃東西。葉天士也說,得了溫熱病的人,如果腎水本來就虧虛,即使熱邪尚未進入下焦,也往往會先出現焦躁不安的症狀。
)有夫婦各相傳者,即甲傳己,脾傳腎之類。假令腹痛,桂枝加芍藥、大黃,何為不直用芍藥、大黃,卻於桂枝內加之?大抵治病必求其本,此腹痛知從太陽中來,故以太陽為本也。(必太陽證仍在也。)
白話文:
有些病症會在夫妻間傳遞,例如甲先生的脾臟病傳給了己先生的腎臟。假設己先生腹痛,為什麼不用芍藥和大黃直接治療,而是將它們加入桂枝湯中?總的來說,治療疾病必須找到根本原因。這種腹痛是因為太陽經出了問題,所以以太陽經為治療重點。(前提是仍然符合太陽經證的症狀。)
觀於東垣論脈與證治,則當先明主脈、主證、主治也,審矣。《內經》曰:先病為本,後病為標。有客氣,有同氣,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客氣者,謂既有先病,復感新邪而生後病。先者為主,後者為客也。同氣者,謂久病變證,一氣輾轉滋蔓也。並行者,謂病勢緩,則用多味,標本並治。
白話文:
在研究東垣派的脈象與證治時,必須先了解主脈、主證、主治,才能深入探討。《黃帝內經》說:先有的病是根本,後發的病是標表。脈象既有外來病氣,又有內生病氣,要仔細觀察,意會其中輕重緩急,從而進行調理。輕微的病氣可以同時調理,嚴重的則需要專門針對。外來病氣是指既有原先的疾病,又遭遇新的病邪而導致後發疾病。原先的疾病為主,後發的疾病為客。內生病氣是指久病之後出現的變證,是一種病氣不斷轉化蔓延的過程。當病情較輕微時,可以用多種藥物來同時治療標本兼治;
獨行者,謂本急獨治本,標急獨治標,不得多味,勢分力緩也。如是者,設非明於各經主脈主證,則證變雜沓紛紜。何以見其為客氣,為同氣?孰當並行,孰當獨行耶?
白話文:
單獨治療指:辨證準確,標本分明,用藥針對,專治病根或病症,不能多用藥物,這樣藥力才能集中,效果才會顯著。如果不懂得各經脈的主證和主治,那麼症狀就會錯綜複雜。如何區分是外來邪氣還是自身氣血失調?哪些藥物可以合用,哪些藥物只能單獨服用?這些都需要仔細辨別。
2. 汗脈
(正欲出汗,汗出不徹,發汗後脈證,皆引經文而申釋之。)
白話文:
(正準備要出汗,但是汗沒有完全出來,發汗之後的脈象和症狀,都引用了經文來進行詳細的解釋。)
「論疾診尺」曰:脈盛而滑者,汗且出也。此即陽動則汗出之義。鬱氣盛發,鼓激津液外出,使榮衛和而邪去,是正汗法也。其初病,脈必沉緊;又有初脈浮緊,服藥後,兩手脈乍伏者;有沉不至伏,指下盛滑,頻見止歇者,此欲得戰汗也。若此者,有因陰虛乍復,有因陽虛乍充,是陰陽相交之機也。
白話文:
「論述疾病診斷脈象」中說:脈象強盛而滑利的人容易出汗。這符合陽氣活動就會出汗的原理。鬱結之氣旺盛發作時,會激發津液外洩,讓氣血運行和順,邪氣得以排出,這就是正確的發汗方法。
在疾病初期,脈象通常沉穩有力;也有人一開始脈象浮起而有力,服藥後兩手脈搏忽隱忽現;還有人脈象沉穩但不至於隱沒,指尖觸診時感覺強盛而滑利,時常出現暫停跳動的情況。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患者想要發汗。
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陰虛突然恢復,也可能是因為陽虛突然得到補充,這是陰陽交替的徵兆。
有因寒濕痰水將化,有因畜血將通,有因積食燥屎將下,是邪正相搏之機也。仲景謂:病六七日,三部脈皆至,其人大煩,口噤躁擾者,為欲解。此戰汗形證也。曰脈皆至,是汗正出之時,其脈仍歸於盛滑也。《傷寒論》曰:若汗之不徹,其人煩躁短氣,身上腹中不知痛處,宜更發汗則愈。
白話文:
有些是因為寒氣濕氣痰液快要排出,有些是因為瘀血即將流通,有些是因為積食和乾燥的糞便即將排出,這些都屬於邪氣和正氣相爭的時刻。仲景說:生病六七天,三部的脈象都達到高峯,人很煩躁,嘴巴禁閉,精神錯亂,這是將要解除病症的徵兆。這屬於戰汗型態的症狀。所謂的「脈象都達到高峯」,表示汗液正要出來的時候,脈象仍然呈現強盛滑順。 《傷寒論》說:如果汗出不徹底,人會煩躁不安、呼吸短促,身上和腹中都不知道哪裡痛,應該繼續發汗就會好轉。
葛根湯主之。以脈澀故也。王漢皋曰:發汗後,其脈輕診弱,重診強,是仍有未出之汗,雖止之而不能止也。夫同一汗出不徹也,而脈一澀一強者,一則陽氣能鼓汗自續出,《內經》所謂脈滑者,陰有餘,為多汗也;一則陽不能鼓,營氣不盛,必待用藥再發也。《溫熱論》曰:汗後,但診其脈虛軟和緩,雖倦臥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證;若脈急疾,躁擾不臥,膚冷汗出,便為氣脫矣。大抵虛人病,鬚髮汗者,全恃汗前預安其根,使汗後脈平形靜,呼吸停勻。
白話文:
使用葛根湯治療,因為脈象澀滯。王漢皋說:發汗後,脈象輕微檢查時虛弱,用力檢查時強勁,表明還有汗液未排出,即使停止發汗也無法止住。發汗不徹底,脈象一澀一強,是因為陽氣能鼓動汗液繼續排出,《內經》中說脈滑的人陰氣過剩,容易出汗;而不能鼓動的,是因為陽氣不足,營氣不旺,必須用藥再次發汗。《溫熱論》說:發汗後,只要摸脈虛軟和緩,即使疲倦不語,汗出皮膚發冷,也不屬於脫證;如果脈搏急促,躁動不安,皮膚發冷出汗,就是氣脫了。總之,對於虛弱體質的人來說,發汗治療必須在發汗前做好準備,以保證發汗後脈象平穩,身體平靜,呼吸均勻。
若汗出不止,或汗與大便並行,氣喘不續,脈大不斂者,獨參湯或生脈散、入參附救之。
白話文:
如果持續出汗不止,或出汗伴隨著大便,呼吸急促,脈搏強而有力、浮散,可以用獨參湯或生脈散,加入人參和附子來搶救。
3. 亡陰亡陽脈證辨
徐靈胎曰:亡陰亡陽,相似而實不同。一則脈微,汗出如膏,手足厥逆,而舌潤;一則脈洪,汗熱不黏,手足溫,而舌乾。但亡陰不止,陽從汗出,元氣散脫,即為亡陽矣。然當亡陰之時,陽氣方熾,不可即用陽藥,宜收斂陽氣,不可不知也。亡陰之藥宜涼,亡陽之藥宜熱,一或相反,無不立斃。
白話文:
徐靈胎說:陰氣虧損和陽氣虧損,症狀相似但本質不同。
陰氣虧損時:脈搏微弱,出汗黏膩,手腳冰冷,但舌頭潤澤。
陽氣虧損時:脈搏強而有力,出汗熱而不黏,手腳溫暖,但舌頭乾燥。
但如果陰氣持續虧損,陽氣就會從汗水中流失,元氣也會逸散,這就變成陽氣虧損了。然而,在陰氣虧損的初期,陽氣反而會旺盛,因此不能馬上使用溫熱的藥物,應該先收斂陽氣,這是不可不知的。陰氣虧損時適宜服用寒涼的藥物,陽氣虧損時適宜服用溫熱的藥物,如果用藥相反,往往會導致立即死亡。
標本先後之間,辨在毫髮,舉世更無知者,故動輒相反也。此論可謂切矣,然有不得不辨者。《內經》曰:陽氣者,衛外而已固也。又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脫者,必陰不能守,而後陽無所戀;陰脫者,必陽不能固,而後陰無所藏;二者存與俱存,亡與俱亡者也。故「辨脈」曰:脈浮而洪,汗出如油,喘而不休,形體不仁,此命絕也,是陰陽一時並脫之絕證也。若驟因發汗太過,腠理開泄,必陽先亡而陰隨之。
白話文:
區分本病(實證)和標證(虛證)的先後順序,只在一線之隔,天下之人鮮有了解者,因此往往會治療錯誤。這個論述可謂精闢,但是有一些不得不辨明的地方。《內經》上說:陽氣的作用,是保衛身體的外在,並且鞏固肌表。又說:陰氣在身體內部,負責守住陽氣。陽氣脫離身體,必定是陰氣無法固守,導致陽氣無處依附;陰氣脫離身體,必定是陽氣無法固守,導致陰氣無處藏匿;陽氣和陰氣兩者同生同滅,共存共亡。因此,《辨脈》中說:脈搏浮起洪大,汗出如油,氣喘不止,身體麻木不仁,這是危急致命的症狀,是由於陰陽同時脫離身體所引起的絕症。如果突然因為發汗過多,毛孔開泄,必定是陽氣先消失,陰氣隨之而去。
未有陰在內,而轉先亡者也。徐氏以脈洪、肢溫為亡陰,謂其所見皆陽證也,殊不知陽氣外越即是亡陽;以脈微、汗冷為亡陽,謂其所見皆陰證也,殊不知陰液外泄即是亡陰。況且亡陰亡陽,以氣液分,不專以寒熱判,即如過汗亡陽,過下亡陰,亦不過各言所重。故凡先患寒下之證,陰凝於內,陽越於外,外熱裡寒,面赤足冷,如白通、四逆證,此過下而反宜用熱者也。
白話文:
沒有陰邪內存在身體,真正病死的原因是陰陽失衡、氣血耗盡。徐氏認為脈搏洪盛、四肢溫熱是陰氣耗盡的表現,認為所見都是陽證。但不知道陽氣外泄纔是真正的陽氣耗盡;認為脈搏微弱、汗液冰冷是陽氣耗盡的表現,認為所見都是陰證。但不知道陰液外泄纔是真正的陰氣耗盡。況且陰陽耗盡是以氣血失衡來區分,不能僅以寒熱來判斷。例如過度出汗會導致陽氣耗盡,過度腹瀉會導致陰氣耗盡,這不過是強調不同證候的側重點。因此,凡是先出現寒證或腹瀉證,陰氣凝結在體內,陽氣外泄到體外,體外發熱,體內發冷,面紅腳冷,就像白通證、四逆證,這種過度腹瀉而反宜用溫熱藥物治療的證候。
大熱內結,氣血沸騰,喘汗大作,津液妄泄,如人參、白虎、承氣證,此過汗而反宜用涼者也。蓋嘗綜而論之:以證則四肢厥逆即亡陽也;繼見煩躁不得眠,是陰燥而陰又亡矣;身大熱而無汗,或汗不止,《內經》謂為陽脈之極,即亡陰也;大汗不止,而身熱,漸見厥逆,是陽絕而陽又亡矣。(先亡陰而後亡陽,溫熱病有之。
白話文:
當體內過熱,氣血沸騰,喘息冒汗嚴重,津液大量流失時,即使是原本要用補品如人參、補液如白虎湯、瀉熱如承氣湯等,此時反而適合使用寒涼藥。
整體來說,這些情況的症狀如下:
- 四肢冰冷,陽氣不足。
- 煩躁不安,無法入睡,陰虛火旺。
- 身體很熱但沒有出汗,或者出汗不止,《黃帝內經》稱之為陽脈極盛,陰氣不足。
- 大量出汗不止,身體發熱,逐漸出現四肢冰冷,陽氣虛衰,陰氣也跟著不足。(先陰虛再陽虛,是溫熱病常見的現象。)
)以脈則脈浮而洪,陽欲亡也;脈微如絕,陽已亡也。脈洪而按之無根,陰欲亡也;脈微而來如雀啄,陰已亡也。大抵先亡陽者,亡其陽之半,撤去陰之藩籬,然後陰亡,而陽即與之俱盡矣。先亡陰者,亡其陰之半,擾動陽之根株,然後陽亡,而陰即與之俱盡矣。其可及施治者,皆先亡其半之時也,其後陰陽同時並離,無從措手,而其證亦難剖析必陰必陽矣。(有經絡之陰陽,有臟腑之陰陽,先亡其半者,是經絡之陰陽也。
白話文:
治療陽氣虛衰的藥物使用溫熱藥材,主要是以溫熱為主,治療陰氣虛衰的藥物使用涼性藥材,主要是以涼性為主,但並非完全的熱或涼。張仲景在治療陽氣不足和四肢逆冷的疾病時,都有加入膽汁和人尿的例子,過去的解釋是認為擔心它們會產生阻隔作用,所以用溫熱藥物來克服寒症。但實際上,此時真正的陽氣已經微弱極了,怎麼還會產生阻隔作用呢?只是因為陽氣虛衰時,陰氣必然會動搖,如果使用純溫熱的藥物來回陽,那麼陰氣又會被灼傷,陽氣反而會更加虛弱。觀察仲景所說的「脈搏微弱而綿延的可以存活,脈搏暴出強盛的會死亡」,他不敢使用純溫熱藥物,就是預料到了這一點。
亡陰之治,不可專用純涼,亦猶是矣。復脈救逆,皆其類也。(復脈救逆,是治傷陰,與亡陰尚隔一層。如汗後遂漏與惡寒者,桂枝附子湯主之,是亦傷陽之治也。)
白話文:
治療陰液不足時,不能只用具有寒涼性質的藥物,就像治療陽氣不足時,也不能只用溫熱性質的藥物一樣。搶救脈搏微弱的病人和治療休克,都是類似的道理。(搶救脈搏微弱和救治休克,是治療陰氣受損,與陰液不足還相差一層。比如出汗過多導致虛脫和惡寒的話,要以桂枝附子湯為主藥治療,這也是治療陽氣受傷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