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簡補義》~ 卷上 (10)
卷上 (10)
1. 代脈
經言:色黃者,其脈代。又言:但代無胃氣曰死。是代為脾之本脈,只是軟弱之義耳。夫脾脈何以軟弱也,代脈又何以止歇也,人以為兩脈,吾以為仍是一義也。蓋人身之氣,左升而右降,臟腑之氣,肝腎升而心肺降,是皆脾氣居中,為之轉旋,上下更代之樞紐也。升之氣於是終,降之氣於是始,運動之機勢至此而有脫卸,即至此而有停頓,故脈遲緩而軟弱也。脾氣一絕,升降不續,則止歇見矣。
故止代者,脾之真臟也。
白話文:
古書上說,面色發黃的人,脈象應該是代脈。又說,如果只是代脈而沒有胃氣,就意味着死亡。這說明代脈是脾臟的主要脈象,只是代表脾臟虛弱的意思。脾脈為什麼會虛弱呢?代脈為什麼會停止呢?有人認為這兩種脈象是不同的,而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意思。因為人體的氣機,左邊上升,右邊下降,臟腑之氣,肝腎上升,心肺下降,這些都是以脾氣為中心,進行轉換,是上下交替的樞紐。上升之氣在這裡結束,下降之氣在這裡開始,氣機運動的機勢到這裡就會有所脫落,就會有所停頓,所以脈象就會遲緩而虛弱。脾氣一旦消失,升降不繼,就會停止。
所以說,停止代脈,就是脾臟的本質。
代脈大義,已具前說矣。《內經·脈要精微論》曰: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脈經·扁鵲脈法》曰:細而沉,不瘛瘲即泄,泄即腸澼,澼即脈代,乍至乍不至,是皆出於久病,榮血傷敗之象也。「三部九候論」曰:其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禁服篇」曰:代則乍痛乍止。
白話文:
代脈的整體涵義,先前已經說過了。《內經·脈要精微論》中提到:脈跳動不連貫,像是一下一下跳的,表示疾病在陽脈上,可能會出現腹瀉和大便帶有膿血。
《脈經·扁鵲脈法》中提到:脈搏細小而深沉,如果不發燒就是腹瀉,腹瀉就會導致腸胃不適,而腸胃不適就會出現代脈,有時會出現有時不會出現,這些都是因為久病導致氣血受損的表現。
「三部九候論」中提到:脈搏代又鉤,表示疾病在絡脈上。
「禁服篇」中提到:代脈會表現為忽痛忽止的症狀。
《脈經·手檢圖》曰:脈來暫小暫大者,陽絡也。動苦肉痹,應時自發,身洗洗也;脈來暫大暫小者,陰絡也。動苦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也。其即《內經》病在絡脈之義耶,是皆氣血凝滯之象也。蓋代只是止,須視其不止之至,敗與未敗,以定吉凶。故《脈經》曰:熱病七八日,脈微細,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舌焦乾黑,脈代者死。
白話文:
《脈經·手檢圖》記載:脈搏忽小忽大的是陽絡受阻。會引起肌肉僵硬麻痺,會在一段時間後自行發作,身體會出汗。脈搏忽大忽小的是陰絡受阻。會引起皮膚疼痛,下半身麻木,出汗怕冷。這不就是《內經》中說的「病在絡脈」的道理嗎?這些都是氣血凝滯的表現。所謂的「代」只是暫停的意思,需要觀察其暫停多久,是病情惡化還是好轉,以此來判斷吉凶。所以《脈經》說:發燒七八天,脈搏細小,小便不暢,並且突然口乾舌焦黑,脈搏暫停的,會死亡。
又病瘡,寒熱瘛瘲,其脈代絕者死。又老人脈陰弱陽強,脈至而代,奇月死。又瘧疾代散則死。又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虛者,腎虛也,脈代絕,時不至。腎虛者,命門火敗也。此皆死脈,必別見敗證敗象,未嘗專以代主死也。《周慎齋脈法》曰:雜病傷寒,老人脈見歇止者,俱將愈之兆。
白話文:
此外,患有瘡瘍,有寒熱和痙攣症狀,脈象斷續的,會死亡。還有,老年人的脈象陰弱而陽強,脈搏時有時無,奇數月的日子就會死亡。再者,瘧疾脈象斷續散亂的,會死亡。另外,右手尺側,神門穴以後脈象陰虛的,是腎虛,脈象斷續,時常不出現。腎虛的,是命門的陽氣衰敗。這些都是死亡脈象,必須另見其他敗證或敗象,不能單憑脈象斷續就判斷會死亡。《周慎齋脈法》說:雜病或傷寒,老年人的脈象出現間歇停止,都是將要痊癒的徵兆。
惟吐而見歇止脈者死。陳友鬆解之曰:吐見止脈,是元氣竭於下,不能上供其泛逆也。趙晴初補之曰:將愈,脈見歇止,是和平脈中見歇止也。此又未嘗專以代主死也。果見敗象,不但忽止忽來,為氣亂無常;即不見止,而平脈中忽見一二至,微弱無力,亦代脈之必死者也。
白話文:
只有嘔吐時脈象暫停的人才會死亡。陳友鬆解釋說:嘔吐時脈象停止,是元氣在身體下部衰竭,無法上行提供給嘔吐的動作。趙晴初補充說:如果病將近痊癒時,脈象出現暫停,那是平衡脈象中出現的暫停。這並不表示一定會死亡。如果確實出現險象,不僅僅是脈象時斷時續,表示氣息混亂無常;即使脈象不停止,在平穩的脈象中突然出現一到兩次微弱無力的脈象,也是代脈,表示患者必定會死亡。
《脈經》曰:關上脈滑,而小大不勻,是為病方欲進,不出一二日復欲發動,其人慾多飲,飲即注利,利止者生,不止者死。又曰:關上脈,時來時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數者,胃中寒熱羸劣,不欲飲食,如瘧狀。合觀二節,是陰陽不和,寒熱夾雜之象。利止者,陽盛也;不止者,陰勝也。
白話文:
《脈經》中說:關上的脈搏滑動,大小不均,說明疾病正要發作,不出幾天又會發作,病人想要多喝水,喝了水就會腹瀉,腹瀉停止的人可以活,不停止的人會死。又說:關上的脈搏,時有時無,時大時小,時疏時數,說明胃中寒熱虛弱,不想吃東西,就像患了瘧疾一樣。結合這兩段話來看,這是陰陽不調和、寒熱夾雜的徵兆。腹瀉停止的,是陽氣過盛;腹瀉不停止的,是陰氣過盛。
又曰:三部脈或至,或不至,冷氣在胃中,故令脈不通也。即此義也。昔人謂妊娠脈多代,歷診未見止代者,但見滑疾流利中,偶有一二至應指少力耳。此象雖為血盛氣壅,究宜細問有無氣血痹痛、半產夙疾,或新下利亡血,及腰腹痠疼等事,恐或胞傷欲墮也。
白話文:
此外,三部的脈搏有時會出現,有時不會出現,這是因為胃中有寒氣,導致脈絡不通暢所致。這與前面所說的道理是一樣的。過去有人說,懷孕時脈搏會有多個節拍,但我在臨牀上從未見過只出現節拍的脈象。只見脈搏流動順暢,偶爾會有一、兩次脈搏出現力道偏弱的跡象。雖然這種脈象可能是由於氣血過剩所致,但仍需仔細詢問是否有氣血瘀滯、腹痛、早產或虛弱的舊疾,或者是否曾經腹瀉失血,以及腰腹痠痛等情況。這些徵兆可能是胎兒受傷,有流產的跡象。
2. 促結澀代不同
四脈皆有止而不同。促結之止,能自還者,本臟之氣未傷,但為邪氣阻礙,故其脈稍停,而仍自至於寸口,略遠於前至,而並於後至也;亦有並於前至,遠於後至者。代之止,不能自還,則本臟之氣已絕,不能復至於寸口,故其脈停之有頃,直少一至,待他臟之氣至,而後復動也。澀則或於遲脈中數至來略數,或於數脈中數至來略遲,所謂參伍不調也。
白話文:
四種脈象都有停止,但情形不同:
-
促結之止:脈搏會自己恢復,表示本臟氣血未傷,只是被邪氣阻礙。所以脈搏會稍停,但仍會自己回到寸口,只是比前一次脈至稍遠,但又比後一次脈至稍近;也有並於前一次脈至,遠於後一次脈至的情形。
-
代之止:脈搏不能自己恢復,表示本臟氣血已絕,不能再到達寸口。所以脈搏停頓後有一段時間纔再出現,直接少了跳動一次,要等到其他臟腑的氣血過來,才會恢復跳動。
-
澀脈:可能在緩慢的脈搏中,跳動次數突然多一點、快一點;或在快速的脈搏中,跳動次數突然少一點、慢一點。這就是所謂的參伍不調。
數至不調謂之澀,一至不調謂之促結,一至獨絕謂之代,不必拘於止有定數無定數也。如五動一止者,雖或間以十動十五動而止,亦皆謂之五動而止,以其皆在以五紀數之處也。(數脈,間以來遲為澀是也。遲脈,間以來數,亦為澀者,以其氣不調也。)
白話文:
脈搏頻率不規律,時快時慢,稱為澀脈。脈搏一直不規律,時快時慢,稱為促脈。脈搏突然中斷,稱為代脈。
這些脈象的規律性不必拘泥於確切的數字。例如,脈搏五跳後停一次,即使偶爾穿插十次或十五次脈搏後才停一次,也仍然稱之為「五動而止」。因為這些脈象都屬於以「五」這個數字為頻率週期的範圍。
(註:數脈,偶爾出現脈搏變慢,就是澀脈;遲脈,偶爾出現脈搏變快,也屬於澀脈,因為都是氣運行不調和。)
3. 伏脈
(脫脈最難診者,將伏將脫之際,故篇末詳之。)
白話文:
(脫脈是最難診斷的情況,特別是在脈搏將要消失的時候,所以在篇章的最後詳細地描述了這一點。)
伏者,兩手乍不見脈也,氣閉也,非氣脫也。然全身脈伏,則亦氣悶而絕矣。故寸關之脈既伏,則尺中之脈不可伏也;頭面之脈既伏,則心腹之脈不可伏也;兩手之脈既伏,則趺陽太谿之脈不可伏也。既伏者,無可診也。診其不伏之處,湧盛上爭,有踴躍之勢者,伏脈也。旋引旋收,轍亂旗靡,在反掣之意者,脫脈也。
白話文:
脈伏
當兩手都突然沒有脈搏時,稱為脈伏,是氣機閉塞的原因,但不是氣絕。然而,如果全身所有脈象都消失,那一定是氣機阻塞而死亡了。因此,如果寸關脈出現脈伏,那麼尺中脈就不能出現脈伏;如果頭面脈出現脈伏,那麼心腹脈就不能出現脈伏;如果兩手脈出現脈伏,那麼趺陽和太谿脈就不能出現脈伏。脈象既然消失,就無法診斷了。診斷時,在沒有脈伏的地方,如果脈氣激動向上,有湧躍的趨勢,這種情況就是脈伏。而如果脈氣時而出現時而消失,像車轍中飄搖的旗幟,給人一種反覆拉扯的感覺,這種情況就是脈絕。
世謂伏脈推筋著骨而始見,是猶有可見,只可謂為沉之甚者,《難經》曰:伏者,脈行筋下。此乃沉之甚者。故主積聚久病,不主屍厥、霍亂急病也。細之甚者,微之甚者,而不得謂之伏,伏則兩手直不見脈也,主暴病實病。凡卒屍急痛者有之,若久病虛病不宜見此。故傷寒十三日以上不間,脈尺寸陷者危。
白話文:
一般人認為,脈搏要探到肉筋骨頭後才能發現,這至少還是可見的,只能說是沉脈最嚴重的。而《難經》中說:「伏脈,就是脈搏循著筋膜下面走動。」這纔是沉脈最嚴重的程度。因此,伏脈主要出現在積聚久病的情況,並不適用於屍厥、霍亂這類急症。而脈搏細微到極致、微弱到極致的,不能稱為伏脈。伏脈的話,雙手觸診完全無法探到脈搏,這主要是急病實病的表現。所有突然暈厥、劇痛的病症中可能會出現伏脈,但久病虛症則不應出現此脈。因此,傷寒十三天以上,脈搏沉在尺寸之間的,情況危急。
陷者,突然脈沉小無力,此氣欲脫也。《脈經》曰:伏者,霍亂。此氣閉也。《難經》曰: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覆即伏也。諸家謂陰內閉而不出,陽外入以格拒之,非也。陽內閉而不出,陰外入以格拒之也。故曰:陽乘者,陽氣陷入陰位也。故治伏者,只宜宣散,必無熱補,以其外陰內陽,陽伏於內,實有物焉,而非虛也,故曰伏也。若內陰外陽,而至於無脈,是陰陽離絕,即脫矣。
白話文:
陷脈:脈搏突然沉弱無力,這是氣力將要脫離身體的徵兆。《脈經》上說:伏脈,是霍亂所致,這是氣血閉塞造成的。《難經》上說:脈氣直接沉入尺脈,是覆脈,這是陽氣乘虛而入脈中所致。覆脈就是伏脈。各家醫家認為陰氣在內部閉塞而不能外散,陽氣在外部侵入並阻隔它。這種說法不對。應該是陽氣在內部閉塞而不能外散,陰氣在外部侵入並阻隔它。所以說:「陽乘」,是指陽氣陷入了陰位的部位。因此,治療伏脈只宜宣發散氣,不可溫熱滋補,因為它是外陰內陽,陽氣伏於內在,是有實證的,並非虛證,所以稱為伏脈。如果內部是陰氣,外部是陽氣,而且到了脈搏消失的程度,這是陰陽離絕,就要脫離身體了。
《脈經》曰:心衰則伏,肝微則沉。此伏字,只是極沉而細者。然西醫謂脈之動者,以心動也,故脈不動者,心無氣也,故屍厥不知人,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又《內經》曰:肝脈騖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瘖,不治自己。此亦心氣乍失其所也。故吾常謂:伏者,有邪與正相迫,有正與正相迫。
白話文:
《脈經》上說:心力衰竭時,脈搏會隱藏起來;肝氣虛弱時,脈搏會沉下去。這裡的「伏」字,只是脈搏特別沉且細的意思。然而西醫認為脈搏的跳動是由於心臟的運動,所以脈搏不動時,就表示心臟沒有氣,因此死人不會有知覺,氣息恢復便會活過來,如果氣息不恢復就會死去。另外,《內經》上說:肝脈快速而暴烈,受到驚嚇時,脈搏會消失,就像失語症一樣,無法自愈。這也是心氣突然失去控制的緣故。所以我常說:「伏脈」有正邪相交和正氣相爭兩種情況。
正與正相迫者,陰陽相爭而不相下,並行一道,氣機壅窒,不能旋轉,如兩人對行狹巷,牴觸而各不得進也,此升降乍亂,大怒甚恐者有之。若二氣有一偏盛偏衰,則讓開氣道,而不至於伏矣。邪與正相迫者,如大寒甚暑,中之者猝不知人,是邪氣猛來,格拒於外,使正氣不得通行也,此人元氣必實。若不實者,必為邪氣侵入,正氣滅矣。
白話文:
當正氣和正氣相衝突時,陰陽相爭誰也不讓誰,在同一個通道中運行,氣機壅塞,無法旋轉,就好像兩個人在狹窄的巷子裡對著走,互不相讓,誰也過不去一樣。這時,氣機升降紊亂,甚至會出現大怒或極度恐懼的症狀。
如果正氣和邪氣中有一方勢力強盛,另一方勢力衰弱,那麼強盛的一方會讓出氣道,而衰弱的一方就不會發作。
當邪氣和正氣相衝突時,就像天氣極寒或極熱,中邪的人會突然失去意識,這是邪氣來勢洶洶,阻隔於外,使得正氣無法通行造成的。這樣的人元氣一定是充足的。如果元氣不足,邪氣就會侵入體內,正氣就會消滅。
故伏者,陰陽邪正力能相敵而然也。故伏脈無虛病,治伏脈無補法。即如傷寒有通脈四逆證,此元陽大傷,陰邪上掩人心也,伏而幾於脫矣。藥用辛熱,補中仍寓宣散,此與房室感寒脈伏者治法相同,皆正氣內怯而脈伏。伏脈之虛證也,且不能純用溫固,況其他乎?若不任宣散者,即真脫矣。
白話文:
所謂隱伏的脈象,是陰陽正邪的力量可以相互抗衡而形成的。因此,隱伏的脈象沒有虛證,治療隱伏的脈象也沒有補益的方法。就像傷寒中出現「通脈四逆證」一樣,這是由於陽氣嚴重受損,陰邪上犯心神所致,脈象隱伏而幾乎脫離。治療時使用辛溫熱性的藥物,既能補益中氣,又能宣散邪氣,這與房事後受寒引起的脈伏治療方法相同,都屬於正氣內斂而脈象隱伏。隱伏的脈象是虛證,甚至不能單純使用溫固之法,更何況其他情況呢?如果不能宣散,就會演變成真正的脫證了。
故少陰病,下利不止,厥逆無脈,用白通湯加豬膽汁服之。脈微續者生,暴出者死,為其近於脫也。若果伏脈,何不可暴出乎?
白話文:
因此少陰病症狀,腹瀉不止,四肢厥冷,脈搏虛弱,可用白通湯加入豬膽汁服用。脈搏微弱而持續者可生,脈搏突然跳動劇烈者會死,因為這表示接近虛脫死亡了。如果真的脈搏隱伏,為什麼不能突然跳動劇烈呢?
前謂診其身中有脈之處,湧盛上爭者,伏也,旋引旋收者,脫也。此係指病氣已定,寸口脈氣已伏之後言之。若當病之乍起,寸口脈氣未伏將伏之際,診之指下,總是旋引旋收,漸漸退縮之象。此時膻中大氣方亂,脫閉機括,本尚未定,其後有因閉而竟脫者,有本脫而生氣一線未盡,猶可挽回者。
白話文:
先前所說的診斷病人有脈搏的地方,如果脈搏湧盛向上逐爭,表示病邪潛伏;如果脈搏旋轉抽動又收縮,表示病邪脫離。這是指病邪已經固定,寸口脈搏氣勢已經隱伏之後的情況。
如果在疾病剛發作時,寸口脈搏氣勢還沒隱伏,將要隱伏的時候,用手指診斷,總會出現旋轉抽動又收縮、逐漸退縮的徵象。此時膻中(胸中)的大氣還處於混亂狀態,閉塞無法打開,病邪的本質尚未確定。後來,有的因為閉塞而最終脫離,有的雖然本來脫離,但生命力尚存,還能夠挽回。
若必欲於萬難分辨之中,而曲為之辨,則惟以形細而弦,如絲髮梗梗,有起伏者,閉之象也;形散而斷,如麻子縈縈無起伏者,脫之象也。
白話文:
如果一定要在萬分困難的情況下,勉強分辨,那麼形狀細長如弦,像絲髮般條條分明,並且有起伏的,是閉塞的徵象;形狀分散、斷斷續續,像麻子般糾纏在一起,沒有起伏的,是脫落的徵象。
《脈經》曰:頭痛脈短者死。據《素問》:寸口脈中手短者,頭痛。未嘗言死也。此短必是脈止於關,不能上寸,且其勢必是漸漸回縮,降入尺中。此陽氣下脫,不能上達於腦也,不但頭痛欲裂,亦必耳聾目昧,此脈正欲脫之候也,少遲診之,即無脈矣。故凡久病,診得伏脈短脈,恐是下脫,即宜詳問神識清濁、二便秘泄,以及飲食眠睡,有無異常,以定吉凶。且脈之脫也,有霎然自脫者,有久閉而漸脫者。
白話文:
《脈經》上說:頭痛伴脈搏短淺的人會死亡。根據《素問》,寸口脈的中間部位短淺的人會頭痛。但它並沒有說會死亡。這裡的「短」一定是脈搏停止於關脈位置,無法到達寸脈,而且很可能是逐漸縮短,下降到尺脈中。這是因為陽氣下沉,不能上升到腦部,不僅會導致劇烈頭痛,還會出現耳聾和視力模糊。這是脈搏將要脫離的徵兆,如果稍晚一點診斷,就可能會沒有脈搏了。因此,對於久病的人,如果診斷出脈搏或短脈,擔心是陽氣下沉,就應該仔細詢問其神志是否清醒、大小便是否通暢、飲食和睡眠是否有異常,以判斷吉凶。另外,脈搏脫離有兩種情況:有一種是突然脫離的,還有一種是長期閉塞而逐漸脫離的。
嘗診一婦,久病喘嗽,至冬即發,始猶能食能言也。一日,聲微食減,便泄痰膠,肌熱如焚,重撫灼手,呼吸逼迫,悶塞煩躁,喉如曳鋸,午甚夜平,脈兩寸如絲,兩關後洪弦滑數,頻下後氣,不能自固,自覺頭上或胸中不知何處缺少一件本體。此肺中為痰涎貯滿,真氣下陷,不能到肺也。
白話文:
曾經診治過一位女性,她長期患有哮喘,每到冬天就會發作。一開始,她還能吃飯說話。有一天,她的聲音變小,食量減少,接著開始咳出黏稠的痰液,皮膚發熱如火,手摸上去燙手,呼吸困難,胸悶煩躁,喉嚨像被鋸子拉扯,症狀在中午最嚴重,到了晚上會緩解。脈象在寸口處細如絲線,在關脈和尺脈位置則洪大、緊繃、滑促,經常放屁,無法控制。她自己感覺頭部或胸部某個地方好像少了什麼東西。這是因為她的肺部被痰液塞滿,真氣下降,無法到達肺部。
始由外感,繼傷真元,便滑氣泄,脾已敗矣。其脈必是由關漸縮,入尺而絕。辭之,尋歿。經曰自上損下,過脾則不治故也。亦有久服溫補,痰阻上焦,或過服寒涼,熱氣驟折,以致三部無脈,退縮尺後,此伏脈之類。其脈必鼓搏有力,與脫脈之旋引旋收者不同也,而不善治之,將漸脫矣。
白話文:
最初從外在環境感染(風邪),接著損傷身體本氣,開始產生滑脫泄瀉,脾臟已經衰弱。脈象一定會從關脈逐漸收縮,最後進到尺脈而消失。這樣的話,不久就會死亡。醫經上說,從上面損傷到下面,超過脾臟就無法治療。也有一些人長期服用溫補藥物,導致痰液阻滯在胸腔,或者過度服用寒涼藥物,導致熱氣驟然受阻,而造成三部脈(關脈、寸脈、尺脈)都沒有,退縮到尺脈之後,這屬於伏脈的情況。這種脈象一定強而有力,與脫脈那種忽強忽弱的脈象不同。如果治療不當,會逐漸變成脫脈。
大抵因寒熱而脈伏者,為正伏脈,其證必鬱於中而不暢;因下利而脈伏者,為兼脫脈,其證必陷於下而不固;因喘嗽而脈陷脈縮者,久伏致脫,上下氣隔,陰陽已離也。
白話文:
一般情況下,因為寒熱交替而脈搏浮沉不定的,稱為正伏脈,這種情況下症狀必定是鬱積在體內而不流通;因為腹瀉而脈搏浮沉不定的,稱為兼脫脈,這種情況下症狀必定是陷落到下部而不穩定;因為喘咳而脈搏沉弱而急促的,是長久的阻滯導致脫氣,上下氣息隔絕,陰陽已經分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