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20)

回本書目錄

卷六 名論彙編 (20)

1. 諸家論老人脈病證治

如五穀之氣以養之,五菜之氣以充之。每食之間,便覺蒸蒸欲汗,不可真有汗也。原作「津津汗透」,失之。將身中蘊蓄之邪熱,以漸運出於毛孔,何其快哉?世不知此理,急用厚味,阻滯經絡,則邪熱餘氣,愈無出期,而星火且將燎原矣。《內經》所謂熱病時有所遺者,谷入太過,食入於陰,長氣於陽,奪其食即已是也。

喻嘉言曰:老人患熱證,但小水仍通,即是腎水有餘,陰氣未絕之徵也,可治。

黃履素曰:損病六脈俱數,經云數則脾氣虛,此真陰虛也。用四君加味,煎去頭煎不用,止服第二三煎。此為養脾陰秘法也。嗣用參苓白朮散,亦去頭煎,曬乾為末,糊丸,百沸湯下。蓋煎去頭煎,則燥氣盡,遂成甘淡之味。淡養胃氣,微甘養脾陰,師師相承之秘,毋輕忽焉?按:此法陳修園亦極賞之。

蓋凡物生,皆有黏汁,去頭煎,則黏汁輕矣。老人煮飯,宜用陳米,無陳米,即先將米略炒再煮。亦取其不黏而易於運化也。《慎柔五書》,論虛損調理法甚詳。正可移為老人調理法也。

陳修園曰:老人虛人,正氣既衰,邪氣方盛,或先服補藥,然後攻之,或攻藥去病之半,而即補之,或服攻藥三日,服補藥一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按:邪在身而用補,須知避邪之法。如邪在氣,則補其血而疏其氣;邪在血,則補其氣而攻其血。自不相礙矣。若不如此,雖分日間服,仍必僨事。錢仲陽曰:邪在肺而氣虛者,先補其母,使脾氣足,而後攻其肺。此亦避邪之法也。

白話文:

各家關於老年人脈象疾病的論述與治療

老年人要像照顧禾苗一樣,用五穀的精華來滋養,用五蔬的精華來充實身體。每次吃飯的時候,如果感覺身體微微發熱,好像快要出汗,但其實並沒有真的出汗,這時身體正緩慢地將體內的邪熱從毛孔排出,這是多麼舒服的事啊!但世人不懂這個道理,反而急著吃厚膩的食物,阻礙了經絡的暢通,那麼體內的邪熱就會越來越難以排出,最終可能會像星星之火一樣蔓延開來。就像《內經》所說的,熱病有時會有遺留的病根,那是因為吃得太多,食物進入體內轉化為陰氣,而陽氣卻被損耗,這時只要減少食量就可以解決問題。

喻嘉言說:老年人如果得了熱病,但小便仍然順暢,就表示腎水還充足,陰氣沒有完全衰竭,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

黃履素說:虛損的病人,如果六脈都呈現數脈,這是真正的陰虛,因為《黃帝內經》說,數脈代表脾氣虛弱。這時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味,煮好後,將第一煎藥汁倒掉不用,只服用第二、第三煎的藥汁,這是一種滋養脾陰的秘法。之後再用參苓白朮散,也倒掉第一煎藥汁,將剩下的藥渣曬乾磨成粉,用米糊做成藥丸,用滾燙的開水送服。因為倒掉第一煎藥汁,就可以去除藥材中的燥氣,使藥性變得甘淡,而淡味可以滋養胃氣,微甘可以滋養脾陰。這是歷代醫家相傳的秘訣,千萬不可輕忽啊!陳修園也很推崇這個方法。

一般來說,凡是生物都有黏稠的汁液,倒掉第一煎藥汁,就可以減輕這種黏稠感。老年人煮飯,最好用陳米,如果沒有陳米,可以先把米略微炒一下再煮,這樣也是為了減少米飯的黏性,使其更容易消化。明代醫家張介賓的《慎柔五書》中,關於虛損的調理方法非常詳細,完全可以借鑒來調理老年人的身體。

陳修園說:老年人體質虛弱,正氣已經衰退,而邪氣卻很旺盛。因此,治療時可以先服用補藥,再用攻邪的藥物;也可以在攻邪藥物將病邪去除一半時,就開始服用補藥;或者服用攻邪藥物三天,就服用補藥一天。這些方法要靈活運用,關鍵在於醫生個人的領悟。

要注意的是:當體內有邪氣時,如果需要用補藥,必須了解避開邪氣的方法。如果邪氣在氣分,就應該補血而疏理氣機;如果邪氣在血分,就應該補氣而攻散血分中的邪氣,這樣才不會互相妨礙。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即使把補藥和攻邪藥物分開在白天服用,仍然會把事情搞砸。錢仲陽說:如果邪氣在肺,而且肺氣虛弱,就應該先補養它的母親,也就是脾,讓脾氣充足,然後再去攻散肺部的邪氣。這也是一種避開邪氣的方法。

2. 洋菸體性功用(全出王漢皋《醫存》)

洋菸味苦性澀臭香。苦則助火,澀則凝血,香則散氣。與各血相反,犯之者死。

本草載阿芙蓉,即鴉片也。謂以二三釐,開水沖服,能救危急諸證,又能止諸痛。

癮者多不染瘟疫,以疫邪由鼻孔入膜原,洋菸亦入膜原,故足以御之。

孕婦閃跌,腰痛胎動。急吸洋菸二三口,曲身穩臥,再從容以藥治之,亦救急法。

白話文:

洋菸的味道苦澀且帶有臭香。苦的特性會助長身體內的火氣,澀的特性會導致血液凝滯,而香的特性則能散發氣息。但洋菸與人體血液的運作相牴觸,若不當使用可能會致命。

在本草中記載的阿芙蓉,就是我們常說的鴉片。書中提到只要服用微量,用熱水沖服,就能應對各種危急症狀,同時也能緩解各種疼痛。

吸食鴉片的人較不易感染瘟疫,因為瘟疫病毒是透過鼻孔進入人體的膜原組織,而鴉片同樣能進入膜原組織,因此可以防禦瘟疫的入侵。

對於懷孕的女性,如果因跌倒導致腰痛及胎兒躁動,可緊急吸食幾口鴉片,然後蜷縮身體平躺,再尋求藥物治療,這是一種應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