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14)
卷六 名論彙編 (14)
1. 氣鬱脈(附治驗)
又曰:一女子忽嬉笑怒罵,經巫婆治,數日更甚。醫用祛痰鎮心藥,止而復發。診得六脈沉細略數,望其目赤眉紅,問其二便有熱。乃用逍遙散加山梔、丹皮,同甘草小麥湯,一劑證止,三劑全愈。蓋思有所郁,兼臟燥也。此思郁也。汪石山亦有此案,臟燥多悲,自古竟無二治法。
倉公曰: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腰背痛,寒熱。臣意診曰:內寒,月事不下也。即竄以藥,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韓女之病者,診其脈時,切之,腎脈也嗇而不屬。嗇而不屬者,其來難堅。故曰月不下。肝脈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此欲郁也。思與欲不同,思則兼憂。
白話文:
有個女子忽然喜怒無常、又哭又笑,找巫婆治療,過了幾天反而更嚴重。醫生用化痰、鎮定心神的藥,症狀暫時停止又復發。把脈發現六脈沉細而略快,看她眼睛紅、眉毛也紅,問她大小便都有熱象。於是使用逍遙散加上山梔、丹皮,再搭配甘草小麥湯,吃一帖症狀就止住了,三帖就完全康復。這應該是思慮過度,加上內臟燥熱的緣故。這屬於思慮引起的鬱結。汪石山也有過類似的案例,內臟燥熱容易悲傷,自古以來處理方法都一樣。
倉公說:濟北王的侍女韓女,腰背疼痛,又發冷發熱。我(倉公)診斷說:這是體內寒冷,月經不來造成的。立刻給她藥,很快月經就來了,病就好了。這個病是因為她想要生男孩卻無法如願。我之所以知道韓女的病因,是因為把脈時,摸到腎脈微弱不連貫。微弱不連貫,代表氣血難以堅實。所以說月經不來。肝脈弦急,從左邊口部出來,所以說她想要生男孩卻無法如願。這是慾望引起的鬱結。思慮和慾望不同,思慮常常伴隨著憂愁。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