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貫》~ 卷八 (1)
卷八 (1)
1. 卷八
2. 婦人脈
婦人尺脈常盛,而右手脈大,皆其常也。腎脈微澀與浮,或肝脈沉急,或尺脈滑而斷絕不勻,皆經閉不調之候。
白話文:
在婦女的身體狀況上,她們的下臂脈搏(尺脈)通常會比較強勁,而且右手的脈象會顯得較大,這都是正常現象。然而,如果腎臟相關的脈象呈現出微弱且帶有細小的阻滯感,或者有浮動的跡象,或是肝臟相關的脈象深沉且緊急,亦或是下臂脈搏雖滑利但時有間斷,節奏不均勻,這些都是月經閉塞、生理週期失調的徵兆。
3. 妊娠脈
《陰陽別論》篇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王啟玄注曰:陰,謂尺中也。搏,謂搏觸於手也。尺脈搏擊與寸脈殊別,陽氣挺然,則為有妊之兆。
陳自明曰:搏者,近也,謂陰脈逼近於下,陽脈別出於上,陽中見陽,乃陽施陰化,法當有子。
吳鶴皋曰:搏,伏而鼓也。陰搏者,尺中之陰搏也。是陰中有別陽,故謂有子。
戴同父曰:謂寸微尺數也。
《脈指南》曰:動脈入產門者,有胎也。謂脈出尺外,名曰產門。又云:尺中脈數而旺者,胎脈為血盛也。
王惠源曰:細繹《內經》並諸家之論,謂陰搏陽別,則尺脈搏擊於手者,乃數滑有力,而寸脈來微有別異於尺,則是寸脈來微殊別與尺脈之滑數,是有子之象也。而陳自明之論陽中見陽,則是寸數,與《內經》之言有異矣。但孕子之脈,原有寸、關、尺俱數之脈,而此節之《經》文乃寸微尺數之旨也。
《平人氣象篇》曰: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全元起注作足少陰。
王啟玄注作手少陰動脈者,大如豆,厥厥動搖也。脈陰陽相薄,名曰動也。
王叔和《脈經》曰:心主血脈,腎名胞門、子戶,尺中腎脈也。尺中之脈,按之不絕,法妊娠也。
王惠源曰:全元起、王冰二家之注,各執一見,而叔和合而同論。細繹其義,但手少陰,心也,心主血脈;足少陰,腎也,腎主藏精,精血調和,交會孕子之徵也。言心腎二部之脈動甚,或一部之脈動甚者,皆婦人懷娠之象也。
《腹中篇》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按:身有病者,謂經閉也。夫脈來而斷絕者,經閉月水不利也。今病經閉,而脈來如常有神不斷絕者,是妊娠也。
《脈訣》云:婦人妊娠脈來弦緊牢強滑者安,沉細而微歸泉路。
《脈經》曰: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娠也。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數也。脈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脈訣刊誤》云:滑疾按微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
王惠源曰:脈浮沉正等者,即仲景所謂寸關尺三處之脈大小浮沉遲數同等也。仲景以同等謂陰陽平和之脈,病雖劇當愈,此大概論病人之脈也。叔和謂婦人之脈三部浮沉正等,又按之無絕者,謂陰陽和洽,有娠之兆也。
按:懷胎五月是以數足胎成就而結聚,必母體壯熱,當見脈息躁亂,非病苦之症,乃五月胎已成受火精,故身熱脈亂,原無他病也。《脈指南》曰:關上一動一止者一月,二動二止者二月,余仿此。
愚按:婦人三部浮沉正等,無他病而不月者,孕也。尺大而旺亦然。若體弱之婦,尺內按之不絕,便是有子。月斷病多,六脈不病,亦為有子,所以然者,體弱而脈難顯也。
白話文:
標題:[懷孕時的脈象]
內容:在《陰陽別論》中提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王啓玄解釋說:“陰”指的是手腕內側的尺脈,“搏”則指脈搏觸手可及。當尺脈搏動與寸脈明顯區別,陽氣充沛時,這通常意味着懷孕的徵兆。
陳自明進一步闡述:“搏”意味着接近,即陰脈在下方逼近,陽脈則從上方獨立顯現,陽中見陽,代表了陰陽調和,預示着懷孕的可能性。
吳鶴皋則認爲:“搏”是脈象潛伏而又鼓動的狀態。陰搏,指的是尺脈中的陰脈搏動,這是因爲在陰中有明顯的陽脈,所以可以判斷爲懷孕。
戴同父指出:“陰搏陽別”意味着寸脈較弱,尺脈較快。
《脈指南》提到:“動脈入產門者,有胎也。”也就是說,脈象出現在手腕外側,稱爲產門。還提到:“尺中脈數而旺者,胎脈爲血盛也。”這意味着尺脈快速而有力,表示血液充盈,是懷孕的跡象。
王惠源總結了《內經》和其他專家的觀點,認爲“陰搏陽別”的情況,即尺脈在手中搏動,脈象有力且滑數,而寸脈則微弱,與尺脈有所不同,這種差異是懷孕的特徵。然而,陳自明關於“陽中見陽”的觀點,即寸脈快速,與《內經》的描述略有不同。但是,懷孕時的脈象確實存在寸、關、尺三脈都快速的情況,本段《經》文主要強調的是寸脈微弱,尺脈快速的特徵。
《平人氣象篇》說:“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全元起將其註解爲足少陰脈,王啓玄則解釋爲手少陰動脈,大如豆粒,跳動明顯。當陰陽兩脈相互接觸,就形成了“動”的脈象。
王叔和在《脈經》中指出:“心主血脈,腎名胞門、子戶,尺中腎脈也。”如果尺脈在持續按壓下仍然存在,這符合懷孕的規律。
王惠源分析,全元起和王冰兩位專家的註解各有見解,而王叔和則將兩者結合在一起討論。具體而言,手少陰脈對應心臟,主管血液循環;足少陰脈對應腎臟,負責儲存精華。當精血調和,相互交融時,就是懷孕的跡象。無論是心腎兩脈強烈波動,還是其中一條脈強烈波動,都是女性懷孕的表現。
《腹中篇》問道:“如何判斷孕婦即將分娩?”岐伯回答:“身體有疾病表現,但沒有異常脈象。”
這裏所說的“身體有疾病”,指的是月經停止。當脈象出現中斷,意味着月經停止,月經血未能正常排出。現在雖然月經停止,但脈象依然正常,有神韻不斷絕,這表明處於懷孕狀態。
《脈訣》提到:“婦人妊娠脈來弦緊牢強滑者安,沉細而微歸泉路。”意思是,孕婦的脈象如果是弦緊、堅固、強勁、滑潤,則胎兒安全;若脈象深沉、細微、微弱,則可能預示着胎兒發育不良。
《脈經》指出:“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娠也。”即寸、關、尺三處脈象的大小、浮沉、遲速都相等,且在持續按壓下不會消失,這表示懷孕。懷孕初期,寸脈微小,呼吸頻率爲每分鐘5次,到三個月時,尺脈開始加速。如果脈象滑動迅速,再用手按壓後散開,說明胎兒已有三個月;若脈象沉重,按壓後不散,但速度加快但不滑潤,這表示胎兒已有五個月。
《脈訣刊誤》指出:“滑疾按微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即脈象滑動迅速,按壓後輕微,表示懷孕三個月;若脈象僅速度快,按壓後不散,表示懷孕五個月。
王惠源認爲:“脈浮沉正等”即仲景所稱的寸、關、尺三處脈象大小、浮沉、遲速相等。仲景認爲,當脈象相等時,即使病情嚴重,患者也會康復,這主要是針對普通患者的脈象而言。王叔和認爲,對於女性來說,如果寸、關、尺三處脈象相等,且在持續按壓下不消失,這表示陰陽調和,是懷孕的預兆。
懷孕五個月時,由於胎兒發育成熟並聚集,母親的身體會變得壯熱,這時可能出現脈象躁動紊亂的現象,但這並非疾病,而是由於胎兒受到火精影響,導致身體發熱和脈象紊亂,並無其他疾病。
《脈指南》指出:“關上一動一止者一月,二動二止者二月,餘仿此。”即根據關脈的脈象變化,可以推算出懷孕的時間。
在我看來,如果女性的寸、關、尺三處脈象相等,沒有其他疾病,且月經停止,這表明懷孕。如果尺脈較大且旺盛,同樣意味着懷孕。對於體質虛弱的女性,只要在尺脈內部按壓仍能感覺到脈象,即可判斷爲懷孕。如果月經停止,身體出現多種症狀,但六脈並無異常,這也表示懷孕。這是因爲體質虛弱的人脈象不容易明顯顯現。
《脈經》指出:“三部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妊娠也。”爲什麼一定要侷限於洪大滑潤的脈象呢?如果月經停止,但脈象呈弦狀,之後可能會出現大量出血,無法形成胎兒;如果出現革脈,可能經歷流產或陰道出血;如果尺脈微弱且澀滯,小腹寒冷,畏寒,年輕女性出現這種情況可能無法生育,年齡較大的女性則可能導致絕育。如果脈象平穩但虛損,這表示正在哺乳嬰兒。
趙仁山指出:孕婦的脈象,如果尺脈洪大且滑潤有力,那麼胎兒安全,生產過程也會較爲順利。如果脈象沉細無力,那麼胎兒很可能流產,這通常是因爲元氣虛弱,脾臟功能不佳所致。如果脈象沉而澀滯,或沉而短促,或微弱無力,這些都可能是陰血不足,無法成功孕育胎兒的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