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脈貫》~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滑脈(陽中陰)

〔經論〕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脈經》),漉漉如欲脫(時珍)。

〔發明〕滑為陰氣有餘,故脈往來流利如水而不澀滯。形容其旋轉輕脫之狀也。愚按:脈者,血之府也。血盛則脈滑,故腎脈宜之;氣盛則脈澀,故肺脈宜之。張仲景以翕、奄、沉三字狀滑脈者。翕者,合也;奄者,忽也。當脈氣合聚而盛之時,奄忽之間,即以沉去摩寫往來流利之狀,極為曲至。

仲景恐後人誤認滑脈為沉,故又曰:滑者,緊之浮名也。則知沉為翕奄之沉,非重取,乃得一定之沉也。偽《訣》云:按之即伏,與翕奄之沉何啻千里?又云:不進不退,與滑之象尤為不合。愚按: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此無病之滑脈也。

〔辨誤〕《脈訣》云:三關如珠動,按之即伏,不進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

張路玉云:滑者,舉之浮緊,按之滑石。此乃實脈之象,非滑也。夫滑之一字,乃脈流利如珠,有浮滑、沉滑之分,豈可概以舉緊按石之體哉?今並正之。

〔體象〕滑脈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卻還前,莫將滑數為同類,數脈惟看至數間。

滑則如珠,數則六。

〔主病〕滑脈為陽元氣衰,痰生百病食生災,上為吐逆下畜血,女脈調時定有胎。

〔分部〕寸滑膈痰生嘔吐,舌酸舌強或咳嗽,當關宿食肝脾熱,渴痢㿗淋看尺部。

滑主痰飲,浮滑風痰,沉滑食痰,滑數痰火,滑短痰食。滑而浮散,中風癱瘓;滑而浮大,尿則陰痛;滑而沖和,娠孕可決;兩寸滑痰火,一手獨滑半身不遂。

〔辨誤〕《脈經》曰:關滑胃熱,尺滑血畜。而《脈訣》云:關滑胃寒,尺滑臍似水。與《脈經》之旨相反,其謬如此。

〔貫釋〕滑為血實氣壅之候,是氣不勝於血也,故主嘔吐、痰逆、宿食、經閉之症也。左寸滑心經熱痰,滑而實大,心驚舌強;關滑肝熱,頭目為患;尺滑小便淋澀,尿赤,莖中痛。

右寸滑痰飲嘔逆,滑而實,肺熱毛髮焦,膈壅咽乾,痰暈目昏,涕唾黏;關滑脾熱,口臭及宿食不化、吐逆,滑實胃熱;尺滑因相火炎上而引飲,臍冷腹鳴,或時下利,婦人主血實氣壅,月事不通,若滑而和勻則為孕矣。人迎浮滑為風痰,緩滑為中風。氣口滑數為宿食,緩滑為熱中。

平人肢體豐盛,六脈軟滑,此濕痰漸積於中外,終日勞役不知倦怠,若安息則重著痠疼矣。

〔先哲格言〕李士材云:滑脈勢不安定,鼓盪流利,似近於陽,故曰陽中之陰,不腐不化之物象亦如之,故主痰液有物之類為多。凡痰飲、嘔逆、傷食等症皆上中二焦之病,以滑為水物兼有之象也。設所吐之物非痰與食,是為嘔逆,脈必見澀也。溺血經閉,或主淋痢者,咸內有所蓄(血、積)類液、瘀凝類痰,須以意求耳。

白話文:

[滑脈(陽中陰)]

【經典論述】滑脈的特徵是脈搏往來順暢,流利且不停轉動,就像珠子在手指間滑動的感覺,或者是像水瀝出一樣,彷彿隨時會脫離(《脈經》)。

【解析】滑脈表示陰氣過剩,因此脈搏往來就像水一樣流利,沒有滯澀。這是描述其輕盈脫落的特徵。血液充盈時脈搏就會呈現滑的特性,所以腎脈適合這種脈象;氣血旺盛時脈搏則會顯得澀滯,所以肺脈適合這種脈象。張仲景用“翕”、“奄”、“沉”三個字來描述滑脈。翕,就是合的意思;奄,就是迅速。在脈氣聚集且強烈的瞬間,迅速地沉下去描繪出脈搏流利的樣貌,極其精確。

張仲景擔心後人會將滑脈誤認為沉脈,所以他說:滑脈是緊脈的浮動形式。由此可知,沉脈是翕奄中的沉,不是用力按下才能得到的沉脈,而是固定且穩定的沉脈。錯誤的脈訣中說:按下就隱藏,這與翕奄中的沉相差甚遠。又說:不進不退,這與滑脈的形象完全不符。

【辨誤】《脈訣》中提到:三關像珠子一樣跳動,按下就隱藏,既不前進也不後退。這並未區分浮滑、沉滑以及寸、關、尺的滑脈。

張路玉說:滑脈,輕按時緊繃,重按時堅硬。這是實脈的特徵,而不是滑脈。滑脈,就像珠子一樣流利,有浮滑、沉滑之分,怎能將輕按緊繃、重按堅硬混為一談呢?現在我們來糾正這個誤解。

【脈象】滑脈就像珠子一樣,往來流利,但又回到原點,不要將滑脈與數脈混淆,數脈的特徵在於心跳的頻率。

滑脈如珠,而數脈則是每分鐘心跳超過六次。

【主病】滑脈代表陽氣衰弱,元氣虛弱,易產生痰飲,食物消化不良可能導致疾病。上部的滑脈可能代表嘔吐,下部的滑脈可能代表血液淤積。女性脈象如果調理得宜,滑脈可能代表懷孕。

【部位】寸脈的滑象可能代表膈膜有痰,可能導致嘔吐,舌頭可能痠痛或強硬,或者咳嗽。關脈的滑象可能代表肝脾熱,宿食可能未消化。渴、痢疾、尿道感染等疾病,可以從尺脈的滑象看出。

滑脈主要代表痰飲,浮滑代表風痰,沉滑代表食痰,滑數代表痰火,滑短代表痰食。滑而浮散,可能是中風癱瘓;滑而浮大,排尿時可能感到疼痛;滑而和諧,懷孕的可能性很高;兩寸滑代表痰火,單手滑可能代表半身不遂。

【辨誤】《脈經》提到:關脈滑象代表胃熱,尺脈滑象代表血液淤積。然而《脈訣》中說:關脈滑象代表胃寒,尺脈滑象代表肚臍周圍冰冷,像水一樣。這與《脈經》的觀點相矛盾,其錯誤由此可見。

【貫釋】滑脈代表血液充盈,氣血壅塞的症狀,這意味著氣血無法勝過血液,因此可能導致嘔吐、痰逆、宿食、經閉等症狀。左寸脈的滑象可能代表心經熱痰,如果滑象實大,可能代表心驚、舌頭強硬;關脈的滑象可能代表肝熱,可能導致頭痛、眼睛問題;尺脈的滑象可能代表小便不暢,尿色偏紅,尿道疼痛。

右寸脈的滑象可能代表痰飲、嘔吐,如果滑象實,可能代表肺熱,頭髮可能枯黃,喉嚨可能乾燥,痰多,眼睛模糊,鼻涕多,唾液黏稠;關脈的滑象可能代表脾熱,口臭,宿食未消化、嘔吐,如果滑象實,可能代表胃熱;尺脈的滑象可能代表相火上炎,肚臍冰冷,腹部鳴叫,偶爾下利,女性可能代表血液充盈、氣血壅塞,月經不調,如果滑象和諧,可能代表懷孕。人迎脈浮滑可能代表風痰,緩滑可能代表中風。氣口脈滑數可能代表宿食,緩滑可能代表熱中。

健康人的身體豐滿,六脈柔軟滑潤,這可能是濕痰逐漸在體內外積累的結果,整天勞累但不知疲倦,如果休息,可能會感到沉重和痠痛。

【先賢智慧】李士材說:滑脈的特徵是不穩定,流利且不停轉動,看似接近陽性,所以稱為陽中之陰,不腐不化的物質也像這樣,所以通常代表痰液或有形物的疾病。所有痰飲、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都是上中二焦的疾病,因為滑脈代表水和物質的結合。

如果嘔吐物不是痰或食物,這就是嘔吐,脈象應該會顯示澀象。尿血、經閉或淋病、痢疾,可能代表體內有血液或其他液體的積累,或者是類似痰的瘀凝,必須用心尋找原因。

【治療原則】《經》中提到:“滑為陰氣有餘”這句話,是指陰邪和陽氣搏鬥的情況,不能因為陰氣過剩,就認為是多汗、身體寒冷的疾病。也不能將滑大脈象與無力脈象混為一談,誤以為是內傷元氣。這一點也需要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