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昌

《脈訣新編》~ 卷二 (1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6)

1. 診四時生克脈歌(以四時為主得脈)

春得秋脈定知死,死在庚申辛酉里(人之臟氣喜所生而畏所克,如春季木旺之時,其脈當弦長,今見浮澀而短,是肺脈也,為金來剋木,期在庚申辛酉金旺之日必死也);夏得冬脈亦如然,還與壬癸為斯爾(夏季火旺之時,其脈當洪,如得沉細,是腎脈也,為水來剋火,則在壬癸亥子水旺之日必死也);嚴冬診得四季脈,戊己辰戍是其厄(冬季水旺之時,其脈當沉細,如得遲緩,是脾脈也,為土來剋水,期在戊己辰戌丑未土旺之日必死);秋得夏脈亦同前,為緣丙丁相刑剋(秋季金旺之時,其脈當浮澀,如得洪大,是心脈也,為火來剋金,期在內丁巳午火旺之日必死也);季月季夏得春脈,克在甲寅病應極(季月是辰戌丑未之月,季是六月,皆土旺之時,其脈當遲緩,如得弦長是肝脈也,為木來剋土,期在甲寅乙卯木旺之日必死也),直逢乙卯亦非良,此是五行相鬼賊(若逢乙卯日,亦為木剋土也。以上皆五行相剋之理。

然臨病之時,又在觀形察色審症,看脈中有胃氣無胃氣以斷吉凶也)。

白話文:

在春天如果檢查到秋天的脈象,可以確定病人將會死亡,死亡的時間會落在庚申或辛酉的日子(人的臟腑之氣喜愛被其所生的元素滋養,但害怕被其所剋的元素抑制。例如,在春季木氣旺盛的時候,脈象應該呈現弦長的狀態,但如果出現的是浮澀且短的脈象,這就是肺的脈象,顯示金來剋制木,預測病人會在庚申或辛酉,金氣最旺的日子死亡);夏天如果檢查到冬天的脈象也是同樣的道理,死亡的時間會和壬癸日相符(夏天火氣旺盛的時候,脈象應該是洪大的,如果檢查到的是沉細的脈象,那就是腎的脈象,表示水來剋制火,預測病人會在壬癸或亥子,水氣最旺的日子死亡);在嚴寒的冬天如果檢查到四季的脈象,死亡的時間會在戊己、辰戌的日子(冬天水氣旺盛的時候,脈象應該是沉細的,如果檢查到遲緩的脈象,那就是脾的脈象,表示土來剋制水,預測病人會在戊己、辰戌、醜未,土氣最旺的日子死亡);秋天如果檢查到夏天的脈象,也是遵循相同的道理,因為丙丁日代表了剋制(秋天金氣旺盛的時候,脈象應該是浮澀的,如果檢查到洪大的脈象,那就是心的脈象,表示火來剋制金,預測病人會在丙丁、巳午,火氣最旺的日子死亡);在季月(辰戌醜未的月份)或季夏(六月)如果檢查到春天的脈象,死亡的時間會在甲寅,病況將達到頂峯(季月或季夏都是土氣旺盛的時候,脈象應該是遲緩的,如果檢查到弦長的脈象,那就是肝的脈象,表示木來剋制土,預測病人會在甲寅、乙卯,木氣最旺的日子死亡),即使是在乙卯日,情況也不會好轉,這是因為五行中的相剋原則(如果遇到乙卯日,也代表木來剋制土。以上的所有描述,都是根據五行相剋的原理)。

然而在實際治療疾病的時候,醫生除了要觀察病人的形態、面色以及症狀,還需要檢查脈象中是否有胃氣的存在,以此來判斷病情的吉凶。

2. 診四時虛實脈歌(以時為主)

春得冬脈只為虛,更宜補腎病自除(經曰:從後來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又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如春令得沉石之腎脈者,五行水能生木,是母來生我也,謂之從後來之虛邪也。經又曰:不應至而至謂之太過,應至而不至謂之不及,太過者為實,不及者為虛。

故虛則補其母,謂補腎水以生肝木,其病自除);若得夏脈緣心實,還應瀉子自無虞(假如春得夏令洪大之脈者,五行以木能生火是母去生子也,為之從前來之實邪,實則瀉其子,謂瀉其心火自愈,故雖病而無虞)。夏秋冬脈皆如是,其間生克細推之(言春季生克虛實之理既明,而夏秋冬三時仿此而推)。

所勝為微不勝賊,在前為實在後虛(我勝彼者為微邪,彼勝我者為賊邪,在我前者為實邪,在我後者為虛邪,正經為正邪,此五邪也,詳見《難經》並前圖中)。春中若得四季脈,不治多應病自除(如春中診得四季脾土之脈為微邪,謂木勝土,我勝彼也,不治自愈)。

白話文:

在春天如果診斷出冬天的脈象,這表示體內有虛弱的情況,應該要補腎,疾病自然就會消除。(根據醫學理論:如果遇到比自身能量弱的脈象,那就是虛邪,遇到比自身能量強的脈象,那就是實邪。再說,如果是虛弱的情況,就應該補充母親的器官;如果是實邪,就應該排泄孩子的器官。例如,如果在春天感到深沉堅固的腎脈,根據五行理論,水能生木,這就是母親來滋養我,被稱為從後來的虛邪。醫學理論又說,不該出現的卻出現了,這叫做太過;該出現的卻沒有出現,這叫做不及。太過的為實邪,不及的為虛邪。

所以,如果是虛弱,就應該補充母親的器官,也就是補充腎水以滋養肝木,這樣疾病自然就會消失;如果得到夏天的心臟實脈,那應該排泄孩子的器官,這樣就不用擔心了(例如,如果在春天感到夏天洪大的心脈,根據五行理論,木能生火,這是母親去滋養孩子,被稱為從前來的實邪,如果是實邪,就應該排泄孩子的器官,也就是排泄心火,這樣疾病就會痊癒,所以即使生病也不用太擔心)。夏天、秋天和冬天的脈象都是一樣的道理,其中的生剋關係需要仔細推敲。

我勝過的為微邪,勝過我的為賊邪,在我前面的是實邪,在我後面的是虛邪(我勝過的為微邪,勝過我的為賊邪,處於我前面的是實邪,處於我後面的是虛邪,正常的脈象為正邪,這是五種邪氣,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難經》和前面的圖表)。如果在春天診斷出四季的脾臟脈象,通常不需要特別治療,疾病自然就會消失(例如,在春天診斷出四季的脾臟土脈為微邪,因為木能勝土,我勝過它,所以疾病通常會自行消失)。

3. 形色脈體相應歌(以色為主)

形健脈病號行屍,形病脈健亦將危(形健脈病者,謂身體健旺無病之人,其脈見代散,或脈無根,或六脈與人不相應,則不久即病,病即死,故曰行屍。形病脈健者,謂人有久病在身,形容羸瘦,精神枯稿,盜汗不食,滑泄不止,虛損勞極而脈反見洪數有力亦死也);色脈相生病自己,色脈相勝不須醫(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死;得相生之脈者,病自己。

蓋四時之色、脈以相生為主,假令色紅,病熱痰火癍疹等症,其脈當浮洪而大,此為色脈相應,即不然或得色青、脈弦大,此亦為生我者,或得色黃脈緩大,此亦為我生者,雖病無能為害。若得脈沉細,此為克我者,故色脈相勝不須醫,此之謂也)。

長短肥瘦老幼體,細心診候莫違時(如長人脈宜疏長,短人脈宜短促,肥人脈宜沉,瘦人脈宜浮,老人脈宜濡弱,幼人脈宜急數,此為體脈相宜,曰無病;若相違相反,體脈不應曰病)。

白話文:

[形色脈體相應歌(以色為主)]

如果身體健康但脈象卻顯示異常,這就像行走的屍體一樣,隨時可能病倒甚至死亡。反之,若是身體病弱,但脈象卻顯得強壯有力,這種情況也同樣危險,可能會導致死亡。

顏色和脈象相生相剋的情況,可以判斷病情的輕重。如果看到病人臉色,卻找不到相應的脈象,反而發現了剋制該顏色的脈象,那麼此人病情危急。但如果找到的是與顏色相生的脈象,那麼病人的病情會自愈。

比如,如果病人臉色發紅,表示有熱痰、火癍、疹子等症狀,脈象應該是浮洪而大的,這是顏色和脈象相應的現象,如果沒有,但得到的是臉色蒼白、脈象弦大的脈象,或是臉色黃、脈象緩大,這些都是對病情有好轉的脈象,所以就算生病,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如果得到的是脈象沉細,那就是剋制病情的脈象,所以顏色和脈象相剋,就不用找醫生了。

對於不同體型、年齡的人,他們的脈象也會有所不同,診察時要細心,不能違反規律。例如,高大的人脈象應該是疏長的,矮小的人脈象應該是短促的,肥胖的人脈象應該是沉的,瘦弱的人脈象應該是浮的,老年人脈象應該是濡弱的,小孩的脈象應該是急數的,這些都算是正常的。如果脈象與體型、年齡不符,那就表示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