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會元要》~ 十二經穴脈筋主病圖注(各經藥性並列) (6)
十二經穴脈筋主病圖注(各經藥性並列) (6)
1. 足厥陰肝經用藥
補:當歸,熟地,棗仁,阿膠,木瓜,沙參,薏苡,菟絲子,枸杞,棗皮,白朮,沙蒺藜,甘草,蓮肉
白話文:
補益藥材:
- 當歸:補血活血
- 熟地:補血滋陰
- 棗仁:養心安神
- 阿膠:補血滋潤
- 木瓜:健脾消食
- 沙參:養陰清肺
- 薏苡:健脾利濕
- 菟絲子:補腎固精
- 枸杞:滋補肝腎
- 棗皮:養血安神
- 白朮:健脾益氣
- 沙蒺藜:補腎壯陽
- 甘草:調和諸藥
- 蓮肉:補脾固腎
瀉:白芍,赤芍,柴胡,青皮,枳實,青黛,羌活,木賊,白菊,蒲黃,桃仁,蔓荊子,常山,靈脂,益母,前胡
白話文:
瀉藥:
- 白芍:活血止痛
- 赤芍:活血化瘀
- 柴胡:疏肝解鬱
- 青皮:理氣健脾
- 枳實:消食導滯
- 青黛:清熱解毒
- 羌活:祛風除濕
- 木賊:利尿通淋
- 白菊:平肝明目
- 蒲黃:利尿消腫
- 桃仁:活血通絡
- 蔓荊子:瀉熱利濕
- 常山:清熱利濕
- 靈脂:活血補血
- 益母:活血調經
- 前胡:疏肝理氣
溫:木香,肉桂,香附
白話文:
溫性藥物:
- 木香:溫和辛香,可以溫陽化濕、行氣止痛
- 肉桂:溫熱辛烈,可以溫陽補火、補氣止痛
- 香附:溫和辛香,可以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涼:黃連,黃柏,胡連,膽草,草決明,牛黃,羚羊角,甘菊,地榆,車前子
引經:川芎(行上),青皮(行下),柴胡,烏梅
白話文:
涼性藥材:
- 黃連
- 黃柏
- 胡連
- 膽草
- 決明子
- 牛黃
- 羚羊角
- 甘菊
- 地榆
- 車前子
2. 足太陽膀胱脈主病
經曰:腎合三焦膀胱,蓋膀胱為腎之水府,三焦為腎之火府,故左尺浮以候膀胱,右尺浮以候三焦(皆主洪大象也)。又曰:人迎大二倍於寸口,病在足太陽(人迎者,肝膽脈也,肝藏屬木生火,統主春夏)。脈象曰:太陽脈至洪大以長,又如脈至如湧泉,所謂硬散脈象是也。
白話文:
醫書上說:腎臟和三焦、膀胱相連。膀胱是腎臟的水庫,三焦是腎臟的火庫。因此,在把脈時,藉由左手寸口脈浮沉,來觀察膀胱的狀況;藉由右手寸口脈浮沉,來觀察三焦的狀況(這兩種脈象都代表洪大)。
另有記載:如果人迎脈比寸口脈大兩倍,那麼疾病在足太陽經。(人迎脈是肝膽脈,而肝臟屬木能生火,控制著春夏)。
脈象特徵:太陽經脈象洪大綿長,或者像噴泉般跳動頻繁,這種脈象稱為「硬散脈」。
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膀胱病也,小便赤為熱,若平常淡黃淺紅,則為陰虛也,白為寒,若平常白渾如米泔,則為濕熱所化也。
白話文:
腹部肌肉隆起浮腫,是因為太陽經氣不足。小腹一側腫脹疼痛,用手按壓就會想小便卻解不出來,肩膀發熱,這是膀胱疾病的症狀。小便發紅表示熱證,如果小便顏色淡黃或淺紅,則表示陰虛。小便發白表示寒證,如果小便渾濁如米湯,則表示濕熱所致。
膀胱之經脈主病曰:是動則病頭痛,目似銳,項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太陽氣病)。是主筋所生病者,痔(太陽之氣生於膀胱水中而為諸陽主。經云:筋脈橫解,腸澼為痔。蓋太陽所生之筋,膀胱所生之脈橫逆而為痔也),瘧(經絡沉以內薄則為瘧),狂癇疾(厥逆於下則為癲狂),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膀胱之絡脈主病,曰實則鼽窒頭痛,虛則鼽衄。
白話文:
膀胱經絡主治疾病:
- 動則:頭痛,眼睛發直,頸椎脊椎疼痛,腰部像折斷一樣,大腿不能彎曲,小腿後側肌肉結塊,腳踝腫脹發裂,稱為「踝厥」(太陽經氣病)。
- **主筋病:**痔瘡(太陽經氣生於膀胱中水,是諸陽之主。經書說:筋脈橫隔,腸道阻塞形成痔瘡。因為太陽經生出的筋,膀胱經生出的脈橫生阻滯,所以形成痔瘡)、瘧疾(經絡沉降,內部受到侵襲,則形成瘧疾)、癲癇(厥逆上升到頭部,則形成癲狂)、頭頂、頭後、頸部疼痛,眼睛發黃流淚,鼻子出血,背部、腰部、臀部、小腿後側、腳踝、腳掌疼痛,小指不能活動。
- 膀胱經絡支脈:
- 實證:鼻子出血,窒息,頭痛
- 虛證:鼻子出血,流鼻涕
膀胱之經筋主病,曰其病小指支跟腫痛,膕骨攣,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中紐痛,不可左右搖。
傷寒病脈證
白話文:
膀胱經的經筋所主導的病症,是小指支跟會腫痛,膝後的膕骨會抽筋,脊椎會反彎,頸部的筋會緊繃,肩膀無法抬起,腋下會有疼痛感,不能左右擺動。
傷寒病的脈象和症狀。
太陽脈浮緊,證則頭項強痛,惡寒發熱,腰脊強,以其脈上連風府也。足太陽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下項,循肩膊,挾脊抵腰。
白話文:
太陽經脈浮起而緊繃,證狀有:頭頸疼痛,惡寒發燒,腰背強硬。這是因為太陽經脈向上連接頭後方的風府穴。足太陽經脈起於眼睛內側的眼角,向上經過前額,交會於頭頂,向下經過頸部,沿著肩膀和脊椎,一直延伸到腰部。
3. 足太陽膀胱經用藥
補:龍骨,續斷,橘核,益智仁
白話文:
補品:
- **龍骨:**滋補腎氣,強筋健骨
- **續斷:**補血生肌,續斷筋骨
- **橘核:**理氣散寒,化痰止咳
- **益智仁:**補益心脾,益智健腦
瀉:豬苓,澤瀉,滑石,車前,木通,茯苓,瞿麥
白話文:
利尿藥:
- 豬苓
- 澤瀉
- 滑石
- 車前子
- 木通
- 茯苓
- 瞿麥
溫:茴香,沉香,烏藥,棗皮,桂枝,麻黃,砂仁
白話文:
溫性藥材:
- 茴香
- 沉香
- 烏藥
- 棗皮
- 桂枝
- 麻黃
- 砂仁
涼:膽草,石蓮子,防風,羌活,蔓荊子,茵陳,葶藶子,大黃,黃柏,石膏
引經:蒿本,羌活
白話文:
涼性藥材:
- 膽草:清熱利膽。
- 石蓮子:清熱涼血。
- 防風:解表散寒。
- 羌活:祛風散寒。
- 蔓荊子:清熱利尿。
- 茵陳:清熱利濕。
- 葶藶子:利尿消腫。
- 大黃:瀉熱通便。
- 黃柏:清熱燥濕。
- 石膏:清熱瀉火。
4. 足少陽膽脈主病
經曰: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言其半陽半陰也。又曰: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又曰:病在少陽,其脈必弦,蓋膽附肝為甲木,左關浮候之脈象應與肝同。脈至形如板木,橫格上下,難去難來乃結脈,無氣無神之變象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即秋初時)。耳聾不聰,肝與膽為表裡也。
白話文:
中醫古文:
經書上說:少陽脈的脈象,時而數時而疏,時而短時而長,說明它是半陽半陰。又說: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疾病在足少陽經。又說:疾病在少陽經,其脈象必定是弦脈,這是因為膽附著於肝臟,木氣旺盛,左側關脈浮現的脈象應與肝臟相同。脈象出現像木板一樣扁平,橫著阻隔上下,難以通行,是結脈,沒有氣血、沒有精神的脈象變化,表明膽氣不足,像禾苗成熟後死亡(即初秋時節)。耳聾耳鳴,是因為肝與膽是表裡關係。
少陽經的脈搏,時而快時而慢,時而短時而長,說明它一半是陽脈,一半是陰脈。另外,如果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說明疾病在足少陽經。還有,少陽經有病,脈象一定會是弦脈,這是因為膽附著於肝,木氣旺盛,左側關脈浮現的脈象應與肝臟相同。脈象出現像木板一樣扁平,橫著阻隔上下,難以通行,這是結脈,沒有氣血、沒有精神的脈象變化,表明膽氣不足,像禾苗成熟後死亡(即初秋時節)。耳聾耳鳴,是因為肝與膽是表裡關係。
如有人將捕之,肝虛則膽薄也。善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然恐,邪在膽逆在胃。膽氣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數唾,膽有邪也。嗌中吤吤然,膽為相火也。
白話文:
假使有人突然被驚嚇到,是因為肝臟虛弱,導致膽氣膽怯。經常嘔吐,且有苦味,還長籲短嘆,心中感到恐慌不安,這是邪氣在膽,相反在胃。膽氣虛弱會口苦,胃氣反逆會嘔吐苦水,頻繁流口水,這是膽中有邪氣。喉嚨有咯咯的聲音,是因為膽是相火。
膽之經脈主病,曰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左脅痛,不能轉側(少陽之氣不升),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少陽主初陽之生氣,故膽氣升則十一藏之氣皆升,陽氣長故其色鮮,其顏光,少陽之動氣為病則厥逆不升,故甚則如此也),足外反熱(火逆於下),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項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脅下痛,馬刀俠癭,汗出(諸痛處乃少陽經脈所循之部分也,血脈留滯,故為馬刀俠癭,陽加於陰故汗出。少陽行身側故本篇多用外字)。
白話文:
膽經所主導的疾病症狀:
若膽經脈絡運行不暢,會導致口苦、愛嘆息,左肋疼痛,不能轉身(因為少陽之氣不升)。嚴重的,臉色會略帶污垢,身體沒有光澤(少陽主導初生之陽氣,所以膽氣上升,全身十一臟氣也會上升,陽氣旺盛,所以面色紅潤有光澤。而少陽之氣運行不暢,導致陽氣逆而不升,所以會出現上述症狀)。腳心發熱(火氣逆行於下),這稱為陽厥。
膽經主導骨頭所引起的疾病,症狀如下:
頭痛、後頸疼痛、眼睛銳利、眼眶劇痛、缺盆(後頸)腫痛、脅部以下疼痛、像大馬刀一樣的腫塊、盜汗(這些疼痛部位都是少陽經脈循行的區域。血脈不通暢,所以形成大馬刀一樣的腫塊。陽氣勝過陰氣,所以盜汗。少陽經循行身體兩側,所以本篇中多用「外」字)。
振寒慄(陽逆於下),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膽之絡脈主病,曰實則厥(少陽氣不能上升而逆於下也),虛則痿蹶,坐不起(氣不能周布)。膽之經筋主病,曰小指次指支轉筋,引膝外轉筋,膝不可屈伸,膕筋急,前引髀後引尻,即上乘䏚,季肋痛,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從左之右,右目不開,右足不用命。
傷寒病脈證
白話文:
-
身體顫抖發冷(陽氣逆於下方),胸脅肋腹大腿小腿骨節外側至腳踝前及各個關節都疼痛,小拇指和食指無法活動。
-
膽經絡脈上的疾病症狀:如果膽經絡氣血充實,會導致胸中氣血逆亂(少陽之氣不能上升,而反逆於下方);如果膽經絡氣血虛弱,會導致身體麻痹無力,坐臥不起(氣血無法流通)。
-
膽經經筋上的疾病症狀:小拇指和食指牽引痙攣,膝蓋外側牽引痙攣,膝蓋無法屈伸,小腿後側筋脈緊繃,向前拉扯大腿,向後拉扯臀部,然後向上影響肺部,季肋處疼痛,向上牽扯橫膈膜和乳房,頸部肌肉緊繃,從左側影響右側,導致右側眼睛無法張開,右腳不能正常活動。
少陽脈浮弦,證則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以其脈循脅絡於耳也。足少陽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入耳中,循頸下胸中貫膈,絡肝循脅裡過季脅。
白話文:
少陽經脈浮現而弦緊,症狀為肋骨疼痛、耳鳴、口苦舌燥、忽冷忽熱並嘔吐,因為這條經脈循行於肋骨和耳朵之間。足少陽膽經從眼睛的外眼角開始,向上延伸到頭頂角,向下經過耳後,進入耳朵,沿著頸部,穿過胸中和膈肌,連通肝臟,沿著肋骨的內側,經過季脅(肋骨和腹腔之間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