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會元要》~ 藏府所主
藏府所主
1. 藏府所主
肺主皮毛,脾胃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心主血脈。
白話文:
肺負責皮毛,脾胃負責肌肉,肝負責筋,腎負責骨,心負責血液循環。
肝在聲為呼,呼罵多筋絕。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脾在聲為歌,胃病則欲登高而歌。肺在聲為哭,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腎在聲為呻,腎病好呻吟,痛聲也。腎為欠,又腎病善伸數欠。又心病善噫,善欠。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小腸受胃時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灌溉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充,則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
白話文:
肝臟主管聲音中的「呼」,過度呼喊或責備會導致筋脈斷裂。
心氣虛弱的人會悲傷,而心氣實盛的人會不停地笑。
脾臟主管聲音中的「歌」,胃部疾病時會想要登高唱歌。
肺臟主管聲音中的「哭」,女性情緒焦躁,悲傷時會想哭。
腎臟主管聲音中的「呻」,腎病患者經常呻吟,也會發出疼痛的聲音。
腎臟還主管「打哈欠」,腎病患者容易頻頻哈欠。
心臟疾病容易導致嘆息和打哈欠。
大腸主管津液,小腸主管水液,大腸和小腸在胃氣旺盛時才能將津液輸送至上焦,滋潤皮膚和毛髮,填充腠理。
如果飲食不節制,導致胃氣不足,津液來源就會被阻斷,從而導致津液枯竭。
腎主五液,入心為汗。陽氣上薄,陰能固之,則蒸而為汗。又腎邪入心為汗。又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衛氣虛則汗多。風病多汗,風散氣故也。痰證亦有汗,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
白話文:
腎臟負責管理體內五液的運行,將這些液體輸送至心臟,轉化為汗液排出體外。陽氣上升時,陰氣將其固守,將陽氣蒸化為汗液。另外,腎臟的病邪也會進入心臟,引起出汗。
過度飲食也會導致胃中出汗。受到驚嚇時,精氣會被奪走,導致心臟出汗。遠行時負重過重,會使腎臟出汗。快跑或恐懼時,會使肝臟出汗。搖晃身體或過度勞累,會使脾臟出汗。
衛氣虛弱時,會導致出汗增多。風邪病症也會引起出汗,因為風邪會擴散氣血。痰濕疾病也可能導致出汗,因為上火的氣氣會蒸化胃中的濕氣,形成汗液。
頭汗,自是陽明虛而頭汗出,齊頸而還是為血證,額上偏多。分言之,頤屬腎,額屬心,三焦之火涸其腎水,清渠之餘迫而上入於心分,故傳為頭汗而額上偏多也。又胃家實亦頭汗出。心孔一處出汗為心汗,由於思慮過多也。凡心腋汗,大人乃心血溢盛,心面常發赤,小兒因驚得之,治宜補心。
手足汗,胃熱所致。陰汗,腎虛陽衰也。
白話文:
頭部出汗:
- **前額偏多:**表示陽明經虛弱,頭部出汗;齊頸而止,仍屬血證。
- **前額較多:**頤部(下巴)屬腎,前額屬心。三焦之火耗損腎水,導致餘清上行進入心部,因此造成頭部出汗,而前額較多。
- **胃熱:**胃火過盛也會導致頭部出汗。
心部出汗:
- **某一方出汗:**一般是小範圍的心汗,源於思慮過度。
- **心腋同時出汗:**通常是心血過盛,心面常泛紅。小兒則可能是驚嚇引起,應以補心為主。
腎主液,入肝為泣。心為藏府之主,目為宗筋所聚,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藏府皆搖。宗筋感而液道開,故泣涕出焉。又藏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悲而氣升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故咳而泣出。凡老人膽汁慳,哭則無淚,笑則有淚,火盛水虧也,故膽熱者亦流淚,肝熱則多淚。
白話文:
腎臟掌管體液,體液進入肝臟時就會哭泣。心臟是身體各髒腑的主宰,眼睛是筋脈彙聚的地方,是體液上升的通道。口鼻是氣息通行的門戶。因此,當人們悲傷憂愁時,心臟就會受到觸動,心臟受觸動後,各個髒腑也會跟著震動。筋脈受到影響,體液通道就會打開,所以才會哭泣流淚。此外,各個髒腑的津液都會向上滲透到眼睛裡。悲傷時,氣息會上升,導致心臟系統緊張,心臟系統緊張後,肺部會受到影響,肺部受影響後,體液就會向上溢出,所以會咳嗽流淚。老年人通常膽汁分泌較少,因此哭泣時可能沒有眼淚,但笑時會有眼淚,這是因為火旺水乾的緣故。膽熱的人也會流淚,肝熱的人則容易流很多眼淚。
腎主液,入肺為涕,涕由腦滲,膽移熱於腦,則濁涕下不止為鼻淵。肺熱則涕出,黃濁如膿。目眵屬肺,結硬肺實。腎主液,入脾為涎。脾熱則涎出。脾虛亦多涎。唾乃腎之液,腎冷則多唾,熱則無唾。
白話文:
腎臟負責調節體液。體液進入肺部成為鼻涕。鼻涕是由腦部滲出,而膽汁上行至腦部發熱,就會導致鼻涕不停流淌,稱為鼻淵。肺部發熱也會導致鼻涕流出,顏色黃濁如膿。眼睛分泌物與肺部相關,結硬是肺部實熱的表現。
腎臟負責調節體液。體液進入脾胃成為唾液。脾胃發熱會導致唾液增多。脾胃虛弱也會出現多唾現象。唾液是腎臟體液的一部分。腎寒會導致多唾,腎熱則無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