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會元要》~ 奇經八脈主病及藥(任督二脈圖注) (2)

回本書目錄

奇經八脈主病及藥(任督二脈圖注) (2)

1. 帶脈主藥

當歸,益母,艾葉

白話文:

[帶脈主藥]的現代白話文翻譯為:「用於調理和強化腰腹部(中醫所稱帶脈區域)的主要藥材包括當歸、益母草和艾葉。」

2. 陰蹺陽蹺脈主病

《靈樞》曰: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目氣不榮則目不合。

按:陰蹺者,以其所行陰經也,起於足少陰腎經,在肌肉之下,貫通五藏,主裡。越人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叔和注云: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凡癲癎寒熱,皮膚淫癢,少腹痛,裹腰及髖窌,下連陰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皆其候也。

《難經》曰: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蓋起於跟中,上外踝循脅上肩,夾口吻,至目極於耳後風池穴也。

按:陽蹺者,以其所行陽經也,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貫通六府,主表。越人曰: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叔和注云,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凡腰痛,癲癎,僵仆,惡風偏枯,痹痛體強皆其候也。張潔古曰:蹺者捷疾也,二蹺起於足,使人蹺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