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會元要》~ 十二經穴脈筋主病圖注(各經藥性並列) (14)

回本書目錄

十二經穴脈筋主病圖注(各經藥性並列) (14)

1. 十二經應時候

子足少陰腎經,醜足少陽膽,寅足厥陰肝,卯手太陽小腸,辰手少陰心。巳手少陽三焦,午手厥陰心包、少陰別脈。未足陽明胃,申足太陰脾,酉手陽明大腸,戌手太陰肺,亥足太陽膀胱。

白話文:

「在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中,不同的時辰對應著人體的十二條主要經絡。具體來說,子時(深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對應的是足少陰腎經;醜時(凌晨一點至三點)對應的是足少陽膽經;寅時(凌晨三點至五點)對應的是足厥陰肝經;卯時(早上五點至七點)對應的是手太陽小腸經;辰時(早上七點至九點)對應的是手少陰心經。巳時(早上九點至十一點)對應的是手少陽三焦經;午時(中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對應的是手厥陰心包經和少陰別脈;未時(下午一點至三點)對應的是足陽明胃經;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對應的是足太陰脾經;酉時(下午五點至七點)對應的是手陽明大腸經;戌時(傍晚七點至九點)對應的是手太陰肺經;亥時(晚上九點至十一點)對應的是足太陽膀胱經。」

2. 每日氣血所歸之時

子膽醜肝寅肺鄉,卯到大腸辰胃藏,巳歸脾土午君火,未入小腸申膀胱,腎經酉時戌包絡,三焦氣血亥刻詳。

散品,凡藥性輕虛者,諸臟腑皆能發散,是以不屬經絡也。

羌活,獨活,升麻,防風,荊芥,細辛,蒿本,麻黃,秦艽,防己,牛蒡,香薷,夏枯,豆根,靈脂,射干,青蒿,蔥白,漏蘆,蟬蛻

走品,凡藥體重濁者,諸藏府皆走瀉,是以不屬經絡也。

川烏,草烏,三稜,莪朮,靈仙,穿山甲,葶藶,海藻,昆布,五加皮,川芎,常山,青黛,巴豆,益母草,桑寄生

白話文:

[每日氣血流注的時段]:夜晚十一點至凌晨一點是膽經最活躍的時候,凌晨一點至三點則是肝經活躍期,凌晨三點至五點是肺經活動旺盛期,五點至七點是大腸經的活躍時間,七點至九點胃經開始活躍,九點至十一點脾經活動強烈,中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心經最為活躍,下午一點至三點小腸經開始活躍,三點至五點膀胱經開始活動,五點至七點腎經活動旺盛,七點至九點包絡經(心包經)開始活躍,九點至十一點三焦經開始運作。

散品,凡是藥性輕盈虛浮的,都能在各個臟腑間發散作用,因此它們的作用並不侷限於特定的經絡。

羌活、獨活、升麻、防風、荊芥、細辛、蒿本、麻黃、秦艽、防己、牛蒡、香薷、夏枯、豆根、靈脂、射干、青蒿、蔥白、漏蘆、蟬蛻

走品,凡是藥物質地重且濃稠的,都能在各個臟腑間行走瀉下,因此它們的作用並不侷限於特定的經絡。

川烏、草烏、三稜、莪朮、靈仙、穿山甲、葶藶、海藻、昆布、五加皮、川芎、常山、青黛、巴豆、益母草、桑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