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壽

《難經本義》~ 難經匯考 (3)

回本書目錄

難經匯考 (3)

1. 難經匯考

晦庵先生跋郭長陽醫書云:予嘗謂古人之於脈,其察之固非一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關尺之法為最要,且其說具於《難經》之首篇,則亦非不俚俗說也。故郭公此書,備載其語,而並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釋之。夫《難經》則至矣!至於德用之法,則予竊意診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長短,以是相求,或未得為定論也。蓋嘗細考經之所以分尺寸者,皆自關而前卻,以距手魚際、尺澤。

是則所謂關者,必有一定之處,亦若魚際、尺澤之可以外見而先識也。然今諸書,皆無的然之論。惟《千金》以為寸口之處,其骨自高,而關尺皆由是而卻取焉。則其言之先後,位之進退,若與經文不合,獨俗間所傳《脈訣》五七言韻語者,詞最鄙淺,非叔和本書明甚;乃能直指高骨為關,而分其前後,以為尺寸陰陽之位,似得《難經》本旨。然世之高醫以其贗也,遂委棄而羞言之。

予非精於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見其說於此,以俟明者而折中焉。

廬陵謝堅白曰:泰定四年丁卯,愚教授龍興,建言憲司。請刻叔和《脈經》本書十卷。時儒學提舉東陽柳公道傳序其端曰:朱文公云:俗傳《脈訣》,辭最鄙淺,而取其直指高骨為關之說,為合於《難經》。雖文公亦似未知其正出《脈經》,正謂此跋也。然文公雖未見《脈經》,而其言與《脈經》吻合。

《脈訣》雖非叔和書,其人亦必知讀《脈經》者。但不當自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遂與《脈經》所載二十四種脈之名義,大有牴牾,致使後人疑焉。

項氏《家說》曰:凡經絡之所出為井,所留為滎,所注為腧,所過為原,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象水之泉,滎象水之陂,腧象水之竇(竇即窬字也),經象水之流,合象水之歸,皆取水之義也。下同

藏五而府六,藏穴五而府穴六,猶干五而支六,聲五而律六,皆陰陽之數,自然之理。雖增手厥陰一臟,其實心之包絡,不異於心,即一臟而二經也。經之必為十二,猶十二支、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律,不可使為十一,亦自然之理也。寅卯為木,巳午為火,申酉為金,亥子為水,四行皆二支耳,而土行獨當辰戌丑未四支,以成十二。肺肝脾腎四臟皆二經,而心與包絡共當四經,以成十二。

此豈人之所能為哉?

右寸手太陰陽明金,生左尺足太陽少陰水。太陽少陰水,生左關足厥陰少陽木。厥陰少陽木,生左寸手太陽少陰火。太陽少陰火,通右尺手心主少陽火。手心主少陽火,生右關足太陰陽明土。足太陰陽明土,復生右寸手太陰陽明金。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虞氏曰:經言:男子生於寅,女子生於申。謂其父母之年會合於已上,男左行十月,至寅而生;女右行十月,至申而生也。故推命家言,男一歲起丙寅,女一歲起壬申。《難經》不言起而言生,謂生下已為一歲矣。壬丙二干,水火也,水火為萬物之父母。寅申二支,金木也,為生物成實之終始。

白話文:

晦庵先生在為郭長陽的醫書寫跋時說:我曾經認為,古人觀察脈象的方法肯定不只一種。但現在世上通行的,以寸、關、尺三部分診脈的方法最為重要,而且這種方法的理論基礎在《難經》的首篇就闡述了,所以也不是什麼淺薄的說法。因此,郭公的這本書詳細地記載了這種說法,並且還採用了丁德用密排三指的診脈法來解釋。

《難經》的理論是很完善了!至於丁德用的診脈法,我個人認為,診脈者的手指有粗細之分,病人的手臂有長短之別,如果用這種方式來診斷,可能難以得出確定的結論。我曾仔細研究過《難經》中區分寸、尺的意義,都是以關脈為基準,向前到手掌的魚際處,向後到肘部的尺澤處。

這樣看來,所謂的「關」一定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就像魚際、尺澤那樣可以從外部看到並先確定。但是現在的醫書,都沒有明確的論述。只有《千金方》認為寸口的位置骨頭最高,而關脈、尺脈都是從這裡向後推算得到的。但這種說法與經文的先後順序、位置進退都不符合。只有民間流傳的《脈訣》,用五字句、七字句的韻文來解釋,雖然文字粗俗淺顯,但並不像王叔和《脈經》本身那麼明確;卻能直接指出高骨為關脈,並以此來區分前後,作為寸、尺、陰、陽的位置,似乎抓住了《難經》的本意。但是,世上的高明醫生認為它是偽造的,就拋棄它而不屑於談論。

我不是精通醫道的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姑且將我看到的這種說法記錄在這裡,以便有識之士來評定。

廬陵謝堅白說:泰定四年丁卯年,我這個愚笨的教授在龍興,向憲司建議。請求刊刻王叔和的《脈經》原本十卷。當時的儒學提舉東陽柳公道在序言中提到:朱文公說,民間流傳的《脈訣》,雖然文字粗俗淺顯,但它直接指出高骨為關脈的說法,是符合《難經》的。雖然朱文公好像並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出自《脈經》,但這篇跋文就是證明。朱文公雖然沒見過《脈經》,但他的說法與《脈經》的觀點吻合。

《脈訣》雖然不是王叔和寫的,但它的作者一定讀過《脈經》。只是不應該自創什麼「七表」、「八里」、「九道」的名目,導致與《脈經》中記載的二十四種脈象的名稱意義有很大的衝突,讓後人產生疑惑。

項氏的《家說》中說:凡是經絡發出的地方叫做「井」,停留的地方叫做「滎」,注入的地方叫做「腧」,經過的地方叫做「原」,運行的叫做「經」,匯入的地方叫做「合」。「井」就像水的泉眼,「滎」就像水的池塘,「腧」就像水的洞穴(竇就是「窬」字),「經」就像水流,「合」就像水歸入大海,都取水的意象。以下同理。

五臟與六腑,五臟穴與六腑穴,就像天干五與地支六,聲音的五音與樂律的六律,都是陰陽的數目,是自然的規律。雖然增加了手厥陰心包這個臟腑,但實際上是心臟的包絡,與心臟沒有什麼不同,可以看作一個臟腑有兩條經脈。經脈一定是十二條,就像十二地支、十二時辰、十二個月、十二律一樣,不能是十一條,這也是自然的規律。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四行都是兩個地支,而土行獨佔辰戌丑未四個地支,構成十二。肺、肝、脾、腎四臟各有兩條經脈,而心與心包共佔四條經脈,也構成十二。

這難道是人為可以造成的嗎?

右手的寸脈,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的金。左手的尺脈,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的水。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的水,生出左手的關脈,也就是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的木。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的木,生出左手的寸脈,也就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的火。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的火,接通右手的尺脈,也就是手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的火。手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的火,生出右手的關脈,也就是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的土。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的土,又生出右手的寸脈,也就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的金。這些都是五行相生相養的道理。

虞氏說:經書說,男子出生在寅年,女子出生在申年。這是說父母的年齡會合在那一年,男子從左往右數十個月,到寅月出生;女子從右往左數十個月,到申月出生。所以算命的人說,男子一歲從丙寅開始計算,女子一歲從壬申開始計算。《難經》不用「起」字而用「生」字,意思是說出生時就已經是一歲了。壬和丙這兩個天干,分別代表水和火,水和火是萬物之父母。寅和申這兩個地支,代表金和木,是萬物生長與成熟的起始和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