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懸樞》~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停水不消

溫疫固無入臟生寒之證,然亦不皆入腑而生內熱。其臟不寒而腑不熱,而經熱燔蒸,木火枯燥,煩渴飲冷,不能禁止。水積胃腑,停蓄不消,於是腹脅脹滿,小便不利,以土濕木鬱,疏泄之令不行也。

白話文:

溫熱病通常沒有寒邪侵犯臟腑的症狀,但也不完全都是邪熱入腹,導致內部發熱。如果臟腑都沒有寒熱,但經絡卻有熱邪燔灼,肝火旺盛,口乾舌燥,喝冷水也無法止渴。水濕積聚在胃腸,無法消散,就會出現腹脹、小便不利,這是因為脾胃虛弱,運行不暢所致。

凡腑陽非旺,而病溫疫,無有不停水之證。此在傷寒,便是三陰四逆、真武諸病,以溫疫經熱勝其臟寒,故內寒不作,然至積水不消,則臟陰較甚於腑陽矣。

白話文:

如果人體的腑氣陽氣不旺,而得了溫疫病,那麼就沒有不伴有腹水症狀的。這種情況在傷寒論中,就是三陰四逆、真武等病症,因為溫疫的熱氣勝過身體的內寒,所以內寒不發作,但是如果積水不消,那就說明臟陰比腑陽更嚴重了。

其表證未解,當以豬苓湯加浮萍,表裡雙解之。表解而斑發,則但以豬苓,瀉其積水也。

豬苓湯

白話文:

如果患者的表症還沒有消除,應該用豬苓湯加上浮萍,這樣可以同時處理表證和裡證。如果表證解除了但水痘還沒消,就只用豬苓來排出體內積水。

豬苓(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滑石(三錢,研),阿膠(三錢,炒,研)

流水煎大半杯,入阿膠,消化,溫服。

白話文:

豬苓(15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滑石(15克,研磨成粉),阿膠(15克,炒熟研磨成粉)

2. 寒疫由來

寒疫之證,寒熱無汗,得之於寒。其年金水不能斂藏,則人氣應之,多病寒疫,以孔竅開而寒氣閉之也。

白話文:

寒疫的症狀,寒熱無汗,是由寒邪引起的。如果那一年金水之氣不能收斂收藏,那麼人體就會相應地多發生寒疫病,這是因爲孔竅開放而寒邪得以閉塞的緣故。

金水收藏,因乎陽氣之右降。蓋純陽之位,而一陰已生,陰生必降,降則清涼而化燥金,積涼成寒,是為寒水。涼則收而寒則藏,陽氣封蟄於九地之下,皮毛秘密而不開,故弗傷於寒。金水不能斂藏,則陽氣上郁,而生外熱。腠理發泄,皮毛不閉,是以易傷於寒。

白話文:

金水收藏,是因為陽氣向右下運行的緣故。因為純陽的位置,已經生出了陰氣,陰氣生出就必定下降,下降後就變得清涼而轉化為燥金,積蓄涼氣就會變成寒,這就是寒水。涼氣會收斂,寒氣會收藏,陽氣潛藏在九地之下,皮毛緊閉而不舒展,所以不會受寒冷傷害。如果金水不能收斂收藏,陽氣就會向上鬱結,而產生外熱。腠理鬆弛發泄,皮毛不閉合,因此容易受寒。

天人同氣,天地之金水不能斂藏,人物應之,而病寒疫,故多病於秋冬。其病於秋者,傷在庚金,病於冬者,傷在壬水也。

白話文:

天地相應,天地間的寒氣和寒水氣無法斂藏,人體也會受到影響,產生寒氣和疫病,所以秋冬季節容易生病。秋天患病的人,是受庚金之氣所傷;冬天患病的人,是受壬水之氣所傷。

3. 表裡同異

寒疫有傳經之證,傳經者,前三日則在三陽,後三日則在三陰,六日六經,人所同也,亦凡感病所同也。有傳腑傳臟之證,傳腑者,不拘何日,陽盛則內傳,陰盛者,不入於腑,傳臟者,不拘何日,陰盛則內傳,陽盛者,不入於臟,人所不同也,亦凡感病所不同也。蓋溫病原有內熱,必傳臟腑,不論傳腑傳臟,皆是熱證。

白話文:

寒疫有傳經的證狀,傳經就是:前三天在三陽經,後三天在三陰經,六天走完六條經絡,這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也是所有患病的人相同的。有傳腑傳臟的證狀,傳腑就是:不論哪一天,陽氣旺盛則內傳於腑,陽氣衰微則不進入腑;傳臟就是:不論哪一天,陽氣衰微則內傳於臟,陽氣旺盛則不進入臟,這因人而異,也是所有患病的人不同的。因為溫病本來就有內熱,所以必定會傳臟腑,不論傳腑傳臟,都是熱證。

傷寒原無內熱,陽旺而後傳腑,陰旺而後傳臟,入腑則為熱,入臟則為寒。溫疫亦無內熱,然營鬱熱盛,陽旺之家,則有入腑之熱,陰旺之家,亦無入臟之寒。寒疫亦無內熱,亦無內寒,不必定入於腑,不必定入於臟。但人不皆陽盛,不皆陰盛,不皆陽虛,不皆陰虛,故或入於腑,或入於臟,或不入腑,或不入臟。

白話文:

傷寒原本沒有內熱,陽氣旺盛後才會傳入腑,陰氣旺盛後才會傳入臟。傳入腑則會發熱,傳入臟則會發寒。溫疫也沒有內熱,但營血鬱結,熱盛,陽氣旺盛的人,就會有傳入腑的熱,陰氣旺盛的人,也不會傳入臟的寒。寒疫既沒有內熱,也沒有內寒,不必一定傳入腑,不必一定傳入臟。但人並非都陽氣旺盛,或陰氣旺盛,或陽氣虛弱,或陰氣虛弱,所以有時傳入腑,有時傳入臟,有時不傳入腑,有時不傳入臟。

人各不同,法與傷寒無殊,但疫感天氣之非正,淫泆纏綿,較之傷寒,頗難驅逐,而其入臟入腑,亦半關歲氣之偏,不盡由人氣也。

白話文: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治療方法和傷寒相差無幾,但疫病是由於天氣不正所致,邪氣糾纏難除,相較於傷寒,更難驅除。而且疫病侵襲臟腑,也與當時流行的病邪有關,不完全由個人體質所致。

4. 表解寒散

寒性閉澀,血性發揚,發揚則竅開,閉澀則竅闔。平人之氣,營陰在內,衛陽在外,寒傷營血,閉其皮毛,衛氣陷於營陰之內,營陰閉藏,則生表寒。其陽盛者,三陰臟氣從陽而化熱,其陰盛者,三陽經氣從陰而化寒。陽盛則衛氣外發而汗出,陰盛則衛氣內陷而人亡,故寒疫之病,陽盛而外熱者吉,陰盛而內寒者凶。緣其病愈,必須汗出,而其汗出,全賴陽旺。

白話文:

寒邪會導致身體閉塞不暢,而血性會使身體發揚,發揚就會使竅穴打開,閉塞就會使竅穴閉合。健康人的氣血,營陰在內,衛陽在外。寒邪會損傷營血,使皮毛閉塞,衛氣就會陷於營陰之內,營陰閉藏,就會產生表寒症狀。陽氣旺盛的人,三陰臟腑之氣會從陽而化熱;陰氣旺盛的人,三陽經絡之氣會從陰而化寒。陽氣旺盛,衛氣就會外發而流汗;陰氣旺盛,衛氣就會內陷而死亡。因此,寒疫的病人,如果陽氣旺盛,外熱的吉利;如果陰氣旺盛,內寒的兇險。因為疾病的康復,必須要出汗,而汗出的產生,完全依賴於陽氣的旺盛。

使其裡氣平和,則但可解表,勿輕用硝黃誤下,以陷其衛陽也。若其里陽素盛,而表寒不解,以致裡熱郁發,則兼清裡熱,以解表寒。若里陽素虛,衛氣鬱淪,不能外發,但用表藥,猶難汗解,再事寒攻,則衛陽愈陷,禍變遂生。如其里陰鬱動,寒濕淫滋,當速用溫燥,以回陽氣,稍用瀉下之劑,則人隨藥斃,不可活矣。

白話文:

如果內氣平和,那麼只需要解表,不要輕易使用硝黃等瀉下藥物,以免損傷衛氣陽氣。

如果體內陽氣原本旺盛,但表寒未解,導致內熱鬱結,則需要同時清熱解表。

如果體內陽氣原本虛弱,衛氣鬱滯,無法發散,只用表藥治療仍難以發汗,再用寒涼藥物攻下,會進一步損害衛氣陽氣,產生不良後果。

如果體內陰氣鬱動,寒濕過多,應當儘快使用溫燥藥物,以溫補陽氣,少量使用瀉下藥物,否則患者會隨即死亡,無法救治。

5. 陽衰衛陷

寒疫之病,在於氣分。寒本傷營,營傷而束其衛氣,是以病在氣分。肺藏衛氣,而陽明為化氣之原。胃以陽土而含陰氣,胃陰一降,則清涼而化肺金。寒疫之病,非第在肺,而實連於陽明,胃陽不虛,足以發越其衛氣,則衛郁外達而毛理泄。陽明胃腑,從燥金化氣,陽衰傳臟,燥化為濕,陰旺而生裡寒,則衛氣內陷,而不外達。

寒疫之死,死於胃陽之虛,水土濕寒,而衛郁不能達也。

白話文:

寒疫的病症,病因在於體表的氣。寒邪原本會傷害營氣,營氣受傷而會束縛衛氣,因此病症出現在體表的氣分。肺部儲藏著衛氣,而陽明胃經是化生氣血的源頭。胃部屬陽土,但含有陰氣,胃部的陰氣一降下,就能清涼化生肺部的金氣。寒疫的病症,不僅在於肺部,而且也與陽明胃經相連,胃陽不虛,就能夠使衛氣振奮外達,這時衛氣就會鬱結外達,毛孔張開。陽明胃經從燥金化生氣血,陽氣衰弱就會傳到臟腑,燥氣化為濕氣,陰氣旺盛就會生出裡寒,這時衛氣就會內陷,不能外達。

6. 傳經大凡

寒疫傳經,亦與傷寒相同,一日太陰,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陽性熱而陰性寒,裡熱非盛,不入陽明之腑,內寒非盛,不入太陰之臟,始終在表,未嘗內陷,六日經盡,則邪退正復,汗出而愈矣。

白話文:

寒疫傳經的規律與傷寒類似,第一天影響太陰經,第二天陽明經,第三天少陽經,第四天又影響太陰經,第五天少陰經,第六天厥陰經。陽氣性質熱,陰氣性質寒。體內熱證不嚴重,不會深入陽明腑;體內寒證不嚴重,也不會深入太陰臟。寒疫始終待在體表,沒有深入內臟。六天後,寒疫傳遍所有經絡,邪氣就會消退,正氣恢復,出汗後就能痊癒。

其衛盛而感輕者,皮毛易泄,則先期而汗解。其衛虛而感重者,腠理難開,則過期而汗解。其衛弱郁深,不能遽發,往往振慄戰搖,而後汗出。

白話文:

如果免疫力強,感邪較輕,皮毛容易開泄,就會出汗而解除。如果免疫力弱,感邪較重,毛孔難以打開,就會拖到過後纔出汗而解除。如果免疫力虛弱,寒邪鬱結在深處,不能很快發出,往往會發抖戰慄,然後才會出汗。

寒戰者,少陽之證,寒戰而不能發熱者,相火之虛,發熱而不能汗出者,表寒之盛也。少陽為陰陽之樞,寒極則入於太陰,熱極則入於陽明,故陰陽偏勝而內傳臟腑,多由少陽而入。入於臟腑,則解無定期而動致危亡,不可不慎也。

白話文:

發冷的人,屬於少陽證。發冷卻不能發熱,是相火(腎中元陽)虛弱所致。發熱卻不能出汗,是表寒過盛所致。少陽是陰陽交匯的樞紐,寒邪過盛會侵入太陰(脾胃),熱邪過盛會侵入陽明(胃腸)。因此,陰陽偏勝時會內傳臟腑,多從少陽而入。一旦侵入臟腑,病情好轉的時間就無法確定,容易導致危及生命的後果,不可不慎。

7. 陽旺傳腑

腑陽素盛而經氣鬱遏,則裡熱感發而傳胃腑,腑陽長則臟陰消。凡人之病,陽長則安,陰長則危,傷寒三陽之少死者,因於陽長而陰消也。病傳胃腑,陽氣日長,自是吉事,但陽不可亢,亢則陰亡,而寓死機。胃土燥熱,攻下失期,陰精枯槁,亦成死證。是以入腑雖吉,不如在經之有吉而無凶也。

白話文:

如果生理機能中的陽氣過盛,經絡中的氣血運行受阻,就會導致內熱盛發,傳染到胃腑。腑陽過盛,會使臟陰虧損。一般來說,陽氣旺盛則身體健康,陰氣旺盛則病情危重。患上傷寒三陽症,很少會死亡,是因為陽氣旺盛而陰氣衰弱。病邪傳到胃腑,陽氣會日益旺盛,這本是一件好事。但陽氣不能過於強盛,否則陰氣就會消亡,埋下死亡的危機。胃中燥熱,延誤攻下的時機,陰精枯竭,也會導致死亡。因此,病邪進入內腑雖是好事,但不如在經絡中既吉利又沒有兇險。

8. 陰盛傳臟

臟陰素旺而經氣閉束,則內寒鬱動而傳脾臟,臟陰進則腑陽退。凡人之疾,陽進則安,陰進則危,傷寒三陰之多死者,以其陰進而陽退也。病傳脾臟,陰氣日進,最是險事,蓋陰不可勝,勝則陽敗,而無生望。脾土濕寒,溫補後時,陽氣消滅,則成死證。是以入臟則險,不如在腑之夷多而險少也。

白話文:

當人體的臟腑陰氣過於旺盛,導致經絡氣血運行受阻,會使體內寒氣積聚並傳遞到脾臟。此時,臟腑陰氣增強,就會導致腑臟陽氣減弱。一般來說,人體健康時陽氣旺盛,而陰氣過盛則會危及生命。傷寒三陰病死亡率較高的原因,就是陰氣過強導致陽氣衰退。

當病症傳遞到脾臟,陰氣會逐日增強,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因為陰氣不能過度旺盛,一旦陰氣過剩,陽氣就會衰敗,這時就沒有生還的希望。脾臟屬土,本性濕寒,在溫補之後,如果陽氣消退,就會演變成絕症。因此,病邪進入臟腑是非常危險的,倒不如留在腑臟之間,因為這時陰氣較弱,危險性也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