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懸樞》~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發熱頭痛

太陽在六經之外,感則先病。太陽之經,總統營衛,風自外感,而傷衛氣,故太陽先病。風性疏泄,竅閉而風泄之,開其皮毛,氣莫能斂,是以衛傷。衛秉肺氣,素以收斂為性,風傷衛氣,皮毛露泄,而衛氣愈斂,其性然也。衛閉而遏營血,血中溫氣不泄,是以發熱。太陽寒水之經,病則令氣鬱發,證見惡寒,溫疫營遏熱盛,故但熱而不寒。

其經自頭下項,行身之後,營衛壅塞,不得順行,故頭項腰脊骨節俱痛。衛司於肺,胸中宗氣,衛之根本,衛郁竅閉,宗氣壅逆,逆行上竅,泄之不及,沖激而出,故生嗽嚏。衛為風襲、遏閉營血,營血不達,鬱而生熱,是衛傷而營病也。宜青萍湯,浮萍瀉衛氣之閉,芍藥瀉營血之郁,甘草、大棗,補其脾精,丹皮、生薑,調其肝氣,使風隨汗散,衛開而營泄,則不生疹病矣。以方在太陽,血熱不深,用表藥發之,只是汗出,尚無紅斑也。

青萍湯

浮萍(三錢),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大棗(三枚,劈),生薑(二錢),丹皮(二錢)

流水煎半杯,溫服,覆衣,取汗。

治疫疹初起,太陽證之輕者。

夏月熱甚,須以元參佐之。

白話文:

太陽經脈不在六經的範圍內,但它容易首先受到外邪侵襲而發病。太陽經掌管全身的營氣和衛氣,當風邪從外部侵入時,會傷害衛氣,所以太陽經會首先發病。風邪的特性是疏泄,會使皮膚毛孔閉塞,又使風邪不斷向外宣洩,導致皮膚毛孔張開,體內的氣無法收斂,因此衛氣會受到損傷。衛氣依賴於肺氣,本性是收斂,當風邪傷了衛氣,皮膚毛孔暴露而外泄,衛氣反而會更加收斂,這是它的特性。衛氣閉塞就會阻礙營血的運行,血液中的溫熱之氣無法發散,所以會引起發熱。太陽經是屬於寒水的經脈,當它發病時會導致氣機鬱結而引發熱象,症狀表現為怕冷;溫疫時,營血被阻遏而熱邪旺盛,所以只會發熱而不怕冷。

太陽經脈從頭部向下到後頸,行走於身體的背部,當營氣和衛氣壅塞不通時,就無法順利運行,因此會出現頭部、後頸、腰部、脊椎骨節等部位的疼痛。衛氣的功能由肺來主導,胸中的宗氣是衛氣的根本,當衛氣鬱滯、毛孔閉塞時,宗氣就會壅塞逆行向上衝擊頭竅,但又不能及時宣洩出去,因此會衝擊而出,產生咳嗽和噴嚏。衛氣因為受到風邪侵襲而閉塞,阻礙了營血的運行,營血運行不暢就會鬱結而產生熱,這就是衛氣受損而導致營血也產生病變。應該使用青萍湯來治療,浮萍能疏泄閉塞的衛氣,芍藥能疏泄鬱滯的營血,甘草和大棗能補養脾精,丹皮和生薑能調和肝氣,使風邪隨著汗液排出,衛氣通暢而營血疏泄,這樣就不會發生疹病了。這個方子用在太陽經的病症,血液的熱邪還不深,所以用表藥發散,只要發汗就會好,不會出現紅斑。

青萍湯

浮萍(九克),芍藥(六克),甘草(三克,生的),大棗(三枚,掰開),生薑(六克),丹皮(六克)

用水煎至半杯,溫服,蓋上被子,取汗。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溫疫初期,太陽經症狀較輕的。

夏天如果熱邪比較嚴重,需要加入玄參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