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石山

《運氣易覽》~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十六、論六十年客氣

司天在泉四間氣紀步,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客行天令,居於主氣之上,故有溫涼、寒暑、蒙暝、明晦、風雨、霜雪、電雹、雷霆不同之化。其春溫、夏暑、秋涼、冬寒四時之正令,豈能全為運與氣所奪?則當其時,自有微甚之變矣。布此六十客氣列於主位之下者,使知其氣之所在之大法也。

白話文:

按照天象和季節的變化,有四個「間氣」的時節,每個時節持續六十天,加上八十七刻半。客氣遵循天地的運行規律,寄居於主氣之上,所以會有溫暖、涼爽、寒冷、炎熱、昏暗、光明、風雨、霜雪、電雹、雷鳴等不同的氣候變化。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等四季的正令,難道能完全被天氣和氣候變化所影響嗎?所以當季節交替的時候,自身就會有微小的或者明顯的變化。列出這六十個客氣並排在主氣之下,目的是讓人瞭解氣候變換的基本規律。

其天符、歲會、平氣、支幹、逆順,氣與運相生、相剋,客勝、主勝、災化、分野、交時先後、淫勝郁復、嘉祥災變,各各不同。而六氣極則過亢,災害生矣。故氣極則反,由是所承之氣居下以乘之,經所謂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是也。又有中見之氣從之,經所謂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是也。

白話文:

它(所指的氣)的運行規律、年份更替、氣候變化、地支和天干的影響、氣運的順逆交替等,導致氣與運之間相互生剋,外邪與正氣之間的勝敗,以及災難的產生、氣候的分佈地域、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氣候的不正常和回復常態、吉兆和災禍的變化,這些都不相同。而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過於強烈就會失衡,災害就會產生。因此,氣一旦極盛就會反覆,由於這個原因,所依附的氣就會居於下方以制約它,這就是經典中所說的「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此外,還有中見的氣(指厥陰之氣)從中影響,這就是經典中所說的「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

蓋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斯五行相濟之妙用也。其中見者,乃手足經六合藏府相乘之化是也,在天地間氣自應之矣。

白話文:

萬物運行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當陽氣達到極致時,陰氣就會產生;當陰氣達到極致時,陽氣就會產生。這就是五行相生的妙用。如果能夠觀察到這其中的變化,就會明白手足六經、臟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這種變化在天地之間自然而然地發生。

2. 十七、論天地六氣(圖在主氣客氣文內)

五行陰陽之氣以布八方。蓋天氣降而下,地氣遷而上。地之氣靜而常,天之氣動而變。其六氣之源則同,六氣之緒則異,何哉?蓋天地之氣始於少陰而終於厥陰。經曰少陰所謂標,厥陰所謂終是也。地之氣始於厥陰木,而終於太陽水,經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是也。故天之六元氣反合地十二支,以五行正化對化為其緒。則

白話文:

五行陰陽之氣充滿八方。這是因為天氣向下降,地氣向上升。地氣安靜而持久,天氣運行而變化。它們源於同一種六氣,但其具體特質卻不同。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天地之氣始於少陰而終於厥陰。經書上說,少陰指萬物的生發,厥陰指萬物的終結。地氣始於厥陰木,終於太陽水,經書上說,太陽水位在顯明之右,是君火的所在。所以,天上的六種元氣與地上的十二地支相互對應,五行相生相剋而形成具體特質。

少陽司子午、太陰司丑未、少陽司寅申、陽明司卯酉、太陽司辰戌、厥陰司巳亥,天氣終始之因如是而已。

地之六氣反合天之四時,風熱暑濕燥寒為緒。則

厥陰風木主春,少陰君火主春末夏初,少陽相火主夏,太陰濕土主長夏,陽明燥金主秋,太陽寒水主冬,地氣終始之因如是而已。

白話文:

厥陰(肝)屬木,主掌春天;少陰(心)屬火,主掌春末夏初;少陽(膽)屬火,主掌夏季;太陰(脾)屬土,主掌盛夏;陽明(胃)屬金,主掌秋天;太陽(膀胱)屬水,主掌冬季。大地的運化規律就是這樣的。

經曰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者,乃上下相臨也。天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遷。地氣靜而守位。天氣不加於君火,則五歲而餘一氣,右遷相火之上,以君火不立歲故也。地之紀五歲一周,天之紀六朞一備。五歲一周,則五行之氣遍。六朞一備,則六氣之位周。與干加支之緒小同,取陰陽相錯,上下相乘,畢其紀之之意也。以五六相合,故三十年一紀,則六十年矣。

白話文:

經典上說,天有陰陽,地也有陰陽,這是因為上下相鄰的緣故。天氣運行不息,所以五年後就會移動。地氣則靜止守位。天氣不加於主宰火,所以五年之後就會剩下一點氣,向右移動到相火之上,因為主宰火不成立新的五年。地的週期是五年一循環,天的週期是六年一輪迴。五年一循環,則五行之氣遍佈。六年一輪迴,則六氣之位周全。這與天干地支的排列組合很相似,都是取陰陽交替,上下相乘,完成其週期的意思。用五六相合,所以三十年為一紀,那麼六十年為一甲子。

歌見六氣遷移加臨之圖內。

3. 十八、論主氣

地氣靜而守位,故春溫、夏暑、秋涼、冬寒為歲歲之常令,四時為六氣之所主也。厥陰木為初氣者,方春氣之始也,木生火,故少陰君火、少陽相火次之。火生土,故太陰土次之。土生金,故陽明金次之。金生水,故太陽水次之,皆相生而布其令,莫不咸有緒焉。木為初氣,主春分前六十日有奇,奇八十七刻半,自鬥建醜至卯之中,天度至此,風氣乃行也。君火為二氣,主春分後六十日有奇,自鬥建卯正至巳之中,天度至此,暄淑乃行也。

白話文:

大地之氣平穩運行,所以每年都有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的季節變換,四季由六種不同的氣主導。

厥陰之氣為初始之氣,代表早春之氣開始萌動,木能生火,故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其次。火能生土,故太陰土氣其次。土能生金,故陽明金氣其次。金能生水,故太陽水氣其次,這些氣息相互生長並施加其影響,都有它們的運行規律。

木氣為初始之氣,主導春分前六十二天半。從立春到卯時中期,太陽運行到這個位置,風氣開始流動。君火為第二種氣息,主導春分後六十二天半。從卯時中期到巳時中期,太陽運行到這個位置,溫暖宜人的天氣開始出現。

相火為三氣,主夏至前後各三十日有奇,自鬥建巳正至未之中,天度至此,炎熱乃行也。土為四氣,主秋分前六十日有奇,自鬥建未正至酉之中,天度至此,雲雨乃行,濕蒸乃作也。金為五氣,主秋分後六十日有奇,自鬥建酉正至亥之中,天度至此,清氣乃行,萬物皆燥也。水為六氣,主冬至前後各三十日有奇,自鬥建亥正至醜之中,天度至此,寒氣乃行也。

白話文:

相火:三氣之一,主導夏至前後共六十多天,從星宿鬥建巳開始到未月(七月)中旬,這段時間天溫炎熱。

土:四氣之一,主導秋分前六十多天,從星宿鬥建未開始到酉月(九月)中旬,這段時間天氣多雲雨,濕熱交加。

金:五氣之一,主導秋分後六十多天,從星宿鬥建酉開始到亥月(十一月)中旬,這段時間天氣轉涼,萬物乾燥。

水:六氣之一,主導冬至前後共六十多天,從星宿鬥建亥開始到丑月(正月)中旬,這段時間天氣寒冷。

六氣旋相,以成一歲之主氣也。天之六氣之客,每歲轉居於其上,以行天令者也,是故當其時而行變之常也,非其時而行變之災也。如春行夏秋冬之令,冬行春夏秋之令,此客加主之變也。故有德化政令之常,有暴風疾雨迅雷飄電之變。冬有燥石之熱,夏有悽風之清。此無他,天地之氣勝復郁發之致也,此則五氣麗乎太過不及之徵耳。

白話文:

六種自然之氣交替旋轉,形成一年的主要氣候。天上的六種客氣,每年都輪流居於其中,執行天庭的命令。因此,在適當的季節發生變化是正常的,在不適當的季節發生變化則是災難。例如,春天執行夏天、秋天、冬天的命令,冬天執行春天、夏天、秋天命令,這種變化是客氣加重主氣的結果。所以,有德政教化的常態,也有大風、暴雨、迅雷、閃電的變化。冬天有乾石般的熱氣,夏天有悽厲的冷風。這些現象並非其他原因,而是天地之氣盛衰交替發生的結果,這只是五行中過剩和不足的徵兆而已。

4. 十九、論客氣

六氣分上下左右而司天令,十二支分節令時日而司地化。上下相召,而寒、暑、燥、濕、風、火與四時之氣不同者,蓋相臨不一使然也。六氣司於十二支,有正對之化。厥陰司於巳亥,謂厥陰木也,木生於亥,故正化於亥,對化於巳也。卯雖為正木之分,乃陽明金對化也,所謂從生而順於己。

白話文:

六種天氣變化(寒、暑、燥、濕、風、火)分別控制著上下左右四方和天氣現象,十二地支分配節氣和時日,並控制著地上的變化。上下相互影響,而寒、暑、燥、濕、風、火與四季氣候不同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相鄰但作用不同。六種天氣變化由十二地支控制,有相應的變化。厥陰控制巳亥二支,指的是厥陰之木,木生於亥月,因此正變化(順應生長)在亥月,相應變化(相反於生長)在巳月。卯月雖然是正木之月,但受陽明金的影響(相應變化),所謂從生而順應自身。

少陰司於子午,謂少陰為君火尊位,正得南方離位,故正化於午,對化於子也。太陰司於醜未,謂太陰為土,土屬中宮,寄於坤位西南,而居未分,故正化於未,對化於醜也。少陽司於寅申,謂少陽相火,位卑於君火,雖有午位,君火居之,火生於寅,故正化於寅,對化於申也。陽明司於卯酉,謂陽明為金,酉為西方屬金,故正化於酉,對化於卯也。

白話文:

少陰經在子午時當令,因為少陰是君火,地位尊貴,正好位於南方的離宮,所以它在午時主導陽氣,在子時主導陰氣。

太陰經在醜未時當令,因為太陰屬土,土屬中宮,寄居於西南方的坤宮,佔據未位,所以它在未時主導陽氣,在醜時主導陰氣。

少陽經在寅申時當令,因為少陽是相火,地位比君火低,雖然有午時,但被君火佔據,而火生於寅,所以它在寅時主導陽氣,在申時主導陰氣。

陽明經在卯酉時當令,因為陽明屬金,酉時為西方,屬金,所以它在酉時主導陽氣,在卯時主導陰氣。

太陽司於辰戌,謂太陽為水,雖有子位,以居君火對化,水乃伏土中,即六戊天門戌,六己地戶辰是也,故水雖土用,正化於戌,對化於辰也。此天之陰陽合地之十二支,動而不息者也。但將年律起當年司天,相對一氣為在泉,餘氣為左右間,用在泉後一氣為初之氣,主六十日有奇。至司天為三之氣,主上半年。

白話文:

太陽主宰辰戌時辰,稱太陽為水,雖然有子位,但因正對南方君火進行變化,所以水就隱藏在土中,也就是六戊天門戌,六己地戶辰。所以雖然水是土運用的,但正化在戌,對化在辰。這是天上的陰陽與地上的十二地支相結合,永不停歇的運轉。

只要將年的律起定為當年的司天,相對應的一氣為在泉,其餘的氣為左右間。在泉之後的一氣為初之氣,主掌六十多天。到司天時為三之氣,主掌上半年。

(自大寒日後通主上半年也。至在泉為六氣,主下半年。自大暑日後通主下半年。)經曰:歲半已前天氣主之,歲半已後地氣主之者,此也天之六氣客也。將此客氣布於地之六氣步位之上,則有氣化之異也。經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者,謂司天曰上,位在南方,則面北立左右,乃左西右東也。

白話文:

從大寒那天開始,上半年由天上的氣候主導。在泉中的氣候屬於六種氣候,主導下半年。從大暑那天開始,下半年由地上的氣候主導。

《黃帝內經》中說:一年的一半之前,天氣主導;一年的一半之後,地氣主導。這就是天的六種氣候影響地的六種氣候的緣故。把天的六種氣候分佈在地的六種氣候的步位上,就會產生不同的氣候變化。

《黃帝內經》中說:上下有位置,左右有次序。所謂司天之氣在上面,位置在南方,那麼面向北方而站,左邊是西方,右邊是東方。

在泉曰下,位在北方,則面南立左右,乃左東右西也。故上下而左右殊。經曰少陽之右,陽明治之。乃南面而立,以閱之至也,非論上下左右之位,而與顯明之右,君火治之之意同,謂南面視之指位而言也。

白話文:

在泉水底下,位置在北方,那麼就要面向南方站立並調整左右方向,也就是左邊是東邊,右邊是西邊。因此,上下和左右是不同的。醫經上說少陽的右邊,由陽明經治療。這是面向南方站立,以查看最遠的地方。這不是討論上下左右的位置,而是和顯明之右(南面)和君火(陽明經)治療的意義相同,指的是面向南方所指示的位置。

少陰正化午對化子。太陰正化未對化醜。少陽正化寅對化申。陽明正化酉對化卯。太陽正化戌對化辰。厥陰正化亥對化巳。

白話文:

少陰經正位在午時,與化解在子時的關係。

太陰經正位在未時,與化解在醜時的關係。

少陽經正位在寅時,與化解在申時的關係。

陽明經正位在酉時,與化解在卯時的關係。

太陽經正位在戌時,與化解在辰時的關係。

厥陰經正位在亥時,與化解在巳時的關係。

歌曰

午(位火)寅(生火)同酉(屬金)未(寄土),戌(門水上伏天)亥(生木)正方由,十二支分半,余皆正化求。

白話文:

按照午(屬火)寅(生火)酉(屬金)未(寄土)的順序,再從戌(門水上伏天)到亥(生木)依序排列,十二地支分成兩半對應,其他地支則依序按照五行變化推算。

厥陰之氣大寒初,君火春分二上居,小滿少陽三候主,太陰大暑四交秋(分),五定陽明位寒暑,終於小雪!(客行天命,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主當只奉之,客勝則從,主勝則逆,二者自以多少為勝,而無復興常勝殊)。

白話文:

當厥陰屬性的寒氣初臨,君火性質的春季已進入二分之際,小滿節氣時少陽屬性掌管三候,太陰屬性的大暑時節進入四季中的秋季,五定節氣時陽明屬性掌管寒暑,最後在小雪節氣告終。(人體內外環境的變化,有寒、暑、燥、濕、風、火的轉化,身體應該順應這些變化,客氣強盛就順從,主氣強盛就抵抗,根據二者所佔比例多寡來衡量強弱,沒有經常性的勝利方或失敗方。)

四間:此以客氣論之,司天為三氣,在泉為終氣,余為左右間,司天左為四氣,右為二氣,在泉左為初氣,右為五氣。

白話文:

四間:這是從客觀自然環境的角度來探討的,主導天象的三種氣體,在地下水的泉水中則轉化為最後一種氣體,其餘的氣體則分佈在左右兩側;主導天象的左邊是第四種氣體,右邊是第二種氣體;在泉水中,左邊是第一種氣體,右邊是第五種氣體。

歌曰

如推四間居何地,標準司天與在泉,左四天旁同右二,左初右五列泉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