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石山

《運氣易覽》~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五、論六化

夫五行在地成形,(金木水火土,)在天為氣,而氣有六,乃天之元氣。然後三陰三陽上奉之。(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厥陰風木、少陽相火、太陽寒水、陽明燥金,)謂之六氣。皆有一化,木之化風,主於春;君火之化熱,主春末夏初,行暄淑之令,應君之德;相火之化暑,主於夏,炎暑乃行;金之化清與燥,主於秋,清涼乃行;(白露清氣也,金為庚辛,辛為丙婦,帶火之氣故燥,久雨霖霪,西風而晴,燥之兆也,西風而雨,燥濕爭也,而乃自晴。

)水之化寒,主於冬,嚴凜乃行;土之化濕與雨,主於長夏六月,土主於火,長在夏中,既成而主土潤,溽暑濕化行也;(經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則主雨之化見矣。

)凡春溫、夏暑、秋涼、冬寒,皆天地之正氣,(六氣司化之令,)其客行於主運,則自有逆順淫勝之異,由是氣候不一,豈可一定而論之?夫陰陽四時氣候,則始於仲月,而盛於季月,故經曰:差三十度而有奇。又言氣令盛衰之用,其在四維,四維者,辰戌丑未四季月也。

蓋春氣始於二月,盛溫於三月;夏氣始於五月,盛暑於六月;秋氣始於八月,盛涼於九月;冬氣始於十一月,盛寒於十二月,則氣差明矣。然五月夏至,陰氣生而反大熱,十一月冬至,陽氣生而反大寒者,蓋氣自下生,推而上之也。故陰生則陽上而愈熱,陽生則陰上而愈寒。

夏井清涼,冬井溫和,則可驗矣。

歌曰

君熱金清燥,水寒木化風,相行炎暑令,土濕雨同功。

白話文:

[五、討論六種氣化]

五行在大地形成各種物質形態,(如金、木、水、火、土,)而在天空中則表現為氣象,而這種氣象有六種,這就是天的原始之氣。接著,三陰三陽來支持這些氣象的運作。(包括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厥陰風木、少陽相火、太陽寒水、陽明燥金,)我們稱之為六氣。每種氣象都有其特定的轉化方式,例如木轉化為風,主要在春季;君火轉化為熱,主要在春末夏初,執行著暖和宜人的氣候,符合君主的德性;相火轉化為暑,主要在夏季,酷熱的天氣開始;金轉化為清涼與乾燥,主要在秋季,清涼的天氣開始;(白露帶來的清新空氣,金屬屬庚辛,辛是丙的配偶,帶有火的氣息所以會乾燥,若持續下雨,待西風吹起天氣就會放晴,這是乾燥的徵兆,若西風吹起卻下雨,那就是乾燥與潮濕在爭奪控制權,最後天氣還是會晴朗。

)水轉化為寒冷,主要在冬季,嚴寒的天氣開始;土轉化為潮濕與雨水,主要在長夏的六月,土受控於火,在夏天的中期,一旦完成其使命,就主導著土地的濕潤,炎熱的夏季,潮濕的天氣開始;(經典說:地氣上升成為雲,天氣下降成為雨,雨水源自地氣,雲來自天氣,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控制雨水的轉化。

)春溫、夏暑、秋涼、冬寒,都是天地的正常氣象,(這是六氣掌控的命令,)當這些氣象影響到主要的運行,就會出現逆轉、順序或過度的變化,因此天氣並非固定不變,怎麼可能用固定的理論來解釋呢?陰陽與四季的氣候,通常在每月的中旬開始,在每月的下旬達到高峯,因此經典說:每30度就有微妙的差異。此外,它還談到了氣象的盛衰,主要發生在四個角落,也就是辰、戌、醜、未,即四季的月份。

春天的氣象在二月開始,在三月達到溫暖的高峯;夏天的氣象在五月開始,在六月達到酷熱的高峯;秋天的氣象在八月開始,在九月達到涼爽的高峯;冬天的氣象在十一月開始,在十二月達到嚴寒的高峯,由此可看出氣象的差異。然而,五月夏至時,陰氣開始生長,反而天氣變得更熱,十一月冬至時,陽氣開始生長,反而天氣變得更冷,這是因為氣象從下方開始生長,向上推進。因此,當陰氣開始生長時,陽氣會向上移動,使天氣變得更熱,當陽氣開始生長時,陰氣會向上移動,使天氣變得更冷。

夏天井水涼爽,冬天井水溫暖,這就可以驗證上述理論。

歌詞說

君火帶來熱度,金屬帶來清涼與乾燥,水帶來寒冷,木轉化為風,相火執行著炎熱的命令,土與雨水一起工作。

2. 六、論交六氣時日

經曰:顯明(日也)之右,(卯位)君火之位;君火之右,(辰位)退行一步,(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相火(治主也)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乃六氣之主位也。自十二月中氣大寒日,交木之初氣;次之二月中氣春分日,交君火之二氣,(即前君火之位,)次至四月小滿日,交相火之三氣,(即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謂也。

)次至六月中氣大暑日,交土之四氣;次至八月中氣秋分日,交金之五氣;次至十月中氣小雪日,交水之六氣。每氣各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總之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共周一歲也。若(若字作除,理似順也。)歲外之餘,(余者於三百六十五日,除去五日作余,)及小月之日,(小月有六日亦除之,)則不及也。(除前餘日五日,又除小月六日,共除十一日,止有三百五十四日,不及三百六十五日也。

)但推之歷日,依節令交氣,常為每歲燥、濕、寒、暑、風、火之主氣,乃六氣之常紀,此謂地之陰陽,靜而守位者也。氣應之不同者,又有司天、在泉、左右四間之客氣。(假如子午二年,少陰君火司天,則必卯酉陽明燥金在泉,子之右間,厥陰亥木,子之左間,太陰醜土,卯之右間,少陽寅相火,卯之左間,太陽辰水。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此之謂也。

)客氣亦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乃行歲中之天命,輪居主氣之上,主氣則當只奉客之天命,動而不息者也。(大而言之,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分而言之,每氣各主六十日有奇,奇者八十七刻半。)客勝主則從,主勝客則逆,二者有勝而無復,每年以司天前第三位為在泉,第四位為初之氣。假如子為少陰君火司天,子前第三位卯為陽明燥金在泉,第四位辰為初之氣。

辰與戌對,同屬太陽寒水。(主大寒後至春分六十日有奇。)辰即卯之左間也。次巳為二之氣,巳與亥對,同屬厥陰木。(主春分後至小滿六十日有奇。)巳即午之右間也。次午為三之氣,午與子對,同屬少陰火。(主小滿後至大暑六十日有奇,)即司天氣也。次未為四之氣,未與醜對,同屬太陰土。

(主大暑後至秋分六十日有奇。)未即午之左間也。次酉為五之氣,酉與卯對,同屬少陽相火。(主秋分後至小雪六十日有奇。)申即酉之右間也。次酉為終之氣、酉與卯對,同屬陽明燥金。(主小雪後至大寒六十日有奇。)即在泉氣也。(按六氣司天者,主歲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左右。

在泉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如丑未歲土司天,面北而言左右,醜之左間相火寅,右間君火子,辰戌水在泉,面南而言左右,辰之左間厥陰巳木,右間陽明卯金。故曰左厥陰,右陽明也。是歲客之初氣厥陰亥木,二氣少陰子火,三氣即司天醜土,四氣少陽相火寅,五氣陽明卯金,終氣即在泉辰水,此司天,在泉、四間客氣。四間客氣加於主氣者,余皆依此。

白話文:

經文說:太陽光明(代表白天)的右邊(卯的位置),是君火的位置;君火的右邊(辰的位置),往後退一步(經歷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是相火(主宰之氣)的位置;再往後一步,是土氣主宰的位置;再往後一步,是金氣主宰的位置;再往後一步,是水氣主宰的位置;再往後一步,是木氣主宰的位置;這就是六種氣的主要位置。

從十二月中氣大寒那天開始,交接木的初氣;接著在二月中氣春分那天,交接君火的二氣(也就是之前君火的位置);接著到四月小滿那天,交接相火的三氣(也就是之前君火的右邊,往後退一步,相火主宰的位置);接著到六月中氣大暑那天,交接土的四氣;接著到八月中氣秋分那天,交接金的五氣;接著到十月中氣小雪那天,交接水的六氣。每一氣各佔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總共三百六十五天又二十五刻,這就是一年的週期。

如果(「若」字應作「除」,文理會更順暢)除去一年多出來的天數(多出來的,是指三百六十五天以外,剩下的五天),以及小月的天數(小月有六天也要除去),就會不足(除去前面多出來的五天,再除去小月的六天,總共除去十一天,只剩下三百五十四天,比三百六十五天少了)。

但只要按照曆法,依照節氣交接時令的規律推算,每年就會有燥、濕、寒、暑、風、火這些主導氣候的主氣,這是六氣運行的常規,這就是所謂大地的陰陽,靜止而守住自己的位置。氣的應變不同,還有司天、在泉,以及左右四間的客氣。(例如子午這兩年,少陰君火主司天,那麼卯酉的位置一定是陽明燥金主司在泉;子位的右邊間隔,是厥陰亥木,子位的左邊間隔,是太陰丑土;卯位的右邊間隔,是少陽寅木相火,卯位的左邊間隔,是太陽辰水。經文說:左右是陰陽運行的通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客氣也有寒、暑、燥、濕、風、火的變化,這是運轉於一年中的天命,輪流處於主氣之上,主氣則只是遵從客氣的天命,不停地運轉。(大體上來說,司天主管上半年,在泉主管下半年。細分來說,每一氣各主管六十天多一點,多出的那部分是八十七刻半。)客氣勝過主氣,主氣就順從;主氣勝過客氣,主氣就反抗。兩者之間,有勝過對方的時候,就沒有恢復的機會。每年以司天位置向前數第三個位置為在泉,第四個位置為初之氣。例如子年是少陰君火司天,從子向前數第三個位置卯是陽明燥金在泉,第四個位置辰是初之氣。

辰和戌相對,同屬於太陽寒水。(主要主管大寒後到春分這六十天多一點的時間。)辰就是卯的左邊間隔。接著巳是二之氣,巳和亥相對,同屬於厥陰木。(主要主管春分後到小滿這六十天多一點的時間。)巳就是午的右邊間隔。接著午是三之氣,午和子相對,同屬於少陰火。(主要主管小滿後到大暑這六十天多一點的時間),也就是司天的位置。接著未是四之氣,未和丑相對,同屬於太陰土。(主要主管大暑後到秋分這六十天多一點的時間。)未就是午的左邊間隔。接著酉是五之氣,酉和卯相對,同屬於少陽相火。(主要主管秋分後到小雪這六十天多一點的時間。)申就是酉的右邊間隔。接著酉是終之氣,酉和卯相對,同屬於陽明燥金。(主要主管小雪後到大寒這六十天多一點的時間。)也就是在泉之氣。(按照六氣司天來說,主管歲的位置在南方,所以面對北方來說左右。在泉的位置在北方,所以面對南方來說左右。例如丑未這兩年是土司天,面對北方來說左右,丑的左邊間隔是相火寅,右邊間隔是君火子;辰戌水在泉,面對南方來說左右,辰的左邊間隔是厥陰巳木,右邊間隔是陽明卯金。所以說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這一年客氣的初氣是厥陰亥木,二氣是少陰子火,三氣是司天丑土,四氣是少陽相火寅,五氣是陽明卯金,終氣是在泉辰水,這就是司天、在泉以及四間的客氣。四間客氣加上主氣,其他年份也都依照這種方式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