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易覽》~ 卷之三 (10)
卷之三 (10)
1. 辛巳年
氣與運同,寒不去,葉雪冰,冰殺氣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數至,陽復化。民病熱於中。宜治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寫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蒼,間谷宜稷(土),是氣也無犯司氣之寒。三之氣自小滿寅初,至大暑日子初,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徵火,客氣厥陰木,中見水運,歲運之水制火而生木,故天布風乃時舉。民病泣出,耳鳴,掉眩。
宜治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以甘緩之。歲谷宜蒼,間谷宜稻金。四之氣,自大暑日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宮土,客氣少陰火,中見水運,溽暑,濕熱相薄,爭於左上之。民病黃疸,而為胕腫。宜治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寫之,以酸收之。歲谷宜丹,間谷宜豆水。
五之氣,自秋分日亥初,至小雪日酉初,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氣太陰土,中見水運,土刑運,燥濕更勝,沉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寫之,以甘緩之。歲谷宜丹,間谷宜麻木。終之氣,自小雪日酉正,至大寒日未正,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羽水,客氣少陽火,中見水運。歲運得位,而畏太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瘟癘。宜治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寫之,以咸軟之。歲谷宜丹,間谷宜豆水。此六氣之化也。歲氣之交,天氣勝者,則有陽明之復;地氣勝者,則有太陽之復,觀其勝復,各以其治之。
白話文:
辛巳年,這一年氣候和運勢相同,寒冷之氣無法消退,出現了葉上積雪結冰的現象,冰的寒氣強烈散發,形成霜降,這一年草木上部的生長會受到影響,經常下寒冷的雨,但陽氣最終會恢復。人們容易在體內感到燥熱,應該治療太陽經的邪氣,用苦味的藥物來補益,用鹹味的藥物來瀉熱,用苦味的藥物來固澀,用辛味的藥物來潤燥。這一年適合種植青色穀物,間種則適合種植黃米(屬土),要避免觸犯主管寒冷之氣的時節。
從農曆小滿的寅時初刻到大暑的子時初刻,共六十多天,這段時間的主氣是少徵火,客氣是厥陰木,中間有水運的影響,這一年水運制約火氣而助長木氣,所以時常會刮風。人們容易出現哭泣、耳鳴、頭暈目眩等症狀。應該治療厥陰經的邪氣,用辛味的藥物來補益,用酸味的藥物來瀉邪,用甘味的藥物來緩解。這一年適合種植青色穀物,間種則適合種植稻米(屬金)。
從大暑的子時正刻到秋分的戌時正刻,共六十多天,這段時間的主氣是少宮土,客氣是少陰火,中間有水運的影響,天氣悶熱潮濕,濕熱之氣互相交織,在左上方形成。人們容易出現黃疸、身體浮腫等症狀。應該治療少陰經的邪氣,用鹹味的藥物來補益,用甘味的藥物來瀉邪,用酸味的藥物來收斂。這一年適合種植紅色穀物,間種則適合種植豆類(屬水)。
從秋分的亥時初刻到小雪的酉時初刻,共六十多天,這段時間的主氣是太商金,客氣是太陰土,中間有水運的影響,土氣制約水運,乾燥和潮濕的變化更加明顯,陰氣沉降,寒氣侵襲身體,會颳風下雨。應該治療太陰經的邪氣,用甘味的藥物來補益,用苦味的藥物來瀉邪,用甘味的藥物來緩解。這一年適合種植紅色穀物,間種則適合種植麻類(屬木)。
從小雪的酉時正刻到大寒的未時正刻,共六十多天,這段時間的主氣是少羽水,客氣是少陽火,中間有水運的影響。這一年運勢得位,但是畏懼太歲司令之氣,陽氣旺盛,冬眠的動物也會出來活動,河流不會結冰,地氣大發,草木開始生長,人們感到舒適。容易出現瘟疫等疾病。應該治療少陽經的邪氣,用鹹味的藥物來補益,用甘味的藥物來瀉邪,用鹹味的藥物來軟化。這一年適合種植紅色穀物,間種則適合種植豆類(屬水)。
以上是這一年六氣變化的情況。當歲氣交替時,如果天氣的氣勝過地氣,就會出現陽明經的復氣;如果地氣勝過天氣,就會出現太陽經的復氣。要仔細觀察勝復的情況,並根據情況進行治療。
2. 甲戌年(太乙天符)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宮土運。歲土太過,氣化運行先天,太宮下加太陰,太過而加,同天符。又土運臨戌,是謂歲會,氣之平也。平土之歲,命曰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正,五化齊修,其氣平,其性順,其用高下,其化豐滿,其政安靜,其候溽蒸,其令濕,其類土,其應長夏,其谷稷,其果棗,其實肉,春蟲倮,其畜牛,其物膚,其色黃,其味甘,其音宮,其數五。其在人也,其藏脾,其主口,其養肉,其病否,此歲運所主也。
(出「五常正大論」)。天地之氣,上見太陽,左間厥陰,右間陽明,故天政所布,其氣肅。下見太陰,左間少陽,右間少陰,故地氣靜而其令徐。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其谷玄黅黃,寒臨太虛,其政大舉,陽氣不令,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正極雨散,還於太陰,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敷於上,雷動於下,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萎不收,濡泄血溢。
(出「六元正紀論」)。歲半之前,天氣太陽主之,太陽有本標之化,寒政大舉,熱氣時應者,天氣得中也。歲半之後,地氣太陰主之,太陰之化從本,雨濕甚者,地氣之應也,寒化六,濕化五,是為正化之日,倮蟲育,鱗蟲靜,是為歲物所宜。燥毒不生,鱗蟲不成,其味鹹,地氣熱,是為地氣所制。
平土之歲,本不資化,涼運與地氣臨於戌土,氣盛先資化源,以助於水,所謂抑其運化,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也。食玄黅之谷,以全其真,闢歲之虛邪,(從沖後來之風),以安其正。以苦熱調上,以苦溫調下。運土在中,亦以苦溫調之。運同寒濕化,宜燥熱治之,常也。
(「五常正論」「六元正紀論」相參並)。初之氣,自癸酉年大寒日申初,至是年春分日午初,六十日有奇。主位太角木,客氣少陽火,中見土運。少陽中治以行春令,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癘,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宜治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寫之,以咸軟之。
歲谷宜玄水,間谷宜豆(水),則火不為邪。二之氣,自春分日午正,至小滿日辰正,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陽明金,中見土運。金土相和,大涼反至,民乃慘,草乃遇寒之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寒乃始。宜治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寫之,以苦泄之。歲谷宜玄,間谷宜黍(火),則燥不為邪。
三之氣,自小滿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太陽水,中見土運。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宜治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寫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玄,間谷宜稷(土),則寒不為邪。
白話文:
在甲戌年,由太陽寒水主管天空,太陰濕土主宰地面,中間見到太宮土運。這一年土的力量過於強大,氣候變化跟隨著這種力量,太宮向下影響太陰,兩者力量過強,形成了一種特殊天象。另外,土的力量在戌年達到頂峯,這被稱為“歲會”,表示氣候的平衡。在土力平衡的一年,我們稱之為“備化之紀”。氣候與天象協調,四時運轉正常,五行之化順利進行,氣候平和,性質溫順,自然界的運作高低有序,生機蓬勃,政局穩定,氣候潮濕,降雨充足,屬土的物質興旺,與長夏相應,主要糧食為稷,水果為棗,食物以肉類為主,春天的昆蟲活躍,家畜以牛為主,物質豐富,顏色為黃色,味道為甜,音樂為宮調,數字為五。在人類身上,主要影響脾臟,開竅於口,滋養肉體,疾病可能出現消化系統問題,這些都是由年運所決定的。
根據《五常正大論》,天地氣候上顯現太陽的特性,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所以天氣的變化呈現肅殺之象。下方顯現太陰,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因此地氣平靜,氣候變化緩慢。水和土的特性結合,上方對應辰星和鎮星。主要糧食為黑色、紅色和黃色的穀物。當寒氣來臨,天氣的變化非常劇烈,陽氣受到抑制,沒有陽光照射的水澤,火災等待時機爆發。少陽主導中期,雨水才會停止,極端的雨勢散去,回歸太陰的狀態。雲層向北極移動,濕氣開始擴散,水流滋養萬物,寒氣籠罩上空,雷聲在下方響起,寒濕之氣在氣候交換中佔據優勢。人們可能因寒濕而生病,肌肉萎縮,腳部無力,容易發生腹瀉和出血。
根據《六元正紀論》,在上半年,天氣由太陽主導,太陽具有基本和標誌的特點,寒冷的氣候會大幅下降,偶爾會有熱氣出現,這是天氣保持平衡的表現。下半年,地氣由太陰主導,太陰的變化遵循其基本規律,如果雨量過多,則是地氣的反應。寒冷的氣候持續六個月,濕氣則持續五個月,這就是正常的氣候變化。昆蟲和魚類在適宜的環境中繁衍生息,乾燥的毒害不會產生,魚類不會過度繁殖,食物的味道偏向鹹,地氣較熱,這是地氣對環境的控制。
在土氣平衡的一年,不需要特別的滋養,涼氣和地氣在戌年達到頂峯,氣候旺盛,需要先滋養水源,以補充水分,這有助於水的運行。抑制土氣的運轉,扶持弱小的力量,避免氣候突變導致疾病。食用黑色、紅色和黃色的糧食,以維護身體健康,避開虛弱邪氣的侵襲。使用苦熱調節上半身,使用苦溫調節下半身。土氣在中間,也可以使用苦溫調節。如果土氣和寒濕混合,應該使用燥熱來治療,這是常態。
根據《五常正論》和《六元正紀論》的參考,第一季的氣候從上一年的大寒開始,直到春分結束,共60天左右。主要的氣候由太角木主導,客氣由少陽火主導,中間見到土運。少陽主導春季的氣候,地氣移動,氣候變得溫暖,草木提前生長,人們可能會患癘疫,溫病可能爆發,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嘔吐和皮膚潰瘍。應該使用鹹味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使用甘味的食物來清熱解毒,使用鹹味的食物來軟化硬塊。
這一年適合食用黑色的糧食,間隔食用豆類糧食,這樣可以防止火氣過剩。第二季的氣候從春分開始,直到小滿結束,共60天左右。主要的氣候由少徵火主導,客氣由陽明金主導,中間見到土運。金和土相和,涼氣突然來臨,人們可能會感到悲傷,草木可能遭受寒氣的打擊。人們可能會感到胸悶、氣鬱,寒氣開始蔓延。應該使用酸味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使用辛辣的食物來清熱解毒,使用苦味的食物來排泄毒素。這一年適合食用黑色的糧食,間隔食用黍類糧食,這樣可以防止燥氣過剩。
第三季的氣候從小滿開始,直到大暑結束,共60天左右。主要的氣候由少徵火主導,客氣由太陽水主導,中間見到土運。天氣寒冷,降雨開始增多。人們可能會感到寒冷,也可能出現熱氣中暑,如癰疽、腹瀉、心悸、眩暈等症狀,如果不治療,可能會致命。應該使用苦味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使用鹹味的食物來清熱解毒,使用苦味的食物來鞏固身體,使用辛辣的食物來潤滑身體。這一年適合食用黑色的糧食,間隔食用稷類糧食,這樣可以防止寒氣過剩。
第四季的氣候從大暑開始,直到秋分結束,共60天左右。主要的氣候由太宮土主導,客氣由厥陰木主導,中間見到土運。土氣得到充分發揮,風氣和濕氣交錯,風氣化為雨水,草木得以成長、繁衍、成熟。人們可能會感到非常熱、乏力、肌肉萎縮、腳部無力、腹瀉、便血等症狀。應該使用辛辣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使用酸味的食物來清熱解毒,使用甘味的食物來緩和身體。這一年適合食用紅色的糧食,間隔食用稻類糧食,這樣可以防止風氣過剩。
第五季的氣候從秋分開始,直到小雪結束,共60天左右。主要的氣候由少商金主導,客氣由少陰火主導,中間見到土運。火氣能夠滋養土氣,土氣能夠滋養金氣,氣候和位置相互和諧,陽氣恢復,草木得以成長,人們得以舒暢。應該調節少陰的客氣,使用鹹味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使用甘味的食物來清熱解毒,使用酸味的食物來收斂身體。這一年適合食用紅色的糧食,間隔食用豆類糧食,這樣可以防止熱氣過剩。
最後一個季節的氣候從小雪開始,直到大寒結束,共60天左右。主要的氣候由太羽水主導,客氣由太陰土主導,中間見到金運。氣候和金運相互符合,地氣濕潤,陰冷籠罩,塵埃昏暗,郊外淒涼,人們可能會感到悲傷,寒風來臨,逆境中孕育的生命可能死亡。應該調節太陰的客氣,使用甘味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使用苦味的食物來清熱解毒,使用甘味的食物來緩和身體。這一年適合食用紅色的糧食,間隔食用麻類糧食,這樣可以防止濕氣過剩。在這個季節,不要違背掌管季節的氣候,因為涼氣的緣故。雖然整年的氣候平衡,但仍然可能有邪氣侵入,導致疾病突然爆發。
根據經典記載:“如果有人違背了自然法則,他們的疾病將迅速惡化,情況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