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石山

《運氣易覽》~ 卷之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7)

1. 三十二、六氣時行民病證治

三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少陽相火,民病熱中,聾瞑,血溢,膿瘡,咳,嘔,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四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太陰濕土,民病滿,身重。五之氣,太陽寒水,加臨陽明燥金,民避寒邪,君子周密。終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太陽寒水,民病關閉不禁,心痛,陽氣不藏而咳。

治法宜鹹寒平其上,甘溫治其下,腹而作寒中。

白薇,玄參,川芎,芍藥,旋覆花,桑白皮,當歸,甘草,生薑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大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自大寒至春分,加杏仁、升麻各半兩;春分至小滿,加茯苓,車前子各半兩;小滿至大暑,加杏仁、麻子仁各一分;大暑至秋分,加荊芥、茵陳蒿各一分;秋分至小雪,依正方;小雪至大寒,加紫蘇子半兩。

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氣化運行後天。初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厥陰風木,民病寒於右脅下。二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少陰君火,民病熱中。三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少陽相火,民病淚出,耳鳴,掉眩。四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太陰濕土,民病黃疸,胕腫。

五之氣,太陰濕土,加臨陽明燥金,濕相勝,寒氣及體,風雨乃行。終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太陽寒水,此下水克上火,民病溫厲。治法宜用辛涼以平其上,鹹寒調其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

敷和湯,治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病者而反右脅下寒,耳鳴淚出,掉眩,燥濕相摶,病民黃疸,浮腫,時作溫癘。

半夏,棗子,五味子,枳殼,茯苓,訶子,乾薑,橘皮,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宜酸滲之,泄之,清之,發之。

升明湯,治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病者氣鬱熱,血赤咳逆,頭痛,滿嘔吐,胸臆不利,聾瞑渴,身重,心痛,陽氣不藏,瘡瘍,煩躁。

紫檀香,車前子,青皮,半夏,酸棗仁,薔靡,生薑,甘草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薇去參各半兩,大暑至秋分加茯苓半兩,秋分至小雪依正方,小雪至大寒加五味子半兩。

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氣化運行後天。初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厥陰風木,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二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少陰君火,民病瘟癘盛行,遠近咸若。三之氣,太陰濕土,加臨少陽相火,民病身重,胕腫,腹滿。四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太陰濕土,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痛臚脹,甚則浮腫。

五之氣,陽明燥金,加臨陽明燥金,民病皮膚,寒氣及體。終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太陽寒水,民病關節禁固,腰脽痛。其法用酸平其上,甘溫治其下,以苦燥之,溫之,甚則發之,泄之,贊其陽火,令御甚寒。

白話文:

三十二、六氣時行民病證治

一年中的第三個時段,少陽相火的氣過盛,又遇到少陽相火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身體發熱、耳聾眼花、出血、長膿瘡、咳嗽、嘔吐、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渴、打噴嚏、打哈欠、喉嚨痛、眼睛紅腫,甚至可能突然暴斃。第四個時段,陽明燥金的氣過盛,又遇到太陰濕土的影響,百姓容易感到身體脹滿、沉重。第五個時段,太陽寒水的氣過盛,又遇到陽明燥金的影響,百姓要避免寒邪侵襲,君子也要謹慎小心。最後一個時段,厥陰風木的氣過盛,又遇到太陽寒水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大小便失禁、心痛、陽氣無法收藏而咳嗽。

治療方法宜用鹹寒的藥性來平息上部的火氣,用甘溫的藥性來治療下部的寒氣,腹部若出現寒症則用溫藥。

藥方組成:白薇、玄參、川芎、芍藥、旋覆花、桑白皮、當歸、甘草、生薑。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一大杯水煎至七分,去渣後於飯前服用。從大寒到春分,加入杏仁、升麻各半兩;春分到小滿,加入茯苓、車前子各半兩;小滿到大暑,加入杏仁、麻子仁各一分;大暑到秋分,加入荊芥、茵陳蒿各一分;秋分到小雪,按照原方;小雪到大寒,加入紫蘇子半兩。

巳亥年,厥陰風木掌管天時,少陽相火掌管地氣,天氣的變化運行是在後天。第一個時段,陽明燥金的氣過盛,又遇到厥陰風木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右脅下發冷的症狀。第二個時段,太陽寒水的氣過盛,又遇到少陰君火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身體發熱的症狀。第三個時段,厥陰風木的氣過盛,又遇到少陽相火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流淚、耳鳴、頭暈目眩等症狀。第四個時段,少陰君火的氣過盛,又遇到太陰濕土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黃疸、肢體浮腫等症狀。

第五個時段,太陰濕土的氣過盛,又遇到陽明燥金的影響,濕邪盛行,寒氣侵襲身體,就會有風雨。最後一個時段,少陽相火的氣過盛,又遇到太陽寒水的影響,這表示下方的寒水會剋制上方的火氣,百姓容易出現溫病(傳染性熱病)。治療方法宜用辛涼的藥性來平息上部的火氣,用鹹寒的藥性來調和下部的寒氣,要避開火氣,不要胡亂觸犯。

敷和湯:治療巳亥年,厥陰風木掌管天時,少陽相火掌管地氣,病患反而出現右脅下發冷、耳鳴流淚、頭暈目眩、燥濕相搏,百姓容易出現黃疸、浮腫,時常發生溫病。

藥方組成:半夏、棗子、五味子、枳殼、茯苓、訶子、乾薑、橘皮、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一大杯水煎至七分,去渣後於飯前服用,宜用酸味的藥物收斂,用滲濕的藥物利尿,用清熱的藥物清熱,用發散的藥物發汗。

升明湯:治療寅申年,少陽相火掌管天時,厥陰風木掌管地氣,病患容易出現氣鬱化熱、咳血逆氣、頭痛、胸悶嘔吐、胸口不適、耳聾眼花口渴、身體沉重、心痛、陽氣無法收藏、長瘡、煩躁等症狀。

藥方組成:紫檀香、車前子、青皮、半夏、酸棗仁、薔薇、生薑、甘草。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一杯水煎至七分,去渣後於飯前服用。從大寒到春分,加入白薇(去掉玄參)各半兩;大暑到秋分,加入茯苓半兩;秋分到小雪,按照原方;小雪到大寒,加入五味子半兩。

丑未年,太陰濕土掌管天時,太陽寒水掌管地氣,天氣的變化運行是在後天。第一個時段,厥陰風木的氣過盛,又遇到厥陰風木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出血、筋骨僵硬、關節不利、身體沉重、筋脈萎縮等症狀。第二個時段,少陰君火的氣過盛,又遇到少陰君火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瘟疫盛行,遠近地區都一樣。第三個時段,太陰濕土的氣過盛,又遇到少陽相火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身體沉重、肢體浮腫、腹脹等症狀。第四個時段,少陽相火的氣過盛,又遇到太陰濕土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皮膚發熱、突然出血、瘧疾、心痛腹脹,嚴重的話還會出現浮腫。

第五個時段,陽明燥金的氣過盛,又遇到陽明燥金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皮膚病,寒氣侵襲身體。最後一個時段,太陽寒水的氣過盛,又遇到太陽寒水的影響,百姓容易出現關節僵硬、腰腿疼痛等症狀。治療方法宜用酸味的藥物平息上部的火氣,用甘溫的藥物治療下部的寒氣,用苦燥的藥物去除濕邪,用溫熱的藥物溫補身體,嚴重的話還需要用發汗或利尿的藥物來處理,並輔助陽氣,使其能夠抵禦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