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石山

《運氣易覽》~ 卷之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3)

1. 二十、六十年主客加臨天氣

(子午)初寒切霜雪冰,二風雨蟲三暑烘,四雨霪零走雷電,五溫風兮燥寒終。(丑未)初蟲風,二疵疫,雷雨電雹三氣中,四乃炎沸五涼燥,大寒凝冽六之工,熱風時氣。(寅申)初是二雨,三為災亢攻,四風霧露五寒早,寒風雨蟲六驗攻。(卯酉)初風雨,二熱疫,三發涼風四雨蒙,涼風雨蟲五能致,蟄出不冰應六宮。

瘟疫。(辰戌)初溫涼二,寒熱冰雹三所通,四風雨蟲五濕熱,寒雪地濕六不空。(巳亥)初霧昧,二雨熱,熱風雨蟲三卻同暴雨溽濕熱用四,雨五六蟄不冰窮。

此皆客行天令居上,故有是不同之化,然平氣至,必當其期,過不及則先後其候於交氣期,各差十三日而應。

歌曰

六十年中紀運歌,運克氣者為不和,氣如生運名順化,運被氣克天刑多,小逆見之運生氣,氣運合則天符過。

(小逆如己卯歲,雖金與土相得,然子臨父位為逆。)

2. 二十一、論無符

司天者,司直也,主行天之令,上之位也。歲運者,運動也,主天地間人物化生之氣,中之位也。在泉者,主地之化,行乎地中,下之位也。一歲之中,有此上中下三氣各行化令,而氣偶符會而同者,則同其化,雖無克復之變,則有中病、徐暴之異。是謂當年之中,司天之氣與中氣運同者,命曰天符。

符之為言合也,天符共十二年,而十二年中,又有與當年十二律、五行同者,又是歲會,命曰太乙天符。太乙者,尊之之號也。謂一者天會,二者歲會,三者運會。只有四年,不論陰年陽年皆曰天符。經曰:天符為執法,歲會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邪之中,則執法者,其病速而危;行令者,其病徐而持;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蓋以氣令中人則深矣。歲會幹律(支也,又辰止。)同而非天令,言行令者,象方伯無執法之權,故無速害病,但執持而矣。

白話文:

掌管天空的,是主管執行天道命令的,居於最高的位置。年度運行的,是支配天地間萬物生長的氣息,居於中間的位置。在地下的,主管地面的變化,在地層中運行,處於最低的位置。在一年之中,這上、中、下三種氣息各自執行他們的命令,如果氣息相遇且相合,就會產生相同的影響,即使沒有出現剋制或反彈的現象,也會有中等、緩慢或急劇的疾病差異。這就是說,在一年之中,天空的氣息和中間的氣息運行相同時,我們稱之為天符。

"符"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合」,天符共有十二年,在這十二年中,又有與當年的十二律呂、五行相符合的,這種情況被稱為歲會,我們稱之為太乙天符。太乙是對其的尊稱。它包含三種情形:一是天會,二是歲會,三是運會。只有四年,無論是陰年還是陽年,都稱為天符。古籍記載:天符是負責執法的,歲會是負責執行命令的,太乙天符是尊貴的人。如果邪氣侵入,那麼執法人會得病快且危險;執行命令的人,病程緩慢且病情穩定;尊貴的人,病情急遽且可能致命。

這是因為氣息影響人的程度非常深。歲會的干支律呂相同,但並非天道的命令,所以執行命令的人,就像地方官員一樣,沒有執法的權利,因此不會造成迅速的危害,只是持續存在而已。

3. 二十二、論歲會

夫當年十干建運,與年辰、十二律、五行相會,故曰歲會,氣之平也。故不以陰年陽年,乃是取四時正中之月為四直承歲,子午卯酉是也。而土無正位,各寄旺四季之末一十八日有奇,則通論承歲,辰戌丑未是也。外有四年,壬寅皆木,庚申皆金,是二陽年。癸巳皆火,辛亥皆水,是二陰年,是運與年辰相會而不為歲會者,謂不當四年正中之令故也。

除二陽年,則癸巳辛亥二陰年,雖不明歲會,亦上下五行相佐,皆為平氣之歲,物生脈應,皆必合期,無先後矣。歲會八年中,內四年與司天氣同入太乙天符。

白話文:

在每年的十天幹運行,與年辰、十二音律、五行相交會,因此稱作「歲會」,這是氣運的平衡狀態。所以不管是陰年或陽年,我們都是取四季最中間的月份作為四個直接承接歲運的月份,也就是子、午、卯、酉這幾個月份。而土並沒有固定的方位,它在每個季節的最後十八天左右特別旺盛,所以討論承接歲運時,我們通常會提到辰、戌、醜、未這幾個月份。另外,有四年份,壬寅都是木年,庚申都是金年,這兩年屬於陽年。而癸巳都是火年,辛亥都是水年,這兩年屬於陰年。這些運氣和年辰相交會但卻不算作「歲會」的,因為它們並不在四年中的正確中間月份。

除了兩個陽年之外,癸巳和辛亥這兩個陰年,雖然沒有明確的「歲會」,但上下五行之間仍互相輔助,因此都算是氣運平穩的一年,生物的生長和脈象的反應,都會按照時間來到,不會有先後的差異。在「歲會」的八年中,其中四年會和主管天空氣運相同,進入「太乙天符」的運行規律中。

4. 二十三、論同天符同歲會

運氣與在泉合,其氣化陽年曰同天符,陰年曰同歲會。故六十年中,太乙天符四年,天符十二年,歲會八年,同天符六年,同歲會六年,五者離而言之,共三十六年。合而言之,止有二十七年。經言二十四歲者,不言歲會也。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按經推步,誠可知也。

白話文:

當運氣與在泉的氣候相配合時,如果這一年的氣化屬陽,我們稱之為「同天符」;若屬陰,則稱為「同歲會」。在六十年的週期裡,「太乙天符」出現四年,「天符」出現十二年,「歲會」出現八年,「同天符」和「同歲會」各出現六年。若分別來看,這些加起來共有三十六年;但若合在一起看,實際上只有二十七年。經典中所說的二十四年,並未包括「歲會」。因為這種氣候的變化有多有少,導致疾病的形式或輕或重,死亡的時間或早或晚。然而,根據經典來推算,這些確實是可以預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