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易覽》~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十九、論客氣
六氣分上下左右而司天令,十二支分節令時日而司地化。上下相召,而寒、暑、燥、濕、風、火與四時之氣不同者,蓋相臨不一使然也。六氣司於十二支,有正對之化。厥陰司於巳亥,謂厥陰木也,木生於亥,故正化於亥,對化於巳也。卯雖為正木之分,乃陽明金對化也,所謂從生而順於己。
少陰司於子午,謂少陰為君火尊位,正得南方離位,故正化於午,對化於子也。太陰司於醜未,謂太陰為土,土屬中宮,寄於坤位西南,而居未分,故正化於未,對化於醜也。少陽司於寅申,謂少陽相火,位卑於君火,雖有午位,君火居之,火生於寅,故正化於寅,對化於申也。陽明司於卯酉,謂陽明為金,酉為西方屬金,故正化於酉,對化於卯也。
太陽司於辰戌,謂太陽為水,雖有子位,以居君火對化,水乃伏土中,即六戊天門戌,六己地戶辰是也,故水雖土用,正化於戌,對化於辰也。此天之陰陽合地之十二支,動而不息者也。但將年律起當年司天,相對一氣為在泉,餘氣為左右間,用在泉後一氣為初之氣,主六十日有奇。至司天為三之氣,主上半年。
(自大寒日後通主上半年也。至在泉為六氣,主下半年。自大暑日後通主下半年。)經曰:歲半已前天氣主之,歲半已後地氣主之者,此也天之六氣客也。將此客氣布於地之六氣步位之上,則有氣化之異也。經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者,謂司天曰上,位在南方,則面北立左右,乃左西右東也。
在泉曰下,位在北方,則面南立左右,乃左東右西也。故上下而左右殊。經曰少陽之右,陽明治之。乃南面而立,以閱之至也,非論上下左右之位,而與顯明之右,君火治之之意同,謂南面視之指位而言也。
少陰正化午對化子。太陰正化未對化醜。少陽正化寅對化申。陽明正化酉對化卯。太陽正化戌對化辰。厥陰正化亥對化巳。
歌曰
午(位火)寅(生火)同酉(屬金)未(寄土),戌(門水上伏天)亥(生木)正方由,十二支分半,余皆正化求。
厥陰之氣大寒初,君火春分二上居,小滿少陽三候主,太陰大暑四交秋(分),五定陽明位寒暑,終於小雪!(客行天命,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主當只奉之,客勝則從,主勝則逆,二者自以多少為勝,而無復興常勝殊)。
四間:此以客氣論之,司天為三氣,在泉為終氣,余為左右間,司天左為四氣,右為二氣,在泉左為初氣,右為五氣。
歌曰
如推四間居何地,標準司天與在泉,左四天旁同右二,左初右五列泉邊。
白話文:
[十九、討論客氣的作用]
天地間的六氣(寒、暑、燥、濕、風、火)分別主宰著天空的秩序,而十二地支則根據節氣、季節和日期,掌控著地面的變化。六氣與十二地支相互呼應,導致了寒、暑、燥、濕、風、火這些天氣現象與四季的氣候有所不同,這是因為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非固定不變。
六氣與十二地支之間存在一種對應的轉換關係。例如,厥陰之氣在巳亥兩時最為旺盛,代表木性。木在亥時開始生長,因此其主要作用時間在亥時,而對應的轉換時間在巳時。卯時雖然也是木的主導時段,但卻被陽明之氣(金屬性)所對應轉換,這就是所謂的順應自身屬性的規律。
少陰之氣在子午時最為強烈,象徵君火的尊貴地位,正好位於南方離位,所以主要作用時間在午時,而對應的轉換時間在子時。太陰之氣在醜未時最為顯著,象徵土性,屬於中宮,寄居在坤位的西南方向,居於未時,所以主要作用時間在未時,對應轉換時間在醜時。少陽之氣在寅申時最為活躍,象徵相火,地位低於君火,雖然午時也具有火的屬性,但被君火所佔據,火在寅時開始生發,因此主要作用時間在寅時,對應轉換時間在申時。陽明之氣在卯酉時最為強烈,象徵金屬性,酉時正是西方金屬的屬性,所以主要作用時間在酉時,對應轉換時間在卯時。
太陽之氣在辰戌時最為旺盛,象徵水性,雖然子時也有水的屬性,但被君火所對應轉換,水在土中潛藏,即在六戊天門戌和六己地戶辰中,所以即使水受到土的影響,主要作用時間仍在戌時,對應轉換時間在辰時。這些是天上的陰陽之氣與地上的十二地支相互作用,永不停歇的結果。
要計算每年的氣候特徵,我們首先確定當年的天空主宰氣候,然後相對應的一種氣候作為地下的主宰,剩下的氣候則成為左右兩側的輔助。地下主宰之後的氣候為第一階段的氣候,主導大約六十天。到了天空主宰時,則進入第三階段的氣候,主導上半年。
(從大寒日後開始,一直持續到上半年結束。到了地下主宰時,則進入第六階段的氣候,主導下半年。從大暑日後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半年結束。)古籍中提到:一年的前半段由天氣主導,後半段則由地氣主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些是天上的六種客氣。當我們將這些客氣放在地面上的六個位置上時,就會產生不同的氣候變化。
古籍中提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指的是天空主宰的氣候稱為上,位置在南方,面向北方站立時,左右位置分別是西和東。地下主宰的氣候稱為下,位置在北方,面向南方站立時,左右位置分別是東和西。因此,上下和左右的位置會有所不同。
古籍中提到:「少陽之右,陽明治之」,指的是面向南方站立,以這種方式觀察,這並不是在討論上下左右的位置,而是與「顯明之右,君火治之」的意思相同,指的是面向南方觀察時,所指的具體位置。
以下是各氣候的主要作用時間和對應轉換時間:
- 少陰之氣:主要作用時間在午時,對應轉換時間在子時。
- 太陰之氣:主要作用時間在未時,對應轉換時間在醜時。
- 少陽之氣:主要作用時間在寅時,對應轉換時間在申時。
- 陽明之氣:主要作用時間在酉時,對應轉換時間在卯時。
- 太陽之氣:主要作用時間在戌時,對應轉換時間在辰時。
- 厥陰之氣:主要作用時間在亥時,對應轉換時間在巳時。
歌訣如下:
午時(屬火)、寅時(生火)、酉時(屬金)、未時(寄土),戌時(門水上伏天)、亥時(生木),這些時刻的主要作用時間由此決定。十二地支中的六個時刻各掌管半年,其他時刻則需尋找主要作用時間。
厥陰之氣在大寒初期開始作用,君火之氣在春分後第二階段主導,少陽之氣在小滿後第三階段主導,太陰之氣在大暑後第四階段進入秋季(秋分),第五階段陽明之氣主導寒暑交替,最終在小雪時結束。(客氣遵循天命,會產生寒、暑、燥、濕、風、火等氣候變化。主人應順應這些變化,如果客氣佔優勢,就順應它;如果主人氣佔優勢,就反對它。這兩者會根據各自的力量大小來決定勝負,而不是固定不變的。)
關於四間的計算方法,天空主宰的氣候為第三階段,地下主宰的氣候為最後階段,其餘氣候則成為左右兩側的輔助。天空主宰的左側為第四階段,右側為第二階段;地下主宰的左側為第一階段,右側為第五階段。
歌訣如下:
如果想知道四間的位置,可以參考天空主宰和地下主宰的位置。天空主宰的左側與第四階段相對應,右側與第二階段相對應;地下主宰的左側與第一階段相對應,右側與第五階段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