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易覽》~ 卷之一 (14)
卷之一 (14)
1. 十五、論勝復
運有盛衰,氣有虛實,更相迎隨,以司歲也。故經曰:有餘而往,不足從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者,此也。故運互有太少勝復之變作矣。太過則先天時化以氣勝實,故不勝者受邪,不及則後天時化以氣衰虛,故勝己者來克。
被克之後,必待時而復也行復於所勝,則己不可前,故待得時,則子當旺,然後子為母復仇,如木運少角歲,金清化來勝,則子火為復,(復亦勝也,火反勝金,故曰勝復同也,)反熱化勝金也。火運少徵歲,水寒化來勝,則子土為復,反濕化勝水也。土運少宮歲,木風化來勝,則子金為復,反清化勝木也。
金運少商歲,火熱化來勝,則子水為復,反化勝火也。水運少羽歲,土濕化來勝,則子木為復,反風化勝土也。故言勝復同者,此也。《玄珠》論六氣有正化、對化之司,若正氣化令之實甚,則勝而不復;對司化令之虛微,則勝而有復。勝甚則復甚,勝微則復微,所謂邪氣化日也。
(言六氣勝甚復甚,勝微復微。)如是氣不相得,則邪氣中人而疾病矣。然天地之氣,亦行勝復。故經曰: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蓋勝至則復,復已而勝,故無常氣乃止,復而不勝則是生氣已絕,故曰傷生也。又歲氣太過,則不勝者受邪,若得其實,而反欺侮其所不勝己者,運不及,所勝者來克,乘氣之虛,又為不勝己者凌侮,如是終必受邪,以元非勝己之氣,必自傷也。故經曰:侮反受邪,此之謂也。
如是不一,則在氣候,以別之也。
白話文:
[十五、討論勝復原理]
運氣有盛衰起伏,氣候有虛實變化,這些要素相互影響,共同決定著每年的氣候特徵。因此,古書上說:如果運氣旺盛,則氣候會跟隨其特性;反之,如果運氣衰弱,氣候也會呈現出與其特性相反的現象。這就是運氣間「勝復」現象的來源。運氣太強,會提前天時的氣候轉換,以強勢氣候壓制其他,導致弱者易受侵襲;運氣太弱,則會延遲天時的氣候轉換,以衰弱的氣候呈現,使得強者能輕易剋制。
受到剋制後,運氣必會等待適當的時機進行反擊。例如,當木運衰弱的年份,金氣來侵,子代的火氣會來報仇,以熱力反擊金氣。同樣,當火運衰弱的年份,水氣來侵,子代的土氣會來報仇,以濕度反擊水氣。當土運衰弱的年份,木氣來侵,子代的金氣會來報仇,以清冷反擊木氣。當金運衰弱的年份,火氣來侵,子代的水氣會來報仇,以寒涼反擊火氣。當水運衰弱的年份,土氣來侵,子代的木氣會來報仇,以風力反擊土氣。這就是所謂的「勝復同理」。
《玄珠》中提到,六氣有正常的轉換,也有異常的轉換。如果正常的氣候轉換太強烈,則只會有勝利,不會有反擊;如果異常的氣候轉換太微弱,則會有勝利,同時也會有反擊。氣候轉換的強烈程度越大,反擊的力度也越大;氣候轉換的強烈程度越小,反擊的力度也越小。這就是所謂的「邪氣化日」。
如果氣候之間無法協調,則邪氣會侵入人體,導致疾病。天地之間的氣候,也會有勝復的現象。在一年中的前三個月,天氣主導,這是勝的常態;在一年中的最後三個月,地氣主導,這是復的常態。勝復之間,輪流更替,沒有固定的狀態。如果復而不勝,則表示生命力已經枯竭,這就是所謂的「傷生」。
如果一年中的氣候太過強烈,則弱者易受侵襲。如果強者欺侮比自己弱的一方,而運氣又不足,那麼原本被剋制的一方就會趁虛而入,再次欺侮強者。如此一來,強者最終還是會受到侵害,因為原本剋制對方的氣候並非強者的本質,最終還是會自我傷害。這就是古書上所說的「侮反受邪」的道理。
對於這些現象,並非只有這一種解釋,還需根據具體的氣候狀況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