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易覽》~ 卷之二 (7)
卷之二 (7)
1. 三十二、六氣時行民病證治
辰戌之歲,太陽司天,太陰在泉,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乃少陽相火,加臨厥陰風木,民病溫,身熱頭疼,嘔吐,肌腠瘡瘍。二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少陰君火,民病氣鬱中滿。三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少陽相火,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中熱瞀悶,四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太陰濕土,民病大熱少氣,肌肉痿,足痿,注下赤白。五之氣,少陰君火,加臨陽明燥金,民乃舒。
終之氣,太陰濕土,加臨太陽寒水,民乃悽愴,孕死。治去甘溫以平,酸苦以補,抑其運氣,扶其不勝。
白話文:
在辰戌年,太陽主控上天,太陰隱藏在泉水之下,氣化運行順應先天。
第一種氣,屬於少陽相火,加臨厥陰風木,百姓會發熱,頭疼嘔吐,肌肉皮膚出現瘡瘍。
第二種氣,屬於陽明燥金,加臨少陰君火,百姓會感覺氣鬱、胸悶。
第三種氣,屬於太陽寒水,加臨少陽相火,百姓會發寒,又會發熱,長出癰疽,小便不通,心中煩躁悶熱。
第四種氣,屬於厥陰風木,加臨太陰濕土,百姓會發高燒、氣短,肌肉萎縮,腳部麻痺,小便不通,排出紅白相間的液體。
第五種氣,屬於少陰君火,加臨陽明燥金,百姓的身體才會舒暢。
靜順湯,治辰戌之歲,太相司天,太陰在泉,病者身熱,頭痛,嘔吐,氣鬱中滿,瞀悶,少氣,足痿,注下赤白,肌腠瘡瘍,發為癰疽。
白話文:
靜順湯,用於處理辰戌年的疾病,這時太歲星君掌管天象,太陰星位於泉位,患者會有發燒、頭痛、嘔吐、腹脹不適、頭暈目眩、氣短、腳部無力、小便赤白、皮膚潰瘍的症狀,最後可能演變為癰疽。
白茯苓(去皮),乾木瓜(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牛膝(去苗,酒浸,各三兩),防風(去釵),訶子(煨,,去核),甘草(炙),乾薑(炮,各半兩)
白話文:
- 白茯苓(去皮):1 兩
- 乾木瓜:1 兩
- 附子(炮製,去皮臍):3 兩
- 牛膝(去苗,酒浸):3 兩
- 防風(去釵):適量
- 使君子(煨製,去核):適量
- 甘草(炙製):半兩
- 乾薑(炮製):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其年自大寒至春分,宜用附子加枸杞半兩;自春至小滿,依前入附子同枸杞;自小滿至大暑,去附子、木瓜、乾薑,加人參、枸杞、地榆、香白芷、生薑各三分;自大暑至秋分,依正方加石榴皮半兩;秋分至小雪依正方;自小雪至大寒,去牛膝,加當歸、芍藥、阿膠炒各三分。
白話文:
上備咀:
- 每劑用四錢
- 加入一大碗水
- 煎至藥液剩七分
- 去掉殘渣
- 飯前服用
一年四季用藥調整:
- 大寒至春分:加入附子、枸杞各半兩
- 春至小滿:繼續加入附子、枸杞
- 小滿至大暑:去除附子、木瓜、乾薑,加入人參、枸杞、地榆、香白芷、生薑各三分
- 大暑至秋分:根據基本方,加入石榴皮半兩
- 秋分至小雪:沿用基本方
- 小雪至大寒:去除牛膝,加入當歸、芍藥、阿膠炒各三分
卯酉之歲,陽明司天,少陰在泉,氣化運行後天。初之氣,太陰濕土,加臨厥陰風木,此下克上,民病中熱脹,面目浮腫,善眠鼽衄,嚏欠嘔,小便黃赤,甚則淋。二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少陰君火,民病厲大至,善暴死。三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少陽相火,民病寒熱。四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太陰濕土,此下土克上水,民病暴僕,振慄,譫妄,少氣咽乾,引飲,心痛,癰腫,瘡瘍,寒瘧,骨痿,便血。五之氣,厥陰風木,加臨陽明燥金,民氣和。
白話文:
在卯酉年份,陽明經氣主控天空,少陰經氣潛藏於地下,氣化運行於天地之間的新陳代謝。初始之氣,太陰經屬濕土,加臨於厥陰經屬風木,使得下克上,百姓容易患上熱脹病,臉部浮腫,愛打瞌睡、流鼻血、打噴嚏、嘔吐,小便黃赤,嚴重時還會有排尿困難。第二之氣,少陽經屬相火,加臨於少陰經屬君火,百姓容易發重大疾病,容易暴斃。第三之氣,陽明經屬燥金,加臨於少陽經屬相火,百姓容易患上寒熱病。第四之氣,太陽經屬寒水,加臨於太陰經屬濕土,使得下土克上水,百姓容易患暴病,發抖、說胡話、氣短、咽喉乾燥、口渴、心痛、生瘡、腫脹、寒瘧、肌肉萎縮、便血。第五之氣,厥陰經屬風木,加臨於陽明經屬燥金,百姓身體健康。
終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太陽寒水,此克上,民病溫。治法宜鹹寒以抑火,辛甘以助金,汗之,清之,散之,以安其運氣。
白話文:
寒邪深入人體,太陽寒水被少陰君火剋制,這種情況叫「克上」,會導致民眾出現溫病。治療的方法應該是使用鹹寒的藥物來抑制火氣,使用辛甘的藥物來幫助肺金,同時發汗、清熱、散寒,以使氣機運轉正常。
審平湯,治卯酉之歲,陽明司天,少陰在泉,病者中熱,面浮,鼽鼻,少便黃赤,甚則淋,或癘氣行,善暴僕,振慄,譫妄,寒瘧,癰腫,便血。
白話文:
審平湯
用於歲次兔和雞年,陽明經脈當令,少陰經脈虛弱,患者體內有熱,面浮腫,鼻孔生瘡,小便發黃發紅,嚴重時會小便不利,或者有邪氣遊走,容易突然仆倒,寒戰、神志錯亂、瘧疾、癰腫、便血。
遠志(去心,薑汁炒),紫檀香(各一兩),天門冬(去心),山茱萸(各二分),白芍藥,白朮,甘草,生薑(各半兩)
白話文:
遠志(去除心部,用薑汁炒過)1兩
紫檀香 1兩
天門冬(去除心部)2分
山茱萸 2分
白芍藥 0.5兩
白朮 0.5兩
甘草 0.5兩
生薑 0.5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自大寒至春分,加茯苓、半夏、紫蘇、生薑各半兩;自春分至小滿,加玄參、白薇各半兩;小滿至大暑,去遠志、山茱萸、白朮,加丹參、澤瀉各半兩;大暑至秋分,去遠志、白朮,加酸棗仁、車前子各半兩;自秋分至大寒並依正方。
白話文:
上個月咀嚼服用的藥方:每次服四錢,用一杯水煎煮,煎至七分滿,去掉渣滓,在飯前服用。從大寒到春分,加入茯苓、半夏、紫蘇、生薑,各半兩。從春分到小滿,加入玄參、白薇,各半兩。從小滿到大暑,去掉遠志、山茱萸、白朮,加入丹參、澤瀉,各半兩。從大暑到秋分,去掉遠志、白朮,加入酸棗仁、車前子,各半兩。從秋分到大寒,沿用最初的藥方組成。
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厥陰風木,民病溫,氣拂於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生瘡。二之氣,太陰濕土,加臨少陰君火,民病熱鬱,咳逆,嘔吐,瘡發於中,胸臆不利,頭痛,身熱昏憒,膿瘡。
白話文:
寅申年份,少陽相火掌管天。厥陰風木潛藏於地底。氣化運行,源自先天。初期的氣,少陰君火,作用於厥陰風木,會令人生病發燒,氣上逆,血從鼻孔流出,眼睛發紅,咳嗽、氣逆,頭痛,血崩,脅部脹滿,皮膚出現瘡。第二期的氣,太陰濕土,作用於少陰君火,會令人疾病纏身,發熱,咳嗽、氣逆,嘔吐,胸部或腹部生瘡,胸悶不適,頭痛,發燒昏迷,膿瘡。
三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少陽相火,民病熱中,聾瞑,血溢,膿瘡,咳,嘔,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四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太陰濕土,民病滿,身重。五之氣,太陽寒水,加臨陽明燥金,民避寒邪,君子周密。終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太陽寒水,民病關閉不禁,心痛,陽氣不藏而咳。
治法宜鹹寒平其上,甘溫治其下,腹而作寒中。
白話文:
第三種氣:少陽相火
- 如果少陽相火過旺,會導致:
- 發燒
- 耳聾失明
- 出血
- 膿瘡
- 咳嗽
- 嘔吐
- 鼻出血
- 口渴
- 打噴嚏
- 喉嚨痛
- 眼睛發紅
- 容易暴斃
第四種氣:陽明燥金
- 如果陽明燥金過旺,會導致:
- 腹脹
- 身體沉重
第五種氣:太陽寒水
- 如果太陽寒水過旺,會導致:
- 避寒
- 身體虛弱
最後一種氣:厥陰風木
- 如果厥陰風木過旺,會導致:
- 肢體無法收縮
- 心痛
- 陽氣外泄引發咳嗽
白薇,玄參,川芎,芍藥,旋覆花,桑白皮,當歸,甘草,生薑
白話文:
白薇:可滋陰清熱,涼血止汗
玄參:可滋陰降火,清熱解毒
川芎:可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芍藥:可養血和營,緩急止痛
旋覆花:可清熱利尿,除濕退黃
桑白皮:可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甘草:可補脾益氣,調和諸藥
生薑:可發散風寒,溫中止嘔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大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自大寒至春分,加杏仁、升麻各半兩;春分至小滿,加茯苓,車前子各半兩;小滿至大暑,加杏仁、麻子仁各一分;大暑至秋分,加荊芥、茵陳蒿各一分;秋分至小雪,依正方;小雪至大寒,加紫蘇子半兩。
白話文:
服用上㕮咀,每次取四錢藥材,加入一大杯水煎煮,去除藥渣,只剩下七分藥液,在飯前服用。
- 大寒至春分:加入杏仁、升麻各半兩。
- 春分至小滿:加入茯苓、車前子各半兩。
- 小滿至大暑:加入杏仁、麻子仁各一分。
- 大暑至秋分:加入荊芥、茵陳蒿各一分。
- 秋分至小雪:按照原始配方服用。
- 小雪至大寒:加入紫蘇子半兩。
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氣化運行後天。初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厥陰風木,民病寒於右脅下。二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少陰君火,民病熱中。三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少陽相火,民病淚出,耳鳴,掉眩。四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太陰濕土,民病黃疸,胕腫。
白話文:
在巳亥年,厥陰風木主宰天象,少陽相火潛藏在泉水之中,氣化運行隨著後天而生。
剛開始的氣息,陽明燥金,作用在厥陰風木之上,百姓容易得右脅下的寒病。
第二個氣息,太陽寒水,作用在少陰君火之上,百姓容易得中熱的病症。
第三個氣息,厥陰風木,作用在少陽相火之上,百姓容易出眼淚、耳鳴、頭暈。
第四個氣息,少陰君火,作用在太陰濕土之上,百姓容易得黃疸、腹脹。
五之氣,太陰濕土,加臨陽明燥金,濕相勝,寒氣及體,風雨乃行。終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太陽寒水,此下水克上火,民病溫厲。治法宜用辛涼以平其上,鹹寒調其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
白話文:
五天的天氣,太陰濕土遇到了陽明燥金,濕氣佔優,寒氣侵入身體,於是颳起風下雨。最後一天,少陽相火遇到了太陽寒水,這是下方的水剋制上方火,人們會患上溫熱疾病。治療的方法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平息上面,用鹹寒的藥物來調節下面,要忌憚火氣,不能隨意接觸。
敷和湯,治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病者而反右脅下寒,耳鳴淚出,掉眩,燥濕相摶,病民黃疸,浮腫,時作溫癘。
白話文:
敷和湯,治療在已亥之年的疾病。那年,厥陰風木之氣主宰天空,少陽相火之力在上水泉。患者出現右脅下寒痛,伴有耳鳴、流淚、頭暈目眩。燥濕之氣相交摶,導致民眾出現黃疸、浮腫,有時還會發作溫熱之病。
半夏,棗子,五味子,枳殼,茯苓,訶子,乾薑,橘皮,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宜酸滲之,泄之,清之,發之。
白話文:
半夏、棗、五味子、枳殼、茯苓、訶子、乾薑、橘皮、甘草(各 120 克)
升明湯,治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病者氣鬱熱,血赤咳逆,頭痛,滿嘔吐,胸臆不利,聾瞑渴,身重,心痛,陽氣不藏,瘡瘍,煩躁。
白話文:
升明湯
適用於寅申年,少陽相火主宰天空,厥陰風木潛藏於地中,患者出現以下症狀:
- 氣鬱化熱,血色鮮紅,咳嗽氣逆
- 頭痛,噁心嘔吐,胸中憋悶不適
- 耳聾,眼睛昏暗,口渴
- 身體沉重,心臟疼痛
- 陽氣不收斂,容易生瘡瘍
- 心煩氣躁
紫檀香,車前子,青皮,半夏,酸棗仁,薔靡,生薑,甘草
白話文:
- 紫檀香:一種香木
- 車前子:一種植物,可入藥
- 青皮:柑橘類水果的果皮,可入藥
- 半夏:一種中藥材,可止嘔化痰
- 酸棗仁:一種中藥材,可安神助眠
- 薔靡:薔薇花,可入藥
- 生薑:一種辛香調味料,可入藥
- 甘草:一種中藥材,可補氣益脾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薇去參各半兩,大暑至秋分加茯苓半兩,秋分至小雪依正方,小雪至大寒加五味子半兩。
白話文:
上方中藥需用上等的材料,每次服用四錢,搭配一碗水煎煮。煮至藥材濃縮至七分之一,去除渣滓。飯前服用。從大寒到春分,加入白薇和去參,各半兩。從大暑到秋分,加入茯苓半兩。從秋分到小雪,按照原始方劑服用。從小雪到大寒,加入五味子半兩。
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氣化運行後天。初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厥陰風木,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二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少陰君火,民病瘟癘盛行,遠近咸若。三之氣,太陰濕土,加臨少陽相火,民病身重,胕腫,腹滿。四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太陰濕土,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痛臚脹,甚則浮腫。
白話文:
牛、羊年,太陰濕土掌管天空,太陽寒水隱於地泉,氣化運轉在身體後天。
第一種氣,厥陰風木,與自身厥陰風木疊加,人們容易出血、筋脈拘緊、關節不利、身體沉重、肌肉萎縮。
第二種氣,少陰君火,與自身少陰君火疊加,人們容易發生瘟疫,遠近皆有。
第三種氣,太陰濕土,與少陽相火疊加,人們容易身體沉重、腹部腫脹、腹滿。
第四種氣,少陽相火,與太陰濕土疊加,人們容易皮膚熱、出血暴多、瘧疾、心痛脹滿,嚴重時會浮腫。
五之氣,陽明燥金,加臨陽明燥金,民病皮膚,寒氣及體。終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太陽寒水,民病關節禁固,腰脽痛。其法用酸平其上,甘溫治其下,以苦燥之,溫之,甚則發之,泄之,贊其陽火,令御甚寒。
白話文:
五之氣,即陽明燥金,如果陽明燥金再加劇,人們會得皮膚病,寒氣會侵襲身體。終之氣,即太陽寒水,如果太陽寒水再加劇,人們會得關節僵硬、腰痛和腹痛。治療方法是:用酸味的食物平衡上焦,用甘溫的食物調理下焦,用苦燥之品乾燥身體,溫暖身體,病情嚴重時,可採用發汗、瀉下的方法,促進陽火,抵禦嚴寒。
備化湯,治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病者關節不利,筋脈脅急,身重痿弱,或瘟癘盛行,遠近咸若,或胸腹滿悶,甚則浮腫,寒瘧,血溢,腰脽痛。
白話文:
備化湯
用途: 針對特定年份(與五行相關),當土行元素過盛而水行元素不足時所引發的疾病。
症狀:
- 關節不適,活動受限
- 筋脈緊繃,疼痛
- 身體沉重,虛弱
- 瘟疫流行,症狀類似於感冒
- 胸腹悶脹,嚴重時會出現水腫
- 寒性瘧疾
- 血流異常,導致出血
- 腰部和臀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