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石山

《運氣易覽》~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五藏所入之味歌

酸主收之屬肝藏,苦堅入心甘緩脾,辛性味散能調肺,咸則軟兮於腎宜。

2. 六氣所宜之味歌

鹹寒二火木辛涼,甘熱當令治太陽,苦折太陰宜苦熱,陽明之味苦溫嘗。

3. 二十七、論六病

明陰陽運轉之六氣,辨南北歲政之尊卑,察主勝客勝之由,審淫勝郁復之變,須在脈,然後為工矣。五運不及,則所勝者來克;五運太過,則不勝者受邪。天地六氣,互相臨遇,應則順,否則逆。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唯天地勝復之氣不形於證者,乃初氣終三氣,天之勝,四氣盡終氣,地之復。

白話文:

瞭解陰陽運行的六種氣候變化,區分南北各地的氣候強弱,觀察主氣和客氣強弱的原因,判斷陰陽盛衰變化的情況,必須通過脈診,才能真正掌握醫術。

五運不足,則被壓制的氣候會來侵犯;五運過剩,則不強的氣候會受到外邪侵襲。天地六氣,相互交會,相應則順遂,不應則逆亂。氣候相協調則身體安和,不協調則致病。只有天地間主宰勝衰的氣候變化不表現於症狀中,那就是初氣到三氣為天氣佔優,四氣到終氣為地氣回升。

蓋以氣不以位,故不以形症觀察也,余則當知六脈。故經曰: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其脈大而浮,陽明之至其脈短而澀,太陽之至其脈大而長。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不當其位者病,(見於他位也。

白話文:

本質上氣不循其位,所以不從形體症狀來辨別。我認為應當瞭解六脈。因此經書上說:厥陰脈至時其脈象結實有力,少陰脈至時其脈象細小彎曲,太陰脈至時其脈象沉穩,少陽脈至時其脈象浮大,陽明脈至時其脈象短促澀滯,太陽脈至時其脈象洪大而悠長。脈象達到適中且協調時則正常,脈象過度或極端時則有病。脈象反常時有病,脈象不到位時有病,脈象未到時反而至時有病,陰陽互易時危險,脈象不應在所見部位時有病(即見於其他部位)。

)迭易其位者病,(左見右脈,右見左脈。)失守其位者危。(脈已見於他鄉,本宮見賊殺之氣,故病危,)此之謂也。然人之生也,雖五行備於一身,生氣根於內,亦隨天地之氣卷舒也,何以明之?謂如春脈弦,夏脈洪,秋脈毛,冬脈石是也。夫人感運氣而生,亦曰感運氣而疾。

白話文:

如果脈象時時移動位置的人會生病。(例如左手摸到右手的脈象,右手摸到左手的脈象。)如果脈象失去原本的位置,就更危險。(脈象已經出現在其他部位,而原本的部位出現了邪氣入侵的跡象,所以病危。)這就是所說的。然而,人的生命雖然五行俱全,但生氣根植於內,也會隨著天地之氣的變化而舒展收縮。怎麼證明呢?比如春季的脈象是弦緊的,夏季的脈象是洪大的,秋季的脈象是細弱的,冬季的脈象是堅硬的。人感應運氣而生,也感應運氣而生病。

經曰:逆之則變生,變生則病,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當立歲氣以診別之,「平人氣象論」曰:太陽脈至洪大而長,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難經》引此亦論三陰三陽之脈者,乃以陰陽始生之淺深而言之也,六脈者,(指前厥陰之至其脈弦等,)蓋言運與氣,勝復臨遇,正當行令,當其司化之時而應,故脈之動不相同。若交氣交運時日,及期而見,無相先後、不及太甚,方謂之平,若差之者,當知其病也。

白話文:

中醫經典說:違背自然規律就會產生變化,變化就會導致疾病。萬物生長都有它相應的規律,人體氣血運行也遵循一定的規律。我們要根據不同季節的氣候特點來診斷疾病。《平人氣象論》提到:太陽脈搏動強勁有力、綿長;少陽脈搏動時而快時而慢、時而短時而長;陽明脈搏動浮大、短促。《難經》引用這段話時,也是在論述三陰三陽脈象。這主要是根據陰陽氣血盛衰的程度來判斷的。六種脈象(包括厥陰脈的弦脈等),都是反映氣血運行和勝復臨遇的情況。當人體氣血運行正常時,脈動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如果氣血交接失衡,脈動就會出現異常,這時就要考慮是否有疾病的存在。

4. 二十八、論南北政

運用十干起,則君火不當其運也。六氣以君火為尊,五運以濕土為尊,故甲己土運為南政。蓋土以成數,貫金木水火,位居中央,君尊南面而行令,餘四位以臣事之,北面而受令,所以有別也。而人脈應之,甲己之歲二運南面論脈,則寸在南,而尺在北。少陰司天,兩寸不應,乃以南為上,北為下,正如男子面南受氣尺脈常弱;女子面北受氣尺脈常盛之理同。以其陰氣沉下故不應耳。

白話文:

如果按照十干的運轉法則來推算,那麼「君火」就不會在它的運勢中。在六氣中,君火是最尊貴的;在五運中,濕土是最尊貴的。因此,甲己土運就是南政。

因為土是所有數字的根基,它貫通金木水火,位於中央。君王尊貴,面南而行令。其他四個方位就像臣子一樣,面北受令。所以有區別。

而人的脈象也與此相應。甲己年的兩個運勢中,面南論脈的話,寸脈在南,尺脈在北。少陰主宰天,左右寸脈都不應(於天),所以南方為上,北方為下。這就像男子面南受氣,尺脈通常較弱;女子面北受氣,尺脈通常較盛的道理一樣。因為陰氣沉降,所以不應(於天)。

六氣之位則少陰居中,而厥陰居右,太陰居左,此不可易也。其少陰則主兩寸尺,厥陰司天,在泉當在右,故右不應。太陰司天,在泉當在左,故左不應,依南政而論尺寸也。若覆其手診之,則陰沉於下,反沉為浮,細為大矣。又經曰: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言死生之逆順者,更在診以別其反,詳其交,而後造死生之微也。

白話文:

在人體的位置上,少陰在中間,厥陰在右側,太陰在左側,這是不可改變的。少陰掌管手腕寸脈和尺脈,厥陰屬於天,在脈搏上應在右側,所以右側沒有脈搏是異常的。太陰也屬於天,在脈搏上應在左側,所以左側沒有脈搏也是異常的。這是根據《南政論》來論述寸脈和尺脈的。

如果手心向上診脈,陰脈沉降在下方,反常地變為浮脈,細脈變得粗壯。古經上說:「寸脈和尺脈相反代表死亡,陰脈和陽脈相交也代表死亡。」首先根據年齡來判斷體質,然後查看左右脈象是否正常。如果左右脈象異常,再根據脈象的反常和相交的情況,仔細診斷,才能判斷生死吉凶。

歌曰

土位居南號曰君,火金木水北方臣,運須濕土(起甲己故)當尊位,六氣仍先君火論。

5. 二十九、論運氣加臨尺寸脈候不應交反說

經曰:陰陽交者死,謂歲當陽在左,脈反見右;歲當陰在右,脈反見左,左右交見是謂交。若左獨然,或右獨然,是不應,非交也。惟寅、申、巳、亥、辰、戌、醜、未八年有之。經曰:尺寸反者,謂歲當陰在寸,而脈反見於尺;歲當陽在尺,而脈反見於寸,尺寸俱反,方謂之反。若尺獨然,或寸獨然,是不應,非反也。

白話文:

《內經》說:陰陽相交而死,是指當年陽氣旺盛時脈象出現在左側,脈象卻反見於右側;當年陰氣旺盛時脈象出現在右側,脈象卻反見於左側,左右相交出現就是所謂的「交」。如果只有左側獨自出現,或是隻有右側獨自出現,那就不符合,不是「交」。只有寅、申、巳、亥、辰、戌、醜、未這八年才會有這種情況。《內經》說:寸口和尺脈反逆,是指當年陰氣在寸口,脈象卻反見於尺脈;當年陽氣在尺脈,脈象卻反見於寸口,寸口和尺脈都反逆,才叫做「反」。如果只有尺脈獨自出現,或是隻有寸口獨自出現,那就不符合,不是「反」。

惟子、午、卯、酉四年有之。蓋造化之氣變常,則氣血紛擾而為病矣。經曰:先立其年,以和其氣,左右應見,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也。舉此為例,餘歲同法。粗工不知,呼為寒熱。攻寒令熱,脈不變而熱疾已生,制熱令寒,脈如是而寒疾又起,欲求其適,安可得乎?夭枉之因,率由此也。

白話文:

子、午、卯、酉這四個年份特別容易生病。這是因為天地萬物的靈氣變化無常,導致人體氣血混亂而生病。經典中說:先確定病人的年份,用藥來調節氣血,觀察左右脈象的變化,才能判斷生死的吉凶。舉這個例子來說,其他年份用藥方法類推就可以了。那些粗淺的醫生不知道這點,把疾病都叫做寒病或熱病。他們以為攻寒就能治熱病,但脈象不改變,反而生出熱症;以為抑熱就能治寒病,結果脈象沒變,寒症又起了。要想讓病人康復,怎麼可能呢?所以,過早死亡的很多原因都是因為這樣。

凡三陰司天,在泉,上下南北二政,或左或右,兩手寸尺其脈沉下,沉下不相應者,覆手,則沉為浮,細為大矣。

白話文:

當三陰經運行當旺(司天)時,脈象在寸口脈,表現為上下南北兩個方向的脈象,或偏左或偏右。兩手寸口脈的沉脈(寸脈、尺脈)下沉而且脈象深沉而微弱,覆手取脈時,沉脈會變為浮脈,細脈會變為大脈。

機按:左右交見,惟寅、申、巳、亥、辰、戌、醜、未八年有之,上下相反惟子、午、卯、酉四年有之。蓋太陰、厥陰主左右,言少陽主寸尺言故也。

白話文:

十二地支中,寅(虎)、申(猴)、巳(蛇)、亥(豬)、辰(龍)、戌(狗)、醜(牛)、未(羊)這八年,陽氣外發,出現在左右兩側的手太陰肺經和足厥陰肝經上。而子(鼠)、午(馬)、卯(兔)、酉(雞)這四年,陽氣內斂,出現在上下兩側的足太陰脾經和手厥陰心包經上。這是因為肺經和肝經主氣上行,故而陽氣出現在左右兩側;而脾經和心包經主氣下行,故而陽氣出現在上下兩側。

6. 尺寸交反死脈歌

如太陰司天,陰脈歲當見左寸,反見右寸,其右寸本然陽脈,而移左寸,曰陰陽交,交者死。若左獨陰脈不見,或右獨不見,乃不應陰氣,止病而已,尺同。惟寅、申、巳、亥、辰、戌、醜、未八年有之。少陰司天,陰脈歲當見兩寸,反見兩尺,其兩尺本然陽脈,而移兩寸,曰尺寸反,反者死,尺同。尺寸獨義同前,惟子、午、卯、酉四年有之。

白話文:

如果太陰當值,陰脈應該出現在左手的寸脈位置,但實際上卻出現在右寸,而原本屬於陽脈的右寸卻移到了左寸,這就是「陰陽交」,出現「陰陽交」現象的人會死亡。

如果左寸脈上只有陰脈,或者右寸脈上只有陽脈,也就是沒有陰陽氣血的協調,這時只是生了病,不會死亡,尺脈的診斷與此相同。只有在寅、申、巳、亥、辰、戌、醜、未這八年纔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少陰當值,陰脈應該出現在兩手的寸脈位置,但實際上卻出現在兩尺,而原本屬於陽脈的兩尺卻移到了兩寸,這就是「尺寸反」,出現「尺寸反」現象的人會死亡,尺脈的診斷與此相同。只有在子、午、卯、酉這四年纔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歌曰

左寸交右右交左,右尺交左左交右,兩寸反移兩尺居,兩尺反移兩寸守。

不應謂陰之所在,脈乃沉細不應,本脈也,若覆手診之,則沉為浮,細為大矣。尺寸本無上下,今以上下字言之,以別南北政,司天在泉所主耳。

白話文:

不要說陰脈所在處,脈象應沉細無力,這纔是正常的脈象,如果覆手診脈,那麼沉脈就會變成浮脈,細脈就會變成大脈了。尺寸本來沒有所謂的上或下, 現在用上下兩個字來說明,是為了區別陽脈和陰脈的主管部位,也就是司天在泉所主掌的部分。

歌曰

南政寸上尺居下,北政尺上寸下推,三陰司天不應上,在泉於下不應之,太陰須診左寸尺,厥陰右手寸尺持,少陰脈兼兩寸尺,此理微妙誠難知。

白話文:

南部診脈時,拇指在寸脈上方,食指在尺脈下方。

北部診脈時,食指在寸脈上方,拇指在尺脈下方。

三陰經所主的水液,不能診上焦的寸脈。

三陰經所主的水液,不能診下焦的尺脈。

診太陰肺經,要按左手寸脈和尺脈。

診厥陰肝經,要按右手寸脈和尺脈。

診少陰腎經,要按兩手的寸脈和尺脈。

這個道理非常深奧微妙,難以理解。

按脈不應,專指三陰言,然少陰君主也,故主兩寸兩尺,所以少陰司天,兩寸不應;少陰在泉,兩尺不應,子之左醜屬太陰,故太陰司天,左寸不應;太陰司地,左尺不應。子之右亥屬厥陰,故厥陰司天,右寸不應;厥陰在泉,右尺不應。但看三陰所在,司天主寸,在泉主尺,不論南政北政,此要法也。

白話文:

在把脈時,如果脈象不正常,特別是指三陰經。其中,少陰經主宰天,掌管左寸動脈。少陰經在湧泉穴,掌管左尺動脈。少陽經屬子時,左寸、左尺動脈不應手吧。

太陰經屬醜時,右寸、右尺動脈不應手吧。

厥陰經屬亥時,右寸、右尺動脈不應手吧。

因此,只要查看三陰經所在的位置,掌管天的為寸動脈,掌管湧泉穴的為尺動脈。不論是南方政區還是北方政區,這都是重要的診脈法則。

一人臥病,醫診左尺不應,以為腎已絕矣,死在旦夕。更醫診之,察色切脈,則面戴陽,氣口皆長而弦,乃傷寒三陽合病也。又方涉海為風濤所驚,遂血鬱而神懾,為熱所搏,乃吐血一升許,且脅痛,煩渴,譫語,投小柴胡湯,減參,加生地,半劑後,俟其胃實,以承氣湯下之而愈,適是年歲運,左尺當不應,此天和脈,非腎絕也。

白話文:

有一位病人臥病在牀,醫生診斷他左手寸口脈搏無力,認為他的腎氣已經耗盡,不久就會死亡。後來換了一位醫生給他診斷,查看他的面色並切脈,發現他的臉色紅潤,脈象浮而有力,屬於傷寒三陽合病。

此外,這位病人過去曾經搭船出海,受風浪驚嚇,導致血氣鬱結,神志受損,被熱邪侵襲,吐血約一升多,還有肋部疼痛、口渴、說胡話的症狀。醫生給他服用了小柴胡湯,減少了參的用量,加上了生地黃,服了一半劑量後,等到他的胃氣充實,再用承氣湯瀉下,病就好了。

其實,當時恰逢該病人流年運勢的影響,左手寸口脈搏本來就不應該有反應,這是自然脈象,並不是腎氣耗盡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