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易覽》~ 卷之一 (8)
卷之一 (8)
1. 九、論五天五運之氣
天分五氣,地列五行,五氣分流,散於其上,經於列宿,下合方隅,則命之以為五運。丹天之氣,經於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臨戊癸之位,立為火運。黅天之氣,經於心尾角軫四宿之上,下臨甲己之位,立為土運。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四宿之上,下臨乙庚之位,立為金運。
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四宿之上,下臨丙辛之位,立為水運。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臨丁壬之位,立為木運。此五氣所經,二十八宿與十二分位相臨,灼然可見,因此以紀五天而立五運也。戊為天門乾之位也,己為地戶巽之位也。自房至畢十四宿為陽,主晝;自昴至心十四宿,為陰,主夜,通一日也。
若以月建法論之,則立運之因,又可見也。蓋丙者,火之陽,建於甲己歲之首,正月建丙寅,丙火生土,故甲己為土運。戊者,土之陽,建於乙庚歲之首,正月建戊寅,戊土生金,故乙庚為金運。庚者,金之陽,建於丙辛之首,正月建庚寅,庚金生水,故丙辛為水運。甲者,木之陽,建於戊癸歲之首,正月建甲寅,甲木生火,故戊癸為火運。
壬者,水之陽,建於丁壬歲之首,正月建壬寅,壬水生木,故丁壬為木運。是五運皆生於正月建干,豈非日月歲時相應而制用哉?
一說自開闢來,五氣秉承元會運世,自有氣數,天地萬物所不能逃,近世當是土運,是以人無疾而亦痰,此與勝國時多熱不同。勝國時火運。如俗稱楊梅瘡,自南行北,人物雷同。土濕生黴,當曰黴瘡。讀醫書五運八氣,南北二政,豈獨止於一年一時,而煩忘世運會元之統耶?
人旅寓北方,夏秋久雨,天行咳嗽,頭痛,用益元散(滑石六兩,甘草一兩)、薑蔥湯調服,應手效。日發數十斤,此蓋甲己土運,濕令痰壅肺氣上竅,但泄膀胱下竅而已,不在咳嗽例也。
戊年楚地春溫,人不相吊,予以五瘟丹投泉水,率童子分給,日起數百人。五瘟丹,乙庚年黃芩為君,丁壬山梔為君,丙辛黃柏為君,戊癸黃連為君,甲己甘草梢為君,為君者多一倍也。餘四味與香附,紫蘇為臣者,減半也。七味生用。末用大黃三倍,煎濃湯去渣,熬膏和丸,如雞子大,硃砂、雄黃等分為衣,貼金箔,每用一丸,取泉水浸七碗,可服七人。
丹溪曰:小兒痘陳文仲用木香散、異攻散,溫熱之藥,多因立方之時,乃值運氣寒水司天,在泉時令又值嚴冬大寒,為陰寒氣鬱遏,瘡不紅綻,故用辛熱之劑發之。今人不分時令寒熱,一概施治,誤人多矣。
一人年四十五,平生瘦弱血少,值庚子年歲金太過,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症。皮膚拆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厚,反而莫能搔癢。子制一方,名生血潤膚飲。用歸、耆、生熟地、天麥二門冬、五味、片芩、瓜蔞仁、桃仁泥、酒紅花、升麻煎服十數貼,其病如脫,大便結燥,如麻仁、郁李仁。後治十數人皆驗。
白話文:
天空被劃分為五種氣,地面則有五行,五種氣在天空中分散流動,經過二十八宿,並與地面的方位相對應,我們稱之為五運。紅色天空的氣,經過牛、女、奎、壁這四個星座,對應地面上的戊癸位置,被定義為火運。黃色天空的氣,經過心、尾、角、軫這四個星座,對應地面上的甲己位置,被定義為土運。白色天空的氣,經過亢、氐、昴、畢這四個星座,對應地面上的乙庚位置,被定義為金運。
黑色天空的氣,經過張、翼、婁、胃這四個星座,對應地面上的丙辛位置,被定義為水運。青色天空的氣,經過危、室、柳、鬼這四個星座,對應地面上的丁壬位置,被定義為木運。這些氣在天空中的流動,與二十八宿以及十二方位的相對位置,十分明顯,因此我們以此來記錄五種天空的氣,並定義五運。
天門乾的位置是戊,地戶巽的位置是己。從房到畢的十四個星座代表陽,掌管白天;從昴到心的十四個星座代表陰,掌管夜晚,這樣就組成了完整的一天。
如果按照月建法來討論,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運的形成。丙代表火的陽性,它在甲己年的開始,正月建在丙寅,丙火生成土,所以甲己年被定義為土運。戊代表土的陽性,它在乙庚年的開始,正月建在戊寅,戊土生成金,所以乙庚年被定義為金運。庚代表金的陽性,它在丙辛年的開始,正月建在庚寅,庚金生成水,所以丙辛年被定義為水運。甲代表木的陽性,它在戊癸年的開始,正月建在甲寅,甲木生成火,所以戊癸年被定義為火運。壬代表水的陽性,它在丁壬年的開始,正月建在壬寅,壬水生成木,所以丁壬年被定義為木運。五運都是由正月建幹所生成的,這難道不是日、月、年、時相呼應而產生的結果嗎?
據說自古以來,五氣遵循著特定的規律,有著固定的數量,天地萬物都無法逃避。近世應該是土運的時期,所以人們即使沒有疾病也會有痰,這和過去火運時期多熱病的情況不同。過去的火運時期,像俗稱的楊梅瘡,從南向北傳播,人與動物都受到同樣的影響。土濕生黴,所以被稱為黴瘡。讀醫書上的五運八氣,南北兩政,豈只是止於一年或一時,而忽略了世運會元的整體統籌呢?
人在北方旅行,夏季和秋季長時間下雨,導致流行咳嗽和頭痛,使用益元散(滑石六兩,甘草一兩)和薑蔥湯調服,效果立竿見影。一天可能要發放幾十斤的藥物,這是因為甲己年的土運,濕氣使痰積聚,肺氣上升,但只需要排泄膀胱的下竅,並不是一般的咳嗽情況。
在戊年,楚地春季溫暖,人們不互相安慰,我將五瘟丹投入泉水中,讓孩童們分發,每天可以幫助數百人。五瘟丹的配方會根據不同的年份有所變化:乙庚年以黃芩為主藥,丁壬年以山梔為主藥,丙辛年以黃柏為主藥,戊癸年以黃連為主藥,甲己年以甘草梢為主藥,主藥的份量是其他藥材的兩倍。其他四種藥材和香附、紫蘇作為輔助藥材,份量減半。所有藥材生用。最後加入三倍的大黃,煮成濃湯去渣,熬成膏狀,做成雞蛋大小的丸子,外面裹上等量的硃砂和雄黃,再貼上金箔,每次使用一顆,取泉水浸泡七碗,可供七人服用。
丹溪先生說:小兒痘,陳文仲使用木香散、異攻散等溫熱藥物,大多因為他創立這個方子的時候,正值寒水司天的運氣,當時在泉的時令又是嚴冬大寒,陰寒氣鬱鬱不得舒展,導致瘡口不紅,所以使用辛熱的藥物來促進發疹。現在的人不區分時令的寒熱,一概施治,誤導了很多人。
有一個人,四十五歲,一生體質瘦弱,血液較少。庚子年金氣過盛,到了秋天,乾燥的金氣掌權,長時間不下雨,他得了乾燥症。皮膚乾裂,手腳乾燥,搔抓時皮屑飛揚,出血疼痛,指甲變得厚重,無法搔癢。我制定了一個方子,名叫生血潤膚飲。使用當歸、黃耆、生熟地、天冬、麥冬、五味子、黃芩片、瓜蔞仁、桃仁泥、酒紅花、升麻煎服十多帖,他的病情立刻得到了改善,大便結燥,如麻仁、郁李仁。後來我用這個方子治療了十多個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天氣玄運:五行的氣散佈在天空的各個方位,與五天相對應,因此命名為玄運。
歌曰:
金素亢氐昴畢前,水玄張翼婁胃懸,
木蒼危室柳鬼宿,火舟牛女奎壁邊,
土黅心尾角軫度,下臨運位上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