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鑒》~ 新刻藥鑑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新刻藥鑑卷之二 (6)

1. 鹿角膠

氣溫,味苦鹹,氣薄味厚。生精血,秘精髓,止血崩,除腰脊之疼,補虛羸勞絕之劑,血家之聖藥也。與川芎同用,上補頭角,及面部之血。與白芍當歸同用,中補脾胃之血,使脾胃永不受邪。與熟地同用,下補腎家之陰。與條芩槐角同用,能補大腸之血而涼之。隨其所至,而各有所補焉。

予嘗治一人腸風下血並血痢者,諸藥不效,即用鹿角膠以治之,服一斤愈。或問其故,予曰,大腸雖云多血,亦多氣也,其人患血病數月,則血愈虧,而氣愈盈,邪火灼真陰,即草根樹皮,安能療之哉。故用鹿角膠為主,人乳為輔,大佐以涼血藥,則血生以配氣,而氣不得逼血妄行,故其患乃止。方用鹿角膠一斤。

何首烏赤者六兩,分三制,一用旱蓮草汁浸,一用冬青子汁浸,一用桑椹汁浸,當歸六兩制同。白芍三兩,川芎一兩,自己發漆一兩,胎髮漆一兩,曬熟地五兩,茯神四兩,乳浸加倍為良,渾沌皮一付,俱為細末,煉蜜和膠為丸。久服諸病不染,極能黑鬚發,美顏色,壯精神,填骨髓,固腎元。

內加家白菊乳制,又能明目清心。此天一生水之要藥也,痘家熱症,用之於涼血解毒藥中立效。蓋熱毒既盛,則真陰為其所灼爍矣,真陰既損,則熱毒用之益熾,世之治者,每每用解毒湯單服,是救一息之危,不知真陰不至,則熱邪雖退,刻即生矣。予嘗用此劑於涼血解毒藥中以養陰,則養陰者,乃所以退陽也,悟者得之。

又脾泄之人,服之亦妙。藥後不可食鹿肉,鹿肉忌雉肉。

白話文:

鹿角膠

鹿角膠性溫,味苦鹹,氣味平和,但氣較輕,味較重。它能滋生精血,補充精髓,止血崩,治療腰脊疼痛,是補益虛弱勞損的良藥,更是治療血虛的聖藥。

與川芎同用,能上行補益頭部和面部的血液循環。與白芍、當歸同用,能中補脾胃的血液,使脾胃免受邪氣侵襲。與熟地同用,能下補腎陰。與黃芩、槐角同用,能補益大腸的血液並使其降火。鹿角膠的功效多樣,能根據不同部位的需要進行滋補。

我曾治療一位腸風下血兼血痢的病人,其他藥物都無效,於是用鹿角膠治療,服下一斤後就痊癒了。有人問我原因,我說:大腸雖然血氣旺盛,但這位病人患病數月,血液已經虧損,而氣卻越來越盛,邪火灼傷了真陰,一般的草藥怎麼能治好呢?因此我用鹿角膠為主藥,人乳為輔,再搭配涼血藥,使血液得到滋生,並調和氣血,避免氣血紊亂,所以病情才得以痊癒。

處方:鹿角膠一斤,赤何首烏六兩(分三次炮製,分別用旱蓮草汁、冬青子汁、桑椹汁浸泡),當歸六兩(炮製方法相同),白芍三兩,川芎一兩,自來漆一兩,胎髮漆一兩,曬乾的熟地五兩,茯神四兩,人乳(用量加倍),混沌皮一份。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和鹿角膠調製成丸劑。長期服用可以預防各種疾病,還能使頭髮烏黑亮麗,容顏美麗,精神旺盛,骨髓充盈,腎氣充足。

加入用人乳炮製的家白菊,還能明目清心。這是治療痘瘡熱症的要藥,在涼血解毒藥中加入鹿角膠能收到奇效。因為熱毒盛則真陰受損,真陰受損,則熱毒更盛。世人治病,往往只用解毒湯,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不知真陰不足,則邪熱雖退,很快又會復發。我曾將此藥加入涼血解毒藥中以滋養陰氣,因為滋養陰氣才能退卻陽邪,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就能理解了。

脾虛洩瀉的人服用此藥也有奇效。服用此藥後忌食鹿肉,鹿肉也忌與雉肉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