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鑒》~ 新刻藥鑑卷之一 (15)
新刻藥鑑卷之一 (15)
1. 脈病機要
醫有王佐,法有反正。難辯必辯,難明必明,其明以理,其辯以因。治從其先,機握其神。遲硬兩見,附子兼行薑桂。實數雙形,大黃必佐連芩。調胃承氣,治痢下之遲滑。鹿茸官桂,救浮數之無根。氣虛血衰,別軟弱之相似。有汗無汗,辯疾緊之雷同。緊似疾而硬,其象曰寒。
疾似緊而軟,其象曰風。血衰、軟大如綿。氣虛、微弱似空。朮附斂浮數無力之勞倦,知柏救沉數有力之勞蒸。里和表病,汗之則愈。表和里病,下之則痊。沉實不愈,可以再下。浮緊不差,可以再汗。寸緊雖閉勿下,尺遲雖熱勿汗。浮沉遲而且濡,表裡寒濕之生料。上下滑而且數,內外熱燥之通聖。
陰盛於內者格陽,陽盛於內者格陰。厥而怔忡者水,怔忡而厥者虛。陽明狂言,有不數之脈。少陰下利,有當通之機。便難便易,喘而不臥者燥屎。腹痛腹脹,小便反易者血禁。欲吐不吐必瀉,欲瀉不瀉必疼。婦人氣滯,先開其血。男子多陽,急配其陰。老人以扶陽為主,小兒以啟脾為聖。
難生臍築之愁痛,不治溫熱之脈沉。奇哉偷關之法,壯哉提蓬之能。實母三,虛母二,此是條目。虛先微,實先甚,此是綱領。
白話文:
脈病機要
醫術有卓越的醫生與輔佐的醫生,治病方法有正確的和錯誤的。難以分辨的疾病一定要分辨清楚,難以說明的道理一定要說明清楚,闡明道理要根據事理,分辨疾病要根據病因。治療要從疾病的早期開始,要抓住疾病的關鍵。脈象遲滯而硬,就要同時使用附子、生薑和桂枝。脈象實數而呈現雙形,就必須用大黃佐以連翹和黃芩。用調胃承氣湯治療痢疾導致的脈象遲緩滑利。用鹿茸、官桂治療脈象浮數而無力的症狀。脈象氣虛血衰,則表現為軟弱且相似。有汗或無汗,要分辨清楚疾病緊迫的類似情況。脈象緊而似疾而硬,其症狀表現為寒證。脈象疾而似緊而軟,其症狀表現為風證。血衰則脈象軟大如綿。氣虛則脈象微弱如空。用蒼朮、附子溫補治療脈象浮數無力,因勞倦所致的疾病;用知母、黃柏治療脈象沉數有力,因勞熱所致的疾病。里證和表證兼有的疾病,發汗就能痊癒。表證和里證兼有的疾病,瀉下就能痊癒。脈象沉實而疾病未癒,可以再次瀉下。脈象浮緊而病情未好轉,可以再次發汗。寸關脈緊雖然閉塞,但不要瀉下;尺脈遲滯雖然發熱,但不要發汗。脈象浮沉遲滯而且濡弱,是表裡寒濕證的表現。脈象上下滑利而且數,是內外熱燥證的表現。體內陰氣盛則抑制陽氣,體內陽氣盛則抑制陰氣。厥逆伴隨心悸不安,是水飲證;心悸不安伴隨厥逆,是氣虛證。陽明經病症狂言亂語,會有不規則的脈象。少陰經病症下痢,有通腑的治療时机。大便難解或容易,呼吸急促卻不臥床休息,是燥屎證。腹部疼痛脹滿,小便反而通暢,是血瘀證。想吐但吐不出來就要瀉下,想瀉但瀉不出來就要止痛。婦女氣滯,要先疏通血液。男子多陽氣,要及時配伍陰寒藥物。老年人以扶助陽氣為主,小兒以調理脾胃為要。
難以治愈的臍下脹痛,不要治療溫熱病引起的脈象沉實。奇妙的偷樑換柱之法,神奇的提倡蓬勃生機之能。實證的病因有三個,虛證的病因有兩個,這是條目分類。虛證先表現為輕微,實證先表現為嚴重,這是綱領。
2. 運氣訣要
百病根源,運氣為先。明經絡、曉真機。浮沉遲數分寒熱,子母后先法自奇。
百病生於氣,生死決於運。六氣、本也。五運、標也。經所以知臟腑。絡所以通經氣。知經則法不亂,知絡則藥可使。子母者、本部之前後也。後先者、後其標而先其本也。甲運克腎,腎虛者病之,忽脾自病,腎之子復至也,肝不能復,則腎死矣。戊運克肺,肺虛者病之,忽心自病,肺之子復至也,腎不能復,則肺死矣。
壬運克脾,脾虛者病之,忽肝自病,脾之子復至也,肺不能復,則脾死矣。此三臟者,今傷則重,原傷則輕,寡復也,寡復則死,死不待於會符太乙也。庚運克肝,肝虛者病之,忽肺自病,肝之子復至也,心不能復,則肝死矣。丙運克心,心虛者病之,忽腎自病,心之子復至也,脾不能復,則心死矣。
此二臟者,今傷則輕,原傷則重,寡復也,寡復則死,死必待於會符太乙也。凡合死有不死者,何哉?子母之救多也,或復至治其復而愈也。有病腎而非甲,病肺而非戊,病脾而非壬,病肝而非庚,病心而非丙,病腎而非長夏,病肝而非秋冬,病脾而非春木,病肺而非夏火,病心而非冬水,此病不關於運氣,病在中也。或不在中,當查前運前氣,又不相關,此一時病也,病雖重不死,何也?機輕故也。
白話文:
運氣訣要
所有疾病的根本原因,都在於氣運的變化。要了解經絡的運行,明白臟腑之間的奧妙關係。疾病的虛實、寒熱、遲速等症狀,都需根據子母、先后等法則來判斷。
百病皆起於氣的失調,生死也取決於氣運的變化。六氣是根本,五運是表象。經絡能反映臟腑的狀態,經絡的暢通與否決定著氣血的運行。了解經絡的運行規律,治療就不會混亂;了解經絡的特性,用藥才能有效。所謂子母,是指臟腑之間的先后順序;所謂先后,是指先治標后治本。
甲運克腎,腎虛的人容易生病。如果脾臟突然生病,那是因為腎臟的氣運(子運)再次來臨,而肝臟無法修復腎臟,則腎臟就會衰竭而死。戊運克肺,肺虛的人容易生病。如果心臟突然生病,那是因為肺臟的氣運(子運)再次來臨,而腎臟無法修復肺臟,則肺臟就會衰竭而死。
壬運克脾,脾虛的人容易生病。如果肝臟突然生病,那是因為脾臟的氣運(子運)再次來臨,而肺臟無法修復脾臟,則脾臟就會衰竭而死。這三個臟腑(腎、肺、脾),如果現在受損則病情較重,如果原本就受損則病情較輕,如果氣運難以恢復,則會死亡,而且死亡並不需要等到特定的天時地利人和。
庚運克肝,肝虛的人容易生病。如果肺臟突然生病,那是因為肝臟的氣運(子運)再次來臨,而心臟無法修復肝臟,則肝臟就會衰竭而死。丙運克心,心虛的人容易生病。如果腎臟突然生病,那是因為心臟的氣運(子運)再次來臨,而脾臟無法修復心臟,則心臟就會衰竭而死。
這兩個臟腑(肝、心),如果現在受損則病情較輕,如果原本就受損則病情較重,如果氣運難以恢復,則會死亡,而且死亡必須等到特定的天時地利人和。
有些人雖然符合死亡的條件卻沒有死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子母臟腑互相救助,或者及時治療,得以恢復健康。
如果有人患腎病卻不是甲運,患肺病卻不是戊運,患脾病卻不是壬運,患肝病卻不是庚運,患心病卻不是丙運,患腎病卻不是長夏(土運),患肝病卻不是秋冬(金運),患脾病卻不是春木(木運),患肺病卻不是夏火(火運),患心病卻不是冬水(水運),那麼這種疾病與氣運無關,病根在臟腑本身。或者病根不在臟腑本身,需要追溯之前的氣運,如果與之前的氣運也無關,那只是單純的一時疾病。即使疾病很嚴重,也不會致命,這是因為致病因素輕微的緣故。
3. 論升麻柴胡
天地四時之令,春夏之氣溫而升浮,則萬物發生。秋冬之氣寒而降沉。則萬物肅殺。人肖天地,常欲使胃氣溫而升浮,而行春夏發生之令,不欲使胃氣寒而降沉,而行秋冬肅殺之令。蓋升麻能令清氣從右而上達,柴胡能令清氣從左而上達。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是以清氣一升,則濁氣隨降,而無以上等症。
白話文:
天地四季的變化,春夏氣候溫暖而向上升浮,萬物於是生長繁茂;秋冬氣候寒冷而向下沉降,萬物於是凋零肅殺。人體效法天地,通常希望胃氣溫暖而向上升浮,遵循春夏生發的規律,而不希望胃氣寒冷而向下沉降,遵循秋冬肅殺的規律。因為升麻能使清氣從右側向上升達,柴胡能使清氣從左側向上升達。經書上說:「清氣在下,則會產生飧泄(消化不良腹瀉);濁氣在上,則會產生脹滿。」所以,清氣一旦上升,濁氣自然就會下降,這些上焦的病症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