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靈樞心得》~ 卷上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5)

1. 師傳

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飲食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悽愴,暑無出汗。食飲者,熟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五臟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候見其外。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䯏骨有餘,以候𩩲𩨗。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小大。

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六腑者,胃為之海,廣骸,在頸,張胸,五穀乃容。鼻遂以長,以候大腸。唇厚,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果大,其膽乃橫。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

白話文:

[師傳]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在春夏季節治病時,應先處理病狀(標),再調理身體根本(本);而在秋冬季節則相反,要先調理身體根本,再處理病狀。在飲食與穿著上,也要根據天氣冷暖調整,天冷時不要讓自己太過寒冷,天熱時避免過度流汗。飲食方面,熱食不宜太燙,冷食不可太冰,應選擇溫和適中的食物,這樣身體氣血才能保持平衡,避免邪氣侵入。

五臟各有其功能與表徵:肺臟像個保護罩,能從肩膀與咽喉的狀況看出肺部健康。心臟是身體主宰,從鎖骨區域可以瞭解心臟情況,觀察鎖骨形狀,可得知心臟的強弱。肝臟像是軍隊的將領,負責對外事務,肝臟的堅固程度可由眼睛大小判斷。

脾臟主要負責身體防禦,像守門員一樣,負責迎接養分,透過觀察嘴脣與舌頭的狀況,可預知未來的吉凶。腎臟主管身體外部機能,使我們能遠距離聆聽,耳朵的健康狀況可以反映腎臟功能。

六腑之中,胃是最大的容器,位於頸部下方,擴展胸部空間,可容納五穀。鼻子長度反映大腸健康。嘴脣厚度與人中長度,用來判斷小腸狀況。眼眶下方若顯得豐滿,表示膽囊可能有問題。鼻孔開口大,可能代表膀胱有漏失問題。鼻樑中間挺直,表示三焦(上、中、下焦)運作正常。

2. 決氣

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謂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白話文:

當兩個生命的能量相互作用,融合形成生命實體,通常在身體形成之前,這被稱為精。上焦(上消化道)進行代謝活動,將五穀的營養成分分解吸收,這些營養成分滋養皮膚、肌肉和毛髮,猶如霧露的滋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氣。當人體毛孔張開,大量汗水排出,這被稱為津。食物攝入後,氣體充滿,濕潤的精華滲入骨骼,使骨骼能自由屈伸,同時這些濕潤物質補充腦髓,使皮膚保持潤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液。中焦(中消化道)接受氣體,從中提取精華,轉化為紅色的血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血。血液在體內運行,阻止氣體的流失,這被稱為脈。

如果精失去,會導致耳聾;氣失去,視力會減弱;津失去,毛孔會過度開放,導致大量出汗;液失去,骨骼活動會受到限制,面色憔悴,腦髓萎縮,小腿痠痛,耳朵經常鳴叫;血失去,面色蒼白,皮膚失去光澤,脈搏虛弱,這些都是相關的症狀。

3. 腸胃

谷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人體消化系統的各部位的長度與大小。

食物的進出口,也就是我們嘴巴到腸胃的距離與相關器官的大小:嘴脣到牙齒的距離是九分,嘴巴寬約二寸半,牙齒後方到會厭(喉嚨上方的一塊組織)深度為三寸半,此處可以容納五合的食物。舌頭重量為十兩,長度約七寸,寬約二寸半。咽喉部分重量同樣為十兩,寬度也是二寸半,咽喉到胃部的長度約一尺六寸。胃部呈紆曲狀,拉直後長度約二尺六寸,寬度約一尺五寸,直徑約五寸,可容納三鬥五升的食物。

小腸位於脊椎後方,繞著左側呈環狀堆疊,其中連接迴腸的部分,外部貼在肚臍上方,小腸環繞十六圈,寬約二寸半,直徑約八分少半,總長約三丈三尺。迴腸位於肚臍位置,左側同樣呈環狀向下延伸,迴腸同樣環繞十六圈,寬約四寸,直徑約一寸少半,總長約二丈一尺。大腸沿著脊椎,接受迴腸送來的食物,繞著左側脊椎上下移動,最大直徑約八寸,直徑約二寸多些,總長約二尺八寸。

從食物進入嘴裡,到排出體外,總共要經過六丈四寸四分的消化道,過程中會經過三十二個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