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氣交變大論

夫氣之動變,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災變,不同其候也。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榮,其政舒啟,其令風,其變振發,其災散落。南方生熱,熱生火。其德彰顯,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熱,其變銷爍,其災燔焫。中央生濕,濕生土。其德溽蒸,其化豐備,其政安靜,其令濕,其變聚注,其災霖潰。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潔,其化緊斂,其政勁切,其令燥,其變肅殺,其災蒼隕。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淒滄,其化清謐(音蜜),其政凝肅,其令寒,其變漂冽,其災冰雪霜雹。是以察其動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變有災,而物由之,而人應之也。今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

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故曰:應常不應卒,其應,各從其氣化。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其善惡也。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謹察之。象見高下,其應一也。故人亦應之。其德化政令之動靜損益,德化政令災變不能相加也,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往來小大不能相過也,用之升降不能相無也,各從其動而復之耳。德化者氣之祥,政令者氣之章,變易者綱之紀,災眚者傷之始。

氣相勝者和,不相勝者病,重感於邪則甚也。

白話文:

氣交變大論

氣的運作變化,本來就沒有固定模式,而道德教化、政令以及災變,各有不同的徵兆。東方產生風,風生長木。它的德性溫和舒暢,它的變化使萬物生長茂盛,它的政令順暢開明,它的氣候溫和,它的變化是振動蓬勃,它的災禍是分散零落。南方產生熱,熱生長火。它的德性光輝顯著,它的變化使萬物繁茂滋長,它的政令光明磊落,它的氣候炎熱,它的變化是銷蝕焚燒,它的災禍是焚燒爆裂。中央產生濕,濕生長土。它的德性潮濕蒸騰,它的變化使萬物豐盛完備,它的政令安寧穩定,它的氣候潮濕,它的變化是聚集凝聚,它的災禍是暴雨成災。

西方產生燥,燥生長金。它的德性清潔乾爽,它的變化使萬物收斂緊密,它的政令剛毅果斷,它的氣候乾燥,它的變化是肅殺收斂,它的災禍是乾旱枯萎。北方產生寒,寒生長水。它的德性淒涼蕭瑟,它的變化使萬物清淨安寧,它的政令嚴肅凝重,它的氣候寒冷,它的變化是漂流凜冽,它的災禍是冰雪霜雹。因此觀察氣的運作,有道德教化,有政令法紀,有變化轉移,有災禍災害,萬物隨著它而變化,人也應和著它。現在道德教化、政令法紀、災禍變異,雖然不常發生,卻是自然存在的現象,承接天理而運行,所以沒有妄動,沒有不應驗的。

突然發生的變化,是氣的交替變化的結果,它是不會預料的。所以說:應驗常規的變化而不應驗突然的變化,它的應驗,各自遵循氣的變化規律。疾病逆反其根本,則得到的是表面上的疾病;治療逆反其根本,則得到的是表面上的治療方法,這就是治療的善惡所在。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濕潤、有乾燥,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一定要謹慎觀察。現象的顯現高低不同,但它的應驗卻是一樣的,所以人也要順應它。道德教化、政令法紀的動靜損益,道德教化、政令法紀、災變不能互相疊加;盛衰興亡不能互相超過;往來大小不能互相超越;升降運用不能互相缺少,各自遵循其運動變化規律而反復循環而已。道德教化是氣的吉兆,政令法紀是氣的條理,變化轉移是綱領的規律,災禍災害是傷害的開始。

氣互相克制則平和,氣不相克制則生病,嚴重感受外邪則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