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疑託名)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藥本五味歌

酸為木化氣本溫,能收能澀利肝經;苦為火化氣終熱,能燥能堅心臟下;甘始土生氣化濕,能開緩滲從脾行;辛自金生氣滯燥,能散潤濡通肺竅;咸從水化氣生寒,下走軟堅足腎道;淡味方為五行本,運用須知造化要。

白話文:

藥本五味歌

酸味屬木,其氣溫和,具有收斂、澀滯的作用,能滋養肝經;苦味屬火,其氣燥熱,具有燥濕、堅固的作用,能瀉心火、降心氣;甘味屬土,其氣滋潤,具有開胃、緩和、滲透的作用,能健脾益胃;辛味屬金,其氣辛燥,具有發散、潤澤的作用,能疏通肺部經絡;鹹味屬水,其氣寒涼,具有軟堅、下行、滋潤的作用,能滋補腎經;淡味是五行之本,使用時需了解其生化之理。

2. 炮製藥歌計六首

芫花本利水,非醋不能通。綠豆本解毒,帶殼不見功。草果消膨效,連殼反脹胸。黑醜生利水,遠志苗毒逢。蒲黃生通血,熟補血運通。地榆醫血藥,連梢不住紅。陳皮專理氣,留白補胃中。附子救陰症,生用走皮風。草烏解風痹,生用使人蒙。人言燒煅用,諸石火烜紅。入醋堪研末,制度必須工。

川芎炒去油,生用痹痛攻。炮爁當依法,方能專化工。知母桑白天麥門,首烏生熟地黃分,偏宜竹片銅刀切,鐵器臨之便不馴。烏藥門冬巴戟天,蓮心遠志五般全,並宜剔去心方妙,否則令人煩躁添。厚朴豬苓與茯苓,桑皮更有外皮生,四般最忌連皮用,去淨方能不耗神。益智麻仁柏子仁,更加草果四般論,並能去殼方為效,不去令人心痞增。

何物還須湯泡之,蒼朮半夏與陳皮。更宜酒洗亦三味,蓯蓉地黃及當歸。

白話文:

芫花原本利水,但必須用醋炮製才能發揮功效。綠豆原本解毒,但帶殼則無效。草果消腫止痛,但帶殼反而會脹胸。黑醜(附子的一種)原本利水,但遠志的苗有毒。蒲黃生用可以通血,熟用則補血且通暢血運。地榆治療血症,但帶梢則無法止血。陳皮專門理氣,留白皮部分可以補益脾胃。附子可以救治陰虛症,生用則會導致皮風(皮膚病)。草烏可以治療風濕痹痛,生用則會讓人昏迷。人們常說燒煅藥物,需將各種礦物燒到火紅。入醋研磨成末,炮製方法必須精細。

川芎炒去油分,生用則可以攻治痹痛。炮製方法必須依法進行,才能發揮其專門功效。知母、桑白皮、天麥門冬、首烏、生熟地黃等藥材,最好用竹片或銅刀切,若用鐵器切,則藥效不佳。烏藥、門冬、巴戟天、蓮心、遠志等五種藥材,必須剔除其心才能發揮最佳效果,否則會讓人煩躁不安。厚朴、豬苓、茯苓和桑皮,最忌帶皮使用,必須去除乾淨才能避免耗損元氣。益智仁、麻仁、柏子仁和草果四種藥材,都必須去殼才能有效,不去殼會讓人心煩意悶。

有些藥材還需要用湯水浸泡,例如蒼朮、半夏和陳皮。另外,也有三種藥材需要用酒洗淨,即蓯蓉、地黃和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