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疑託名)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玄胡索

玄胡索,味苦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活精血,能療產後之疾;調月水,亦主胎前之症。

以上凡藥九十品,品各賦以短章。既明以升降浮沉,復主以君臣佐使。或一味而內外兼攻。名系陰陽表裡。或一物而生熟互異,更分暑濕風寒。辭簡意周,幾無餘義。誠發前篇之所未盡也。其可不熟讀而詳記之乎。

白話文:

玄胡索味苦辛,性溫和,沒有毒性。它能升能降,是陰中之陽。它主要有兩種功效:一是活血化瘀,治療產後病症;二是調經,也能治療孕期疾病。

以上九十種藥材,每種都用簡短的文字加以描述,說明它們的升降浮沉,以及在方劑中的君臣佐使關係。有些藥物可以內服外用,治療多種病症,名稱也標明了陰陽表裡關係。有些藥物生熟藥效不同,還要區分暑濕風寒等不同病因。文字簡潔,意思周全,幾乎沒有遺漏,彌補了前面篇章的不足。這些內容是不是應該熟讀並牢記呢?

2. 用藥須知

3. 用藥法象

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上,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寒涼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

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鹹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平旦至日中,天之陽也,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人身之陰陽,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臟為陰,腑為陽。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所以知陽中之陰陰中之陽者,何也。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陽,秋病在陰。知其所在,則施針藥也。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係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

白話文:

用藥法象

天地皆有陰陽之分。天有陰陽,表現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也就是溫、涼、寒、熱四種氣候。溫熱屬陽,寒涼屬陰,這是天的陰陽。

地也有陰陽,體現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生長、化收藏等自然規律,對應著辛、甘、淡、酸、苦、鹹五味。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這是地的陰陽。

陰陽互相包含,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從清晨到中午是天的陽氣最盛(陽中之陽),中午到傍晚是陽氣漸衰(陽中之陰),夜晚到清晨是陰氣最盛(陰中之陰),清晨到中午是陰氣漸衰(陰中之陽)。

人體也遵循同樣的規律,人體外為陽,內為陰;背部為陽,腹部為陰;臟腑相對應,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屬陽。因此,我們能理解陽中之陰、陰中之陽的道理。例如,冬天疾病多在體內(陰),夏天疾病多在體表(陽);春天疾病多在體表(陽),秋天疾病多在體內(陰)。了解疾病的部位,才能有效施治。

更精確地說,人體陰陽的分布是:背部(陽)的陽中之陽是心;背部(陽)的陽中之陰是肺;腹部(陰)的陰中之陰是腎;腹部(陰)的陰中之陽是肝;腹部(陰)的陰中至陰是脾。這是陰陽表裡、內外、雌雄互相依存的關係。

4. 四時用藥法

不問所病或溫或涼或熱或寒。如春時有疾,於所用藥內加清涼之藥。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藥。秋月有疾,加溫氣之藥。冬月有疾,加大熱之藥。是不絕生化之源也。內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是為至治」;又曰:「無違時,無伐化」。又曰:「無伐生生之氣,此皆常道用藥之法。」若反其常道而變生異症,則當從權施治。

白話文:

四時用藥法

不論疾病屬溫熱寒涼哪一類,只要在春天生病,就於藥方中加入清涼的藥物;夏天生病,就加入大寒的藥物;秋天生病,就加入溫和的藥物;冬天生病,就加入溫熱的藥物。這是遵循自然生化之道的根本方法。《內經》說:「用藥一定要順應季節的氣候,不要違背天地間的自然規律,這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又說:「用藥不要違背季節的變化,不要違背自然的生化規律」;還說:「不要損害人體生生不息的元氣」。這些都是用藥的常規方法。如果違背了這些常規方法而產生了新的疾病,就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

5. 用藥丸散

仲景云:銼如麻豆大,與㕮咀同意。夫㕮咀者,古之制也。古無鐵刃,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於腹中,則易升易散也,此所謂㕮咀也。今人以刀器銼如麻豆大,此㕮咀之易成也。若一概為細末,不分清濁矣。經云: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果何謂也。

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是也。㕮咀之法,取汁清易循行經絡故也。若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濕加生薑煎,補元氣以大棗煎,發散風寒以蔥白煎,去膈上病以蜜煎。散者,細末也,不循經絡止去膈上病及臟腑之病。氣味厚者,白湯調服。氣味薄者,煎以和渣服。去下部之疾,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則極小,稠糊面丸者,取其遲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丸者,取其收散之意也。

用半夏、南星或去濕者,以生薑汁煮糊為丸,制其毒也。稀糊丸者,取其易化也。水浸一宿,蒸餅為丸,及滴水為丸者,皆取易化也。煉蜜為丸者,取其遲化而氣循經絡也。用蠟為丸者,取其難化而旋旋收功也。大抵湯者蕩也,去久病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其病,用藥徐緩而治之也。

白話文:

用藥丸散

張仲景說:藥材要切成像麻豆一樣大小,這和「咀嚼」的方法是一樣的。「咀嚼」是古代的製藥方法。古代沒有鐵器,只能用嘴咬碎藥材,使之像麻豆大小,然後用粗渣煎煮。這樣藥汁清澈,容易在腹中吸收和散佈,這就是「咀嚼」的意思。現在的人用刀切成麻豆大小,這樣「咀嚼」的方法就容易多了。如果都磨成細末,就無法區分藥材的清濁了。經書上說:「清陽之氣上升佈於肌膚,濁陰之氣下行於五臟」,這就是道理所在。

又說:「清陽之氣充實四肢,濁陰之氣歸於六腑」,也是這個道理。「咀嚼」的方法,可以讓藥汁清澈,容易沿著經絡運行。如果治療嚴重的疾病,可以用酒煎藥;治療濕氣重的疾病,可以用生薑煎藥;補益元氣,可以用大棗煎藥;治療風寒表證,可以用蔥白煎藥;治療胸膈之病,可以用蜂蜜煎藥。散劑,是指藥物磨成細末,它只能治療胸膈及臟腑的疾病,而不能沿著經絡運行。氣味濃烈的藥物,用水調服;氣味清淡的藥物,煎煮後連渣一起服用。治療下焦疾病的藥丸,要做得很大、光滑且圓潤;治療中焦疾病的藥丸,次之;治療上焦疾病的藥丸,則要做得極小。用稠糊狀的面粉做藥丸,是為了讓藥物緩慢溶化,直到到達下焦。有的藥丸用酒或醋做成,是為了達到收斂和散佈藥效的目的。

如果使用半夏、南星等容易導致濕邪的藥物,可以用生薑汁煮成糊狀做成藥丸,以減輕藥物的毒性。稀糊狀的藥丸,容易溶化;將藥材用水浸泡一夜,再蒸熟做成藥丸,以及滴水成丸的方法,都是為了讓藥丸容易溶化。用蜂蜜做成藥丸,是為了讓藥物緩慢溶化,並且藥氣沿著經絡運行;用蠟做成藥丸,是為了讓藥物難以溶化,藥效能慢慢發揮。總之,湯劑的藥效迅速,適合治療久病;散劑的藥效迅速,適合治療急病;丸劑的藥效緩慢,不能快速見效,需要慢慢調理。

6. 藥本五味歌

酸為木化氣本溫,能收能澀利肝經;苦為火化氣終熱,能燥能堅心臟下;甘始土生氣化濕,能開緩滲從脾行;辛自金生氣滯燥,能散潤濡通肺竅;咸從水化氣生寒,下走軟堅足腎道;淡味方為五行本,運用須知造化要。

白話文:

藥本五味歌

酸味屬木,其氣溫和,具有收斂、澀滯的作用,能滋養肝經;苦味屬火,其氣燥熱,具有燥濕、堅固的作用,能瀉心火、降心氣;甘味屬土,其氣滋潤,具有開胃、緩和、滲透的作用,能健脾益胃;辛味屬金,其氣辛燥,具有發散、潤澤的作用,能疏通肺部經絡;鹹味屬水,其氣寒涼,具有軟堅、下行、滋潤的作用,能滋補腎經;淡味是五行之本,使用時需了解其生化之理。

7. 炮製藥歌計六首

芫花本利水,非醋不能通。綠豆本解毒,帶殼不見功。草果消膨效,連殼反脹胸。黑醜生利水,遠志苗毒逢。蒲黃生通血,熟補血運通。地榆醫血藥,連梢不住紅。陳皮專理氣,留白補胃中。附子救陰症,生用走皮風。草烏解風痹,生用使人蒙。人言燒煅用,諸石火烜紅。入醋堪研末,制度必須工。

川芎炒去油,生用痹痛攻。炮爁當依法,方能專化工。知母桑白天麥門,首烏生熟地黃分,偏宜竹片銅刀切,鐵器臨之便不馴。烏藥門冬巴戟天,蓮心遠志五般全,並宜剔去心方妙,否則令人煩躁添。厚朴豬苓與茯苓,桑皮更有外皮生,四般最忌連皮用,去淨方能不耗神。益智麻仁柏子仁,更加草果四般論,並能去殼方為效,不去令人心痞增。

何物還須湯泡之,蒼朮半夏與陳皮。更宜酒洗亦三味,蓯蓉地黃及當歸。

白話文:

芫花原本利水,但必須用醋炮製才能發揮功效。綠豆原本解毒,但帶殼則無效。草果消腫止痛,但帶殼反而會脹胸。黑醜(附子的一種)原本利水,但遠志的苗有毒。蒲黃生用可以通血,熟用則補血且通暢血運。地榆治療血症,但帶梢則無法止血。陳皮專門理氣,留白皮部分可以補益脾胃。附子可以救治陰虛症,生用則會導致皮風(皮膚病)。草烏可以治療風濕痹痛,生用則會讓人昏迷。人們常說燒煅藥物,需將各種礦物燒到火紅。入醋研磨成末,炮製方法必須精細。

川芎炒去油分,生用則可以攻治痹痛。炮製方法必須依法進行,才能發揮其專門功效。知母、桑白皮、天麥門冬、首烏、生熟地黃等藥材,最好用竹片或銅刀切,若用鐵器切,則藥效不佳。烏藥、門冬、巴戟天、蓮心、遠志等五種藥材,必須剔除其心才能發揮最佳效果,否則會讓人煩躁不安。厚朴、豬苓、茯苓和桑皮,最忌帶皮使用,必須去除乾淨才能避免耗損元氣。益智仁、麻仁、柏子仁和草果四種藥材,都必須去殼才能有效,不去殼會讓人心煩意悶。

有些藥材還需要用湯水浸泡,例如蒼朮、半夏和陳皮。另外,也有三種藥材需要用酒洗淨,即蓯蓉、地黃和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