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疑託名)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玄胡索

玄胡索,味苦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活精血,能療產後之疾;調月水,亦主胎前之症。

白話文:

玄胡索,味道苦辣,性質溫和無毒。既能升發,又能下降,是陰中帶陽的藥物。它的用途有兩個:

  1. 活血化瘀,能治療產後疾病;
  2. 調經止血,也可治療孕前症狀。

以上凡藥九十品,品各賦以短章。既明以升降浮沉,復主以君臣佐使。或一味而內外兼攻。名系陰陽表裡。或一物而生熟互異,更分暑濕風寒。辭簡意周,幾無餘義。誠發前篇之所未盡也。其可不熟讀而詳記之乎。

白話文:

上面列舉的九十種藥品,每種都配上了一首簡短的藥性說明。藥性清楚地標明瞭它們的升降浮沉,並註明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有的藥物有內外兼攻的功效,藥名包含了陰陽表裏的關係。有的藥物在生熟上的作用不同,又細分為暑、濕、風、寒。藥性說明精簡而含意周全,幾乎沒有遺漏。這確實彌補了前面文章沒有講述的內容。難道不值得仔細閱讀並牢記嗎?

2. 用藥法象

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上,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寒涼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

白話文:

天體運行有陰陽之分,產生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三陰(少陰、厥陰、太陰)三陽(少陽、陽明、太陽)六種氣候上升到地面,形成了溫暖、涼爽、寒冷、炎熱這四種氣象變化。溫暖和炎熱屬於天體的陽氣,寒冷和涼爽屬於天體的陰氣。這些就是天體陰陽變化的表現。

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鹹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

白話文:

大地有陰陽之分,金、木、水、火、土等五種元素相生、相長、相化、相收,在下面則與之相應。辛、甘、淡、酸、苦、鹹這六味,辛甘淡味屬陽,酸苦鹹味屬陰。這便是大地的陰陽之分。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平旦至日中,天之陽也,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白話文:

陰中存在陽,陽中存在陰。從黎明到中午,是天地的陽氣最盛的時候,也就是陽中之陽。從中午到黃昏,天地的陽氣逐漸減弱,是陽中之陰。從合夜到雞鳴,是天地的陰氣最盛的時候,也就是陰中之陰。從雞鳴到黎明,天地的陰氣逐漸減弱,是陰中之陽。

故人亦應之,人身之陰陽,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臟為陰,腑為陽。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所以知陽中之陰陰中之陽者,何也。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陽,秋病在陰。知其所在,則施針藥也。

白話文:

因此,古人也這樣說,人體的陰陽,外面是陽,裡面是陰。背部是陽,腹部是陰。臟器是陰,腑器是陽。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所以知道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是什麼呢?比如冬天的病在陰部,夏天的病在陽部,春天的病在陽部,秋天的病在陰部。知道病所在,就能進行針灸或用藥。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係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

白話文:

後背屬於陽性,在陽性中屬最強的陽性,對應的是心臟。後背屬於陽性,在陽性中屬弱的陰性,對應的是肺臟。腹部屬於陰性,在陰性中屬最強的陰性,對應的是腎臟。腹部屬於陰性,在陰性中屬較強的陽性,對應的是肝臟。腹部屬於陰性,在陰性中屬最弱的陰性,對應的是脾臟。這說明陰陽在身體內外、表裡之間相互調和運轉。

3. 四時用藥法

不問所病或溫或涼或熱或寒。如春時有疾,於所用藥內加清涼之藥。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藥。秋月有疾,加溫氣之藥。冬月有疾,加大熱之藥。是不絕生化之源也。內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是為至治」;又曰:「無違時,無伐化」。又曰:「無伐生生之氣,此皆常道用藥之法。」若反其常道而變生異症,則當從權施治。

白話文:

不管生病的症狀是溫熱、寒冷,還是寒涼。如果是春天發病,就在藥方中加入清涼的藥物。如果是夏天發病,就加大寒涼的藥物。如果是秋天發病,就加入溫暖的藥物。如果是冬天發病,就加大溫熱的藥物。這樣就延續了生命運化的源頭。內經說:「一定要根據一年的氣候變化,不要違背自然的規律,這纔是最高的治療原則」;又說:「不要違背時令,不要違背自然的變化」。又說:「不要違背生機,這些都是用藥的常道。」如果違背這些常理,導致出現了不同的症狀,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4. 用藥丸散

仲景云:銼如麻豆大,與㕮咀同意。夫㕮咀者,古之制也。古無鐵刃,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於腹中,則易升易散也,此所謂㕮咀也。今人以刀器銼如麻豆大,此㕮咀之易成也。若一概為細末,不分清濁矣。經云: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果何謂也。

白話文:

仲景說:「銼如麻豆 الكبير,與咀嚼同意。咀嚼是古代的做法。古代沒有鐵刀,用口咬碎,讓它像麻豆那麼大,作為粗藥煎煮之用。讓藥水清清地喝到肚子裡,就能容易升散,這就是所謂的咀嚼。現在的人用刀具銼得像麻豆那麼大,這是咀嚼的簡便方法。如果一概都磨成細末,就不分清濁了。經書上說:清陽發散於肌膚腠理,濁陰運行於五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是也。㕮咀之法,取汁清易循行經絡故也。若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濕加生薑煎,補元氣以大棗煎,發散風寒以蔥白煎,去膈上病以蜜煎。散者,細末也,不循經絡止去膈上病及臟腑之病。氣味厚者,白湯調服。氣味薄者,煎以和渣服。去下部之疾,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則極小,稠糊面丸者,取其遲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丸者,取其收散之意也。

白話文:

古人說:清陽之氣充實四肢,濁陰之氣歸屬於六腑。因此,使用咀嚼的方法取其清澈的汁液,是因為它較容易在經絡中運行。

如果要治療高處的疾病,可以加入酒煎煮;要祛濕氣,可以加入生薑煎煮;要補元氣,可以用大棗煎煮;要發散風寒,可以用蔥白煎煮;要消除膈上的疾病,可以用蜜煎。

散劑是指細小的藥粉,它不循行經絡,只用於治療膈上疾病和臟腑疾病。氣味濃烈的藥物,可以用白湯調服。氣味淡薄的藥物,煎煮後連同渣子一起服下。

用於治療下部疾病的藥丸體積最大,並且表面光滑圓潤;用於治療中焦的藥丸體積次之;用於治療上焦的藥丸體積最小;稠糊面藥丸的作用是延緩消化,直到到達下焦。

有些藥丸使用酒或醋做丸劑,目的是為了收斂和分散的作用。

用半夏、南星或去濕者,以生薑汁煮糊為丸,制其毒也。稀糊丸者,取其易化也。水浸一宿,蒸餅為丸,及滴水為丸者,皆取易化也。煉蜜為丸者,取其遲化而氣循經絡也。用蠟為丸者,取其難化而旋旋收功也。大抵湯者蕩也,去久病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其病,用藥徐緩而治之也。

白話文:

  • 使用半夏、南星或祛濕藥物,以生薑汁加熱成糊狀製成丸劑,用來消除其毒性。
  • 丸劑稀糊狀,是為了容易消化。
  • 將丸劑浸泡水中一夜,或者蒸成餅狀再製成丸劑,或者是滴水成丸劑,這些方法都是為了易於消化。
  • 使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劑,是為了讓其消化緩慢,使藥氣循著經絡運行。
  • 使用蠟製成丸劑,是為了讓其難以消化,逐漸發揮效用。
  • 總體來說,湯劑具有清除的作用,適合緩解長期疾病。散劑具有疏散的作用,適合緩解急病。丸劑作用緩和,不能快速消除疾病,而是通過藥物緩慢調理。

5. 藥本五味歌

酸為木化氣本溫,能收能澀利肝經;苦為火化氣終熱,能燥能堅心臟下;甘始土生氣化濕,能開緩滲從脾行;辛自金生氣滯燥,能散潤濡通肺竅;咸從水化氣生寒,下走軟堅足腎道;淡味方為五行本,運用須知造化要。

白話文:

酸性食物:屬木性,氣質溫和,具有收斂、澀味,使肝經暢通; 苦味食物:屬火性,氣質偏熱,具有乾燥、堅固,使心臟以下的臟器受益; 甘味食物:屬土性,氣質滋潤,具有舒緩、滲透,脾臟運行; 辛味食物:屬金性,氣質燥烈,具有疏散、潤澤,使肺竅通暢; 鹹味食物:屬水性,氣質寒冷,具有走下、軟堅,使腎臟受益; 淡味食物:為五行之本,運用時需遵循自然之理。

6. 炮製藥歌計六首

芫花本利水,非醋不能通。綠豆本解毒,帶殼不見功。草果消膨效,連殼反脹胸。黑醜生利水,遠志苗毒逢。蒲黃生通血,熟補血運通。地榆醫血藥,連梢不住紅。陳皮專理氣,留白補胃中。附子救陰症,生用走皮風。草烏解風痹,生用使人蒙。人言燒煅用,諸石火烜紅。入醋堪研末,制度必須工。

白話文:

芫花本身利水,但需要醋來相配才能發揮作用。綠豆原本具有解毒作用,但帶殼就失去功效。草果能夠消脹,但帶殼後反而會導致胸脹。黑醜生具有利水作用,但遠志苗則有毒,不可混用。蒲黃生用可以通血,熟用可以補血活血。地榆是治療血證的藥物,帶梢同用會導致出血不止。陳皮專門調理氣機,留有白色部分可以補益胃中。附子可以治療陽虛證,生用可以驅散皮風。草烏可以治療風寒痹痛,但生用會讓人昏迷不醒。有些人主張將礦石燒煅後再使用,這種方法會使礦石發紅變脆。將礦石研成細末時需要加入醋,製作時必須嚴格按照規範操作。

川芎炒去油,生用痹痛攻。炮爁當依法,方能專化工。知母桑白天麥門,首烏生熟地黃分,偏宜竹片銅刀切,鐵器臨之便不馴。烏藥門冬巴戟天,蓮心遠志五般全,並宜剔去心方妙,否則令人煩躁添。厚朴豬苓與茯苓,桑皮更有外皮生,四般最忌連皮用,去淨方能不耗神。益智麻仁柏子仁,更加草果四般論,並能去殼方為效,不去令人心痞增。

白話文:

**川芎:**炒後去除油脂,生用於治療痺痛,攻擊病竈。炮製時須遵循法度,方能專門化解病症。

知母、桑白皮、天麥門: 首烏熟地黃分開使用。切時偏宜用竹片或銅刀,若用鐵器,藥材會難以控制。

烏藥、門冬、巴戟天: 蓮心、遠志五種藥材齊全。切時均應剔除其心,否則會令人心煩氣躁。

厚朴、豬苓、茯苓: 桑皮還包括外皮。這四種藥材最忌連皮使用,去除後才能不浪費藥效。

益智、麻仁、柏子仁: 再加草果,共四種藥材。切時均應先去殼,否則會令人胸悶氣滯。

何物還須湯泡之,蒼朮半夏與陳皮。更宜酒洗亦三味,蓯蓉地黃及當歸。

白話文:

哪些藥材需要用湯泡:蒼朮、半夏和陳皮。

更適合用酒清洗的仍是這三味藥材:蓯蓉、地黃和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