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

1. 卷九

2. 雷公問

3. 陰陽類論(六十七)

孟春始至,黃帝燕坐,臨觀八極,正八風之氣,而問雷公曰:陰陽之類,經脈之道,五中所主,何臟最貴?雷公對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脈之主時,臣以其臟最貴。帝曰:卻念《上下經》、《陰陽》、《從容),子所言貴,最其下也。

孟春始至,立春之日也。八極,八方。五中、五臟。肝屬木,其日甲乙,其色青,其主春,春甲乙木王,青色之中,是肝氣主事,司令七十二日(治,司令也),此是肝脈所主之時也。《上經》、《下經》、《陰陽》、《從容》,皆古書也。

雷公致齋七日,旦復侍坐,帝曰: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一陽為遊部,三陰為表,二陰為里,一陰至絕作晦朔。卻具合以正其理,此知五臟終始。

三陽,太陽,二陽,陽明,一陽,少陽,三陰,太陰,二陰,少陰,一陰,厥陰。太陽在後,為經,陽明在前,為維,少陽在側,為遊部,所謂少陽為樞也,太陰在前,為表,少陰在後,為里,厥陰在側,為晦朔,月終為晦,月初為朔,厥陰陰極陽生,譬如月之晦朔,至絕者,極盡之意,「至真要論」所謂兩陰交盡曰厥陰也。三陽三陰,是謂六經,卻具合之,以正其理,則知五臟之終始,知其終始,則知其貴賤矣。

雷公曰:受業未能明。帝曰:所謂三陽者,太陽也,三陽脈至手太陰,弦浮而不沉。所謂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二陰至,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此六脈者,乍陰乍陽,交屬相併,繆通五臟,先至為主,後至為客,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

太陽為三陽,三陽脈至手太陰,弦浮而不沉,太陽主身之皮毛也。陽明為二陽,陽明脈至手太陰,弦而沉急不鼓,陽明主身之肌肉也。陽莫盛於陽明,陽鬱熱至,因而致病,火土合邪,燥熱亡陰則死(仲景《傷寒》陽明大承氣證急下諸條是也。炅,熱也)。少陽為一陽,少陽脈至手太陰,上連陽明之人迎(脈動喉旁),弦而急懸不絕,不止。

此少陽上逆之病也。緣少陽膽木自頭走足,隨陽明胃土而下行,胃土不降,則膽木必逆,故脈至於手太陰之寸口,而氣連於足陽明之人迎。若使專見於太陰,而不連於陽明,則火敗陽絕,而人死矣(足少陽化氣於相火)。太陰為三陰,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以太陰脾脈,脾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玉機真臟論」語),故為六經之主。

三陰至,交於手太陰,伏鼓而不浮,則脾陽不升,法主上空志心,「四氣調神論」所謂心氣內洞也。以木火之化神魂,由於己土左旋,脾陽不升,火虛神敗,而脾陷胃逆,君火失根,故懸虛空洞而無著也。少陰為二陰,二陰脈至,其氣歸於膀胱,外連脾胃,以少陰與太陽膀胱為表裡,故氣歸於膀胱(「仲景脈法」:沉為在臟,浮為在腑。

白話文:

《陰陽類論(六十七)》:

初春來臨時,黃帝安坐靜觀八方,觀察八方風氣,問雷公道:「關於陰陽分類、經脈運行、五臟功能,哪一臟最為重要?」雷公回答:「春季屬甲乙木,青色主肝,肝氣掌管七十二日,是經脈當令之時,我認為肝臟最尊貴。」黃帝說:「你再想想《上下經》、《陰陽》、《從容》這些古籍的說法,你所說的『最貴』,其實是最基礎的。」

(註解:初春即立春。「八極」指八方。「五中」指五臟。肝屬木,對應天干甲乙、顏色青,主春季,當令七十二日。《上經》《下經》等為古代醫書。)

雷公齋戒七日後再度請教,黃帝說:「三陽(太陽)如同主幹,二陽(陽明)如網絡,一陽(少陽)如遊走之部;三陰(太陰)為表,二陰(少陰)為裏,一陰(厥陰)陰極轉陽如月晦朔交替。將此規律結合,便能理解五臟運轉。」

(三陽指太陽經,二陽指陽明經,一陽指少陽經;三陰指太陰經,二陰指少陰經,一陰指厥陰經。太陽經在後為支柱,陽明經在前為維繫,少陽經在側如樞紐;太陰經在前為表,少陰經在後為裏,厥陰經在側象徵陰極陽生,如月亮由晦轉朔。掌握六經關係,可推知五臟運行的尊卑次序。)

雷公表示不解,黃帝進一步解釋:

  • 三陽(太陽):脈象顯於手太陰(寸口),弦浮不沈,主皮毛。
  • 二陽(陽明):脈象弦沈急而不鼓動,陽氣鬱熱則病重致死(如《傷寒論》中陽明腑實證需急下瀉熱)。
  • 一陽(少陽):脈象上連人迎穴(喉旁),弦急懸而不止,為少陽氣逆之病。若僅現於太陰而不連陽明,陽絕則死(少陽屬相火)。
  • 三陰(太陰):主導六經,脈象沈實不浮。若脾陽不升,會導致心志空虛(如《四氣調神論》所述「心氣內洞」)。
  • 二陰(少陰):氣歸膀胱,外連脾胃(因少陰與太陽膀胱相表裏)。
  • 一陰(厥陰):脈氣浮散不鼓,如鉤而滑。

這六種脈象陰陽交替,相互聯繫而影響五臟。先出現的脈象為主,後出現為客,需以陰陽理論結合觀察,謹慎判斷。

(註解:少陽膽經隨胃氣下行,胃氣不降則膽氣上逆;太陰脾土滋養四周,故為六經之主;少陰腎與膀胱表裏相連,脈沈屬臟、浮屬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