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素問紹識》~ 卷第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1)

1. 卷第四

2.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太素存但病風腰痛一節缺)

風論及其病能。王注曰。能謂內作病形一切。經音義恣態下曰。古文作能。

當候胃脈,楊曰。得胃脈者。寸口脈也。又曰。平人手之寸口之中。胃脈合浮與大也。今於寸口之中。診得沉細之脈。即知胃有傷寒逆氣。堅按楊說不穩。醫學讀書記曰。云當候胃脈者。謂趺陽也。趺陽脈不必沉且細。而今沈且細者。氣逆於上。而下乃虛。下虛則沉細也。人迎甚盛者。

氣逆於上則上盛。上盛故人迎甚盛。夫氣聚於上而熱不行。胃脘壅遏。得不畜積為癰耶。琦亦以為趺陽。曰蓋胃癰之候。寸口之脈。未有不洪數者。然診趺陽創於仲景。內經所未見。則此說亦難從。

精有所之寄則安云曰,太素作精有之倚則不安。(按與新校正引小異)懸上有往字。堅按古鈔本無之字。琦曰。懸某病未詳。疑有誤。似是。(王注處字古鈔本無)

偃臥,廣雅。偃。仰也。

脈大,先兄曰。滑云。脈謂脈隧也。

癰氣之息,楊曰。息。增長也。堅按此說謬。蓋癰氣之息。是膿未成者。氣盛血聚。是膿已成者。

怒狂,太素作喜怒。下善怒亦作喜怒。

生鐵洛,太素洛作落。楊曰。生鐵落鐵漿之也。堅按楊亦誤。

下氣疾也,桓譚新論云。子云亦言。成帝詔作甘泉賦。卒暴。遂倦臥。夢五藏出地。以手收內之。及覺。氣病一年。(意林引)蓋氣病即氣疾也。

身熱解墜,太素熱作體。

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仲景方於丸。散特用分字。亦是裁分之謂。非六銖之分。即與本經同義。張氏醫通曰。石頑治牙行陶震球子傷勞咳嗽失血。勢如泉湧。服生地黃墨汁不止。余及門周子用熱童便二升而止。邀石頑診之。診得弦大而虛。自汗喘之。至夜則煩擾不寧。與當歸補血湯四貼而熱除。

時覺左脅刺痛。按之漉漉有聲。此少年喜酒負氣。嘗與人鬥狠所致。與澤術麋銜湯。加生藕汁調服。大便即下累累紫黑血塊。數日乃盡。後與四烏鰂骨一藘茹為末。分四服入黃牝雞腹中。煮啖留藥蜜丸。盡劑而血不復來矣。

為後飯,琦曰。證雖在表。而欲其下滲。故先藥後飯。

白話文:

[風病理論及其病症表現。王注釋:能是指疾病在體內產生的所有症狀。經典中對"恣態"的古文解釋為能。

應當觀察胃部脈象。楊解釋:胃脈指的是寸口脈。又提到,健康人的寸口脈通常是浮脈或大脈。現在如果在寸口脈中診得沉細脈,就表示胃部可能有傷寒或逆氣的問題。然而,按照楊的說法有些不穩妥。《醫學讀書記》指出,所謂的"當候胃脈"實際上是指趺陽脈。趺陽脈不一定會顯示沉細,但如果顯示沉細,代表氣逆在上,下部則虛弱。下部虛弱所以顯示沉細脈。如果氣聚集在上部而無法流通,胃脘就會受到阻塞,難道不會形成膿瘍嗎?琦同樣認為是指趺陽脈。他說,胃瘍的徵兆,寸口脈通常會顯示洪數脈。然而,診斷趺陽脈的方法始於張仲景,並非《內經》所提及,因此這種說法難以接受。

精氣有所依附才能安定。太素版本寫作:精氣有依賴才會不安定。懸某病未詳細說明。懷疑有誤,可能是這樣。王注釋的"處"字在古抄本中並無。

仰臥,根據《廣雅》解釋,偃的意思就是仰。

脈象大,我的兄長解釋,滑是指脈管。

膿瘍的發展,楊解釋,息是指增長。然而,這個解釋是錯誤的。膿瘍的息,指的是膿尚未形成時,氣血旺盛,聚集在一起的情況。

怒狂,太素版本寫作喜怒。下方的善怒也寫作喜怒。

生鐵洛,太素版本的洛字寫作落。楊解釋,生鐵落是指鐵漿。然而,楊的解釋也是錯誤的。

下氣疾,桓譚的《新論》中寫到,揚雄也提到,成帝下令創作甘泉賦,突然間感到疲倦倒下。夢見五臟掉在地上,用手拾起放回體內。醒來後,氣病持續了一年。這裡的氣病就是氣疾。

身體發熱,太素版本的熱寫作體。

澤瀉、白朮各十分,麋銜五分,張仲景的藥方中,丸、散特別使用了分字。這是指分割的意思,而非六銖的分。其含義與《本經》相同。張氏的《醫通》中寫到,石頑治療牙行陶震球的勞力咳嗽出血,出血如泉水湧出,服用生地黃墨汁仍無法止血。我和我的學生周子使用了兩升熱童便,成功止血。邀請石頑診斷,診得弦大而虛,自汗喘息,夜晚則煩躁不安。給予當歸補血湯四劑,熱度消除。

偶爾感覺左側脅痛,按壓時會聽到漉漉的聲音。這是年輕人嗜酒,情緒激動,曾經與人打架導致的。給予澤瀉、白朮、麋銜湯,加入生藕汁調服。大便排出許多紫黑色血塊,幾天後才排盡。之後,使用四烏鰂骨、一藘茹研磨成粉末,分成四份放入黃母雞腹中,煮熟後食用,保留藥物蜂蜜製成藥丸。吃完所有劑量後,血不再復來。

作為飯後服用,琦解釋,即使證狀在表面,但希望藥物能夠向下滲透,因此先服藥再進食。]

3.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太素全存)

無治也,張子和治病百法舉此段曰。雖有此論。可煎玉燭散二兩。水一碗。同煎至七分。去滓放冷。入蜜少許。時時呷之則心火下降。而肺金自清。故能作聲也。(按玉燭散繫於四物湯承氣湯樸消各等分水煎出三法六門)

刺法曰(至)疹成也,甲乙無刺字。蓋作溢。(下文蓋字猶作益知溢是訛文)疹作辜。故曰。疹成也。作故曰成辜。琦曰。此節蓋他經脫文。

息積,吳以為肺積。張以為喘促息難。俱襲王注之謬。三因方舉本證擬有磨積丸。(胡椒木香全蠍)化氣湯(縮砂仁桂心木香甘草茴香丁香皮青皮陳皮乾生薑蓬朮胡椒沉香)及導引法。文繁不錄。

尺脈數甚,太素無脈字。楊曰。尺□(按當膚字)數□(按當筋字)急見出者。此為疹筋。筋急腹急。此必金水垂(按當作乘)肝。故色白黑即甚也。有本為尺瘦也。堅按太素為是。一作尺瘦者尤是。蓋血液虛少。故尺肉削減。即為腹筋豎急之診。此脈字芟去。而素靈中遂無尺部診脈之說矣。

(難經經釋於十三難下曰今去經文大小字而易數字數者一息六七至之謂若皮膚則如何能數按所言經文者邪熱氣藏府病形篇也)

厥逆,白附子散出雞峰普劑方。據續易簡方。本王子亨方。(琦曰按王氏引全注僅見此條)

五氣,楊曰。五氣。五穀之氣也。琦曰。五當作痹。堅按二說非是。

肥者令人內熱,琦曰。食肥則陽氣滯而不達。故內熱。食甘則中氣緩而善留。故中滿。中滿而熱。脾氣上溢。故口甘也。

膽募俞,楊曰。可取膽募日月穴也。

有癃者,楊曰。癃淋也。堅按六書故曰。人病小便淋瀝不通者。今謂之淋。古作癃云云。(淋犁針切又良中切癃良中切史記孝景本紀索隱曰隆慮音林閭避殤帝諱改之又宣明五氣篇不宜參)琦曰。癃而數溲。熱鬱而氣不化也。頸膺如格。上焦閉拒也。人迎躁甚。胃熱也。喘息氣逆。

肺邪實也。太陰寸口之脈微細如髮。肺藏虛也。此肺之治節不行。故水道不利。而肺之受熱。由陽明積熱上壅。肺受熱淫。格逆於上。故也。

五有餘二不足,凡病虛實相錯者。藥有所顧忌。下手最難。此即是也。仲景稱云難治者。亦皆虛實相錯之證也。

巔疾,太素作癲疾。

病名為胎病,楊曰。人之生也。四月為胎母□(按當為字)人物亦驚。神氣並上驚胎。故生已發為癲疾也。堅按說文胎婦孕三月也。(段校曰玄應兩引皆作二月)巢源千金並曰。妊娠三月始胎。仍知楊注四字。蓋是三訛。然此胎字。要不過在孕之謂。不必限某月。

痝然,太素作龐然。楊曰。龐然者。麵皮起之貌。

切其脈大緊,緊弦不同。今大且緊。故三以如弓弦釋之歟。

白話文:

[對於這疾病,無特殊治療方法,張子和在治病百法中提及這一段。即便有這樣的理論,可以煎煮玉燭散二兩,加一碗水,一同煎煮至剩七分,去掉渣滓,放冷後加入少量蜂蜜,隨時飲用,這樣心火會下降,肺部的炎熱自然得到清涼,因此能恢復聲音。(按:玉燭散由四物湯、承氣湯、樸硝各等份組成,用水煎煮,出自三法六門)

針刺療法提到(至)疹子形成,甲乙沒有刺字,應該是溢字。(下文的蓋字,意指增加,知道溢是誤植)疹子出現,所以說,疹子形成。作故曰形成。琦認為,這部分可能是其他經典的文字遺失。

息積,吳認為是肺部積累,張認為是呼吸困難,兩者都沿用了王注的錯誤。三因方提出基本症狀,預計有磨積丸(胡椒、木香、全蠍)、化氣湯(縮砂仁、桂心、木香、甘草、茴香、丁香皮、青皮、陳皮、乾生薑、蓬朮、胡椒、沉香),以及導引法,因內容繁多,未予錄製。

尺脈非常快速,太素沒有脈字。楊解釋,尺部的皮膚和筋骨快速緊張,顯示出疹筋。筋緊急,腹部也會緊急,這肯定是金水乘肝,所以顏色會呈現白或黑。有些版本寫為尺瘦,堅定地認為太素的描述更為正確。另一種寫法尺瘦更為合理,因為血液量減少,所以尺部肌肉會削減,這是腹部筋骨緊急的診斷。去掉脈字,而在《素問》和《靈樞》中就沒有尺部診脈的說法了。

厥逆,白附子散出自雞峯普濟方。根據續易簡方,原本是王子亨的方子。(琦說,按照王氏引用全注,僅見這一條)

五氣,楊解釋,五氣是五穀之氣。琦認為,五應該是痹。堅定地認為兩種說法都不對。

肥胖的人容易內熱,琦解釋,吃肥肉會導致陽氣滯留無法流通,所以產生內熱。食用甜食會讓中氣緩慢且易留存,所以會有中滿的情況。中滿和熱,脾氣上升,所以會口甘。

膽的募穴和俞穴,楊認為,可以選擇膽的募穴日月穴。

有尿瀦留的人,楊解釋,是尿瀦留或尿頻。堅定地認為六書故的描述,人如果小便困難,現在稱之為淋,古時稱為癃。(淋,犁針切或良中切,史記孝景本紀索隱曰隆慮,音林閭,避殤帝諱改之,又宣明五氣篇不宜參)琦說,尿瀦留但頻尿,是熱氣鬱積,氣無法轉化。頸部和胸骨像被卡住,是上焦閉塞。人迎穴躁動嚴重,是胃熱。呼吸困難,是肺部邪氣過盛。

太陰寸口的脈搏細微如髮絲,是肺臟虛弱。這是肺部的調節功能失常,所以水分代謝不順,肺部受熱,是由於陽明積熱上漲,肺部受到過度熱力,向上逆反,造成這情況。

五有餘二不足,凡是虛實交錯的病情,藥物使用需謹慎,治療難度高。這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仲景稱這種情況為難治,也是虛實交錯的病症。

巔疾,太素寫作癲疾。

病名為胎病,楊解釋,人的生長,四個月時胎兒會受到母親的影響,神氣上衝,驚嚇胎兒,所以出生後會有癲疾。堅定地認為說文解字胎是指婦女懷孕三個月。(段校曰玄應兩引皆作兩個月)巢源和千金都表示,懷孕三個月開始有胎兒。由此可知楊的註釋中的四,可能是三的誤植。然而這個胎字,只不過是在懷孕的意思,不必限定在哪個月。

龐然,太素寫作龐然。楊解釋,龐然是臉皮浮腫的樣子。

切脈發現非常緊繃,緊和絃不同,現在脈象既大又緊,所以用像弓弦來解釋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