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素問紹識》~ 卷第一 (10)
卷第一 (10)
1.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氣完則形完矣。故言溫不言補。經曰。勞者溫之。正此意也。此說欠當。醫學入門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存以養。使氣自充。非溫藥峻補之謂也。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非膏粱之謂也。亦未是。(儒門事親曰經云勞者溫之溫謂溫存而養之今之醫者以溫為溫之藥差之久矣此二書所本)
中滿者寫之於內,蘭室秘藏曰。中滿者寫之於內。謂脾胃有病。當令上下分消其氣。下焦如瀆。氣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穢。
定其血氣各守其鄉,吳曰。定安也。諸經皆有血氣。宜安定之。使之各守其位。不得出位乘侮也。
氣虛宜𤙲引之,太素𤙲作掣。
白話文:
氣力耗盡,形體也就衰敗了。所以說「溫」而不說「補」。經書上說:「勞累的人要溫養他」,就是這個意思。這種說法不夠妥當。《醫學入門》說:「形體不足的,要用溫和的方法滋養他的氣,溫和地保養他,使氣自然充盈,並不是指用溫熱峻猛的補藥。」「精氣不足的,要用食物來補充他,並不是指膏粱厚味。」這也說得不夠全面。(《儒門事親》說,經書上說:「勞累的人要溫養他」,「溫」指的是溫和地保養他。現在的醫生把「溫」理解成溫熱的藥物,已經錯了很久了。以上兩本書的觀點相同)
腹部脹滿的,要從內部調理。 《蘭室秘藏》說:腹部脹滿,指的是脾胃有病,應該讓氣上下分開消散,下焦如同水道,氣血自然會分流,不需要刻意瀉掉污穢之物。
讓氣血各歸其位。《吳氏醫方》說:「定」是安定的意思。各經絡都有氣血,應該讓它們安定下來,使它們各守其位,不能越位侵犯。
氣虛的人,要溫和地引導它。《太素》書中將「引」解釋為「牽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