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素問紹識》~ 卷第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

1.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此篇太素首段至關格及心疝病成而變二節並缺余皆在)

白話文:

這篇《太素》的第一段到「關格」以及「心疝」病的形成和變化的兩節內容都有缺失,其他的內容都還存在。

診法,先兄曰。張云。凡切脈望色審問病因。皆可言診。而此一節以診脈為言。堅按此說本於馬氏診要經終論注。

白話文:

診斷方法,我哥哥說。張氏說,凡是切脈搏、看氣色、詢問病情原因,都可以說是診斷。而這一節以診脈為內容。堅決主張這種說法是根據馬氏的《診要經》終論注。

陰氣未動陽氣未散,尤怡曰。按營衛生會篇云。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夫陰方盡。何云未動。陽氣方受。何云未散。疑是陽氣未動。陰氣未散。動謂盛之著。散謂衰之極也。堅按此說未必是。志本於滑氏曰。陰靜而陽動。有所動作。則靜者動而動者散亂矣。

白話文:

陰氣尚未發動,陽氣尚未消散,這是陰陽交替中的宜人時刻。

根據《營衛生會篇》所說,清晨時分,陰氣消盡,陽氣接收氣息。

既然陰氣已經消盡,為什麼還說尚未發動?陽氣才剛接收,為什麼還說尚未消散?

我懷疑應該是:陽氣尚未發動,陰氣尚未消散。這裡的「動」是指盛大的開始,「散」是指衰微的極致。

仔細研究,這個說法未必正確。根據《黃帝內經》滑伯仁的理論,陰氣靜止而陽氣運動。當發生某種動作時,靜止的開始運動,運動的開始消散。

參伍,先兄曰。參伍二字。朱子文集詳釋之。

渾渾,先兄曰。山海經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注。水濆湧之聲也。

蒼璧,先兄曰。周禮大宗伯聽以蒼璧禮天。

白話文:

參伍,就是指參差不齊的意思。這個說法是根據朱熹在他的文集中詳細解釋的。

渾渾,是指水聲隆隆的樣子。這個說法是根據《山海經》中描述的,在東方遠望泑澤,那裡是黃河的潛流之地,其水源處水聲隆隆。

蒼璧,是指青色的玉璧。這個說法是根據《周禮》中大司徒的職責,用青色的玉璧來祭拜天神。

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者,先兄曰。吳云。藏滿。藏氣壅塞而滿也。堅按琦曰。氣勝五字衍文。濕傷脾土。故中滿盛。而聲微不清。

白話文:

吳仲先兄說過,如果身體過於強盛,氣息飽滿,導致身體過滿而受傷,發出害怕的聲音。吳仲解釋說,「藏滿」是指氣息壅塞而飽滿。根據琦的堅定主張,「氣勝」這五個字是多餘的。濕氣會傷害脾臟,導致身體過於飽滿,聲音微弱不清。

膝者筋之府,張云。筋雖主於肝。而維絡關節以立此身者。惟膝膕之筋為最。故膝為筋之府。筋憊若是。則諸經之失強也。

白話文:

膝蓋是肌肉筋腱的聚集部位,如張仲景所說。雖然肌肉筋腱主要受肝臟控制,但在連接關節支撐身體方面,膝後方的肌肉筋腱是最重要的。因此,膝蓋是肌肉筋腱的聚集部位。如果這些肌肉筋腱疲憊不堪,那麼會導致其他經絡氣血運行失調。

岐伯曰反四時者云云,琦曰。此他經脫文。不可強解。堅按此與原識意相協。

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先兄曰。物在天中。天包物外。蓋萬物之外。六合之內。猶言天地間也。

彼秋之忿,太素忿作急。楊曰。秋之三月。陰氣之始。風高氣勁。故名為急。堅按此與王注合。

白話文:

岐伯說「反四時」等等,琦說這是其他經書的脫漏文字,不能強行解釋。堅認為這段文字與原本的意思相符。

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哥哥說,萬物都在天中,天包圍著萬物之外。也就是說,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就是指天地之間。

秋天的忿怒,太素之氣也跟著急躁起來。楊說,秋天的三個月是陰氣開始的時候,風高氣勁,所以稱為急。堅認為這段文字與王注的解釋相符。

脈與之上下,楊曰。春夏之脈。人迎大於寸口。故為上也。寸口小於人迎。故為下也。秋冬之時。寸口大於人迎。故為上也。人迎小於寸口。故為下也。此乃盛衰為上下也。堅按就規矩權衡考之。猶以馬注為優。

白話文:

楊上善(唐朝醫家)說,脈象的上與下,與季節相關。在春天和夏天,人迎脈(在頸動脈)比寸口脈(在手腕)更大,所以人迎脈在上面。而寸口脈比人迎脈小,所以寸口脈在下面。而在秋天和冬天,寸口脈比人迎脈大,所以寸口脈在上面。而人迎脈比寸口脈小,所以人迎脈在下面。這種脈象的上下變化,是根據四季氣候影響人體氣血盛衰而定的。

但如果嚴格按照《脈經》中的規矩和權衡來考察,馬師皇的注釋還是比較好的。

從陰陽始,先兄曰。志云。從陰陽始。即冬至陽氣。夏至陰氣。微上微下。陰陽上下。自有經常之理。(紀始押韻既見五藏生成篇)

白話文:

中醫將人體的運作歸因於陰陽變化。冬至時陽氣盛,夏至時陰氣盛。陰陽交替,規律分明。

四時為宜,宜字當從太素作數。蓋此段分之。有期以下二十四句。每二句押以同韻。度與宜其韻不通。度與數其部則一。(廣韻宜在上平五支度在去聲十二暮數在上聲九麌段玉裁六書音均表暮麌並在古音第五部)仍知太素為是。蓋四時為數者。言從五行衰王而為準。度者必就四時為計數。

白話文:

四季都是適宜的時候,「宜」字應該從「太素」中找出原因。這段文字共分了二十四句,每兩句都押韻。但是「度」和「宜」的韻母不通,「度」和「數」的音部卻是一樣的。(根據《廣韻》,「宜」在上平五支,「度」在去聲十二暮,「數」在上聲九麌,段玉裁《六書音均表》中記載,暮和麌都在古音第五部)因此可以知道「太素」的說法纔是正確的。四季作為數,指的是根據五行衰盛來確定。而度則必須根據四季來計算。

補寫勿失,太素作循數勿失。堅按太素為是。蓋此段隔句。每取句末一字以為次句起語。上云為數。故承以循數言。人之有脈。循四時之數。不敢違失。猶與天地云。為其理如一也。且本節論診法。不及針藥。補寫二字。殊無著落。益知舊文為訛。

白話文:

保持不足,不要丟失,順從太素的循環,不要出錯。堅持認為「太素」是正確的。因為這段文字是隔句相對的,每句取句末一個字作為下一句的開頭。上面說「為數」,所以接著「循數」來說。人有脈象,遵循四時變化,不敢有差錯。這就像天地運行一樣,因為它們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且這節文章討論診斷方法,並沒有提到針灸藥物,所以「補寫」二字顯得莫名其妙。由此可知舊版本是錯誤的。

得一之精以知死生,太素精作誠。堅按始之以下三十三字疑不必羨文。莊子刻意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句法相似。

白話文:

理解生命的本質,才能洞察生死。太素之精真誠而靈驗。

(註:莊子的「刻意」注重純素之道,堅守靈性,與之合一,殊途同歸。)

短蟲,長蟲,先兄曰。說文蟯。腹中短蟲也。蛕。腹中長蟲也。○楊曰。凡夢有三種。人有吉凶。先見於夢。此為徵夢也。思想情深。因之而夢。此為想夢也。因其所病。見之於夢。此為病夢也。此十一種夢。皆病夢也。堅按周禮六夢。三曰思夢。即楊所謂想夢也。又楊以夢診為答。病乍在內之問。不可從。

白話文:

腸胃裡有的小蟲叫「短蟲」,大的叫「長蟲」。《說文解字》中,「蟯」指腹中的小蟲,「蛕」指腹中的大蟲。

楊某說:夢境有三種類型。一是徵兆性夢境,預示吉凶,體現人的潛意識。二是情緒性夢境,由於強烈的情緒而引發的夢境。三是病理性夢境,由於身體疾病而引起的夢境。

這裡列出的十一種夢境,都是病理性夢境。

澄清一下,《周禮》中的六種夢境,其中「思夢」就是楊某所說的「情緒性夢境」。此外,楊某認為可以根據夢境來診斷疾病,但是對於疾病在體內尚未顯露的早期階段,這種說法不可取。

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先兄曰。李云虛者。心空而無雜思也。靜者。身靜而不喧動也。堅按素靈中道寶押韻不一而足。如治病之道。氣內為實(疏五過論)治數之道。從容之葆。(徵四失論)持針之道。堅者為實。(九針十二原論)營氣之道。內谷為寶。(營氣篇)灸刺之道。

白話文:

古人在診脈時有種說法:保持虛靜的心情很重要。我哥哥曾說過,「虛」就是心靈空靈,沒有雜念。「靜」就是身體安靜,不喧嘩浮動。

在《素靈》中,持脈的方法有很多,不盡相同。比如:

  • 治病的方法:「氣內為實」——(《疏五過論》)
  • 治數的方法:「從容之葆」——(《徵四失論》)
  • 持針的方法:「堅者為實」——(《九針十二原論》)
  • 營氣的方法:「內谷為寶」——(《營氣篇》)
  • 灸刺的方法:

何者為實。(四時氣篇寶原作定今從甲乙)審知其道。是謂身寶。(五亂篇)是也。又諸子間亦見之。如管子成功之道。羸縮為寶。○六鞱。凡謀之道。周密為寶。(武韜)必出之道。器械為寶。(虎韜)吳子。夫安國家之道。先戒為寶。(料敵)韓非子。人主之道。靜退為寶。

白話文:

何者為實?

修習中醫之道,需要明白其法則。所謂「實」,就是「身寶」,也記載在《五亂篇》中。

其他文獻中也有提及「實」的概念:

  • 《管子》:「羸縮為寶」,意指體弱多病的人更能珍惜健康。
  • 《六鞱》:「周密為寶」,強調謀劃時要仔細周詳。
  • 《武韜》:「器械為寶」,指出戰爭中軍備的重要性。
  • 《吳子》:「先戒為寶」,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 《韓非子》:「靜退為寶」,建議君主保持低調行事。

(主道)呂覽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盡數)凡農之道。厚之為寶。(審時)是也。(廣韻道寶並在上聲皓韻)琦曰。保當作寶。未確。

白話文:

主導之道: 呂覽認為凡是飲食之道,必須不飢不飽,這才叫做保養五臟。

盡善之道: 凡是農業之道,重視耕作,這是富貴之本。

審時之道: 這是正確的。(「道」和「寶」兩個字都讀作「皓」韻的上聲)

琦說:「保」應該作「寶」,但並不能肯定。

春日浮如魚之逰在波,太素逰作遊。波作皮。楊曰。春時陽氣初開。脈從骨髓流入經中。上至於皮。如魚游水。未能周散。堅按照在膚下。膚在骨而砍之。則改作在皮。疑是。當考。

白話文:

春天陽氣升發,就像魚在水面上浮游,太素之氣也開始遊動。這些氣血流動,好像水的波紋一樣。楊氏說:春天陽氣初開,脈絡中的氣血從骨髓流入經脈,上達皮膚。就像魚在水中游,但氣血還不能完全散佈開,所以聚集在皮下。如果把「砍」字改成「皮」,這樣就能說得通。不過,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蟄蟲將去,或曰。王訓藏去者。漢書蘇武傳。去屮實而食之。師古曰。去謂藏之也。三國志華佗傳。何忍無急去藥。裴松之曰。古語以藏為去。是其義也。此說似是。說文。蟄。藏也。此蓋謂當蟄之蟲。將蟄地下也。

按而紀之,紀。經紀之謂。猶理也。

白話文:

寒冬將過,蟲子準備藏匿。古人說:「王訓藏匿起來了。」(出自《漢書》蘇武傳。)「去屮實而食之。」(出自《三國志》華佗傳。)唐朝學者顏師古說:「『去』是指藏起來。」三國時代的裴松之說:「古時候說『藏』就是『去』,這是它的意思。」這種說法似乎有道理。《說文解字》中說:「蟄」,是指藏起來。這句話的大意是指,當藏匿起來的時候,蟲子就會鑽進地底藏匿。

心脈搏堅而長,太素搏作揣。下並同。楊曰。揣。動也。長謂寸口脈長一寸也。此為心脈盛動堅。心脈上至舌下。故盛動堅。舌卷不能言堅。按廣雅。揣。動也。先兄曰。張云。五藏病脈。一曰搏堅而長。一曰耎而散。而其為病多皆不足。何也。蓋搏堅而長者。邪勝於正。是謂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也。一以有邪而致虛。一以無邪本虛。雖若一而病本不同。所以當辨也。

白話文:

  • 心脈搏動堅硬而綿長,太素脈搏動有如揣動。以下脈象相同。楊氏說:「揣」,是動的意思。「長」是指寸口脈長度達一寸。這表示心脈強盛有力,搏動堅硬。
  • 心脈上達舌下,所以(心脈)強盛有力,搏動堅硬的話,舌頭就會捲曲,不能說話。
  • 根據《廣雅》的解釋,「揣」是動的意思。先兄曾說,張仲景在《五臟病脈》中提到兩種脈象:一是搏堅而長,一是耎而散。而這些脈象出現時,通常都代表著氣血不足。
  •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搏堅而長者,說明邪氣勝於正氣,邪氣聚集的地方就會出現這種脈象。

當消環自已,太素環作渴。楊曰。耎而散者病消渴。以有胃氣故自已。尤怡曰。按搏堅而長者。太過之脈。心象火而脈縈舌。心火有餘。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軟而散者。不足之脈。心者生之本神之處。心不足則精神為消。奴卑惵遺亡恐懼之類是也。環自已者。言經氣以次相傳。

白話文:

當脈象消弱而不見時,脈象太素就會形成口渴的症狀。楊氏說:脈象細小而分散的人容易患上消渴病,因為他們的胃氣不盛,所以脈象浮散。

尤怡說:按照脈象來說,堅硬而細長的是過盛的脈象。心屬火,脈象縈繞舌頭。心火旺盛,所以會出現舌卷不能言語的症狀。

脈象柔軟而分散的是虛弱的脈象。心是生機的根本,精神的歸處。心不足,則精神就會消散。比如奴顏婢膝、神志不清、遺忘驚恐等症狀都是心虛的表現。

脈象浮散時,說明經氣順暢相傳。

如環一周。復至其本位。而氣自復。病自已也。診要經終論云。刺中心者環死。義與此同。環自已者。經盡氣復則生。環死者經盡氣絕則死也。甲乙經。環作渴。非。琦曰。心液耗傷。故見消渴。俟心氣復續。津液得生。則自已也。

白話文:

猶如圓環一週,回到原點,氣血自然恢復,病情自然痊癒。

《診要經終論》提到,刺穿心臟中心的會環死。《甲乙經》中,環指口渴,這是錯誤的說法。

徐琦認為,心液消耗損傷,所以會感到口渴。等到心氣恢復,津液得以產生,口渴自然就會消失。

當病灌汗至令不復散發也,太素令作今。楊曰。以肺氣虛。故脈耎散也。虛故腠理相(舊校曰疑開)逐。汗出如灌。至令不復也。

白話文:

當病情嚴重,以致於發汗後仍然無法散發時,太素經裡記載可以採用這種治療方法。楊上善說:這是因為肺氣虛弱,所以脈象浮散。虛弱導致腠理開散,汗液如瀑布般流出,以致無法停止。

易入肌皮腸胃之外,楊曰。易音亦。若脈耎散。色又光澤者。當因大渴暴飲。水溢腸胃之外。易入肌皮之中。名曰溢飲之病也。堅按廣韻。易變易。又始也。改也。奪也。轉也。伊昔切。楊氏蓋為轉義讀。先兄說亦相合。曰易移易之謂。言以其多飲不滲入尿脬。移易入於肌膚腸胃之外。甲乙經易作溢可證。又楊言肌皮之中者。與原識意合。

白話文:

如果水液容易進入肌肉、皮膚和腸胃之外,楊氏說:「易」字讀作「移」。如果脈搏虛弱、浮散,而面色又光亮,那麼可能是因為極度口渴而暴飲,導致水液溢出腸胃之外,容易進入肌肉、皮膚之中。這叫做「溢飲」之病。堅按《廣韻》,「易」有改變、開始、改動、奪取、轉變的意思。讀音為「伊昔切」。楊氏可能是讀作「轉變」的意思。我哥哥的說法也相符。他說:「易」是「轉移」的意思。意思是說,因為飲水太多,不滲入膀胱,轉移進入肌肉、皮膚和腸胃之外。《甲乙經》中「易」作「溢」,可以證明這一點。另外,楊氏說的「肌肉、皮膚之中」,與原先的認識相符合。

折髀,食痹,楊注並與王義同。下折腰亦然。

色不澤,楊曰。足太陰脈循胻。故脾虛色不澤者。胻腫若水之狀也。堅按若水狀。專系言胻腫。楊注是。

至令不復也,太素令作今。

病成而變,張曰成言病之本。變言病之標。標本不同。是謂之變。

白話文:

腿部骨折,飲食痺痛,楊注和王義的解說一致。腰部骨折也是如此。

面色不光澤,楊氏說,足太陰脈循行於胻,所以脾虛的人面色不光澤,胻腫脹像水一樣,堅硬按壓像水狀,專指胻腫脹,楊注是正确的。

到現在不再恢復了,太素經說的是現在的情况。

病成而變,張氏說“成”是指病的本源,"變"是指病的標誌。標本不同,這就是所謂的“變”。

癉成為消中,說文。癉勞病也。從疒單聲。是義醫經所無。先兄曰。淮南子說山訓。嫁女於病消者夭死。則後難復處也。後漢李迪傳。素有消病。注。消中之病也。

白話文:

癉字表示消瘦,根據說文解字,「癉」是疾病的通稱,從「疒」字旁加「單聲」,表示與疾病有關。這個意思在醫經中沒有提到。我的兄長說,淮南子說山訓中提到:「嫁女兒給有消瘦疾病的人,女兒會夭折」,後世很難再嫁出去。後漢書李迪傳中提到:「平素就有消瘦的疾病。」注釋說:「消瘦的疾病也就是癉。」

筋攣骨痛,楊曰。因於癰腫。有此二病。故請所主。(按請疑問訛)堅按此與張意合。

有故病五藏發動,張曰。有故病。舊有宿疾也。五藏發動。觸感而發也。

白話文:

筋肉抽搐並且骨骼疼痛,楊氏說這是因為長了膿腫,有了這兩種病情,所以請示負責的醫生。(按理說這裡的「請」字可能是誤刻或誤寫)用力按壓這裡的情況與張氏的看法一致。

有舊病的人五臟會被引發病狀,張氏說,有舊病是指本來就有的老毛病,五臟被引發病狀是因為受到外界刺激而發作。

徵其脈小,馬與王義同。曰小為虛也。脈則一時之虛。所以謂之新病也。張曰。脈小者邪氣不盛。琦曰。色發於藏。故久病色必奪。脈兼經絡。故新病脈即奪。

不見血已見血,琦曰。不見血六字疑衍文。

白話文:

檢查患者脈象,脈搏細小,馬師與王師的觀點一致。說脈搏細小代表虛弱。脈象反映當下的虛症。因此稱之為新病。張氏說:「脈搏細小,表示邪氣不盛。」琦氏說:「面色由臟腑反映,所以久病面色一定會變差。脈象同時反映了經絡,因此新病的脈象也會馬上變差。」

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楊曰。從關至尺澤為尺也。季脅之部。當在尺中央兩傍。不在尺外兩傍。季脅有病。當見此處。尺中兩傍之外。以候兩腎之有病。當見此部也。自尺內兩中間總候腹中。堅按楊氏蓋就尺部分左右各兩行與中行為說。王氏以為兩傍各謂尺之外側。

白話文:

在手掌寸關之間的兩側叫季脅,寸關以外的部分可以判斷腎臟,寸關以內可以判斷腹腔。

楊氏說:從關元到尺澤之間稱作尺。季脅部位應該在手掌寸關之間的兩側中間位置,而不是在寸關之外的兩側。如果季脅有病,可以從這個部位觀察到。

在寸關中間的兩側以外,可以判斷兩個腎臟是否有病,可以從這個部位觀察到。

從寸關中間的兩側往內的部分,可以總體判斷腹部的狀況。

堅按:楊氏的說法是根據尺脈部分左右各兩排以及中間一排來說的。王氏認為兩側各指尺脈外面的位置。

則與尺外謂尺之外側者。殆無分別。故更分上下為說。俱似未為明核。今考經文。但言中附上。上附上。而不言下附下。然以下文推之。則此三句是一節。其為下附下可知矣。且此三句特不分左右。是均兩手而言。尺內者尺內側也。尺外者尺外側也。下文內外字皆然。可以互證。

白話文:

至於尺外指的是尺骨的外側,幾乎與尺外側無分別。因此有人進一步分為上、下兩側來說,但好像也無法清楚說明。現在考究經文,只提到「尺內附上,尺外附上」,但沒提到「尺下附下」。不過從後文推測,這三句話是一節,因此可以知道「尺下附下」。而且這三句話特別不區分左右,所以是指兩隻手。尺內指的是尺骨內側,尺外指的是尺骨外側。後文中「內外」字都是這樣使用,可以相互佐證。

尺內兩傍者。兩手尺內側之謂。而尺外下無兩傍字者。省文也。尺裡者。尺內外側之中央也。(向校刊源識用此說為圖)先兄曰。張云。人身以背為陽。腎附於背。故外以候腎。腹為陰。故里以候腹。所謂腹者。凡大小腸膀胱命門。皆在其中矣。又施沛脈微有說欠確。仍不錄。

白話文:

尺內的兩側:指的是兩手的尺骨內側。而尺骨外側下方沒有「兩傍」字,是因為簡化文字。

尺裡:指的是尺骨內外側正中央。(向氏校刊源識採用此說法繪製圖解)

先兄說,張氏認為,人體的背部是陽,腎臟附著於背部,所以「外」側用於診脈腎臟。腹部是陰,所以「裡」側用於診脈腹部。這裡所說的「腹部」包括大腸、小腸、膀胱和命門等器官。

另外,施沛對脈微的說法不夠準確,故不再記載。

中附上,太素附上以下(楊以中字屬上句)至內以候膻中四十三字。作跗上以候胸中六字。楊曰。跗當為膚。古通用字。故為跗耳。當尺裡以上皮膚。以候胸中之病。堅按據楊注。則尺裡與膚上膚前膚後。並不能知其界限。其說蓋謬。今姑存之。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太素兩以字無。楊曰。當此尺裡跗前以候胸腹之前。跗後以候背後。

白話文:

中醫書中,太素還有以下內容(楊以中把「字」字歸於上句):到「內以候膻中」。

而「作跗上以候胸中」六個字,楊(以中)說:「跗應當寫作膚,古時通用。所以是膚。」應該說是尺裡以上的皮膚,用來判斷胸中的疾病。

仔細對照楊(以中)的注釋,那麼一尺裡和皮膚的上面、前面、後面就不能知道它們的分界線。他的說法是錯誤的。現在暫時保留它。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太素作跗上鬲上也五字。楊曰。當尺裡跗上皮膚以候膈上也。一曰竟上疑錯。先兄曰。吳云。上竟。上寸之盡也。下竟。下尺之盡也。張云。竟。盡也。言上而盡於上也。

白話文:

「上竟上」是指胸喉部疾病,太素中記載為「跗上鬲上」五個字。楊氏說:應該取尺部長度的皮膚,放在跗穴上來診脈,以瞭解膈以上的病症。另有一種說法認為「上竟上」是錯誤的。我哥哥說:吳氏認為「上竟」是指上寸的盡頭,「下竟」是指下尺的盡頭。張氏說:「竟」有盡頭的意思,表示向上而盡於上。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太素作鬲下者。腹中事也七字。楊曰。當尺裡膚上以下。以為膈下之分。即腹中事。

白話文:

下腹部、腰部、大腿、小腿、腳部這都是下面的事。太素經上把膈(橫膈膜)以下稱為「鬲下」。「腹中事也」這七個字,楊維傑說:應該從肚臍正下、離皮膚大約一寸的地方往下算,這是膈下和腹部的分界,也是「腹中事」的範圍。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太素大作𥲑。中下有跗之下三字。楊曰。尺之皮膚。文理粗𥲑者。是陰衰陽盛。熱氣熏膚。致使皮膚粗起。故為熱中。堅按以上楊注並難信。

白話文:

皮膚粗糙的人,是陰氣不足,陽氣過剩,導致體內發熱。太素經中提到:「中下有跗」,楊氏註解說,這是指尺皮膚的紋理粗糙。但楊氏的註解不可靠。

來疾去徐,楊曰。來疾陽盛。故上實也。去徐陰虛。故下虛也。上實下虛。所以發癲疾也。

上虛下實,楊曰。上虛受風。故惡風也。

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太素無此九字。堅按無者似勝。

白話文:

來得快去得慢,楊說,來得快是因為陽氣旺盛,所以上面實;去得慢是因為陰氣虛弱,所以下面虛。上面實下面虛,所以會發作癲病。

上面虛下面實,楊說,上面虛容易感受風邪,所以會怕風。

所以中風是因為陽氣受到了影響,「太素」沒有這九個字,堅定地認為沒有更好。

眴僕,楊曰。眴玄遍反。目搖。堅按楊本於說文。然王謂頭眩者。於義為順。先兄曰。方言。朝鮮冽水之間。顛眴謂之𣓉眩。史屈原傳。眴兮窈窕。徐廣云。眴眩也。(眴眩古通用既見原識五藏生成篇狥蒙下)

多汗身寒,王注氣多。據新校正亦當血多。

白話文:

眴僕,楊氏說:眴,玄、遍二字反切。意思是眼睛動搖。我考證楊氏的說法出自《說文解字》。

但王氏認為「頭眩」的解釋更順理成章。我的哥哥說,在《方言》中記載,朝鮮和冽水一帶的人稱「頭眩」為「眴眩」。《史記·屈原列傳》中有「眴兮窈窕」的句子。徐廣注釋為「眴眩」。(「眴眩」一詞在古代通用,詳見《原識·五藏生成篇》中「狥蒙」條下。)

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太素無此文。堅按太素似是。○琦曰。陽加於陰。謂之汗。氣行而血不充。故身熱無汗。其表實無汗。亦此義也。陽虛於外。故多汗。陰盛於內。故身寒。但滑脈為陽與多汗身寒之證不合。陰陽有餘二語。未詳真義。恐有訛誤。

白話文:

如果陰陽都過剩,就不會出汗而感到寒冷。但《太素》這本書裡沒有這句話。仔細考量,《太素》上的說法似乎更合理。琦先生(某位醫家)說:陽氣加於陰氣之上,稱為汗液。氣行而血氣不足,所以身體發熱但不出汗。而表證實熱不出汗,也是這個道理。陽氣在外虛弱,所以會大量出汗。陰氣在內過盛,所以身體寒冷。但滑脈是陽氣旺盛的徵象,與大量出汗和身體寒冷的證狀不符。陰陽過剩這句話的意思不詳,恐怕有錯誤。

推而外之,此下一段。施沛脈微舉蔡轠說欠妥。尤怡以上而不下。下而不上。為升降義讀。亦不確。並不具錄。

而身有痹也,太素作而身寒有痹。

白話文:

推而廣之,這下面的一段。施沛脈稍微提出的蔡轠的說法不太恰當。尤怡認為應該是上面而不是下面。下面而不是上面。這種理解為升降的意思來讀也是不準確的。因此並沒有記錄下來。

而身體有痹症的情況,根據《黃帝內經·太素》的記載是身體感到寒冷並且有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