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六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六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六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黃帝問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白話文:
黃帝問道:「春天的脈象像琴弦一樣,應該是什麼樣的情況才算是弦脈呢?」
歧伯對曰:「春脉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耎弱輕虚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言端直而長,狀如弦也。~~,~~新校正云:「按越人云:『春脉弦者,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脉來濡弱而長。四時輕。』『輕』作『寬』。」。反此者病反,爲反常平之候。。」
帝曰:「何如而反?」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春季脈象,屬於肝臟,是東方屬木的脈象,代表萬物開始萌生。因此,其脈氣來得緩慢而微弱,感覺輕浮靈動且順暢,脈象平直而修長,所以稱為『弦脈』,意思是脈象平直修長,就像琴絃一樣。
與此相反的脈象為異常,表示身體出了問題。」
歧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氣餘,則病形於外。氣少,則病在於中也。~~,~~新校正云:「按呂廣云:『實強者,陽氣盛也。』少陽當微弱,𫝆更實強,謂之太過。陽處表,故令病在外,厥隂之氣養於筋,其脉弦。𫝆更虚微,故曰不及。隂處中,故令病在内。」。」
帝曰:「春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白話文:
歧伯說:「強而有力的氣勢出現,這種情況稱為『太過』,症狀會表現在外。氣勢微弱虛空,這種情況稱為『不及』,症狀會出現在中氣的部位。如果氣勢剩餘,症狀就會表現在外。如果氣勢不足,症狀就會出現在中氣的部位。」
校正注釋:
呂廣說:「『實強』是指陽氣旺盛。」少陽的本質應當是微弱,如果變得強盛有力,就稱為『太過』。陽氣分佈在外表,因此會導致症狀表現在外。厥陰的氣勢依賴筋脈滋養,其脈象應為弦脈。如果變得虛弱微弱,就稱為『不及』。陰氣分佈在內臟,因此會導致症狀表現在內臟。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脇胠滿忽忽,不爽也。眩,謂目眩視如轉也。冒,謂冒悶也。胠,謂腋下,脇也。忘當爲怒字之誤也。《靈樞經》曰:「肝氣實則怒。」肝厥隂脉,自足而上入毛中,又上貫鬲,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木太過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
』則『忘』當作『怒』。」。」
帝曰:「善。夏脉如鈎,何如而鈎?」
白話文:
歧伯說:「肝氣太盛會讓人健忘、頭暈目眩、癲癇發作;肝氣不足會讓人胸痛、背痛,腹部兩側肋骨下脹痛,精神恍惚。眩,指眼睛發花,看東西像在轉動。冒,指胸悶。胠,指腋下。忘字可能是怒字的誤寫。《靈樞經》說:「肝氣實則怒。」肝經屬陰,從腳部向上行至毛髮中,再向上貫通膈肌,分佈到肋骨,沿著喉嚨後方向上行至後腦,再向上行至額頭,與督脈在頭頂會合,所以肝氣病變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新校正》雲:根據《氣交變大論》的說法:「肝氣太過,就會頭暈目眩、容易發怒、癲癇發作。」
歧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鈎言其脉來盛去衰,如鈎之曲也。~~,~~新校正云:「按越人云:『夏脉鈎者,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鈎,故其脉來疾去遲。」呂廣云:「陽盛,故來疾。隂虚,故去遲。脉從下上至寸口疾,還尺中遲也。』」。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白話文:
歧伯說:「夏脈是指心脈,南方屬火,是萬物生長旺盛的季節。所以它的脈象來勢旺盛,去勢衰弱,因此稱為『鈎脈』,意思是脈象來盛去衰,就像魚鉤的彎曲形狀。另有說法認為:『夏脈鈎狀,是因為南方屬火,萬物茂盛,垂下的枝葉都彎曲如鈎狀,所以脈象來得快,去得慢。』陽氣旺盛,所以脈象來得快,陰氣虛弱,所以脈象去得慢。脈象從手腕下端往上至寸口處來得快,返回尺脈處則變慢。如果脈象與此相反,就是有疾病。」
歧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脉來盛去盛,是陽之盛也。心氣有餘,是爲太過。。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新校正云:「詳越人肝、心、肺、腎四藏脉俱以強實爲太過,虚微爲不及,與《素問》不同。」。」
帝曰:「夏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白話文:
歧伯說:「如果脈象來勢強勁,退卻也快,這就是過剩,病在體表。脈象來勢強勁,去勢也強勁,這是陽氣過盛。心氣有餘,也是過剩。」
「如果脈象來勢不強勁,退卻反而強勁,這就是不足,病在體內。新校正說:越人認為肝、心、肺、腎四腑的脈象都是以強實為過剩,虛微為不足,與《素問》不同。」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爲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欬唾,下爲氣𣳘心少隂脉,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又從心系,却上肺,故心太過則身熱、膚痛而浸淫流布於形分,不及則心煩,上見欬唾,下爲氣𣳘。。」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
白話文:
歧伯說:「心氣太過會讓人身熱、皮膚疼痛,形成浸潤性發熱。心氣不足會讓人煩躁不安,上面會出現咳嗽、唾液增多,下面會出現氣管阻塞。心少陰脈源於心臟,連接心經,向下通過膈肌,絡於小腸,又從心經迴流到肺部。因此,心氣太過會導致身熱、皮膚疼痛,並且浸潤擴散到全身各處。心氣不足則會導致心煩,上面會出現咳嗽、唾液增多,下面會出現氣管阻塞。」
歧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虚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脉來輕虚,故名浮也。來急以陽未沉下,去散以隂氣上升也。~~,~~新校正云:「按越人云:『秋脉毛者,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來輕虚以浮,故曰毛。』」。反此者病。」
白話文:
歧伯說:「秋季的脈象屬於肺脈,五行代表西方金,是萬物成熟收成的季節。因此,肺脈的脈氣來勢輕盈虛浮,來得急促散去得快,所以稱為浮脈。來勢急促是因為陽氣尚未沉降,散去得快是因為陰氣上升。~~,~~新校正本註解說:「《越人傳》中說:『秋季的脈象像毫毛,是因為西方五行屬金,萬物到了秋季都已成熟凋落,草木的華葉都掉了,只有枝條依然存在,看上去就像毫毛一樣。所以肺脈的脈氣來勢輕盈虛浮,因此稱為毛脈。』」。與其相反的脈象表示有病。
帝曰:「何如而反?」
歧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虚,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帝曰:「秋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白話文:
黃帝問:「那樣的情況會如何反轉呢?」
岐伯回答說:「如果脈氣浮而且中間強硬兩邊虛弱,這叫做過於亢進,病情在外。如果脈氣浮而微弱,這叫做不足,病情在內。」
黃帝又問:「秋天的脈象過於亢進或是不足,會產生什麼樣的病狀呢?」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欬,上氣,見血,下聞病音肺太隂脉,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復藏氣爲欬,主喘息,故氣盛則肩背痛,氣逆不及則喘息變易,呼吸少氣而欬,上氣,見血也。下聞病音,謂喘息則肺中有聲也。。」
白話文:
歧伯說:「氣息過旺會導致人逆氣而背痛,鬱鬱不樂。氣息不足會讓人喘氣,呼吸短促而咳嗽,氣息往上升,吐血,往下則聽到病音。肺太陰經脈,從中焦開始,向下連接大腸,再繞到胃,經過隔膜,屬於肺,從肺經橫出腋下,復藏氣為咳,主宰喘息,所以氣旺則肩背痛,氣逆氣不足則喘息改變,呼吸短促而咳嗽,氣息往上升,吐血。往下聽到病音,是指喘息時肺中有聲音。」
帝曰:「善。冬脉如營,何如而營脉沉而深,如營動也。~~,~~新校正云:「詳『深』一作『濡』,又作『摶』,按本經下文云:『其氣來沉以摶。』則『深』字當爲『摶』,又按《甲乙經》『摶』字爲『濡』,當從《甲乙經》爲『濡』,何以言之?脉沉而濡,濡,古軟字,乃冬脉之平調脉,若沉而摶擊於手,則冬脉之太過脉也,故言當從《甲乙經》『濡』字。」?」
白話文:
黃帝說:「說得好。冬天把脈像營帳,怎麼樣纔算是營帳?脈沉而深,好比營帳在動。」校對者補充道:「『深』一字在不同的版本中寫作『濡』或『摶』。根據下文『其氣來沉以摶』,『深』字應該是『摶』,而《甲乙經》中『摶』字寫作『濡』,所以應該採用《甲乙經》的『濡』。為什麼呢?脈沉而濡,濡就是柔軟的意思,是冬天的正常脈象。如果脈沉而搏擊,就說明冬脈過度了,所以應該採用《甲乙經》中的『濡』字。」
歧伯曰:「冬脉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言沉而搏擊於手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搏』當作『濡』,義如前說,又越人云:『冬脉石者,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脉來沉濡而滑,故曰石也。』」。反此者病。」
白話文:
岐伯說:「冬季的脈象,代表著腎臟,腎臟屬水,位於北方的方位,是萬物收藏的季節。因此它的氣息來得沉穩有力,所以稱為營脈。營脈的脈象沉穩有力,並在手部跳動。反之,脈象出現異常,就表示有病。
新校正版本註解:「『搏』字應當改作『濡』,意思與前面的說法相同。越人解釋說:『冬季的脈象堅硬如石,因為北方屬水,萬物收藏,盛冬時水凝固成冰,所以脈象來得沉穩、濕潤而流暢,因此稱為『石』脈。』」反之,如果脈象與此不同,就說明有病。
帝曰:「何如而反?」
歧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帝曰:「冬脉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白話文:
黃帝問:「那麼,脈象反常是怎麼表現的呢?」
岐伯回答說:「如果脈氣來時像彈石一樣急促有力,這叫做太過,表示病在身體表面;如果脈氣去時像數算一樣急疾而弱,這叫做不及,表示病在身體內部。」
黃帝又問:「冬天的脈象如果太過或者不及,會產生哪些病症?」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解㑊~~,~~新校正云:「按解㑊之義,具第五卷注。」,脊脉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腎少隂脉,自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病如是也。
䏚者,季脇之下,俠脊兩傍空軟處也。腎外當䏚,故䏚中清冷也。」
帝曰:「善。」
白話文:
歧伯說:「經脈太過會讓人產生解㑊的症狀~~,~~新校正雲:「按照解㑊的意思,詳細的解釋在第五卷。」,脊椎疼痛、呼吸短促、不想說話;經脈不足會讓人心慌意亂,像是餓了,胃部發空、脊椎疼痛、小腹脹滿、小便異常。腎少陰經的脈絡,從大腿內側後緣貫穿脊椎,通達腎臟,連接膀胱;它直行的部分,從腎臟往上貫穿肝臟、隔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頭根部。它的分支部分,從肺臟出來與心臟相連,輸布到胸中,所以會出現上述的症狀。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脉春弦、夏鈎、秋浮、冬營,爲逆順之變見異狀也。。然脾脉獨何主主謂主時月。?」
白話文:
黃帝問:「四季交替的變化,脈象會如何應對呢?」
大臣答:「春季脈象緊實如弦,夏季脈象結實如鉤,秋季脈象浮動不明,冬季脈象沉緩如營,這些都是順應四季變化而呈現的不同徵狀。然而脾臟的脈象為什麼獨自做主?」
「主」指的是控制時間和月份。
歧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納水榖,化津液,溉灌於肝、心、肺、腎也,以不正主四時,故謂之孤藏。。」
白話文:
岐伯說:「脾臟的經絡屬土,它單獨儲藏水穀,並將水穀轉化為津液,滋潤肝、心、肺、腎。因為它不主導四季變化,所以稱其為『孤藏』。」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
歧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不正主時,寄王於四季,故善不可見,惡可見也。。」
帝曰:「惡者何如可見?」
白話文:
黃帝說:「那麼,脾臟的好壞可以看得出來嗎?」
岐伯回答:「好的時候看不出來,不好的時候可以在不合適的季節表現出來,因為脾在四季中代管其他三臟,所以好的時候看不到,不好的時候可以看到。」
黃帝問:「不好的時候怎麼看得出來?」
歧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新校正云:「按〈平人氣象論〉云:『如鳥之喙。』又別本『喙』作『啄』。」。」
帝曰:「夫子言脾爲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白話文:
歧伯說道:「(脈象)像流水一樣持續而來,這是脈象太盛,病症在體表。像鳥喙一樣突然發作,這是脈象太弱,病症在身體內部。」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以主四支,故病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脾之孤藏以灌四傍,𫝆病則五藏不和,故九竅不通也。《八十一難經》曰:「五藏不和則九竅不通。」重,謂藏氣重疊。強,謂氣不和順。。」
白話文:
歧伯說:「陽氣太過,會導致四肢無法舉起,因此稱為『四肢不舉』;而陽氣不足,則會導致九竅不通暢,稱為『重強』,脾臟孤獨收藏陽氣,灌溉四肢,如果脾臟功能失調,就會導致五臟不調和,進而導致九竅不通暢。《八十一難經》中說:『五臟不調和,則九竅不通暢。』重,指陽氣重複積聚;強,指陽氣不和順。」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脉變,揆度竒恒,道在於一瞿然,忙貌也,言以太過不及而一貫之,揆度竒恒皆通也。神轉不迴,迴則不轉,乃失其機五氣循環不愆時叙,是爲神氣流轉不迴,若却行衰王,反天之常氣,是則却迴而不轉,由是却迴不轉,乃失生氣之機矣。至數之要,迫近以微得至數之要道,則應用切近以微妙也。
白話文:
黃帝突然起身,拜了又拜,說:「好。我已領悟到脈絡的大要,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數目,脈象的五種顏色變化,規律奇特而恆定。道就在於一瞬間。」瞿然,表示急促的樣子,意思是說,不能過之或不及,而要貫通一致,規律奇特而恆定,這些說法都是相通的。神氣運轉,不會迴轉,如果迴轉了,神氣就不會運轉,這樣就失去了生氣的時機。五氣循環,不會超過時間,這是因為神氣流轉不迴轉,如果迴轉衰減,違反了自然的氣機,那麼就是迴轉而不運轉了。從而迴轉而不運轉,就失去了生氣的時機了。體悟到數目的要點,就是用微小的跡象逼近它的本質,掌握了數目的要點,就能靈活運用微妙之機。
迫,切也。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讀之,名曰玉機著之玉版,故以爲名言,是玉版生氣之機,~~,~~新校正云:「詳『至數至,名曰玉機』,與前〈玉版論要〉文相重,彼注頗詳。」。
白話文:
「迫」字有急迫的意思。將醫理寫在玉板上,收藏在身體臟腑中,每天早晚誦讀,稱為「玉機」。因為寫在玉板上,因此稱為「玉機」。「玉機」是人體生機的關鍵。新校正的注釋說:「仔細考量『至數至,名曰玉機』這段話,與前面的〈玉版論要〉內容重複,而前面的注釋比較詳細。」
「五藏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受氣所生者,謂受病氣於己之所生者也。傳所勝者,謂傳於己之所剋者也。氣舍所生者,謂舍於生己者也。死所不勝者,謂死於剋己者之分位也。所傳不順故必死焉。
白話文:
五臟從它們所生成的藏腑接收氣,並傳遞到它們所剋制的藏腑。氣會聚集在它們所生成的藏腑,並在它們所不能剋制的藏腑死亡。
當疾病瀕臨死亡時,必定會先傳遞到它們所不能剋制的藏腑,然後疾病才會死亡。
「受氣所生者」 :從其所生成的藏腑受到病氣。
「傳所勝者」 :傳遞到其所剋制的藏腑。
「氣舍所生者」 :氣聚集在生其藏腑的藏腑。
「死所不勝者」 :死在剋其藏腑的藏腑的分位。
由於傳遞不順暢,所以必定死亡。
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所爲逆者,次如下說。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氣運行逆轉,所以死亡是由於逆行而造成的,具體說明如下:
-
肝臟從心臟接收氣,傳遞給脾臟,氣在腎臟中儲存,最後到達肺臟而死亡。
-
心臟從脾臟接收氣,傳遞給肺臟,氣在肝臟中儲存,最後到達腎臟而死亡。
-
脾臟從肺臟接收氣,傳遞給腎臟,氣在心臟中儲存,最後到達肝臟而死亡。
-
肺臟從腎臟接收氣,傳遞給肝臟,氣在脾臟中儲存,最後到達心臟而死亡。
-
腎臟從肝臟接收氣,傳遞給心臟,氣在肺臟中儲存,最後到達脾臟而死亡。
這都是逆轉死亡的方式。
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肝死於肺位秋庚辛,餘四倣此。然朝主甲乙,晝主丙丁,四季上主戊已,晡主庚辛,夜主壬癸,由此則死生之早暮可知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生』作『者』字,云:『占死者之早暮。』詳此經文專爲言氣之逆行也,故死即不言生之早暮,王氏改者作生,義不若《甲乙經》中《素問》本文。」。
白話文:
一天一夜可分為五個部分,這是用來占卜生命早逝或長壽的。在秋天,肝氣旺盛時,死於肺位,也就是在庚辛日。其餘四個季節依此類推。早晨屬甲乙日,中午屬丙丁日,春夏兩季早晨屬戊己日,傍晚屬庚辛日,夜晚屬壬癸日。由此可以推測壽命的長短。
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生』應該是『者』字,意思是占卜死者的早逝或長壽。」詳細解釋一下,這部經文專門講述氣運的逆行,所以說到死亡時,就不會提到生命的早逝或長壽。王氏將『者』改為『生』,其意義不如《甲乙經》中《素問》原本的文字。
黃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以上文逆傳而死,故言是逆傳所勝之次也。新校正云:「詳『逆傳所勝之次』,『逆』當作『順』,上文旣言逆傳,下文所言乃順傳之次也。」。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藏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三月者,謂一藏氣之遷移。六月者,謂至其所勝之位。
白話文:
黃帝說:「五臟之間是相通的,運轉都有順序。當五臟有病時,疾病會傳遞到它們剋制的臟腑,再逆向上傳,導致死亡。所以這裡所說的次序,就是逆傳剋制順序。」
校正: 「逆傳所勝之次」裡的「逆」字應為「順」,因為上文已經提到逆傳,下文所說的則是順傳的次序。
如果沒有治療,病情會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發展:三月、六月、三日、六日,最後傳遍五臟而導致死亡。順傳剋制順序中,三月表示一臟之氣的轉移,六月則表示傳遞到其所剋制的臟腑。
三日者,三陽之數以合日也。六日者,謂兼三隂以數之爾。〈熱論〉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二日陽明受,三日少陽受,四日太隂受,五日少隂受,六日厥隂受。」則義也。~~,~~新校正云:「詳上文『是順傳所勝之次』七字,乃是次前注誤在此經文之下,不惟無義,兼校之全元起本、《素問》及《甲乙經》並無此七字,直去之,慮未達者致疑,𫝆存于注。」。
白話文:
「三日」代表着三陽之气与太阳的结合,而「六日」则指的是将三阴之气也计算在内。古籍《热论》中说:“伤寒第一天巨阳受病,第二天阳明受病,第三天少阳受病,第四天太阴受病,第五天少阴受病,第六天厥阴受病。”这与上述说法相符。
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隂者,知死生之期主辨三隂三陽之候,則知中風邪氣之所不勝矣。~~,~~新校正云:「詳舊此段注寫作經,合改爲注,又按〈隂陽別論〉云:『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隂者,知死生之期。』又云:『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隂者,知死生之期。
』義同此。」。」言知至其所困而死困,謂至所不勝也。上文曰:「死於其所不勝。」。
白話文:
因此說:「認識了陽的變化,就能知道疾病的根源。認識了陰的變化,就能預知生死。掌握三陰三陽的變化規律,就能明白人體無法抵禦的風氣所在。」
校勘說明:詳細查閱舊注,注中「經」字應改為「注」。又據《陰陽別論》記載:「認識了陽的變化,就能知道病症的部位。認識了陰的變化,就能預知生死。」另一處記載:「認識了陽的變化,就能知道病情的禁忌時節。認識了陰的變化,就能預知生死。」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言先百病而有之。~~,~~新校正云:「按〈生氣通天論〉云:『風者,百病之始。』」。𫝆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客,謂客止於人形也。風擊皮膚,寒勝腠理,故毫毛畢直,玄府閉密而熱生也。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邪在皮毛,故可汗𣳘也。
白話文:
因此,風是百病之源,意思是說風會在百病之前出現。~~,~~新版註解說:「根據〈生氣通天論〉的說法:『風是百病的開始。』」
風寒入侵人體,使得人的汗毛根根豎立,皮膚緊閉而產生熱氣,所謂的「客」是指侵犯人體。風侵襲皮膚,寒氣勝過皮膚組織,所以汗毛根根豎立,身體關閉緊閉而產生熱氣。此時,可以通過發汗來驅除邪氣。邪氣停留在皮毛,所以可以用發汗來驅除。
〈隂陽應象大論〉曰:「善治者,治皮毛。此之謂也。」。或𤷒不仁、腫痛病生而變,故如是也。熱中血氣則𢂽𤷒不仁,寒氣傷形故爲腫痛。〈隂陽應象大論〉云:「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皆謂釋散寒邪,宣揚正氣。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𤷒,發欬上氣邪入諸隂則病而爲𤷒,故入於肺,名曰𤷒焉。
〈宣明五氣〉論曰:「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隂則𤷒。」肺在變動爲欬,故欬則氣上,故上氣也。
白話文:
《陰陽應象大論》說:「擅長治病的人,能治療皮膚表層的疾病。這是因為……」如果皮膚變得麻木不仁、腫脹疼痛,說明疾病已經發生變化。熱氣傷及血氣,就會導致皮膚麻木不仁;寒氣損傷形體,就會引起腫脹疼痛。《陰陽應象大論》說:「寒氣損傷形體,熱氣損傷氣血,氣血受損引起疼痛,形體受損引起腫脹。」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熱敷、火灸刺破等方法,來散發寒邪,宣揚正氣。如果不及時治療,疾病會深入到肺部,形成「肺麻」,出現咳嗽氣促等症狀,邪氣進入陰部也會引起麻木,所以進入肺部後被稱為「麻」症。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𤷒,一名曰厥,脇痛,出食肺金伐木氣,下入肝,故曰弗治行之肝也。肝氣通膽,膽善爲怒,怒者氣逆,故一名厥也。肝厥隂脉,從少腹,屬肝,絡膽,上貫鬲,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脇痛,而食入腹則出,故曰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
白話文:
如果不去治療,肺病就會傳染到肝臟,病名叫做肝𤷒,也叫做厥。症狀包括脇痛,嘔吐食物。因為肺部屬金屬性,剋制木屬性,所以肺病會向下傳染到肝臟。肝氣與膽相通,膽容易生氣,生氣時氣血上逆,所以又稱為厥。肝厥屬於陰脈,從少腹開始,屬於肝臟,連接膽囊,向上貫穿橫膈膜,分佈在脇肋之間,沿著喉嚨後面,向上進入咽喉、面部。所以會出現脇痛,而吃下去的食物會嘔吐出來,所以說「出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手指按壓或針刺耳部。
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肝氣應風木,勝脾土,土受風氣故曰脾風。蓋爲風氣通肝而爲名也。脾之爲病,善發黃癉,故發癉也。脾太隂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故腹中熱而煩心,出黃色於便寫之所也。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
白話文:
如果肝氣沒有治療,就會傳遞到脾臟,這種病叫做脾風,會出現發黃疸、腹部發熱、心煩、大便發黃等症狀。
肝氣屬木,性質疏通向上,能勝脾土,脾土受到肝風的影響,所以稱為脾風。由於肝氣通達於肝臟,所以得名為脾風。
脾臟生病時,容易發作黃疸,所以會出現發黃疸。脾臟屬太陰脈,進入腹部,屬於脾臟,與胃相連,向上通向膈肌,與咽喉相鄰,連接舌根,散佈於舌下,它的分支,又從胃的分支向上通向膈肌,進入心臟,所以腹部發熱,心煩,大便發黃。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按摩、服藥、洗澡等治療方法。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寃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腎少隂脉,自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故少腹寃熱而痛,溲出白液也。寃熱内結,消鑠脂肉,如蟲之食,日内損削,故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腎不足則水不生,水不生則筋燥急,故相引也。隂氣内弱,陽氣外燔,筋脉受熱而自跳掣,故名曰瘛。
白話文:
不加以治療,脾臟的病氣傳染到腎臟,形成一種病症叫做「疝瘕」。症狀為小腹隱隱發熱疼痛,小便帶血,別名為「蠱腎」。少陰經脈從大腿內側後緣經過,貫穿脊椎,連通腎臟,並且與膀胱相絡。因此,腎臟受病,就會導致小腹隱隱發熱疼痛,小便帶血。熱氣鬱結在體內,消耗脂肪和肌肉,就像蟲子在啃食一樣。日積月累,身體會逐漸消瘦,所以又叫「蠱」。在這個時候,可以通過針灸或藥物治療。
不加以治療,腎臟的病氣傳染到心臟,就會導致筋脈互相牽引,而變得緊張。這種病症叫做「瘛」。腎氣不足,水液不能生成。水液不能生成,筋脈就會乾燥緊張,因此互相牽引。陰氣在體內衰弱,陽氣在體外旺盛,筋脈受熱而自己跳動抽搐,所以叫做「瘛」。
,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滿十日法當死至心而氣極,則如是矣。若復傳行,當如下說。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因腎傳心,心不受病,即而復反傳與肺金,肺已再傷,故寒熱也。三歲者,肺至腎一歲,腎至肝一歲,肝至心一歲,火又乘肺,故云三歲死。
此病之次也謂傳勝之次第。
白話文:
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灸法或藥物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滿十天後,津液中毒,元氣耗盡,就會出現上述症狀。如果病情繼續發展,將會出現以下情況:腎臟將病氣傳遞給心臟,心臟又反過來將病氣傳遞給肺臟,從而導致寒熱症狀,根據病理,將會在三個階段內死亡。首先,腎臟將病氣傳遞給心臟,但心臟不受病,於是病氣又轉而傳遞給肺臟,此時肺臟已經受過一次傷,因此會出現寒熱症狀。所謂「三個階段」,是指肺臟傳遞到腎臟是一個階段,腎臟傳遞到肝臟是一個階段,肝臟傳遞到心臟是一個階段。而由於病氣再次侵襲肺臟,所以稱為「三個階段」死亡。
「然其卒發者,不必治於傳不必依傳之次,故不必以傳治之。或其傳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憂、恐、悲、喜、怒,發無常分,觸遇則發,故令病氣亦不次而生。因而喜,大虚則腎氣乘矣喜則心氣移於肺,心氣不守,故腎氣乘矣。
白話文:
疾病的發作不一定完全按照經典記載的順序,所以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經典的治療方法。有時候,疾病發展的順序可能不同於經典。
這種不按照順序發作的情況,往往是由於憂鬱、恐懼、悲傷、喜悅或憤怒等情緒所致,這些情緒會擾亂正常的發作順序,導致嚴重的疾病。
憂鬱、恐懼、悲傷、喜悅和憤怒等情緒發作沒有規律,遇到觸發因素就會出現,所以會導致疾病的發作也不按規律。
例如,如果因喜悅而導致氣虛,腎氣就會乘虛而入;如果因喜悅而導致心氣移位至肺,心氣就無法鎮守,腎氣就會乘虛而入。
〈宣明五氣篇〉曰:「精氣并於心則喜。」。怒則肝氣乘矣怒則氣逆,故肝氣乘脾。悲則肺氣乘矣悲則肺氣移於肝,肝氣受邪,故肺氣乘矣。〈宣明五氣篇〉曰:「精氣并於肺則悲。」。恐則脾氣乘矣恐則腎氣移於心,腎氣不守,故脾氣乘矣。〈宣明五氣篇〉曰:「精氣并於腎則恐。
白話文:
《宣明五氣篇》說:「精氣聚集於心,就會產生喜悅。」
生氣時,肝氣會上升,阻礙脾氣運作,所以會出現肝氣乘脾的現象。
悲傷時,肺氣會轉移到肝臟,使肝氣受到影響,所以會出現肺氣乘脾的現象。
《宣明五氣篇》說:「精氣聚集於肺,就會產生悲傷。」
恐懼時,脾氣會上升,而腎氣會轉移到心臟,導致腎氣無法固守本位,所以會出現脾氣乘脾的現象。
《宣明五氣篇》說:「精氣聚集於腎,就會產生恐懼。」
」。憂則心氣乘矣憂則肝氣移於脾,肝氣不守,故心氣乘矣。〈宣明五氣篇〉曰:「精氣并於肝則憂。」。此其道也此其不次之常道。
白話文:
憂愁的時候,心氣就會上亢。憂愁的時候,肝氣就會轉移到脾臟,肝氣不守住它的位置,所以心氣會上亢。《宣明五氣篇》說:「精氣聚於肝臟,就會憂愁。」這就是它的道理,這是它不同於平時的正常現象。
「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五藏相并而各五之,五而乘之,則二十五變也。然其變化以勝相傳,傳而不次,變化多端。~~,~~新校正云:「按〈隂陽別論〉云:『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義與此通。」,傳乘之名也言傳者何,相乘之異名爾。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眞藏脉見,乃予之期日皮膚乾著,骨間肉陷,謂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也。諸附骨際及空窳處,亦同其類也。
白話文:
疾病的類型有五種,每種類型有五種變化,相乘起來就有五乘五等於二十五種變化,加上各臟腑相互配合,每種臟腑又有五種變化,因此加乘起來就有五乘二十五等於一百二十五種變化。
這些變化是可以互相傳遞的,傳遞的次序不固定,變化也很多樣。
大骨枯槁:指骨頭變得很枯瘦。
大肉陷下:指肌肉嚴重下陷。
胸中氣滿:指胸腔內氣體過多。
喘息不便:呼吸困難。
其氣動形:指氣體在體內亂竄,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徵兆。
期六月死:預測患者在六個月內會死亡。
眞藏脈見:指真臟脈絡浮現於體表。
乃予之期日:指預測患者的死亡時間。
皮膚乾著:皮膚顯得乾燥。
骨間肉陷:骨頭之間的肌肉陷落。
胸中氣滿,喘息不便,是肺無主也。肺司治節,氣息由之,其氣動形,爲無氣相接,故聳舉肩背,以逺求報氣矣。夫如是,皆形藏已敗,神藏亦傷,見是證者,期後一百八十日内死矣。候見眞藏之脉,乃與死日之期爾。眞藏脉診,下經備矣,此肺之藏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項,期一月死。
眞藏見,乃予之期日火精外出,陽氣上燔,金受火災,故内痛肩項,如是者,期後三十日内死,此心之藏也。
白話文:
胸腔內氣鬱積,呼吸困難,是因為肺臟失去主導作用。肺臟主導氣機運行,氣息由此產生,氣息帶動形體運動。氣息不順暢,是因為氣息之間無法相接,所以聳起肩背,希望遠求氣息。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形體和神氣都已經受到損傷。看到這個證狀的人,預計在180天內死亡。從診脈中可以看出死亡日期,這就是肺臟的藏象。
大骨枯槁,肌肉消瘦,胸腔內氣鬱積,呼吸困難,內部疼痛牽引至肩頸,預計一個月內死亡。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䐃,眞藏見,十月之内死隂氣微弱,陽氣内燔,故身熱也。䐃者,肉之標,脾主肉,故肉如脫盡,䐃如破敗也。見斯證者,期後三百日内死。䐃,謂肘膝後肉,如塊者,此脾之藏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動作益衰,眞藏來見,期一歲死。
白話文:
身體骨瘦如柴,肌肉嚴重凹陷,胸腔內氣滿,喘不過氣,內部疼痛蔓延至肩頸,發燒,肌肉消瘦,皮破肉爛,內臟顯露,十個月內死亡。
這是因為陰氣微弱,陽氣在體內過度旺盛,所以發燒。皮是肉的標誌,脾主肉,所以肉好像都脫落了,皮好像破敗了一樣。見到這種症狀,預計300天內死亡。皮指的是肘部和膝蓋後面的肌肉,像塊狀一樣,這是脾臟的藏象。骨頭嚴重乾枯,肌肉嚴重凹陷,肩胛骨內部肌肉消耗,活動能力越來越弱,內臟顯露出來,預計一年內死亡。
見其眞藏,乃予之期日肩髓内消,謂缺盆深也。衰於動作,謂交接漸微,以餘藏尚全,故期後三百六十五日内死,此腎之藏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眞藏未見』作『來見』,『來』當作『未』,字之誤也。」。
白話文:
當看到他的生殖器,我預測他的腎髓內部會消耗殆盡,因為他的骨盆腔很深。他動作衰弱,表示腎精逐漸減少,但由於其他臟器的精氣尚且充足,所以我預測他會在365天內死亡。這是腎臟的收藏作用。~~,~~新校正雲:「根據全元起本及《甲乙經》,『眞藏未見』應該是『未見眞藏』,『來』字應為『未』字,是抄寫錯誤。」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䐃脫肉,目匡陷,眞藏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木生其火,肝氣通心,脉抵少腹,上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腹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䐃脫肉也。肝主目,故目匡陷,及不見人,立死也。
白話文:
身體骨瘦如柴,肌肉凹陷。胸中發悶,腹內疼痛,心中不適。肩項和全身發熱,皮膚破裂,肌肉萎縮。眼窩深陷,內臟顯露,看不見人。突然死亡。如果沒有立即死亡,在不堪負荷的時候也會死亡。這主要是肝氣通到心臟,脈絡到達小腹,向上延伸到肋骨和腋窩,並沿著喉嚨後面,進入耳後、額頭。因此會出現腹痛、心中不適、肩項和全身發熱、皮膚破裂、肌肉萎縮。肝臟主導視力,所以會出現眼窩深陷、看不見人和突然死亡的症狀。
不勝之時,謂於庚辛之月,此肝之藏也。急虚身中,卒至五藏絕閉,脉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爲期言五藏相移傳其不勝,則可待眞藏脉見,乃與死日之期。卒急虚邪中於身内,則五藏絕閉,脉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墜沒溺,不可與爲死日之期也。其脉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眞藏雖不見,猶死也是則急虚卒至之脉。
~~,~~新校正云:「按人一息脉五六至,何得爲死,必息字誤,『息』當作『呼』乃是。」。
白話文:
當肝臟虛弱的時候,通常在庚辛月(指農曆七月和八月)。突然出現全身衰竭,導致五臟堵塞,脈絡不通,氣血運轉停滯。這就像溺水一樣,無法預測五臟是否能恢復。如果能在真實脈象顯現後,才能判斷死亡時間。
當虛邪之氣突然侵襲身體時,五臟就會堵塞,脈絡不通,氣血不暢。就像墜入水中無法自拔一樣,無法預測死亡時間。如果脈象完全消失,每分鐘只有五六次,但身體形肉未脫落,真實脈象雖然還未顯現,但已經等於死亡了。這種情況就是急虛而導致的脈象。
「眞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眞心脉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眞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眞腎脉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白話文:
真肝脈:
脈搏來勢急促,內外都像刀刃一樣鋒利,脈弦有力,好像在按琴絃。面色青白,沒有光澤,如果毛髮掉落,就預示死亡。
真心脈:
脈搏堅硬而有力,像薏苡仁一樣,脈率緩慢而有力。面色赤黑,沒有光澤,如果毛髮掉落,就預示死亡。
真肺脈:
脈搏寬大而虛空,像羽毛輕觸皮膚一樣。面色白中帶紅,沒有光澤,如果毛髮掉落,就預示死亡。
真腎脈:
脈搏有力而間斷,就像手指彈石頭一樣,聲音清脆響亮。面色黑黃,沒有光澤,如果毛髮掉落,就預示死亡。
眞脾脉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眞藏脉見者,皆死不治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無餘物和雜,故名眞也。』五藏之氣皆胃氣和之,不得獨用,如至剛不得獨用,獨用則折,和柔用之即固也。五藏之氣和於胃氣,即得長生,若眞獨見必死。欲知五藏,眞見爲死,和胃爲生者,於寸口診即可知見者,如弦是肝脉也,微弦爲平和。
白話文:
真正的脾脈脈象出現時,脈搏微弱且時快時慢,顏色發黃發青而不潤澤,毛髮枯折則會死亡。所有純粹的臟腑脈象出現,都是必死無疑。新校正注云:「根據楊上善的說法,沒有其他物質摻雜,所以稱為『眞』。五臟之氣都由胃氣調和,不能獨自運作,就像極剛之氣不能單獨使用,單獨使用就會折斷,與柔和之氣一同使用就能穩固。五臟之氣與胃氣調和,就能長生,而如果只有眞脈出現,必定會死亡。想要知道五臟的真脈會導致死亡,與胃氣調和則會帶來生機,可以在寸口診脈中觀察,如弦脈是肝脈,微弦表示平和。
微弦,謂二分胃氣,一分肝氣俱動,爲微弦。三分並是弦而無胃氣,爲見眞藏。餘四藏準此。」。」
黃帝曰:「見眞藏曰死,何也?」
白話文:
黃帝說:「看到真臟脈就表示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呢?」
歧伯曰:「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胃爲水榖之海,故五藏稟焉。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隂,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隂也平人之常,稟氣於胃。胃氣者,平人之常氣,故藏氣因胃乃能至於手太隂也。~~,~~新校正云:「詳『平人之常』至下『平人之常氣』,本〈平人氣象論〉文,王氏引注此經。按《甲乙經》云:『人常稟氣於胃脉,以胃氣爲本。
白話文:
歧伯說:「五臟皆由胃氣滋養。胃是五臟的根本,是水穀存放的地方,所以五臟才能得到滋養。
臟腑之氣不能自行到達手太陰經,必須依靠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
正常人通常從胃中得到滋養。胃氣是人體正常的氣,所以臟腑之氣依靠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
新校正雲:「從『平人之常』到『平人之常氣』這段話,原本出自《平人氣象論》,王氏將它引用註解在這段經文中。根據《甲乙經》記載:『人通常從胃脈得到滋養,以胃氣為根本。』」
』與此小異,然《甲乙》之義爲得。」。故五藏各以其時,自爲而至於手太隂也自爲其狀至於手太隂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隂,故眞藏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曰死是所謂脉無胃氣也。〈平人氣象論〉曰:「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
白話文:
這和《甲乙經》的觀點略有不同,不過,《甲乙經》的說法更為合理。因此,五臟分別在特定的時間發揮作用,並自行調整,直到手太陰經。邪氣盛的人,精氣衰弱,因此病情嚴重的人,胃氣無法和邪氣一同到達手太陰經,所以只有真臟之氣顯現。真臟之氣獨見,表示邪氣侵犯到內臟,因此說「脈中沒有胃氣」就是這種情況。《平人氣象論》上說:「一個人沒有胃氣,稱為『逆』,『逆』的人會死亡。」
帝曰:「善新校正云:「詳自黃帝問至此一段,全元起本在第四卷〈太隂陽明表裏〉篇中,王冰移於此處,必言此者,欲明王氏之功於《素問》多矣。」。」
白話文:
「黃帝說:『(王冰)新校勘的古本中說得很好:仔細研究從黃帝問到這一段,全文的原本在第四卷《太陰陽明表裏》篇中,王冰將它移到此處,之所以要這樣說是想表明王氏在《素問》中做了很多貢獻。」
黃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欲必先時而取之。形氣相得,謂之可治氣盛形盛,氣虚形虚,是相得也。色澤以浮,謂之易已氣色浮潤,血氣相營,故易已。脉從四時,謂之可治脉春弦、夏鈎、秋浮、冬營,謂順四時從順也。脉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候可取之時而取之,則萬舉萬全。
白話文:
黃帝說:「要治療疾病,應該觀察病人的體形、氣色和麪色,摸脈來瞭解脈搏的盛衰,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再進行治療,不要延誤時機。治療時應遵循「形氣相得」的原則。如果病人的體形和氣血都強盛,或者都虛弱,這就是「形氣相得」。面色紅潤光澤,表示病情容易好轉,因為氣血調和,所以容易痊癒。脈搏符合四季的變化,也是可以治療的。春季脈搏弦緊,夏季脈搏鈎形,秋季脈搏浮緩,冬季脈搏營實,這就是順應四季。脈搏微弱而滑利,表示胃氣充足,預示著病情容易治癒。選擇合適的時機治療,就可以萬無一失。
當以四時血氣所在而爲療爾。~~,~~新校正云:「詳『取之以時』,《甲乙經》作『治之趨之,無後其時』,與王氏之義兩通。」。形氣相失,謂之難治形盛氣虚,氣盛形虚,皆相失也。色夭不澤,謂之難已夭,謂不明而惡。不澤,謂枯燥也。脉實以堅,謂之益甚脉實以堅,是邪氣盛,故益甚也。
脉逆四時,爲不可治以氣逆故疾,上四句是謂四難。必察四難而明告之此四,粗之所易語,工之所難爲。
白話文:
應根據四季血氣的運行規律來施治。形氣不調,稱為難治。形體衰弱氣虛,氣旺盛形體衰弱,都是形氣不調的表現。面色萎黃不光澤,稱為難已。夭,指顏色暗沉。不澤,指枯乾。脈搏堅實且有力,稱為益甚。脈搏堅實有力,說明邪氣旺盛,因此病勢會加劇。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脉,夏得腎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懸絕沉濇者,命曰逆四時春得肺脉,秋來見也。夏得腎脉,冬來見也。秋得心脉,夏來見也。冬得脾脉,春來見也。懸絕,謂如懸物之絕去也。未有藏形於春夏而脉沉濇新校正云:「按〈平人氣象論〉云:『而脉瘦。
白話文:
所謂「逆四時」,指的是:
- 春季出現肺脈的問題
- 夏季出現腎脈的問題
- 秋季出現心脈的問題
- 冬季出現脾脈的問題
若這些問題持續惡化,到其他季節時仍相當嚴重,則稱為「逆四時」。
- 春季出現肺脈問題:會在秋季顯現
- 夏季出現腎脈問題:會在冬季顯現
- 秋季出現心脈問題:會在夏季顯現
- 冬季出現脾脈問題:會在春季顯現
「懸絕」意指像懸掛物體般斷裂。「沉濇」形容脈搏虛弱無力,就像東西沉沒在水裡一樣。
』義與此同。」。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時也末有,謂未有藏脉之形狀也。病熱脉靜,𣳘而脉大,脫血而脉實,病在中,脉實堅,病在外,脉不實堅者,皆難治皆難治者,以其與證不相應也。~~,~~新校正云:「按〈平人氣象論〉云:『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濇堅。
白話文:
《素問·脈要精微論》:「脈象浮大而有力,名為『逆四時』,是指脈象的型態沒有藏匿的現象。」
如果在秋冬季節,脈象浮大,這叫「逆四時」。沒有藏脈的形狀,說明沒有儲藏脈象的能力。
疾病發熱時,脈象應該浮動,但如果脈象沉緩而有力,表示血液脫落;病症在體內,脈象應該有力堅實,但如果脈象不堅實有力,就難以醫治。
難以醫治的原因是,脈象與疾病表現不相符。
附註:
《新校正》雲:「《平人氣象論》記載:『病在體內,脈象虛弱,病在體外,脈象浮滑而有力。』」
』與此相反,此經誤,彼論爲得。自未有藏形春夏至此與〈平人氣象論〉相重注,義備於彼。」。」
黃帝曰:「余聞虚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
歧伯曰:「五實死,五虚死五實,謂五藏之實。五虚,謂五藏之虚。。」
帝曰:「願聞五實五虚?」
白話文:
與此相反,如果這個經文說錯了,那另一個論述就正確了。自從沒有藏形春夏至此,這段話與《平人氣象論》內容重複,意思都包含在裡面了。
黃帝問:「我聽說虛實可以決定生死,請您詳細講解一下。」
岐伯回答:「五實會死,五虛也會死。五實指的是五臟實證,五虛指的是五臟虛證。」
黃帝又問:「請您詳細說明一下五實和五虛。」
歧伯曰:「脉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實,謂邪氣盛實。然脉盛,心也。皮熱,肺也。腹脹,脾也。前後不通,腎也。悶瞀,肝也。。脉細,皮寒,氣少,𣳘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虚虚謂眞氣不足也。然脉細,心也。皮寒,肺也。氣少,肝也。𣳘利前後,腎也。飲食不入,脾也。。」
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
白話文:
岐伯說:「脈搏強盛,皮膚發熱,腹部脹大,大小便不通暢,頭暈腦脹,這是五臟實證,表示邪氣過盛。其中,脈搏強盛,表示心臟有問題;皮膚發熱,表示肺臟有問題;腹部脹大,表示脾臟有問題;大小便不通暢,表示腎臟有問題;頭暈腦脹,表示肝臟有問題。
脈搏微弱,皮膚寒冷,氣虛,大小便頻繁,飲食不進,這是五臟虛證,表示正氣不足。其中,脈搏微弱,表示心臟有問題;皮膚寒冷,表示肺臟有問題;氣虛,表示肝臟有問題;大小便頻繁,表示腎臟有問題;飲食不進,表示脾臟有問題。」
歧伯曰:「漿粥入胃𣳘注止,則虚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全注:「飲粥得入於胃,胃氣和調其利漸止,胃氣得實,虚者得活。言實者得汗外通後,得便利自然調平。」。」
白話文:
歧伯說:「喝粥後,胃裡的津液充足,水穀停滯的情況就會停止,虛弱的人就能恢復健康。身體出汗後,大便通暢,那麼實熱的人就能恢復健康。這就是這些證候的表現。」
黃帝問曰:「余聞九鍼於夫子,衆多博大不可勝數,余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丗,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𣳘歃血,飲血也。令合天道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令合天地。』」,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歷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互,冬隂夏陽,以人應之,柰何?願聞其方天光,謂日月星也。歷紀,謂日月行歷於天二十八宿三百六十五度之分紀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從您這裡聽到了九種針灸方法,數量龐大,無法一一細數。我希望能聽聞最重要的原則,傳給子孫後代,讓他們銘記於心,深藏不露。我將鄭重其事地承諾遵守,絕不輕易洩露。我確信這些原則一定貫通始終,與天道的運行相呼應。天上有日月星辰循序運行,人間有四時五行交替更換,貴賤尊卑相互轉換,冬天陰寒,夏天陽光熾烈。這些自然現象與人體如何相應?我希望您能告訴我其中的規律。」
言以人形血氣榮衞周流,合時候之遷移,應日月之行道,然斗極旋運,黃赤道差。冬時日,依黃道近南,故隂多。夏時日,依黃道近北,故陽盛也。夫四時五行之氣,以王者爲貴,相者爲賤也。!」
白話文:
中醫古書認為,人體氣血運行有規律,會隨著時序變化和太陽運行而調整。就好比北斗星旋轉,黃道與赤道位置會有差異。冬天時,太陽靠近黃道南側,陰氣較盛。夏天時,太陽靠近黃道北側,陽氣較盛。在四時五行中,王氣為貴,相氣為賤。
歧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道貫精微,故云妙問。至數,謂至極之數也。。」
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爲之柰何?」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這問題問得真好!這是關於天地之間最精微的數理,所以稱為妙問。這裡的至數,指的是最極致的數理變化。
黃帝說:「我希望聽聽關於天地間最精確的數理,這些數理如何與人的形體、血氣相結合,並能判斷生死,該怎麼做呢?」
歧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九,竒數也。故天地之數,斯爲極矣。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爾雅》曰:「邑外爲郊,郊外爲甸,甸外爲牧,牧外爲林,林外爲垌,垌外爲野。」言其逺也。~~,~~新校正云:「詳王引《爾雅》爲證,與𫝆《爾雅》或不同,已具前〈六節藏象論〉注中。」。
白話文:
歧伯說:「天地之間最極致的數字,從一開始,到九結束。九,是最奇妙的數字。所以天地之間的數字,以此為最高極限了。一代表天,二代表地,三代表人。由此生出三個三,等於九,以應合九野。《爾雅》說:『鄉鎮外圍是郊區,郊區外圍是邊疆,邊疆外圍是牧場,牧場外圍是森林,森林外圍是草原,草原外圍是野地。』這表示他們的遠近。」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虚實而除邪疾所謂三部者,言身之上中下部,非謂寸關尺也。三部之内,經隧由之,故察候存亡,悉因於是,鍼之補寫邪疾可除也。」
帝曰:「何謂三部?」
白話文:
人體分為上、中、下三部,每一部又分為三候。通過觀察這三部九候,可以判斷生死、處理百病、調節虛實、祛除疾病。所說的「三部」,是指人體的上、中、下部位,不指寸、關、尺脈。三部之中,經絡通過,所以察看三部候脈可以得知生亡,使用針灸治療邪疾也可以消除。
歧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爲眞言必當諮受於師也。〈徵四失論〉曰:「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爲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此其誡也。」《禮》曰:「疑事無質。」質,成也。。
白話文:
歧伯說:「人體分為下部、中部、上部,每一部位又有三個特徵。這三個特徵分別對應天、地、人和。一定要師徒之間互相指點傳授,這些話纔算是真言,必須向老師求教諮詢。(《徵四失論》中說:「學習醫術沒有學成,就胡亂使用各種療法,用錯誤的說法自稱是醫道,改名換姓自誇有功,胡亂使用針灸、砭石等工具,後果將會遺禍自身。這是一個教訓。」《禮記》中說:「遇到疑事,一定要請教有學問的人。」「質」的意思是完成、成就。
「上部天,兩額之動脉在額兩傍,動應於手,足少陽脉氣所行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脉在鼻孔下兩傍,近於巨髎之分,動應於手,足陽明脉氣之所行。上部人,耳前之動脉在耳前陷者中,動應於手,手少陽脉氣之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隂也謂肺脉也,在掌後寸口中,是謂經渠,動應於手。
白話文:
上部天:
- 額頭兩側的動脈在額頭兩側,與手和足少陽經脈氣血相應。
上部地:
- 臉頰兩側的動脈在鼻孔下方兩側,靠近巨髎穴,與手和足陽明經脈氣血相應。
上部人:
- 耳朵前面的動脈在耳前凹陷處,與手和手少陽經脈氣血相應。
中部天:
- 位於手掌後方,寸口處的手太陰經,又稱肺經,也叫經渠,與手部氣血相應。
中部地,手陽明也謂大腸脉也。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閒,合谷之分,動應於手也。中部人,手少隂也謂心脉也。在掌後銳骨之端,神門之分,動應於手也。《靈樞經》〈持鍼縱捨論〉:「問曰:『少隂無輸,心不病乎!』對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正謂此也。
白話文:
腹部,也就是手陽明經,又稱大腸經。位於手部拇指和食指分叉的骨縫,合谷穴的分支,活動時對應於手。胸部,也就是手少陰經,又稱心經。位於手掌後方尖銳的骨頭尖端,神門穴的分支,活動時對應於手。
《靈樞經》〈持鍼縱捨論〉中提到:「有人問:少陰經沒有別的脈絡分支,心臟不會生病嗎?」回答說:「心經的外經生病,但是心臟本身不會生病,所以只要在手掌後方尖銳的骨頭尖端取心經就可以了。」這句話所指的正是此處。
」。下部天,足厥隂也謂肝脉也。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動應於手也。女子取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是。下部地,足少隂也謂腎脉也。在足内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手。下部人,足太隂也謂脾脉也。在魚腹,上趨筋閒,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寬鞏足單衣,沉取乃得之,而動應於手也。
白話文:
足厥陰經(肝經)位於足趾的外側,在羊矢穴下一寸半的凹陷處,距離足心五寸的位置,平躺取穴,按壓此穴位會感覺到反應於手上。
女子取太衝穴,位於大腳趾的第一個關節後方,二寸處的凹陷處。
足少陰經(腎經)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上的凹陷處,距離太谿穴五寸的位置,按壓此穴位會感覺到反應於手上。
足太陰經(脾經)位於足外側魚腹處,向上延伸至肌腱之間,距離足心五寸,下降到箕門穴五寸的位置,寬衣撩起褲管,下壓取穴,按壓此穴位會感覺到反應於手上。
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之上衝陽之分穴中,脉動乃應手也。~~,~~新校正云:「詳自『上部天』至此一段,舊在當篇之末,義不相接,此正論三部九候宜處於斯,𫝆依皇甫謐《甲乙經》編次例,自篇末移置此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厥隂脉行其中也。地以候腎足少隂脉行其中也。
人以候脾胃之氣足太隂脉行其中也。脾藏與胃以膜相連,故以候脾兼候胃也。」
帝曰:「中部之候柰何?」
白話文:
要觀察胃氣,應該取足背上方、沖陽穴的分穴處,脈搏跳動時就會感覺到。
注釋:
在《新校正》中,從「上部天」到這一段文字,原本在文章的末尾,與前面內容不連貫。這裡纔是討論三部九候的適當位置,所以我根據皇甫謐《甲乙經》的編排方式,將它從文章末尾移到這裡。
因此,下部的天,指的是觀察肝經足厥陰脈運行的地方;地,指的是觀察腎經足少陰脈運行的地方。
歧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手太隂脉當其處也。地以候胸中之氣手陽明脉當其處也。經云:「腸胃同候。」故以候胸中也。人以候心手少隂脉當其處也。。」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白話文:
歧伯說:「人體有天、地、人三部分。天與肺和手太陰脈相關。地與胸中之氣和手陽明脈相關。經文說:「腸胃同候」,所以用來反映胸中之氣。人與心和手少陰脈相關。」
歧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位在頭角之分,故以候頭角之氣也。人以候耳目之氣位近口齒,故以候之。地以候口齒之氣以位當耳前,脉抵於目外眥,故以候之。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新校正云:「詳三而成天,至合爲九藏,與〈六節藏象論〉文重,注義具彼篇。
白話文:
岐伯說:「宇宙中有天、地、人。天以降臨時號令氣候,將氣候的位置定在頭角,所以可以觀候頭角之氣。人以耳目觀候,因為耳目之氣的位置靠近口齒,所以可以觀候耳目。地以口齒觀候,因為口齒之氣的位置與耳朵相連,脈絡通到眼睛的外眥,所以可以觀候口齒。這三部分都有自己的天、地、人。三而成為天。」
校正說明:詳解「三而成為天,至合為九藏」一段,與〈六節藏象論〉的文字重複,註釋意義請參閱〈六節藏象論〉一文。
」,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爲九,九分爲九野,九野爲九藏以是故應天地之至數。故神藏五,形藏四,合爲九藏所謂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以其皆神氣居之,故云神藏五也。所謂形藏者,皆如器,外張虚而不屈,含藏於物,故云形藏也。
白話文:
「地由三次變化而形成,人也由三次變化而誕生。三次的三次方,總和為九,這九份劃分為九野。九野形成九臟,因此符合天地之間的極致數目。因而神藏有五,形藏有四,合計為九藏。所謂的神藏是指: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因為這些都由神氣寄居,所以稱之為神藏五。所謂的形藏是指:它們都像是器皿,外面張開而空虛卻不彎曲,裡面藏有東西,因此稱之為形藏。
所謂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新校正云:「詳注說神藏〈宣明五氣篇〉文,又與〈生氣通天論〉注、〈六節藏象論〉注重。」。五藏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夭,謂死色,異常之候也。色者神之旗,藏者神之舍,故神去則藏敗,藏敗則色見異常之候,死也。
帝曰:「决死生柰何度形肥瘦,調氣盈虚,不問病人,以平爲準,死生之證以决之也。?」
白話文:
歧伯說:「必須先估量病人的身體胖瘦,以調整其氣的虛實。身體肥胖就瀉其氣,身體虛弱就補其氣。'度'是指衡量。瀉實補虛,這是順應自然法則的。老子說:'天之道,是減少多餘的,補充不足的。'必須先放血,打開脈絡,然後再調治。不管什麼病,都以氣血平穩為目標。血脈充盈堅實,說明邪氣停留,所以要先刺血放出,然後調治。不應該詢問病人的虛實,只要脈氣平和就是治療的標準。」
歧伯曰:「形盛脉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氣相反,故生氣至危。〈玉機眞藏論〉曰:「形氣相得,謂之可治。」𫝆脉氣不足,形盛有餘,證不相扶,故當危也。危者,言其近死,猶有生者也。刺志論曰:「氣實形實,氣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𫝆脉細少氣,是爲氣弱體壯,盛是爲形盛,形盛氣弱故生氣傾危。
白話文:
歧伯說:「身體強壯但脈象細小,氣血不足以維持呼吸的人,處於危急狀態,因為他的身體強壯與脈象虛弱互相矛盾,所以生命力極度衰弱。〈玉機真藏論〉說:「身體狀況與脈象相符,才能治癒。」這個人的脈象顯示氣血不足,但身體狀況卻過於強壯,兩者不匹配,所以病情危急。危急是指瀕臨死亡,但還有一點生機。刺志論說:「氣血充實,身體健康;氣血虛弱,身體虛弱,這是正常的。反之就是生病了。」這個人的脈象細小虛弱,表示氣血不足,身體卻強壯,強壯就是身體狀況好,身體狀況好而氣血不足,所以生命力極度衰弱。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甲乙經》、《脉經》,『危』作『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氣者,死是則形氣不足,脉氣有餘也,故死。形瘦脉大,胸中氣多,形藏已傷,故云死也,凡如是類,皆形氣不相得也。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參,謂參校。伍,謂類伍。
參校類伍而有不調,謂不率其常則病也。
白話文:
《新校正》中說:「根據《全元起注本》、《甲乙經》、《脈經》,『危』這個字應該是『死』。」身材瘦弱,脈搏強大,胸中氣體過多的人,死是因為身體氣血不足,脈搏氣血有餘。所以會死亡。身材瘦弱,脈搏強大,胸中氣體過多,身體的儲藏功能已經受損,所以說會死亡。凡是屬於這一類的,都是身體和氣血不合。身體和氣血相合的,會生存;不協調的,會生病。參,指參校對照。伍,指歸類。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失,謂氣候不相類也。相失之候,診凡有七,七診之狀如下文云。上下左右之脉,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三部九候,上下左右,凡十八診也。如參舂者,謂大數而鼓如參舂杵之上下也。〈脉要精微論〉曰:「大則病進。」故病甚也。
白話文:
如果三部九候脈象全部錯亂,這是死亡的徵兆,表示氣候不相配。錯亂的脈象通常有七種,七種脈象的特徵如下:
上下左右的脈搏不同步,像杵臼舂米一樣,表示病情嚴重。
上下左右的脈搏紊亂,無法數計,表示會死亡。
三部九候,上下左右,總共有十八種脈象。
像杵臼舂米一樣,是指脈搏數量大,而且上下跳動有力,像舂米的杵臼一樣。〈脈要精微論〉說:「脈搏數量大,表示病情加重。」所以病情嚴重。
不可數者,謂一息十至已上也。《脉法》曰:「人一呼而脉再至,一吸脉亦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脫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𫝆相失而不可數者,是過十至之外也,至五尚死,况至十者乎。中部之候雖獨調,與衆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中部左右,凡六診也。
白話文:
無法計數的脈搏,是指每分鐘超過十次。
《脈法》說:「正常人的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兩次。如果呼氣一次脈搏跳動三次,稱為『離經』;四次稱為『脫精』;五次稱為『死』;六次稱為『命盡』。」
如果脈搏和呼吸不同步,無法計數,表示脈搏跳動超過十次。脈搏跳動五次尚且會死亡,何況是十次。
中部的脈象雖然單獨調和,但與其他臟腑脈象不同步的,會死亡。中部的脈象互相衰弱的,會死亡。中部的脈象左右相應,共有六種診斷。
上部下部已不相應,中部獨調,固非其乆減於上下,是亦氣衰,故皆死也。減,謂偏少也。臣億等詳舊無「中部之候相減者,死」八字,按全元起注本及《甲乙經》添之,且注有解減之說而經闕其文,此脫在王注之後也。目内陷者,死言太陽也。太陽之脉起於目内眥,目内陷者,太陽絕也,故死。
所以言太陽者,太陽主諸陽之氣,故獨言之。」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
白話文:
身體的上部和下部已經不相協調,只有中部還在運行。這並不是因為上部和下部逐漸衰減,而是因為元氣衰弱,所以全部死亡。衰減是指部分減少。我仔細研究了古代文獻,沒有「中部之候相減者,死」這句話。根據全元起注本和《甲乙經》的記載,這句話是後來添加的,並且還有註解說明衰減,但經書中原本沒有這句話。這是王注之後文脫造成的。眼睛凹陷,是指太陽經脈。太陽經脈起始於眼睛內角,眼睛凹陷,表示太陽經脈不通,所以會死亡。
歧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相失之候,診凡有七者,此之謂也。然脉見七診,謂參伍不調,隨其獨異,以言其病爾。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手足皆取之。然手踝之上,手太隂脉,足踝之上,足太隂脉。
白話文:
歧伯說:「診察九種脈象,單獨微弱、單獨強盛、單獨快速、單獨緩慢、單獨發熱、單獨發寒、單獨虛陷的脈象都是病變的徵兆,診斷中凡是有這七種脈象的,就是所謂的『獨脈』現象。但脈象出現七種診斷,是指脈搏起伏不調,根據脈搏的獨特變化來推斷疾病。用左手按在腳踝上五寸處,右手用彈撥的方式沿著腳踝處按壓,手和腳的脈象都要診斷。手踝上方是手太陰經脈,腳踝上方是足太陰經脈。
足太隂脉主肉,應於下部,手太隂脉主氣,應於中部,是以下文云:「脫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數者,死。」臣億等按:《甲乙經》及全元起注本並云:「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當踝而彈之。」全元起注云:「内踝之上,隂交之出,通於膀胱,係於腎,腎爲命門,是以取之以明吉凶。
白話文:
足太陰脈為主控肌肉,對應下半身;手太陰脈為主控氣,對應中半身。因此,《甲乙經》中說:「肌肉脫落而不消失的,會死亡。中半身脈搏時而稀疏時而頻繁的,會死亡。」我們認為:根據《甲乙經》以及全元起的註解,按脈的方法是:左手按在腳上距腳踝五寸的位置,右手按在踝骨上。全元起註解說:內踝上方是陰交穴的位置,與膀胱相通,與腎臟相連,腎是生命之門,所以通過按壓這個穴位可以判斷吉凶。
」𫝆文少一「而」字多一「庶」字及「足」字,王注以手足皆取爲解,殊爲穿鑿,當從全元起注舊本及《甲乙經》爲正。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氣和故也。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渾渾,亂也。徐徐,緩也。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氣絕,故不應也。
白話文:
原作中少了一個「而」字,多了一個「庶」字和「足」字。王注將這兩個字都解釋為手腳,這實在是牽強附會的說法,還是應該按照全元起的舊注和《甲乙經》的說法為正確的。如果應病之氣超過五寸以上,且蠕動不止,說明氣血調和,所以不會生病。如果應病之氣過快,且手部發麻,這是生病的徵兆。如果應病之氣手部發麻緩慢,說明病情較重,而且混亂不清。「徐徐」指緩慢。如果應病之氣上行不到五寸,且彈壓之不會有反應,說明死氣已絕,所以不會有反應。
是以脫肉身不去者,死榖氣外衰,則肉如脫盡,天眞内竭,故身不能行,眞榖並衰故死之至矣。去,猶行去也。中部乍疏乍數者,死乍疏乍數,氣之喪亂也,故死。其脉代而鈎者,病在絡脉鈎爲夏脉,又夏氣在絡,故病在絡脉也。絡脉受邪,則經脉滯否,故代止也。
白話文:
因此,脫肉身而不離去的,是因為死谷之氣外衰,肌肉就像全部脫落一樣,先天之氣內竭,所以身體不能行走。真谷之氣都已經衰竭,所以死亡是最徹底的了。「去」字在此處,猶如「行走而去」的意思。
脈搏時疏時數的,是說死亡時脈搏時疏時數,這是氣息紊亂的緣故,所以會死亡。脈搏跳動代替,而且呈鉤形的人,是因為病在經絡,鉤形的脈象屬於夏脈,同時夏氣也在經絡,所以病在經絡。經絡受邪,則經脈會閉塞不暢,所以脈搏才會跳動代替。
「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上下若一,言遲速小大等也。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所謂後者,應不俱也俱,猶同也,一也。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夫病入府則愈,入藏則死,故死生期,準察以知之矣。必先知經脉,然後知病脉經脉,四時五藏之脉。
白話文:
九候的相互應對
九候之間的應對,就像上下緊密相連,不能脫節。所謂上下相聯,是指緩急、大小等方面。一候之後,病情就開始發作;二候之後,病情加重;三候之後,病情危急。所謂的「後」,是指應候不一致,一致就是相同的。
察看臟腑以預知生死
疾病進入臟腑,病情會好轉;進入藏,病情就會致命。所以,生死期限可以通過檢查臟腑情況來得知。必須先了解經脈,然後才能瞭解病脈,經脈與四時五臟的脈絡息息相關。
眞藏脉見者,勝死所謂眞藏脉者,眞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眞心脉至,堅而搏,如循意苡子,累累然。眞脾脉至,弱而乍數乍疏。眞肺脉至,大而虚,如毛羽中人膚。眞腎脉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凡此五者,皆謂得眞藏脉而無胃氣也。〈平人氣象論〉曰:「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白話文:
真正達到內臟深層部位的脈象如下:
真肝脈 :脈動至手,內外都急促,就像觸摸刀刃,震顫有力,猶如按彈琴瑟的弦。
真心脈 :脈動至手,堅硬有力,像觸摸一顆薏苡仁,一節一節的感覺。
真脾脈 :脈動至手,微弱而忽快忽慢。
真肺脈 :脈動至手,寬大而空虛,像鳥毛輕輕拂過皮膚。
真腎脈 :脈動至手,有力而短促,像手指彈擊石頭,發出清脆的聲響。
以上這五種脈象,都表示已經觸摸到內臟深層的脈搏,而沒有胃氣。
《平人氣象論》中說:「胃氣是健康人的正常脈氣,人如果沒有胃氣,就稱為逆,逆則會死亡。」
」此之謂也。勝死者,謂勝剋於己之時則死也。〈平人氣象論〉曰:「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已死。」是謂勝死也。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足太陽脉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其支者復從肩髆別下,貫臀,過髀樞,下合膕中,貫腨,循踵,至足外側。太陽氣絕死如是矣。
白話文:
這就是所謂的「勝死」。「勝死」是指當自己的五行相剋於外在環境時就會死亡。《平人氣象論》說:「肝見庚辛(金)會死,心見壬癸(水)會死,脾見甲乙(木)會死,肺見丙丁(火)會死,腎見戊已(土)會死。」這就是「勝死」的意思。
足太陽經的氣絕了,腳就不能彎曲伸直,人必戴著眼罩而死。足太陽經的脈絡從眼睛的內眼角開始,向上分佈到額頭,交會於頭頂,再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出來從脖子兩旁分開,沿著肩膀和頸背,穿過腰部,它的分支又從肩膀和頸背分出,貫通臀部,經過大腿的樞紐,向下會合於膝窩,貫穿小腿,循著腳後跟,到達腳的外側。足太陽經的氣絕而死就是這個樣子。
~~,~~新校正云:「按〈診要經終論〉載三陽三隂脉終之證,此獨犯足太陽氣絕一證,餘應闕文也。又注『貫臀』,《甲乙經》作『貫胂』,王氏注〈厥論〉、〈刺瘧論〉各作『貫胂』,又注〈刺腰論〉作『貫臀』。詳《甲乙經》注,『臀』當作『胂』。」。」
帝曰:「冬隂夏陽柰何言死時也。?」
白話文:
王叔和所撰《脈經·終論》中記載了三陽三陰脈終的證狀,但這裡只提到了足太陽氣絕證候,其他部分應為缺文。此外,注釋中「貫臀」一詞,在《甲乙經》中寫作「貫胂」。王氏在《厥論》和《刺瘧論》的注釋中也寫作「貫胂」,但在《刺腰論》的注釋中卻寫作「貫臀」。詳見《甲乙經》注,「臀」應作「胂」。
歧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細懸絕者,爲隂,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爲陽,主夏,故以日中死位無常居,物極則反也,乾坤之義,隂極則龍戰于野,陽極則亢龍有悔,是以隂陽極脉,死於夜半日中也。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亦物極則變也。平曉木王,木氣爲風,故木王之時,寒熱病死。
白話文:
岐伯說:「九種脈象,皆沉細懸絕的,屬於陰脈,主冬,所以會在夜半死去。脈象盛躁喘促的,屬於陽脈,主夏,所以會在正午死去。沒有固定的死亡時間,事物發展到極致就會轉化,這是乾坤之理。陰極則陽氣生發,陽極則陰氣滋長,所以陰陽脈象極盛,就會在夜半或正午死去。因此,寒熱病的人,在清晨死去也是事物發展到極致的變化。清晨木氣旺盛,木氣主風,所以木氣旺盛的時候,寒熱病的人會死去。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由此則寒熱之病,風薄所爲也。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陽之極也。病風者,以日夕死卯酉衝也。病水者,以夜半死水王故也。其脉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辰戌丑未,土寄王之,脾氣内絕,故日乘四季而死也。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中說:「因為接觸露風,所以才會產生寒熱。」由此可知,寒熱疾病是由風邪引起的。熱中病和熱病,是因為正午陽氣達到極盛而導致。風病,是因為日落黃昏,卯酉相沖而引起。水病,是因為半夜子時,水氣最盛而導致。脈象忽疏忽數,忽遲忽疾,是因為太陽運行到四季中的辰、戌、醜、未(四土時辰),土氣壓制了水氣,脾氣內絕,所以隨著太陽運行到不同的時辰而出現不同的病症。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亦謂形氣不相得也。證前脫肉身不去者,九候雖平調,亦死也。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但九候順四時之令,雖七診互見亦生矣。從,謂順從也。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風病之脉診,大而數,月經之病,脉小以微,雖候與七診之狀略同,而死生之證乃異,故不死也。若有七診之病,其脉候亦敗者,死矣言雖七診見,九候從者,不死。
白話文:
如果身體已喪失,雖然九種徵候已調整,但如果形氣不協調,人還是會死亡。
如果證狀發生前身體就已衰弱,即使九種徵候已平穩調整,人也會死亡。
如果七種診斷方法都出現,九種徵候都順應著,那就不會死亡。因為九種徵候順應著時令,即使七種診斷方法的徵象都出現,人也能活下來。這裡的「順從」,指的是與時令順應。
文中所說的「不死」,指的是風氣之病和經期之病。它們的徵象雖然類似於七種診斷方法,但實際上並不是。因此,風氣之病的脈搏大而數,經期之病的脈搏小而微弱。雖然徵候和七種診斷方法的徵狀大致相同,但生死的徵兆卻不同,所以不會死亡。
但是,如果有七種診斷方法的病症,而且脈候也衰敗,那麼人就會死亡。即使七種診斷方法的徵象出現,九種徵候順應著,也不會不死。
若病同七診之狀,而脉應敗亂,縱九候皆順猶不得生也。必發噦噫胃精内竭,神不守心,故死之時發斯噦噫。〈宣明五氣篇〉曰:「心爲噫,胃爲噦也。」。必審問其所始病,與𫝆之所方病方,正也,言必當原其始而要終也。而後各切循其脉,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脉疾者,不病氣強盛故。
其脉遲者,病氣不足故。脉不往來者,死精神去也。皮膚著者,死骨乾枯也。」
帝曰:「其可治者柰何?」
白話文:
如果疾病和七診的癥狀相同,但脈象卻紊亂異常,即使九種診脈結果都正常,也不能認為病人會存活。病人必定會發出嘔吐、嘆氣的聲音,這是因為胃中精氣耗盡,神志無法控制心神,所以臨死時才會出現這種嘔嘆的現象。《宣明五氣篇》中說:「心主嘆息,胃主嘔吐。」醫生必須仔細詢問病人的發病時間,以及病痛在各個方位上的發展情況,這樣才能正確診斷。然後再分別探測病人的脈象,觀察經絡的浮沉,從上下、逆從的順序來檢查脈象。脈象跳動快的人,是因為氣血旺盛。
歧伯曰:「經病者,治其經求有過者。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有血留止,刺而去之。~~,~~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絡病者,治其絡血。』無二『孫』字。」。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靈樞經》曰:「經脉爲裏,支而橫者爲絡,絡之別者爲孫絡。」由是孫絡則經之別支而橫也。
白話文:
歧伯說:「經絡出現問題時,要找到經絡中有過多或過少的地方進行治療。孫絡出現問題時,治療它的孫絡。如果孫絡中有血液淤積,就用針刺放血。**朱氏集註校正版本註解:**根據《甲乙經》,『孫絡病者,治其絡血』,沒有兩個『孫』字。」
如果出現身體疼痛,就要治療相關的經絡。《靈樞經》記載:「經脈在體內,分支橫向延伸的就是絡脈,絡脈再分支出的就是孫絡。」因此,孫絡就是經脈的分支橫絡。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血病』二字。」。其病者在竒邪,竒邪之脉則繆刺之竒,謂竒繆不偶之氣,而與經脉繆處也,由是故繆刺之。繆刺者,刺絡脉,左取右,右取左也。留瘦不移,節而刺之病氣淹留,形容減瘦,證不移易,則消息節級,養而刺之。此又重明前經無問其病,以平爲期者也。
白話文:
新校正本說:「根據《甲乙經》並沒有『血病』這兩個字。」這種病症屬於竒邪,竒邪的脈象就要用繆刺法,繆刺指的是針刺不正常的經脈,指的是不正常的氣進入經脈導致錯亂。因此要採用繆刺法。繆刺法是指刺絡脈,左右互取。如果病人瘦弱,病情沒有變化,就要循著經脈的節奏,慢慢地針刺,因為病氣停滯,造成身形消瘦,症狀沒有變化。這也再次說明了,前經中提到不問病症,以平調為目的的道理。
上實下虚,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脉,刺出其血,以見通之結,謂血結於絡中也。血去則經隧通矣。前經云:「先去血脉而後調之。」明其結絡乃先去也。~~,~~新校正云:「詳經文『以見通之』,《甲乙經》作『以通其氣』。」。瞳子髙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
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此復明前太陽氣欲絕及已絕之候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鍼錯簡文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上部緊實,下部虛弱,應順著這個脈絡往下刺,找出並刺出有血塊的脈絡,這樣就能看到阻塞的地方被打通,這就是指氣血在脈絡中結塊淤住了。把血塊去除,經脈就會暢通。前面經書說:「先刺出血管中的血,再調理氣血。」這說明結塊淤堵要先去除。
《靈樞》上說:「眼睛瞳孔向上看,是太陽經氣血不足。戴眼鏡的,是太陽經氣血已經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