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一 (6)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一 (6)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一

次春分氣,初五日玄鳥至,次五日雷乃發聲,芍藥榮,後五日始電。次季春清明之節,初五日桐始華,次五日田鼠化爲鴽,牡丹華,後五日虹始見。次榖雨氣,初五日萍始生,次五日鳴鳩拂其羽,後五日戴勝降于桑。凡此六氣一十八候皆春陽布發生之令,故養生者必謹奉天時也。

~~,~~新校正云:「詳『芍藥榮』、『牡丹華』,𫝆〈月令〉無。」。逆之則傷肝,夏爲寒變,奉長者少逆謂反行秋令也,肝象木,王於春,故行秋令則肝氣傷,夏火王而木廢,故病生於夏。然四時之氣,春生夏長,逆春傷肝,故少氣以奉於夏長之令也。

夏三月,此謂蕃秀陽自春生至夏洪盛,物生以長,故蕃秀也。蕃,茂也,盛也。秀,華也,美也。天地氣交,萬物華實舉夏至也。〈脉要精微論〉曰:「夏至四十五日,隂氣微上,陽氣微下。」由是則天地氣交也。然陽氣施化,隂氣結成,成化相合,故萬物華實也。〈隂陽應象大論〉曰:「陽化氣,隂成形。

」,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𣳘,若所愛在外緩陽氣則物化,寬志意則氣𣳘,物化則華英成秀,氣𣳘則膚腠宣通。時令發揚,故所愛亦順陽而在外也。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立夏之節,初五日螻蟈鳴,次五日蚯蚓出,後五日赤箭生。~~,~~新校正云:「按〈月令〉作『王瓜生』。

」~~,次小滿氣,初五日吳葵華,新校正云:「按〈月令〉作『苦菜秀』。」,~~次五日靡草死,後五日小暑至。次仲夏芒種之節,初五日螗螂生,次五日鵙始鳴,後五日反舌無聲。次夏至氣,初五日鹿角解,次五日蜩始鳴,後五日半夏生,木堇榮。

次季夏小暑之節,初五日温風至,次五日蟋蟀居壁,後五日鷹乃學習,次大暑氣,初五日腐草化爲螢,次五日土潤溽暑,後五日大雨時行,凡此六氣一十八候皆夏氣揚蕃秀之令,故養生者必敬順天時也。~~,~~新校正云:「詳『木堇榮』,𫝆〈月令〉無。」。逆之則傷心,秋爲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逆謂反行冬令也。

痎,痎瘦之瘧也。心象火,王於夏,故行冬令則心氣傷,秋金王而火廢,故病發於秋而爲痎瘧也。然四時之氣,秋收冬藏,逆夏傷心,故少氣以奉於秋收之令也。冬水勝火,故重病於冬至之時也。

秋三月,此謂容平萬物夏長華實已成容狀,至秋平而定也。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天氣以急,風聲切也。地氣以明,物色變也。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懼中寒露,故早卧。欲使安寧,故早起。使志安寧,以緩秋刑志氣躁則不慎其動,不慎其動則助秋刑急,順殺伐生,故使志安寧,緩秋刑也。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神蕩則欲熾,欲熾則傷和氣,和氣旣傷則秋氣不平調也。

白話文: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一

春分時節,五日後玄鳥(燕子)來到,再五日雷聲響起,芍藥開花,再五日開始出現閃電。接著是清明節,五日後梧桐樹開花,再五日田鼠變成鴽(一種鳥),牡丹開花,再五日彩虹出現。穀雨時節,五日後浮萍開始生長,再五日布穀鳥鳴叫並整理羽毛,再五日戴勝鳥降落到桑樹上。這十八個節氣都體現了春天的陽氣生長發育的規律,所以養生的人必須謹慎地順應天時。

違背春天的生長規律就會損傷肝臟,夏天就會出現寒變的症狀。因為少順應春天的生長,反而順應秋天的肅殺之氣,這叫做反行秋令。肝臟如同樹木,主宰春天,所以行秋令就會損傷肝氣,夏天火氣旺盛而木氣衰弱,因此疾病就會在夏天產生。總之,四季的氣候規律是春天生長,夏天茂盛。違背春天的生長就會損傷肝臟,所以要減少氣息的消耗來順應夏天的生長。

夏天的三個月,這叫做蕃秀,是指陽氣從春天開始生長到夏天達到最旺盛的狀態,萬物生長壯大,所以稱為蕃秀。“蕃”是茂盛的意思,“秀”是花朵繁盛美麗的意思。天地之氣交合,萬物花果豐盛,這在夏至達到極點。《脈要精微論》說:“夏至後四十五天,陰氣稍微上升,陽氣稍微下降。”由此可見天地之氣交合。然而,陽氣施加變化,陰氣凝結成形,變化和凝結相互配合,所以萬物才會花果豐盛。《陰陽應象大論》說:“陽氣主變化,陰氣主成形。”

晚上睡覺要早,早上起床要早,不要厭倦白天活動。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憤怒,讓花朵繁盛美麗,使氣血運行通暢。如果喜好活動在戶外,那就可以緩和陽氣,使萬物變化,放寬心情,氣血就會通暢,萬物就會繁盛美麗,氣血通暢皮膚毛髮才會通透。順應時令,舒展身心,所以喜好活動也會順應陽氣而在戶外。這是夏天應有的狀態,也是養生的方法。立夏節氣,五日後螻蛄鳴叫,再五日蚯蚓出現,再五日赤箭(一種植物)生長。

小滿時節,五日後吳葵(一種植物)開花,五日後草木枯萎,再五日小暑來到。芒種節氣,五日後螗螂(一種昆蟲)出現,再五日伯勞鳥開始鳴叫,再五日反舌鳥不再鳴叫。夏至時節,五日後鹿角脫落,再五日蟬開始鳴叫,再五日半夏(一種植物)和木堇(一種植物)生長。

小暑節氣,五日後溫風吹拂,再五日蟋蟀住在牆壁上,再五日老鷹開始學習(指鷹的幼鳥開始學習飛翔)。大暑時節,五日後腐草變成螢火蟲,再五日天氣悶熱潮濕,再五日大雨有時會降臨。這十八個節氣都體現了夏天陽氣茂盛的規律,所以養生的人必須恭敬地順應天時。

違背夏天的生長規律就會損傷心臟,秋天就會出現痎瘧(一種瘧疾)。因為少順應夏天的生長,反而順應冬天的收藏之氣,這叫做反行冬令。“痎”是指痎瘦的瘧疾。心臟如同火焰,主宰夏天,所以行冬令就會損傷心氣,秋天金氣旺盛而火氣衰弱,所以疾病就會在秋天爆發而成為痎瘧。總之,四季的氣候規律是秋天收斂,冬天收藏。違背夏天的生長就會損傷心臟,所以要減少氣息的消耗來順應秋天的收斂。冬天水氣旺盛而火氣衰弱,所以在冬至時節疾病會加重。

秋天的三個月,這叫做容平,是指萬物在夏天生長茂盛,結果實後,到了秋天就平靜安定。“天氣以急”指天氣轉涼,風聲凜冽。“地氣以明”指物體的顏色發生變化。早睡早起,和雞一起起床。因為害怕秋天的寒冷,所以早睡。想要身體安寧,所以早起。使精神安寧,緩解秋天的肅殺之氣。精神躁動就會不謹慎行動,不謹慎行動就會加重秋天的肅殺之氣,違背生長收斂的規律。所以要使精神安寧,緩解秋天的肅殺。收斂神氣,使秋天的氣候平和。神氣浮蕩就會慾望熾盛,慾望熾盛就會損傷平和的氣息,平和的氣息受損就會使秋天的氣候不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