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8)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8)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
「夏胃微鈎曰平,鈎多胃少曰心病,但鈎無胃曰死謂前曲後居,如操帶鈎也。。胃而有石,曰冬病石,冬脉水氣也。。石甚曰𫝆病火被水侵,故𫝆病。。藏眞通於心,心藏血脉之氣也象陽氣之炎盛也。〈藏氣法時論〉曰:「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取其順氣。」。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謂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也。。耎弱有石曰冬病石,冬脉,水氣也。次其勝剋,石當爲弦,長夏土絕,故云石也。。弱甚曰𫝆病弱甚爲土氣不足,故𫝆病。~~,~~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弱』作『石』。」。藏眞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以含藏水榖,故藏眞濡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謂如物之浮,如風吹毛也。毛而有弦曰春病弦,春脉,木氣也。次其乘剋,弦當爲鈎,金氣逼肝則脉弦來見,故不鈎而反絃也。弦甚曰𫝆病木氣逆來乘金則𫝆病。藏眞髙於肺,以行榮衞隂陽也肺處上焦,故藏眞髙也。《靈樞經》曰:「榮氣之道,内榖爲實,榖入於胃,氣傳與肺,流溢於中而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以其自肺宣布,故云以行榮衞隂陽也。
~~,~~新校正云:「按別本『實』一作『寶』。」。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謂如奪索,辟辟如彈石也。。石而有鈎曰夏病鈎,夏脉,火兼土氣也。次其乘剋,鈎當云弱,土王長夏不見正形,故石而有鈎兼其土也。。鈎甚曰𫝆病水受火土之邪故𫝆病。。藏眞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腎居下焦,故云藏眞下也。腎化骨髓,故藏骨髓之氣也。。
「胃之大絡,名曰虚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脉宗氣也宗,尊也,主也,謂十二經脉之尊主也。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者,自鬲而出於乳下,乃絡肺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絕,謂暫斷絕也。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皆左乳下脉動狀也。中,謂腹中也。
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𣳘也𣳘,謂發𣳘。~~,~~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無此十一字《甲乙經》亦無,詳上下文義多此十一字當去。」。
「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脉,中手長者,曰足脛痛短爲陽氣不及,故病於頭。長爲隂氣太過,故病於足。寸口脉,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陽盛於上,故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堅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沉堅爲隂,故病在中。
浮盛爲陽,故病在外也。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沉爲寒,弱爲熱,故曰寒熱也。又沉爲隂盛,弱爲陽餘,餘盛相薄,正當寒熱,不當爲疝瘕,而少腹痛應古之錯簡爾。~~,~~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此十五字,况下文已有『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熱。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此文亦當去。
白話文:
夏天的胃氣平和時,胃氣微弱略帶鈎狀;若鈎狀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心臟疾病;若只有鈎狀而無胃氣,則會死亡,這就像衣帶上的鉤子一樣,勾住了什麼。胃中有石頭,稱為冬季的石症,因冬季脈象為水氣。石症嚴重則為癰病,火氣受水氣侵犯,所以形成癰病。臟腑真氣與心臟相通,心臟藏納血液和脈氣,像陽氣的炎熱旺盛一樣。《藏氣法時論》說:「心臟想柔軟,應急食鹹味食物來使它柔軟,這樣才能順暢氣機。」
長夏的胃氣平和時,胃氣微弱柔軟;若柔軟虛弱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脾臟疾病;若只有虛弱而沒有胃氣,則會死亡,這就像運動中突然停止,無法自行恢復一樣。柔軟虛弱且有石頭,稱為冬季的石症,因冬季脈象為水氣。其次,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石頭應對應弦脈,長夏土氣衰絕,所以稱為石症。虛弱嚴重則為癰病,因虛弱嚴重導致土氣不足,所以形成癰病。新校正本註解:「根據《甲乙經》,『弱』字應作『石』字。」臟腑真氣滋潤脾臟,脾臟藏納肌肉的氣,因為脾臟負責吸收和貯藏水谷精微,所以臟腑真氣滋潤脾臟。
秋天的胃氣平和時,胃氣微弱略帶毛狀;若毛狀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肺臟疾病;若只有毛狀而無胃氣,則會死亡,這就像漂浮的物體,像風吹散的毛髮一樣。毛狀而有弦脈,稱為春季的弦症,春季脈象為木氣。其次,根據五行相生相剋,弦脈應對應鈎狀,金氣克制肝木,則脈象呈現弦狀,所以不是鈎狀而是弦狀。弦症嚴重則為癰病,木氣逆行克制金氣則形成癰病。臟腑真氣上升於肺臟,負責運行榮衛陰陽之氣。肺臟位於上焦,所以臟腑真氣上升。 《靈樞經》說:「榮氣的運行,內在靠穀氣充實,穀氣進入胃,氣機傳給肺,輸布於內而散佈於外,精氣旺盛者則運行於經絡。」因為榮衛之氣由肺臟宣佈,所以說臟腑真氣運行榮衛陰陽之氣。新校正本註解:「根據別本,『實』字一作『寶』字。」
冬天的胃氣平和時,胃氣微弱略帶石狀;若石狀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腎臟疾病;若只有石狀而無胃氣,則會死亡,這就像拉斷繩索,像彈石頭一樣,砰砰作響。石狀而有鈎狀,稱為夏季的鈎症,夏季脈象為火兼土氣。其次,根據五行相生相剋,鈎狀應對應虛弱,土氣旺盛於長夏,但並非正常狀態,所以石狀而有鈎狀,兼具土氣。鈎症嚴重則為癰病,水氣受火土邪氣侵犯,所以形成癰病。臟腑真氣下降於腎臟,腎臟藏納骨髓之氣。腎臟位於下焦,所以臟腑真氣下降。腎臟化生骨髓,所以藏納骨髓之氣。
胃部最大的經脈,稱為虛里,貫穿膈肌,絡屬肺臟,從左乳房下方出來,它的跳動會影響衣服,是宗氣所在。宗,尊貴的意思,主導的意思,指的是十二經脈的主導。貫穿膈肌,絡屬肺臟,從左乳房下方出來,是指從膈肌出來到乳房下方,再絡屬肺臟。嚴重喘息,呼吸短促,則病在氣機阻絕,指暫時斷絕。脈象結聚而橫向,則有積聚;脈象阻絕不通,則會死亡;都是左乳房下方脈象的表現。中,指腹部。
乳房下方脈搏跳動影響衣服,是宗氣的表現。新校正本註解:「根據全元起本,沒有這十一字,《甲乙經》也沒有,根據上下文,這十一字多餘,應去掉。」
想要了解寸口脈的過與不及。寸口脈,在中指短者,表示頭痛。寸口脈,在中指長者,表示足脛疼痛。短者為陽氣不足,所以病在頭部;長者為陰氣過盛,所以病在足部。寸口脈,在中指快速上衝者,表示肩背疼痛,陽氣盛於上部,所以肩背疼痛。寸口脈,沉而堅實者,表示病在腹部。寸口脈,浮而盛者,表示病在外。沉而堅實為陰,所以病在腹部;浮而盛為陽,所以病在外。寸口脈,沉而弱者,表示寒熱及疝氣、少腹疼痛。沉為寒,弱為熱,所以稱為寒熱。又沉為陰盛,弱為陽虛,陰陽盛衰相搏,正是寒熱,不應是疝氣,而少腹痛應是古書的錯簡。新校正本註解:「根據《甲乙經》,沒有這十五字,況且下文已有『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脈急者曰疝氣少腹痛』,此文也應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