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4)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4)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秋日下膚,蟄蟲將去隨陽氣之漸降,故曰下膚。何以明陽氣之漸降,蟄蟲將欲藏去也。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在骨,言脉深沉也。蟄蟲周密,言陽氣伏藏。君子居室,此人事也。

「故曰:『知内者,按而紀之知内者,謂知脉氣也,故按而爲之綱紀。。知外者,終而始之知外者,謂知色象,故以五色終而復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見是六者,然後可以知脉之遷變也。~~,~~新校正云:「詳此前對帝問脉其四時動柰何之事。」。

「心脉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搏,謂搏擊於手也。諸脉搏堅而長者,皆爲勞心而藏脉氣虚極也。心手少隂脉,從心系,上俠咽喉,故令舌卷短而不能言也。其耎而散者,當消環自已諸脉耎散,皆爲氣實血虚也。消,謂消散。環,謂環周,言其經氣如環之周,當其火王自消散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環』作『渴』。」。肺脉搏堅而長,當病唾血肺虚極則絡逆,絡逆則血𣳘,故唾出也。其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𫝆不復散發也汗𣳘玄府,津液奔湊,寒水灌洗,皮密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汗,至𫝆不復散發也。灌,謂灌洗。盛暑多爲此也。

~~,~~新校正云:「詳下文,諸藏各言色而心肺二藏不言色者,疑闕文也。」。肝脉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諸脉見本經之氣,而色不應者,皆非病從内生,是外病來勝也。夫肝藏之脉端直以長,故言曰:「色不青,當病墜若搏也。」肝主兩脇,故曰:「因血在脇下也。

」肝厥隂脉布脇肋,循喉嚨之後,其支別者,復從肝別,貫鬲,上注肺,𫝆血在脇下,則血氣上熏於肺,故令人喘逆也。其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面色浮澤是爲中濕血虚,中濕水液不消,故言當病溢飲也,以水飲滿溢,故滲溢易而入肌皮腸胃之外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易』作『溢』。

」。

「胃脉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胃虚色赤,火氣牧之。心象於火,故色赤也。胃陽明脉從氣衝下髀,抵伏兔,故病則髀如折也。其耎而散者,當病食𤷒𤷒,痛也。胃陽明脉,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食則痛悶而氣不散也。~~,~~新校正云:「詳謂𤷒爲痛,義則未通。

」。脾脉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脾虚則肺無所養,肺主氣,故少氣也。其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胻腫若水狀也色氣浮澤爲水之候,色不潤澤,故言若水狀也。脾太隂脉,自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胻骨後,交出厥隂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故病足胻腫也。腎脉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色氣黃赤是心脾干腎,腎受客陽,故腰如折也。

白話文:

秋天的陽氣下降,地下的蟲子開始冬眠,所以說「秋日下膚」。為什麼說陽氣漸降呢?因為蟲子要躲起來冬眠了。冬天陽氣藏於骨中,蟲子則蜷縮不動,人體也應當像蟲子一樣,安靜地待在室內,這指脈象深沉。蟲子蜷縮不動,說明陽氣潛藏;人待在室內,這是人事。

因此說:「了解內在的人,能根據脈象來記錄;了解內在,就是了解脈氣,所以要根據脈象來制定綱領。了解外在的人,能根據面色來判斷病情;了解外在,就是了解面色,所以要根據五色來判斷病情。」這六個方面是把脈的重要方法,明白了這六個方面,就能知道脈象的變化。

心脈搏動有力而有力,如果生病則舌頭捲曲不能說話,搏動有力指脈搏跳動有力,諸脈搏動有力而有力,都是因為勞心而導致藏於脈中的氣虛衰竭。心經和手少陰經從心臟連接,上行經過咽喉,所以舌頭捲曲短小不能說話。如果脈搏柔軟而散亂,則表示消渴,自己會好轉,諸脈柔軟散亂,都是氣盛血虛。消,指的是消散;環,指的是環繞,指經氣像環繞一樣周行,指體內火熱之氣自行消散。

肺脈搏動有力而有力,如果生病則會吐血,肺氣虛衰竭就會導致氣血逆亂,氣血逆亂就會導致出血,所以會吐血。如果脈搏柔軟而散亂,則會大汗淋漓,直到汗液不再分泌。汗液充滿毛孔,津液匯聚,寒邪像水一樣灌洗身體,皮膚閉塞汗液內藏,因為汗液內藏,所以說大汗淋漓,直到汗液不再分泌。灌,指像水一樣灌洗。盛夏時節多見此症。

肝脈搏動有力而有力,顏色不青,如果生病則感覺下墜好像搏動,因為血液在脅肋下,導致呼吸困難。諸脈顯示出本經的氣,而顏色卻不相符,這都不是疾病從內部產生,而是外邪入侵所致。肝臟經脈的脈搏端直有力,所以說「顏色不青,如果生病則感覺下墜好像搏動」。肝臟主管兩脅,所以說「因為血液在脅肋下」。肝厥陰經脈佈於脅肋,沿著喉嚨後面,它的分支從肝臟分出,貫穿膈肌,上注於肺,如果血液在脅肋下,則血氣上熏於肺,所以導致呼吸困難。如果脈搏柔軟而散亂,顏色光澤,則表示溢飲,溢飲是指口渴大量飲水,卻容易進入肌膚、腸胃之外。面色浮腫光澤,這是體內濕盛血虛,體內濕邪水液不能消散,所以說會溢飲,因為水飲充盈溢出,所以容易滲出而進入肌膚、腸胃之外。

胃脈搏動有力而有力,顏色發紅,如果生病則大腿疼痛,胃氣虛衰竭,顏色發紅,火氣旺盛。心臟屬火,所以顏色發紅。胃經從氣衝穴向下到達大腿,到達伏兔穴,所以生病時大腿像折斷一樣疼痛。如果脈搏柔軟而散亂,則會腹脹疼痛。胃經,它的分支從大迎穴前方向下到達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向下到達膈肌,屬胃,絡脾,所以飲食後會感到脹痛而氣機不暢。

脾脈搏動有力而有力,顏色發黃,如果生病則氣短,脾氣虛衰竭則肺臟無所滋養,肺主氣,所以氣短。如果脈搏柔軟而散亂,顏色不光澤,則表示足踝腫脹像水一樣。顏色和氣色浮腫光澤是水腫的徵兆,顏色不潤澤,所以說像水一樣。脾經從足內踝前方上行,沿著脛骨後面,交於厥陰經之前,上行經過膝蓋內側前方,進入腹部,所以會足踝腫脹。腎脈搏動有力而有力,顏色發黃帶紅,如果生病則腰痛,顏色發黃帶紅是心脾之氣影響腎臟,腎臟受邪氣侵犯,所以腰部像折斷一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