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3)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3)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秋忿而冬怒,言隂少而之壯也。忿,一爲急,言秋氣勁急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暖』作『緩』。」。以春應中規春脉耎弱,輕虚而滑,如規之象,中外皆然。故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夏脉洪大兼之滑數,如矩之象,可正平之,故以夏應中矩。秋應中衡秋脉浮毛,輕濇而散,如秤衡之象,髙下必平,故以秋應中衡。

,冬應中權冬脉如石兼沉而滑,如秤權之象,下逺於衡,故以冬應中權也。以秋中衡、冬中權者,言脉之髙下異處如此爾,此則隨隂陽之氣,故有斯四應不同也。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隂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隂氣微上,陽氣微下。隂陽有時,與脉爲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察隂陽升降之準則,知經脉遞遷之象,審氣候遞遷之失,則知氣血分合之期,分期不差,故知人死之時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隂陽始推隂陽升降精微妙用,皆在經脉之氣候,是以不可不察,故始以隂陽爲察候之綱紀。

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爲宜言始所以知有經脉之察候司應者,何哉?蓋從五行衰王而爲準度也。徵求太過不及之形診,皆以應四時者爲生氣所宜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數』。」。補寫勿失,與天地如一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是則應天地之常道也。

然天地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法天地之道也。寫補之宜,工切審之,其治氣亦然。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曉天地之道,補寫不差,旣得一情亦可知生死之準的。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隂陽聲表宮商角徵羽,故合五音。色見青黃赤白黑,故合五行。脉彰寒暑之休王,故合隂陽之氣也。是知隂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隂爲水,故夢涉水而恐懼也。〈隂陽應象大論〉曰:「水爲隂。」。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陽爲火,故夢大火而燔灼也。

〈隂陽應象大論〉曰:「火爲陽。」。隂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亦類交爭之氣象也。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氣上則夢上,故飛。氣下則夢下,故墮。甚飽則夢予内有餘故。甚飢則夢取内不足故。

「肝氣盛則夢怒肝在志爲怒。肺氣盛則夢哭肺聲哀,故爲哭。~~,~~新校正云:「詳『是知隂盛則夢涉大水恐懼』至此乃《靈樞》之文,誤置於斯,仍少心脾腎氣盛所夢,𫝆具《甲乙經》中。」。短蟲多則夢聚衆身中短蟲多則夢聚衆。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長蟲動則内不安,内不安則神躁擾,故夢是矣。

~~,~~新校正云:「詳此二句亦不當出此,應他經脫簡文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靜爲保前明脉應,此舉持脉所由也。然持脉之道,必虚其心,靜其志乃保,定盈虚而不失。~~,~~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保』作『寶』。」。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雖出猶未全浮。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泛泛,平貌。陽氣大盛,脉氣亦象萬物之有餘,易取而洪大也。

白話文:

秋天的氣候使人容易憤怒,冬天的氣候則使人容易發怒,這說明陰氣不足而陽氣旺盛。這裡的「忿」,也可以理解為急躁,指的是秋天的氣候急促而勁烈。春季的脈象柔弱、輕虛而滑利,如同圓規的樣子,內外皆如此,所以春季的脈象應比作圓規。夏季的脈象洪大而滑數,如同矩尺的樣子,可以衡量其正平,所以夏季的脈象應比作矩尺。秋天的脈象浮而細弱,輕微收斂而散漫,如同秤桿的樣子,高低必平,所以秋天的脈象應比作秤桿。冬天的脈象如同石頭般沉而滑利,如同秤錘的樣子,比秤桿低,所以冬天的脈象應比作秤錘。以秋天比作秤桿、冬天比作秤錘,是說明脈象的高低位置不同,這是隨著陰陽之氣變化而產生的四種不同脈象。

冬至後四十五天,陽氣微微上升,陰氣微微下降;夏至後四十五天,陰氣微微上升,陽氣微微下降。陰陽有其時間規律,與脈象的變化息息相關。能掌握脈象的變化規律,就能推斷出死亡的時間。觀察陰陽升降的規律,了解經脈運行的變化,審察氣候變化的失常,就能知道氣血盛衰的時機。準確掌握這些時機,就能預知人的死亡時間。脈象的奧妙不可不察,觀察脈象要有規律,從陰陽的變化開始推論。陰陽升降精微的作用都在經脈的氣候變化中體現,所以不可不察,因此首先要以陰陽作為觀察脈象的綱領。

經脈的初始,是從五行而生,其生成的規律,是遵循四季的變化。之所以能知道經脈的觀察和應對,是因為它以五行衰旺的規律作為準則。診斷脈象的過與不及,都是以符合四時變化為生機的依據。要將不足的補足,與天地運行保持一致,有餘的則減少,不足的則補充,這才是符合天地常道的做法。

天地之道,是損去多餘的,補充不足的,這是效法天地之道。在治療中,也要根據這個原則,仔細審察,調整氣機。體會陰陽的變化規律,就能明瞭生死。補充和減少的恰當與否,能準確預知生死。

聲音符合五音,顏色符合五行,脈象符合陰陽。聲音表現在宮、商、角、徵、羽五音上,所以符合五音。顏色有青、黃、赤、白、黑,所以符合五行。脈象顯示寒暑盛衰的變化,所以符合陰陽之氣。陰氣盛則夢見大水而感到恐懼,因為陰屬水,所以夢見涉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見大火焚燒,因為陽屬火,所以夢見大火而焚燒。陰陽都盛,則夢見互相殺傷毀壞,這也是陰陽交爭的氣象。上焦之氣盛則夢見飛翔,下焦之氣盛則夢見墜落。氣上升則夢見飛翔,氣下降則夢見墜落。吃得過飽則夢見給予,因為內有餘;飢餓則夢見索取,因為內不足。

肝氣盛則夢見發怒,因為肝主怒;肺氣盛則夢見哭泣,因為肺主悲。體內寄生蟲多則夢見很多人聚在一起,長蟲多則夢見互相攻擊毀傷。

因此,把脈要有方法,虛心靜氣才能把握脈象的變化。把脈的方法,一定要虛其心,靜其志,才能穩定地把握脈象的盈虛,而不至於失誤。春天的脈象浮動,如同魚在水中游動,雖然露出水面,卻還沒有完全浮出。夏天的脈象在皮膚表面流動,如同萬物生機充沛的樣子。陽氣旺盛,脈象也如同萬物生機充沛的樣子,容易取脈,而且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