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1)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五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黃帝問曰:「診法何如?」

歧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隂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脉未盛,絡脉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脉動,謂動而降卑。散,謂散布而出也。過,謂異於常候也。~~,~~新校正云:「按《脉經》及《千金方》,『有過之脉』作『過此』,非也。王注:『隂氣未動,謂動而降卑。

』按〈金匱眞言論〉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則平旦爲一日之中,純陽之時,隂氣未動耳,何有降卑之義。」。切脉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藏有餘不足,六府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切,謂以指切近於脉也。精明,穴名也,在明堂左右兩目内眥也,以近於目,故曰精明。

言以形氣盛衰,脉之多少,視精明之間氣色,觀藏府不足有餘,參其類伍,以決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見於經脉之中也。故刺志論曰:「脉實血實,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由是故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夫脉長爲氣和,故治。短爲不足,故病。數急爲熱,故煩心。大爲邪盛,故病進也。長脉者,往來長。

短脉者,往來短。數脉者,往來急速。大脉者,往來滿大也。上盛則氣髙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髙』作『鬲』。」。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新校正云:「按《太素》『細』作『滑』。」。濇則心痛上,謂寸口。下,謂尺中。盛,謂盛滿。代脉者,動而中止,不能自還。

細脉者,動如莠蓬。濇脉者,往來時不利而蹇濇也。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緜緜其去如弦絕,死渾渾,言脉氣濁亂也。革至者,謂脉來弦而大,實而長也。如涌泉者,言脉汩汩,但出而不返也。緜緜,言微微似有而不甚應手也。如弦絕者,言脉卒斷如弦之絕去也。若病候日進而色弊,惡如此之脉,皆必死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脉經》作『渾渾革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弊綽綽,其去如弦絕者,死。』」。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五氣之精華者,上見爲五色,變化於精明之間也。〈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脩明。」此則明察五色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鵞羽,不欲如鹽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白欲如白璧之澤,不欲如堊。

』《太素》兩出之。」。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炭色』。」。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乆也赭色、鹽色、藍色、黃土色、地蒼色見者,皆精微之敗象,故其壽不乆。

白話文:

黃帝問:「診斷疾病的方法是怎樣的?」

歧伯回答說:「診斷疾病的方法通常在早上進行,那時陰氣還沒開始活動,陽氣還沒消散,還沒吃東西,經脈氣血還未旺盛,絡脈也處於平和均勻的狀態,氣血沒有紊亂,因此這時才能診斷出異常的脈象,所謂『動而降卑』,是指脈動異常且下沉;『散』,是指脈氣散布而出;『過』,是指脈象異於平常。

有人校正說:「根據《脈經》和《千金方》,『有過之脉』應該是『過此』,這樣才對。王冰註解:『陰氣未動,謂動而降卑。』這種說法是根據〈金匱真言論〉說的:『平旦到中午是陽氣中的陽,』那麼早上是一天中純陽的時候,陰氣還沒開始活動,怎麼會有下沉的說法呢?」把脈時要注意脈搏的動靜,並觀察眼睛的神采,查看臉色,觀察五臟的盛衰、六腑的強弱,以及身體形態的盛衰,把這些情況綜合起來分析,以此判斷生死。所謂「切」,是用手指觸摸脈搏。精明,是穴位的名稱,位於兩眼內眥的明堂左右,靠近眼睛,所以稱為精明。

就是說,根據形體的盛衰、脈搏的多少,觀察眼睛的神采和氣色,觀察臟腑的不足和有餘,把這些因素相互參照,以此判斷生死。

脈搏是血液的府宅,府是聚集的意思,說明血液的多少都聚集在經脈之中。所以《刺志論》說:「脈搏實,則血液充實;脈搏虛,則血液虛少,這是正常的。如果反過來,就是疾病的原因。」脈搏長,表示氣機調和;脈搏短,表示氣機不足而生病;脈搏數,表示心煩;脈搏大,表示病情加重。脈搏長,表示氣機平和,所以是健康;短,表示氣機不足,所以是病;數而急,表示有熱,所以心煩;大,表示邪氣旺盛,所以病情加重。長脈,指脈搏往來較長;短脈,指脈搏往來較短;數脈,指脈搏往來急速;大脈,指脈搏往來飽滿而大。脈向上盛,表示氣機上逆;向下盛,表示氣機脹滿;代脈,表示氣機衰弱;細脈,表示氣機不足;澀脈,表示心痛。上,指寸口;下,指尺中。盛,指脈象充盛飽滿。代脈,指脈搏跳動時會停止一下,不能自行恢復。細脈,指脈搏像細小的草莖一樣。澀脈,指脈搏往來不流暢、遲滯不順。脈象混亂像泉水湧出,病情加重且臉色變差;脈搏微弱消失像弦斷一樣,表示死亡。混濁,指脈氣混亂不清。革至,指脈象像琴弦一樣又大又長且堅實。像泉水湧出,指脈搏汩汩而出,一去不返。綿綿,指脈象微弱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難以觸摸。像弦斷,指脈搏突然斷絕,像弦斷一樣。如果病情日益加重,而且臉色變差,出現這種脈象,都表示必死無疑。

有人校正說:「根據《甲乙經》和《脈經》的記載,『脈象混亂,堅實有力,像泉水湧出,病情加重且臉色變差,臉色極差,脈搏消失像弦斷一樣,表示死亡。』」

眼睛的神采和臉上的五色,是氣的精華。五氣的精華,顯現在臉上就是五種顏色,這些變化都表現在眼睛的神采上。〈六節藏象論〉說:「天把五氣供給人,五氣從鼻子進入,藏於心肺,使臉上的五色光澤明亮。」這說明觀察臉色很重要。紅色要像白絹裹著朱砂一樣,不要像赭石那樣;白色要像鵝毛一樣白淨,不要像鹽那樣;青色要像蒼璧一樣有光澤,不要像藍色那樣;黃色要像絲羅裹著雄黃一樣,不要像黃土那樣;黑色要像厚重的漆色,不要像地面的青黑色。如果五色精微的表現都出現了敗象,表示壽命不長。赭色、鹽色、藍色、黃土色、地蒼色,都是精微敗壞的表現,因此壽命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