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四 (7)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四 (7)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四
」。脉短,氣絕,死脉短已虚,加之漸絕,眞氣將竭,故必死。病温,虚甚,死甚虚而病温,温氣内涸其精血故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爲逆,下爲從色見於下者,病生之氣也,故從。色見於上者,傷神之兆也,故逆。女子右爲逆,左爲從。男子左爲逆,右爲從左爲陽,故男子右爲從而左爲逆。右爲隂,故女子右爲逆而左爲從。易,重陽死,重隂死女子色見於左,男子色見於右,是變易也。
男子色見於左是曰重陽,女子色見於右是曰重隂,氣極則反,故皆死也。隂陽反他新校正云:「按〈隂陽應象大論〉云:『隂陽反作。』」,治在權衡相奪。竒恒,事也。揆度,事也權衡相奪,謂隂陽二氣不得髙下之宜,是竒於恒常之事,當揆度其氣,隨宜而處療之。
「搏脉𤷒躄,寒熱之交脉擊搏於手而病𢂽𤷒及攣躄者,皆寒熱之氣交合所爲,非邪氣虚實之所生也。脉孤爲消氣,虚𣳘爲奪血夫脉有表無裏,有裏無表,皆曰孤亡之氣也。若有表有裏而氣不足者,皆曰虚衰之氣也。孤爲逆,虚爲從孤無所依,故曰逆。虚衰可復,故曰從。行竒恒之法,以太隂始凡揆度竒恒之法,先以氣口太隂之脉定四時之正氣,然後度量竒恒之氣也。
行所不勝曰逆,逆則死木見金脉,金見火脉,火見水脉,水見土脉,土見木脉,如是皆行所不勝也,故曰逆。賊勝不已,故逆則死焉。行所勝曰從,從則活木見水火土脉,火見金土木脉,土見金水火脉,金見土木水脉,水見金火木脉,如是者皆可勝之脉,故曰從,從則無所尅殺傷敗,故從則活也。
「八風四時之勝,終而復始以不越於五行,故雖相勝,猶循環終而復始也。。逆行一過,不復可數,論要畢矣過,謂遍也。然逆行一過,遍於五氣者,不復可數,爲平和矣。。」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
歧伯對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方,正也。言天地氣正發,生其萬物也。木治東方,王七十二日,猶當三月節後一十二日,是木之用事,以月而取,則正月二月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天氣正方,以陽氣明盛,地氣定發,爲萬物華而欲實也。然季終土寄而王,土又生於丙,故人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髙,人氣在頭天陽赫盛,地焰髙升,故言天氣盛,地氣髙,火性炎上,故人氣在頭也。七月八月隂氣始殺,人氣在肺七月三隂支生,八月隂始肅殺,故云隂氣始殺也。然隂氣肅殺,類合於金,肺氣象金,故人氣在肺也。九月十月隂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隂氣始凝,地氣始閉,隨陽而入,故人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陽氣深復,故氣在腎也。夫氣之變也,故發生於木,長茂於土,盛髙而上,肅殺於金,避寒於火,伏藏於水,斯皆隨順隂陽氣之升沉也。〈五藏生成論〉曰:「五藏之象可以類推。」此之謂氣類也。
白話文:
脈搏短促,氣息衰竭,這是死亡的徵兆。脈象短而虛弱,並且逐漸消失,真氣即將耗盡,必然死亡。溫病患者,體虛嚴重,極度虛弱而患溫病,溫熱之氣耗竭精血,因此死亡。
觀察面色可以判斷病情,不同部位的顏色變化各有其意義。面色向上變化是逆,向下變化是從。面色向下變化,是疾病之氣上升的表現,故為從;面色向上變化,是傷及神明的徵兆,故為逆。女子右側面色變化為逆,左側為從;男子左側面色變化為逆,右側為從。因為左側屬陽,所以男子右側為從,左側為逆;右側屬陰,所以女子右側為逆,左側為從。這是陰陽變化的規律。如果女子面色異常出現在左側,男子面色異常出現在右側,則為陰陽變易,預示著死亡。
男子面色異常出現在左側稱為重陽,女子面色異常出現在右側稱為重陰,氣機極度紊亂則會反常,因此都會導致死亡。陰陽反常,《陰陽應象大論》也記載:「陰陽反作」。治療需權衡陰陽,靈活應對。異常的情況,是常有的事;要根據情況,判斷病情,隨機應變治療。
脈搏跳動急促,且伴有肢體拘攣或癱瘓,這是寒熱之氣交錯所致,並非邪氣或虛實造成的。脈象孤獨,代表氣虛;脈象細弱,代表血虛。脈象只有表而無裏,或只有裏而無表,都稱為孤亡之氣;若既有表又有裏,但氣不足,則稱為虛衰之氣。孤獨的脈象屬於逆,虛衰的脈象屬於從。孤獨的脈象沒有依託,所以稱為逆;虛衰的脈象可以恢復,所以稱為從。運用處理異常情況的方法,從太陰脈象開始。判斷異常情況,要先從太陰脈象確定四時的正氣,然後再判斷異常之氣。
運行所不勝者為逆,逆則死。例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些都是相剋的脈象,所以稱為逆。邪氣不斷侵犯,所以逆則死。運行所勝者為從,從則活。例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些都是相生的脈象,所以稱為從。從則沒有剋制、損傷、敗壞,所以從則活。
八風四時之氣的盛衰,終而復始,不違背五行規律,所以雖然有相剋,但仍然是循環往復的。逆行一次,遍及五氣,就不可再數,表示病情趨於平和。
黃帝問道:「診斷的要點是什麼?」
歧伯回答道:「正月二月,天氣開始溫和,地氣開始萌發,人體之氣在肝,這是正常的。天地之氣正開始發育,萬物開始生長。木主東方,旺盛七十二日,相當於三月節氣之後十二日,這是木氣當令,按月份推算,則正月二月人體之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是旺盛,地氣發育穩定,人體之氣在脾。天氣正旺,陽氣明盛,地氣穩定發育,萬物繁茂而將要結果。季節之末土氣寄旺,土又生於丙火,所以人體之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最盛,地氣高亢,人體之氣在心。太陽強烈,地氣蒸騰,所以說天氣最盛,地氣高亢,火的特性是炎上,所以人體之氣在心。七月八月,陰氣開始肅殺,人體之氣在肺。七月三陰之氣開始發展,八月陰氣開始肅殺,所以說陰氣開始肅殺。陰氣肅殺,與金氣相似,肺氣屬金,所以人體之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開始凝結,地氣開始閉藏,人體之氣在心。陰氣開始凝結,地氣開始閉藏,順著陽氣進入,所以人體之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雪覆蓋,地氣閉藏,人體之氣在腎。陽氣潛藏,所以氣在腎。氣的變化,開始於木,生長茂盛於土,盛極而上,肅殺於金,避寒於火,潛藏於水,這些都順應了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五藏生成論》說:「五藏的象徵可以類推」,這就是氣的類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