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四 (1)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四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四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不同,謂鍼石、灸焫、毒藥、導引、按蹻也。皆愈,何也?」

歧伯對曰:「地勢使然也謂法天地生長收藏及髙下燥濕之勢。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法春氣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魚鹽之地,海之利也,濱,水際也,隨業近之。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豐其利故居安,恣其味故食美。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魚發瘡則熱中之信,鹽發渴則勝血之徵。

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爲癰瘍血弱而熱,故喜爲癰瘍。其治宜砭石砭石,謂以石爲鍼也。山海經曰:「髙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爲鍼。」則砭石也。~~,~~新校正云:「按『氏』一作『伐』。」。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東人𫝆用之。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法秋氣也。引,謂牽引使收斂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居室如陵,故曰陵居。金氣肅殺,故水土剛強也。~~,~~新校正云:「詳大抵西方地髙,民居髙陵故多風也,不必室如陵矣。」。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不衣絲綿,故曰不衣。

褐,謂毛布也。薦,謂細草也。華,謂鮮美酥酪骨肉之類也,以食鮮美,故人體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内水土剛強,飲食脂肥,膚腠閉封,血氣充實,故邪不能傷也。内,謂喜怒悲憂恐及飲食男女之過甚也。~~,~~新校正云:「詳『悲』一作『思』,當作思。

已具〈隂陽應象大論〉注中。」。其治宜毒藥能攻其病則謂之毒藥,以其血氣盛,肌肉堅,飲食華,水土強,故病宜毒藥方制御之。藥,謂草木蟲魚鳥獸之類,皆能除病者也。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西人方術𫝆奉之。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髙陵居,風寒冰冽法冬氣也。。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水寒冰冽故生病於藏寒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滿字。」。其治宜灸焫火艾燒灼,謂之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北人正行其法。。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法夏氣也。地下則水流歸之,水多故土弱而霧露聚。其民嗜酸而食胕言其所食不芬香。~~,~~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食魚也。』」。故其民皆緻理而赤色,其病攣𤷒酸味收斂,故人皆肉理密緻。

陽盛之處,故色赤。濕氣内滿,熱氣内薄,故筋攣脉𤷒也。其治宜微鍼微,細小也。細小之鍼,調脉衰盛也。故九鍼者亦從南方來南人盛崇之。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衆法土德之用,故生物衆。然東方海,南方下,西方北方髙,中央之地平以濕,則地形斯異,生病殊焉。其民食雜而不勞四方輻輳而萬物交歸,故人食紛雜而不勞也。故其病多痿厥寒熱濕氣在下,故多病痿弱氣逆及寒熱也。〈隂陽應象大論〉曰:「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脉。

白話文:

啟玄子再次註解,林億、孫奇、高保衡等人奉旨校正,孫兆重新改正錯誤。

黃帝問道:「醫生治療疾病,同樣一種病,治療方法卻各不相同,像是針刺、砭石、艾灸、藥物、導引、按摩等等,都能治好病,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地理環境造成的。所謂的地理環境,是指效法天地間的生長、收藏以及高低、乾燥潮濕的狀態。所以東方這個地方,是天地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效法春天的氣息。那裡是魚鹽產地,靠近海邊水域,是海產豐富的地方,當地人民順應環境,吃魚而且喜歡鹹味,都能安居樂業,覺得食物美味,生活富足。魚這種食物會使人體內生熱,鹽這種食物會使血液凝結。吃魚會生瘡瘍,這就證明體內有熱;吃鹽會口渴,這就證明鹽使血液凝結。

因此,當地人民膚色偏黑且皮膚紋理粗疏,容易患癰腫瘡瘍,並且體質虛弱而有熱。治療這種病,適合用砭石。所謂砭石,就是用石頭做的針。據《山海經》記載:『高氏山出產一種像玉的石頭,可以做針。』這就是砭石。**(新校正說:『這裡的「氏」一字,有的版本寫作「伐」。』)**所以說,砭石也是從東方傳來的,東方人喜歡使用它。

「西方這個地方,是出產金玉的地方,多沙石,是天地萬物收斂的地方,效法秋天的氣息。這裡所說的『收引』,是指牽引使萬物收斂。當地人民住在丘陵地帶,多風,水土剛硬。他們的房子像山丘一樣,所以說住在丘陵地帶。金屬的氣息肅殺,所以水土剛硬。**(新校正說:『仔細推究,西方地勢高,人民住在高陵,所以多風,不必說他們的房子像山陵。』)**當地人民不穿絲綢,只穿粗布和墊草。他們的飲食豐盛油膩,不穿絲綿,所以說不穿絲綢。

粗布是指毛織品,墊草是指細軟的草。豐盛的飲食,是指鮮美的酥酪和肉類等食物。因為飲食鮮美,所以人體肥胖。所以邪氣不能傷害他們的形體,他們的疾病多發於體內。水土剛硬,飲食油膩,皮膚毛孔閉塞,血氣充盈,所以邪氣無法侵入。這裡說的『體內』,是指喜怒悲憂恐和飲食男女過度。**(新校正說:『這裡的「悲」一字,有的版本寫作「思」,應當寫作「思」。相關解釋已在《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明。』)**治療這種病,適合用毒藥。所謂毒藥,就是能夠攻克疾病的藥物。因為他們血氣旺盛,肌肉結實,飲食豐盛,水土剛硬,所以適合用毒藥來控制疾病。這裡的藥,是指草木、蟲魚、鳥獸等,凡是能除病的都算在內。所以說,毒藥也是從西方傳來的,西方人很信奉這種治療方法。

「北方這個地方,是天地閉藏的地方。那裡地勢高寒,風寒刺骨,效法冬天的氣息。當地人民喜歡住在野外,吃乳製品,因為寒冷而生病,由於寒冷而導致體內積寒。**(新校正說:《甲乙經》沒有『滿』字。)**治療這種病,適合用艾灸。用火燒灼艾草,就叫艾灸。所以說,艾灸也是從北方傳來的,北方人很重視這種治療方法。

「南方這個地方,是天地生長養育,陽氣旺盛的地方。那裡地勢低窪,水土軟弱,霧氣和露水聚集。效法夏天的氣息。地勢低窪,水流都匯集於此,所以水多導致土質軟弱,霧露聚集。當地人民喜歡酸味,吃腐敗的食物,意思是他們吃的食物不夠新鮮。**(新校正說:『據全元起說:『是指吃魚。』)**所以當地人民皮膚紋理細密,膚色偏紅。他們容易患筋脈拘攣,這是因為酸味有收斂作用,所以人們的肌肉紋理緊密。

陽氣旺盛的地方,所以膚色偏紅。濕氣積於體內,熱氣散發不出來,所以筋脈容易拘攣。治療這種病,適合用細小的針。所謂細小的針,是用來調節經脈的衰盛。所以說,九針也是從南方傳來的,南方人非常崇尚這種治療方法。

「中央這個地方,地勢平坦且潮濕,是天地孕育萬物的地方。效法土的德行,所以萬物繁多。然而東方靠海,南方地勢低窪,西方北方地勢高,中央這個地方地勢平坦潮濕,因為地形不同,所以人們生病的狀況也不同。當地人民飲食雜亂,並且不勞動,四方的人都匯集於此,各種物產也交會於此,所以人們飲食雜亂而不勞動。因此,他們容易患痿症、厥症、寒熱等疾病。濕氣在下,所以容易患痿弱、氣逆、寒熱等疾病。《陰陽應象大論》說:『地面的濕氣,感應到人體就會傷害皮膚、肌肉和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