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三 (12)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三 (12)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三
」。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隂手巨陽,小腸脉。少隂,心脉也。巨陽之脉,從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鬲,抵胃,屬小腸。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手少隂之脉,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故心煩,頭痛,病在鬲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胸中痛,支滿,腰背相引而痛,過在手少隂太陽也。』」。
夫脉之小、大、滑、濇、浮、沉,可以指別夫脉小者,細小。大者,滿大。滑者,往來流利。濇者,往來蹇難。浮者,浮於手下。沉者,按之乃得也。如是,雖衆狀不同,然手巧心諦而指可分別也。五藏之象,可以類推象,謂氣象也。
言五藏雖隱而不見,然其氣象性用猶可以物類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靜,肺象金而剛決,腎象水而潤下,夫如是皆大舉,宗兆其中,隨事變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類而推之爾。五藏相音,可以意識音,謂五音也。夫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宮,肺音商,腎音羽,此其常應也。
然其互相勝負,聲見否臧,則耳聦心敏者,猶可以意識而知之。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色,謂顏色也。夫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黃,肺色白,腎色黑,此其常色也。然其氣象交互,微見吉凶,則目明智逺者可以占視而知之。能合脉色,可以萬全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鈎。
色黃者,其脉代。色白者,其脉毛。色黑者,其脉堅。此其常色脉也。然其參校異同,斷言成敗則審而不惑,萬舉萬全,色脉之病,例如下說。
赤,脉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𤷒喘,謂脉至如卒喘狀也。藏居髙,病則脉爲喘狀,故心肺二藏而獨言之爾。喘爲心氣不足,堅則病氣有餘,心脉起於心胸之中,故積氣在中,時害於食也。積,謂病氣積聚。𤷒,謂藏氣不宣行也。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虚,故邪從之思慮心虚,故外邪因之而居止矣。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𤷒寒熱喘,爲不足。浮者,肺虚。肺不足是謂心虚。上虚則下當滿實矣,以其不足,故善驚而氣積胸中矣。然脉喘而浮,是肺自不足,喘而虚者,是心氣上乘,肺受熱而氣不得營,故名肺𤷒而外爲寒熱也。得之醉而使内也酒味苦燥,内益於心,醉甚入房,故心氣上勝於肺矣。
青,脉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𤷒脉長而彈是爲弦緊,緊爲寒,氣中濕乃弦,肝主胠脇,近於心,故氣積心下,又支胠也。《正理論》〈脉名例〉曰:「緊脉者如切繩狀。」言左右彈人手也。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脉緊爲寒,脉長爲濕,疝之爲病亦寒濕所生,故言與疝同法也。寒濕在下,故腰痛也。
白話文:
心煩頭痛,病根在膈肌附近,脈象則會反應在手陽明經、手少陰經和少陰經(心經)以及小腸經。少陰經是心經。陽明經從肩膀往上走,進入鎖骨上窩,絡繫於心臟,沿著咽喉往下到膈肌,到達胃部,再通到小腸。其分支從鎖骨上窩沿著頸部,上行至面頰,到達眼角。手少陰經起於心臟,循行至心繫,下達膈肌,絡於小腸。所以心煩、頭痛,病根都在膈肌附近。……(原文缺失部分)……新校正本註解說:《甲乙經》記載:「胸痛、胸悶、腰背牽引作痛,脈象反應在手少陰經和太陽經。」
脈象的細、粗、滑、澀、浮、沉,可以用手指分辨。脈細表示脈搏細小;脈粗表示脈搏強大;脈滑表示脈搏流暢;脈澀表示脈搏阻滯;脈浮表示脈搏浮於指下;脈沉表示需用力按壓才能感覺到脈搏。雖然脈象有很多種不同的狀態,但只要手指靈巧,用心體會,就能夠分辨出來。五臟的狀態,可以透過類比推測,所謂的類比,指的是氣象和特性。
雖然五臟隱藏在體內看不見,但它們的氣象、特性和作用,可以用類比的方法推測出來。例如:肝臟像木頭一樣具有生發和舒展的特性;心臟像火一樣向上燃燒;脾臟像土一樣安靜平和;肺臟像金一樣剛毅果斷;腎臟像水一樣滋潤向下。這些都是整體的概括,具體的徵象存在於其中,隨機應變,運用類比的方法,可以推測出五臟的狀態。五臟與五音的關係,可以用聽覺來感知。肝臟對應角音,心臟對應徵音,脾臟對應宮音,肺臟對應商音,腎臟對應羽音,這是它們通常的反應。
但是,它們之間互相影響,聲音的變化反映臟腑的盛衰,有經驗的醫生可以根據聲音來判斷。五臟與五色的關係,可以用視覺來觀察。肝臟的顏色是青色,心臟的顏色是赤色,脾臟的顏色是黃色,肺臟的顏色是白色,腎臟的顏色是黑色,這是它們通常的顏色。但是,它們的氣象互相影響,略微的變化就能看出吉凶,眼力好、見識廣的人可以根據顏色來判斷。能夠結合脈象和顏色診斷,就能做到萬無一失。青色的臉色,脈象弦;赤色的臉色,脈象鈎;黃色的臉色,脈象代;白色的臉色,脈象毛;黑色的臉色,脈象堅。這是它們通常的顏色和脈象。然而,要綜合比較它們的不同之處,判斷疾病的成敗,就需要仔細判斷,不產生疑惑,才能做到萬無一失。顏色和脈象反映的疾病,舉例如下:
臉色赤紅,脈象有力而堅實,診斷為體內有積聚之氣,經常妨礙消化,稱為「心痛氣喘」,指的是脈象有力如同突然氣喘的樣子。臟腑位於高處,生病時脈象就會表現出氣喘的樣子,因此只提到心臟和肺臟。氣喘是心氣不足,脈象堅實是病氣過盛。心經起於心胸,所以積氣在胸中,經常妨礙消化。積,指病氣積聚;痛,指臟腑氣機不暢。是因外感疾病,思慮過度導致心氣虛弱,所以外邪乘虛而入。
臉色蒼白,脈象有力而浮,上虛下實,容易驚恐,胸中有積氣,脈象有力而虛弱,稱為「肺寒熱氣喘」,屬於氣虛。脈象浮表示肺虛。肺虛即心虛。上虛則下必實,由於氣虛,所以容易驚恐,氣積於胸中。脈象有力而浮,表示肺本身不足;脈象有力而虛弱,表示心氣上逆,肺受熱而氣機不暢,所以稱為肺寒熱氣喘。這是因為醉酒導致的,酒味辛燥,損傷心氣,醉酒後房事過度,所以心氣上逆於肺。
臉色青,脈象有力而長,左右彈動,心下及脅肋部有積氣,稱為「肝痛」。脈象長而彈動表示脈象弦緊,緊表示寒,脈象弦表示體內有濕氣。肝主脅肋,靠近心臟,所以氣積於心下,也累及脅肋。《正理論‧脈名例》說:「緊脈如切繩狀。」指的是左右彈動。這是由於寒濕之邪引起的,與疝氣的治療方法相同。腰痛、腳冷、頭痛,脈象緊表示寒,脈象長表示濕,疝氣也是寒濕引起的,所以說與疝氣的治療方法相同。寒濕在下,所以腰痛。